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画说蒙书经典—画说中华经典 李诚 >

第31部分

《画说蒙书经典—画说中华经典 李诚-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怎么样了,不知道,大概也就没有了下文。

但另一位御沟题诗的宫女,却有一个美好的结局。

唐代宗时,有一位叫卢渥的青年,在御沟中拾到一片红叶,叶上有一首诗: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殷情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他也没有在意,但是觉得字迹娟秀,诗也有一点情致,就把它收藏在书箱里。

唐宣宗时,放了一批宫女出宫嫁人,有一位姓韩的宫人嫁给了卢渥。婚后,她在丈夫的书箱里无意中发现了这一片题诗的红叶,大吃一惊。原来,她就是当年题诗的宫人,没有想到,竟有如此巧遇,居然与拾得红叶的人结为伉俪。

人面桃花相映红

博陵崔护,是一个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他到长安应试,不幸名落孙山。他就留在京城,没有回乡。清明那天,他独自一人出南门游玩,走了很久,不觉有点口干舌燥。他看见一座小小的庄院,花木扶疏,却没有人迹,就跑去叩门。过了很久,有一个女子把门打开一条缝,露出半张脸,问道:“你是谁呀?”崔护赶紧告诉他自己的姓名,说明自己是一个落第的举子,因为游春口渴,想讨一碗水喝。

女子进去了,一会儿,捧了一杯水出来,开门请崔护进来,让他坐下休息,自己倚在桃树边上看着他。崔护这才仔细看了看女子,发现她长得很美。女子好像对崔护也有一点动情,但最终什么都没有表示。崔护喝完水,就告辞了,但心里总有点放不下。

第二年清明,崔护忽然想起去年的邂逅,于是专程到城南去寻访。找到那座庄院,看见门墙房舍依旧,仍然是桃红柳绿,只是庄门锁了。他很失望,就在墙上题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过了几天,崔护有事去城南,又到那座庄院去看看。来到庄院门口,却听见里面隐隐传来哭声。他大吃一惊,敲开门,一位老人走了出来,问他说:“你是不是叫崔护?”崔护点了点头,老人哭着说:“你杀了我的女儿了!”崔护吓了一跳,不知道老人在说什么。老人说:“我女儿自从去年见到你以后,就一直有点神不守舍的样子。前两天偶然出门回来,看到墙上的题诗,知道你又来过了,却错失了见面的机会,于是就病了,几天没有吃东西,已经去世了。”崔护十分伤感,就请求到灵前哭拜。他把女孩子的头放在自己的腿上,哭着说:“我来了!我在这里!”女孩子居然渐渐苏醒了。

后来他们就结成了夫妇,恩恩爱爱地生活在一起。

骆宾王续句

宋之问晚年,被放归江南。有一次,他到杭州灵隐寺游玩。那天晚上,月色明亮,他在长廊中漫步,吟诗道:“鹫岭郁岹峣,龙宫鏁寂寥。”写了两句,就写不下去了。大殿中有一位老和尚在点长明灯,就问他:“这么晚了,你还不睡,在干什么呢?”宋之问说:“想写一首诗题灵隐寺,只想好了一联,一直想不出好句接下去。”老和尚说:“你把想好的那一联读给我听听。”老和尚听了以后说:“何不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大惊,觉得这两句诗简直太好了。老和尚说:“我干脆替你把后面写完算了。”于是又随口念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待入天台路,看余渡石桥。”宋之问佩服得五体投地。

第二天一早,宋之问就去探访那个老和尚,却不料他已经不在了。寺中有和尚告诉他,昨天晚上的那个老和尚,就是得罪了武则天,隐身寺院的著名诗人骆宾王。

云想衣裳花想容

李白被征召入京后,诗名大著,唐明皇也十分看重他,但是看重的只是他的文才诗笔,也不过是把他当成一个御用文人而已。

唐人很喜欢牡丹,连宫禁中都栽种了很多。当时有红、紫、浅红、通白四本,特别名贵,唐明皇把它们移栽到兴庆池东的沉香亭前。

这一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牡丹也开得特别茂盛。唐明皇骑着昭陵六骏之一的名马照夜白,杨贵妃乘坐步辇,到沉香亭赏牡丹。梨园中的十六位高手,包括李龟年、贺怀智、马仙期等也跟随前往。当他们准备演唱的时候,唐明皇说:“赏名花,对妃子,哪能唱那些陈词滥调。”于是命李龟年去宣召李白进宫写新词。

李白当时已经喝得酩酊大醉,但还是欣然承旨,援笔立就,写下了著名的《清平调》三章: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池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意,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明皇让梨园弟子“约略调抚丝弦,遂促李龟年歌”。诗中把杨贵妃与名花相比。杨贵妃持颇梨七宝盏,慢慢地喝着西凉州的葡萄美酒,笑容满面地领受着对自己的歌颂,唐明皇亲自吹玉笛伴奏。

杨贵妃很喜欢这三首《清平调》,没有事的时候,总会吟诵它们。高力士因为李白曾经让他脱靴,深以为耻,就挑拨说:“这些诗是李白在骂你。”杨贵妃很奇怪。高力士说:“他把你比作汉代扰乱宫闱的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这不是在骂你吗?”杨贵妃也生气了。后来唐明皇好几次想重用李白,杨贵妃都在旁边说李白的坏话阻挠,最后,终于以“赐金还山”的方式,把李白赶出了朝廷。

旗亭赌胜

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有一次,他们相约到旗亭喝酒。饮到半酣的时候,有十多个男男女女的梨园乐人也上楼饮宴来了。他们三人就移到角落边的酒桌,边烤着火边看乐工们要干什么。一会儿,又有四个年轻漂亮的女演员也来了,她们穿得很时髦,气质风韵都很好。这些乐工都是当时的著名演员。王昌龄等三人就相约说:“我们几个诗名都大,但是分不出究竟谁更好些。今天我们悄悄听那些乐工演唱,唱谁的诗多,谁就最优。”

一会儿,有一位乐工拊节而唱:“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就用手在墙壁上画了一道痕迹说:“一绝句。”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乐工唱了,她唱的是:“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这是高适的《哭单父梁九少府》的前四句。高适也用手画壁说:“一绝句。”又有一位乐工唱:“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这是王昌龄的《长信秋词》。王昌龄则又在壁上画了一道痕迹说:“二绝句。”

王之涣自以为得名已久,但乐工还没有唱他的诗,他就对王昌龄和高适说:“刚才唱你们诗的都是普通的乐工,只配唱些《下里》《巴人》,他们哪里会唱《阳春》《白雪》。”他指着乐工中最漂亮的一位女演员说:“等她唱的时候,如果唱的不是我的诗,我一辈子都不敢与你们争胜了。如果她唱的是我的诗,你们就要拜我为师。”过了不久,那个长得最漂亮的女演员开始唱了,她唱的是:“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王之涣的《凉州词》。王之涣就推二子说:“乡巴佬,我没有说错吧。”三人哈哈大笑。

那些乐工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王昌龄就把他们赌胜的事告诉了乐工们。乐工们一听,原来他们就是这些诗的作者,是他们平时崇拜的人,赶紧起来,拜倒在地说:“我们这些肉眼凡胎不识神仙,还望你们不要见怪。”又邀请他们过来一起喝酒,三人高兴地答应了,直到尽欢而散。

堂前扑枣任西邻

严武死了以后,杜甫在成都呆不住,就离开草堂,乘船顺江而下,到夔州(今四川奉节)住了两年。他在瀼西也修了一座草堂。草堂的前面有一株枣树,每年夏天枣子熟了的时候,都有一位贫穷的老大娘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她。后来,杜甫搬到东屯去了,就把这间草堂借给一个叫吴郎的远房亲戚。哪知道吴郎一住进草堂,就修筑了一道篱笆,把枣树也围了进去,那个来打枣的老大娘再也进不去了。

杜甫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对吴郎的做法很不满意,于是,就写了一首《又呈吴郎》给他。诗是这样写的: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吴郎看了这首诗以后,是不是拆了篱笆让老妇人来打枣了不得而知,但是,杜甫那种博爱的精神,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唐代以诗赋取士,一般是一首五言排律,六韵十二句,题目当然是现场给的。因为没有准备,而且要求很严,又要揣摩考官的喜好,所以这一类的应试诗很少有好的作品传世。但是中唐诗人钱起的一首应试诗,却写得很好。

钱起去应试的路上,住宿在一家旅舍。晚上,他听见外面有人在吟诗。仔细一听,反反复复吟咏的就只有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以为遇到了同道中人,就打开门出去,想邀他一叙。但是门外空荡荡的,没有人影。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钱起赶紧关上门,门外的吟咏声也没有了。到了考试那一天,钱起早早地来到考场,等时辰一到,考题发下来,是《湘灵鼓瑟》,这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舜管理天下,经常要去各地巡查,有一次,他南巡到洞庭湖,因为过分辛劳,突然病倒,很快就离开了人世,被葬在湖南的苍梧山上。他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听到噩耗,立刻赶到洞庭湖,只见青山苍苍、湖水茫茫、三尺黄土、千里孤坟,与丈夫已经人鬼殊途。她们非常伤心,在洞庭湖边痛哭,祭拜了夫君,然后双双投水而死。

人们被感动了,他们心目中的君王大舜不会死去,是成了神了。娥皇和女英也成了神,就是湘水女神。据说,她们常常会到江边鼓瑟,怀念夫君。

诗题中的“湘灵”,就是舜之二妃——湘水女神。

以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作为诗题,比起那些枯燥无味的题目,要好做一些,但是要写得很好也不容易。

突然,钱起想起了旅舍中那个不知是人是鬼的人所吟咏的两句诗,这不是“湘灵鼓瑟”的绝好写照吗!

他的灵感被激发了!于是文思泉涌,一挥而就:

善鼓云和瑟,尝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这首诗不但让钱起高中了,而且也给他带来了很大的诗名。

汉家清史内,计拙是和亲

唐宪宗时,北方少数民族频频在边疆挑起战事,大臣们都主张和亲,并且上疏言和亲有五利。

宪宗没有正面回答,对左右说:“听说有一个士子善写诗,就是名字有点古怪,是谁?”宰相问是不是包子虚、冷朝阳,宪宗都说不是。随后,宪宗吟诗说:

山中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世路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