玉京谣-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满月抬手,手背轻轻贴着额头,睁开眼询问霜降,“王爷人呢。”
霜降抿了抿嘴,“天未亮时太后娘娘殡天了。”
谢满月睁着眼睛定定的看着帷帐上垂下来的流苏,脑海中回荡过太后说的话,毒是她下的,人是她逼死的,谢满月一直想知道的真相就是这个,后宫安宁有舍有得,太后下的去手也不会后悔。
那么如今,太后殡天了,知道了真相后她又该如何?
好半响谢满月才回神,“把衣服准备好,入宫哭灵。”
“皇后娘娘吩咐过,头三天您不用入宫哭灵了。”霜降扶着她躺下,“三日后您再空入宫。”
“规矩不可废,你在前厅摆小堂,府中的人穿白身,我去那儿跪哭。”谢满月摇头,她是病了,但饶是有身孕的都要入宫哭灵,未免以后被人诟病,她不能在家休息三天再入宫。
三日哭灵都在宫中,乔瑾瑜也就三天不能回来,谢满月本想第二天入宫,但实在是挨不过,第三天一早才入宫。
太皇太后殡天,这一场丧事举办的很盛大,生前太皇太后的事迹便是诸多,去世后皇上下的诸道旨意皆是封号,谢满月跪在后面,抬头只能看到大典中挂起来的大大的奠字,周遭全是哭声。
三日哭灵后还不能出宫,再要哭灵三日,这三日只需要白天哭灵,晚上可以休息,如此过了四日,二十三头七这天太皇太后灵柩出殡。
。。。。。。
然兆京城还没太平,头七的第二天,晋王府中生病数日都未见好的晋王世子,突然夜半离世。
晋王妃悲痛欲绝,几番都要跟着儿子一起去了,这个孩子连周岁都还没有,又不能大操办丧葬,太后娘娘二七的隔天,晋王府中抬出了一具小棺木,把晋王世子安葬在了皇陵外的一片山林中,是另选的风水宝地,希望这个孩子下辈子投胎不会这么多灾多难。
谢满月再见到晋王妃时,是太后娘娘殡天的五七,此时已经是二月底,春意乍现,扫去了寒意,宫墙内墙角四处都能见到冒尖的嫩芽。
一众人祭拜过了之后到了一旁的阁楼里休息,晋王妃的脸色很差,添浓的胭脂都遮盖不去她憔悴的神态,一个人坐在那儿望着院子里,神情有些呆滞。
这样的遭遇惹人同情,好不容易得来的孩子就这么没了,哪个做母亲的承受得住,即便是刚刚在祭拜时晋王妃出错好几次都没人怪她,太后娘娘五七,明日还是晋王世子的四七。
外头忽然传来一阵嬉闹声,几个孩子跑过,后头跟着一群宫人,严悠芳的眼神闪了闪,目光落在了那几个孩子身上,两三岁的年纪,正是刚刚会跑时,粉雕玉琢的小模样,怎么看都讨喜。
想着,她又不禁潸然泪下,她的儿子连长大的机会都没了。
一旁坐着的恒王妃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安慰,“纵使再难过你也别伤了自个儿的身子。”
严悠芳低下头去,恒王妃有些担心她,“如今也祭拜好了,不如我送你回去。”
恒王妃和晋王妃一起离开,经过谢满月身旁时,晋王妃朝着她看了一眼,谢满月起初还不在意,等回神追她的神情时,晋王妃早就将那一抹幽怨给敛藏回去了,谢满月心里无端的一阵颤。
————————————————————
太后娘娘七七过后,兆京城逐渐热闹了起来,三月里外出踏春的,爬山上寺庙的,白天街头巷尾马车来去,到了傍晚,城门口越发的繁忙。
宫中皇上的身子逐渐康复起来,四月初时,晋王世子七七过去有一段日子了,一直久居未出门的晋王妃,出门前去了一趟福国寺。
晋王府的马车前后好几辆,排场很大,看到的人多了,隔了半日的功夫自然有人说起来。
等傍晚的时候晋王府的马车回来,隔天就有人传起来那样的话,晋王妃从福国寺请回来了一尊小佛像在家供着,用来保佑晋王世子在天之灵。
从这天开始,晋王妃时不时的从各个寺庙里请灵验的佛像回来,算上被别人看到的就有不下四五回,晋王府后院的佛堂里,都快摆满了各样的佛像。
而晋王妃在这么长的一段日子里,深居简出,众人都以为她是沉浸在了丧子之痛中难以缓解。
而这一转眼,就是一年,隔年元宵过后,太后娘娘去世周年,宫中开祭。
。。。。。。
这次不是谢满月觉得,就连太子妃都觉得晋王妃古古怪怪的,一改过去奢华的装扮,比她们都来的朴素,更重要的是,晋王妃总是时不时看两三岁年级的孩子,眼底流露出来的神情又令人捉摸不透。
“该不会是入了魔怔。”秦王妃说话总是这么的惊奇,拿着一柄宫扇,悠悠的晃动着,对自己的判断十分的肯定,“要不然她请这么多尊佛像回来做什么,饶是都信那也犯了大忌讳,你到底是求一尊还是求多尊,求了下一尊就是不信之前请的,太糊涂了。”
“她那是爱子心切。”一旁杨夫人轻轻道。
秦王妃颇不以为然,“瞎折腾,直接送去福国寺的塔寺中供奉不就行了。”
秦王妃这儿正说着,那边赵王妃的两个孩子拥着刚刚会走路的敏姐儿过来,身后三岁大的乔洐彦小朋友一手牢牢地牵住妹妹,跟护着食物的小老虎似的,还不肯让赵王妃的幼子靠太近。
打小乔洐彦小朋友就被灌输着要照顾好妹妹的思想,乔瑾瑜这个爹当的,当年就是抱着生儿子就是用来养接下来的弟弟妹妹的,所以乔洐彦不过三岁就已经很懂得照顾妹妹,虽然他自己跑起来都还不太利索。
“娘。”敏姐儿忽然停住脚步,身子朝着前面倾了倾,还晃悠了一下,乔洐彦赶紧拉住妹妹,敏姐儿还左顾右盼的看着,找谢满月在哪儿。
“我知道,九婶婶和我娘在一起,敏姐儿我带你过去。”五岁大的乔洐泽自告奋勇要带她去找娘亲,敏姐儿笑着点头,自然的伸手过去要他拉着自己去找娘亲。
乔洐彦不肯了,仰头虎着脸孔瞪了乔洐泽一眼,“我带我妹妹过去就可以了。”
已经九岁的乔洐瀚哭笑不得,“彦弟,我们是敏姐儿的堂哥。”
乔洐彦认真想了想他所说的话,表哥才要防,尤其是谢侯府里舅舅他们的孩子,半响想通透了,乔洐彦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那好吧,那泽哥哥牵小心点。”
乔洐泽高兴地拉着敏姐儿朝着这边阁楼走过来,他一直想要有个软糯的妹妹,看到九叔家的妹妹这么可爱,他一下就喜欢上了。
这一幕落到了站在亭子内的晋王妃眼中,兄妹和乐,娇宠又幸福。
严悠芳的眼神在敏姐儿身上停留了好半响,粉雕玉琢,讨喜可人,这是活生生的孩子。
兴许是严悠芳的眼神太过于专注,敏姐儿经过的时候扭头看她,看到漂亮的大人站在亭子里,敏姐儿习惯的,冲着严悠芳甜甜的笑了笑。
这样的笑容撞入严悠芳的眼底,令她的心猛然一颤。
敏姐儿生的十分可爱,像谢满月多一些,白嫩嫩的模样绑着两侧羊角辫,戴着几朵毛茸茸的花球,短衫的小斗篷把她的小身板裹的越发可爱,严悠芳有些挪不开眼,一直追随着她的小身影,看着她冲入了定王妃的怀里,叫定王妃娘亲,看她撒娇说话。
随之而来的是疼,眯了眼的刺痛,严悠芳的嘴角微抽,袖口下的双手不知何时掐握成了拳。
☆、第125章 王妃猝死
离宫时天色微暗,似是要下雨,马车上敏姐儿睡着了,一旁乔衍彦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妹妹,谢满月看笑了,“睡一会儿。”
乔衍彦捱到了谢满月的怀里,嘟囔道,“我再看一会儿。”
说着还要再多看几眼,没过多久乔衍彦就在谢满月怀里睡着了,谷雨拉起帘子朝着外面看了眼,“下雨了。”
这时看出去,青石板的路上已经撒了一片的湿漉,淅淅沥沥的小雨打落下来,空气里泛着一股泥味的清新。
平稳前行的马车路过巷子口的时候忽然停了下来,谷雨推开门询问,车夫和李江跳下马车查看,车尾那儿不知何时多了个起伏的坑,还是浅泥填着,路过时看不分明,车轮刚好卡在那儿。
谷雨下马车帮着一块儿推,敏姐儿醒了,迷迷糊糊的睁着眼,看到娘亲后又朝着谢满月这儿靠,兄妹俩一起挨在谢满月的怀里。
就在李江他们把马车推上来时,巷子内突然闯出了七八个黑衣人,马受了惊吓发出一声尖啸,谢满月抱牢孩子还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
李江当即拔刀冲到了马车旁,“什么人!”
为首的两个黑衣人互看了一眼后其中三个朝着李江冲过来,其余的一面看着还有一个车夫,一面逼近马车。
打斗声在傍晚的时辰里显得很突兀,即便是这儿不是闹事,附近也有人瞧见,黑衣人直接放弃了和李江纠缠,朝着马车冲过来,车夫和其中一个打斗在了一块儿,另外一个黑衣人快速的拉到了马车的缰绳。
也就是一刹那,谢满月在车内整个身子朝后倾倒,怀里的两个孩子都醒了,紧接着马车就朝着前面奔去,谷雨被撞倒在地晕了过去。
见目的达到,黑衣人不再恋战,扔下了受了伤的李江和车夫,朝着马车奔去,半响的功夫这些人就消失在了他们的眼界中。
车夫只是受了轻伤,他跑过来搀扶伤的不轻的李江,李江示意他把谷雨抬过来,“别管我们,你即刻去通知王爷。”
。。。。。。
颠簸的马车跑的很快,谢满月知道出事了,一路过去从平坦的路到颠簸中间都没有停留,这意味着不是从城门离开,如果是要杀人也不必这么麻烦的把马车带走了,谢满月心里飞快的闪过这些念头,瞧瞧拉开帘子看了眼,两侧有马车跟着,已经出城了。
两个孩子都醒了,马车跑的太颠簸,两个孩子坐的都不舒服,敏姐儿迷迷糊糊喊着娘,乔衍彦也想站起来掀开帘子看,谢满月把他拉了回来抱在怀里,低声哄道,“等会儿不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说话,知不知道。”
看娘亲神情凝重,乔衍彦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还小心翼翼的拉住了妹妹的手,敏姐儿懵懵懂懂的,觉得马车坐着太难受了,要谢满月抱着她,搂着她的脖子含糊,“爹爹。”
“爹爹很快回来找我们。”谢满月摸了摸她的头,朝着窗户那儿看了一眼,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他一定会第一时间来找他们。
马车不知道跑了多久,谢满月听到外面的雨声有点大,此时天已经黑了,还下着雨,外面除了车轮和马蹄声之外没有别的动静。
等到那一声呵斥马停下来的叫声,谢满月的心跟着提了提,抱紧两个孩子在怀里,警惕的看着门口。
马车门拉开的和缓,似乎是外面也在商量事情,那几个黑衣人也没有强行要拉谢满月下来,而是打开门后在外看着她,“定王妃请。”
是山坡。
谢满月第一眼看出去就是远望的山林,雨势小了些,她抱着孩子到了门边,看等着的黑衣人,客气道,“马车后箱子里有伞,孩子年幼,淋不得雨,还请帮忙打一下伞。”
其中一个从马车后面拿出了两把伞,谢满月自己抱着敏姐儿先下马车,继而拉着儿子,没有松开他的手,帮着他跳下马车。
这时看的更清楚了,远远的那边是高高耸立的石柱,夜色里的雕纹是看不清晰了,但是谢满月知道这是哪里,这儿是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