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画说蒙书经典—画说中华经典 李诚 >

第33部分

《画说蒙书经典—画说中华经典 李诚-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吟安一个字

晚唐许多诗人,都以苦吟著称。卢延让《苦吟诗》就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裴说《洛中吟》也说“莫怪苦吟迟,诗成鬓亦丝”。其实不仅是晚唐诗人,连杜甫都说自己“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所以李白曾经有《饭颗山头》诗给杜甫开玩笑说:

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因何太瘦生,只为从前作诗苦。

白居易也说自己“新诗日日成,不是爱声名。旧句时时改,无妨说性情”(《解诗》)。北宋张耒曾得到一部白居易诗的手稿,他说里面“真迹点窜,多与初作不侔”。可见其创作态度之认真。

但也正是这种苦吟的精神,使他们甚至对一字一句都不放过。

晚唐诗人王贞白,当时的诗名很大。他有一首《御沟》诗,是其得意之作:

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清。

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

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

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

有一次,他把这首诗抄给著名的诗僧贯休看。贯休说:“很好。只是有一个字不太好。”王贞白很不服气,拂袖而去。贯休对旁边的人说:“这个人文思很敏捷,一定会想到怎么改的。”于是,他提前写了一个字在手掌中。过了一会儿,王贞白果然回来了,说:“我已经想了,应该是‘此中涵帝泽’。”贯休把手掌伸出来,上面正写着一个“中”字。

我得之矣

晚唐诗人周朴,曾寓居于闽(今福建),在一座寺庙中借一间僧房居住。和尚们早上食粥,卯时进食,他也拿着一个饭碗到斋堂吃饭,和尚也不觉得他讨厌。他喜欢写诗,也是一个苦吟诗人,遇到好的景物,搜索枯肠,寻觅好句,如果想出一联一句甚佳,就高兴得很。

有一次,他在野外漫步,遇到一位背着柴的樵夫。他突然一把把樵夫抓住,厉声说:“我得之矣!”

樵夫大吃一惊,挣脱手臂就跑,连柴都不要了。正好有一队巡逻的士兵走过,以为他抓住了小偷,就把樵夫抓起来了。一问,周朴才说:“我刚才是说得到了一个好句。”士兵们哭笑不得,把樵夫放了。

他得到的好句是:“子孙何处闲为客,松柏被人伐作薪。”

因为他太沉迷于诗了,有一个人故意整他。一天,这人骑驴在路上,远远看见周朴过来了,就故意把帽子拉得很低,把脸遮住。走到周朴面前,大声吟道:“禹力不到处,河声流向东。”然后继续赶路。周朴一听,很生气,就回过头去赶那个人。驴走得快,赶了好几里路才赶上。周朴拦住那个人,对他说:“我的诗是‘河声流向西’,你怎么说是‘河声流向东’呢?”那个人只是口里“啊啊”了几声,点了点头,继续骑着驴走他的路,周朴已经赶了几里路,气喘吁吁了。

这件事,被人们传为笑谈,但是也可以看出唐人对诗歌的认真态度。

唐诗格律

唐诗分类

我国的诗歌,从《诗经》的四言、《楚辞》的杂言、汉魏的五言和七言(也包括少数的六言甚至九言等),到唐代,各种体裁已经大备。如果把宋以后的词和元以后的曲排除在狭义的诗的范畴之外,那么,在近代白话新体诗出现之前,几乎所有的诗歌体裁形式,在唐代都已经出现了。

唐诗的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好多种分法。但最简单实用的分法,是分为古体和近体两大类。

所谓古体,是指不需要特别讲究格律的诗歌。它可以是五言,可以是七言,也可以是杂言,甚至可以是六言、八言、九言等。句数也没有限制,可以是四句、六句、八句,也可以到一百韵、二百韵甚至更长。它对用韵要求也不高,可以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甚至平仄通押。也不要求一韵到底,中途可以换韵。

举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诗经·周南·关雎》开始两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按唐、宋以后的诗韵,八个字中,除了“在”字是仄声外,其余七个字都是平声,这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

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最为人激赏的两句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上句前四个字都是平声,只有末尾“草”字是仄声,这在近体诗中也是不允许的。

著名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焉能凌风飞”等,五字全平,这在近体诗中也是不允许的。

古体诗中有许多长篇,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壮游》,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霓裳羽衣舞》,元稹的《连昌宫词》,李商隐的《行次西郊一百韵》等,句数都在数十句甚至百句以上。

五言、七言、杂言外,还有六言,如唐代很著名的《回波词》。举一个讥讽唐中宗李显惧内的例子:

回波尔时栲栳,怕妇也是大好。

外边只有裴谈,内里无过李老。

再如王维的《辋川六言》:

采菱渡头风急,杖策村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这在近体诗中是没有的。

唐卢群还写过一首八言诗:

祥瑞不在凤凰麒麟,太平须得边将忠臣。

但得百僚师长肝胆,不用三军罗绮金银。

这在近体诗中也是没有的。

当然,古体诗也不是一点规矩都不讲。比如用韵,一般韵脚都在偶数句上,当然,也可以有句句押韵的所谓“柏梁体”。

平仄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总以读起来朗朗上口为原则。

近体诗是唐代诗人在南朝人对声韵卓越研究和使用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一种新的诗歌体裁。对用字、用韵、句数、平仄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区别于古体诗,它被称为近体诗或者今体诗;区别于对形式要求不太严格的古体诗,它又被称为格律诗。我们要重点介绍的,就是这种代表了唐人诗歌艺术和智慧最高成就的近体诗。

近体诗的格律

字数和句数

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

近体诗的句数有三种:'。 '

(1)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七言的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2)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的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3)排律。一般为五言,十二句。唐人科举考试就是采用的这种诗歌形式。也可以更长一些。

音韵的时代划分

首先得说一说唐人所使用的韵。

汉语的韵,大致经历过四个阶段:

先秦至魏晋,是古音韵时期。这一时期,还没有专门的音韵方面的研究和韵书出现,但是根据清代人的研究,对这一时期的音韵有了比较多的了解。比如《诗经·周南·关雎》的第三章“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如果用今天的发音去读,是不押韵的。于是清代的音韵学家告诉我们:“服”字在这里应该读如“别”,这样,就与“侧”字押韵了。再比如屈原《离骚》开始四句“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用今音来读,也不押韵,于是清代的音韵学家告诉我们:“降”字在这里要读如“洪”,这样,就与上句的“庸”字押韵了。

南北朝时期至宋末,是第二阶段。这一时期对音韵的研究有了实质性的突破。原来只发一个音的字,都可以分解为“声”和“韵”两部分(少数零声母的字例外)。分别出了四声,编辑了很多韵书。既方便了写诗填词的文人,也让大家有一定的规矩可以遵循。这一个时期的文化中心早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所以当时的官方语言是江浙闽南两湖两广一带所使用的属于南方语系的语言。这些地方的语言,直到今天,仍然和以北京话为主的北方语系有很大区别。尤其是入声字,由于现在基本上已经消亡,所以使许多初学者十分头痛。

元至近代,是第三阶段。元代是北方人入主中原,自然也把北方语言变成了官方语言。这种语言和今天的北京话已经非常相似。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成为元杂剧和散曲的用韵标准。这种语言的最大特点是:第一,入声字消失,原来的入声字分别派入其他四声。第二,入声字消失后,本来只剩下平、上、去三声。但《中原音韵》把原来的平声分为阴平和阳平两种,这样,仍然是四声。第三,把原来最常用的《平水韵》的一百零七个韵部合并为十九部。

但是,在民间的戏曲创作中,实际上使用的是十三个韵部,即著名的“十三辙”。

这一时期的诗词,仍然使用唐、宋以来以《平水韵》为代表的诗韵。

“五四”以后,是第四阶段。白话新体诗的诞生,也是对传统诗韵的颠覆,新诗的用韵十分灵活,大抵相近的音就可通押,甚至有人主张不用韵,但习惯还是要用韵。新诗究竟用什么韵,到现在也没有定论,但主要使用两种用韵方法。一、十三辙。二、《诗韵新编》所规定的十八部。说是十八部,但实际上是平声十八韵,仄声十八韵,入声八韵,一共四十四个韵部。

唐诗的用韵

我们重点要讨论的,是唐代格律诗(包括唐以后的格律诗)的用韵问题。

最早的韵书,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李登所著的《声类》,但书没有传下来。现在最早的韵书,是隋代著名音韵学家陆法言所著的《切韵》,但现为残卷。唐人所用的韵书,是孙愐所刊定的《唐韵》,但现在也仅存残卷。现存最完整的韵书是《广韵》,它是宋代陈彭年、丘雍等人根据《唐韵》等书重修的。《切韵》《唐韵》都有二百零六个韵部,太烦琐。唐初许敬宗等人就上疏奏请将二百零八个韵部中有些声音相近的相邻韵部合并。《广韵》承《唐韵》也有二百零六个韵部。宋淳熙年间,东北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即《平水韵》,将韵部合并为一百零七个。《平水韵》为宋以后的人写诗填词所通用(宋人填词,用韵较诗宽一些。清戈载归纳为《词林正韵》,既总结了宋、元人词的用韵规律,也为后代词家所遵循),也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唐诗用韵的标准。清康熙时官修的《佩文韵府》,改为一百零六个韵部。《平水韵》和《佩文韵府》被认为是研究唐人用韵和今天学习写作格律诗的标准用韵。

在使用这两部韵书研究唐诗的用韵和学习写作格律诗的时候,常常有三个问题困扰着初学者。

第一,为什么在今天读起来一点区别都没有的字会划分在不同的韵部?比如上平声的一东和二冬,包括这两个韵部中的许多字,读音完全一样,为什么要分在两个韵部?为什么不能通押?这种情况还有上平声中的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和下平声中的一先;下平声中的二萧、三肴和四豪;七阳和八庚等(仄声略)。这个问题的解说很复杂,它们要涉及到古音与今音的区别,还有古人以发音时唇、齿、喉、舌、牙等器官的位置不同而造成声音的清、浊,轻、重不同等。

第二,同一个韵部中的字,今天读起来并不押韵,比如上平声十灰韵中的回、灰、杯、枚、培、崔、梅、盔、雷、堆等字,与同一韵部的才、台、材、灾、来、哀、哉、垓、开等字,完全是两类读音。用今天的标准来看,前一类字的韵母是“ui”或“ei”,后一类字的韵母是“ai”。但在古音中,读“ui”或“ei”的字,读音全部要变成“ai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