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侯卫东官场笔记 >

第245部分

侯卫东官场笔记-第245部分

小说: 侯卫东官场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词来形容成津县的四大班子领导或许不太礼貌,不过这确实就是进入会场以后侯卫东产生的第一印象。

县委顶楼会议室很有些厚重感,设有一个主席台,主席台后面左右各五面红旗,中间是党徽。主席台上还铺着厚实的红绒布,每个座位上都有一个话筒。

四大班子领导们都没有坐在位子上,而是站在主席台与第一排位子之间。赵东走进来以后,大家便在蒋湘渝的带领下鼓起掌来。

侯卫东只觉得几十双眼睛刷地扫射过来,眼光就如带着温度的探照灯,让侯卫东身上热乎乎的。一方面,他如领导人参加阅兵一般,从各位县领导身边走过,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就如一只动物园里的猴子,被无数人参观品评。

有资格参加接待的同志都是四大班子领导,大多数是在基层工作了数十年的老同志,工作经验丰富得紧。看见了市委组织部赵东部长和粟明俊常务副部长一起到来,便明白新任县委副书记侯卫东分量十足,甚至超过了两年前章永泰到成津上任的规格。

市委组织部长赵东在周昌全面前态度平和,甚至有些谨小慎微,但是到了成津县,他就收放自如。与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一一握手以后,对没有握手的其他县领导道:“各位,我就不一一握手了。今天的主角是侯书记,让他与大家一一认识。”

蒋湘渝便道:“侯书记,我就把四大班子的同志给你一一介绍。”

依着县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武装部、政法委、法院、检察院这个顺序,蒋湘渝把所有县级领导一一介绍给了侯卫东。

在前往成津的这几天里,侯卫东下了一番苦工夫。他弄了一本成津县的机密电话本,还私下里要了一份成津县县级领导以及重要干部的履历。只要有时间,他就拿着干部履历来琢磨,慢慢地,他还看出了一些名堂。

成津每一位县级领导都存在一个飞跃点,比如,蒋湘渝中专毕业以后在临江县的一个乡镇工作时,恰逢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大的转变。当时有个顺口溜叫做“年龄是个宝,文凭少不了”。蒋湘渝年纪轻又有文化,参加工作不久,就被提拔成了副乡长,很快当了乡长,然后到区公所,再到县里,一路势如破竹。

当年被提拔为副乡长就是蒋湘渝的飞跃点,如果没有这个起飞点,或者说是再晚几年,蒋湘渝或许还在那个乡镇奋斗。一步高步步高,一步错步步错,这是官场升迁中的血泪总结。

在县委班子中最年轻的是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致,李致的成长也有一个飞跃点,这个飞跃点还具有一定的传奇色彩。

李致是成津本土成长起来的女干部,她从沙州师范专科毕业以后,来到了当时的成津三中。成津三中在农村,并不是城里的学校。李致到了三中,被借调到了区公所办公室。

当时的县委书记下乡检查工作,在田头偶遇了帮着社员插秧的李致。县委书记是南下干部就地转业,很朴实,也很武断。听说李致是干部,还是大学生,便将李致树为一心为群众服务的典型。有了这次机遇,李致很快正式调到区公所并任团委书记,一年后调入县团委。后来当了县团委书记,再到了一个偏远镇当党委书记,数年后回城就任组织部副部长,三十八岁就成了最年轻的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被县委书记偶遇,成了李致的飞跃点。

侯卫东仔细研究了所有县级领导的履历,得出结论,要想当官,得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要有基本素质,这个素质必须保证能抓住突如其来的机遇,而这个素质很多人都具备;第二要有机遇,这个机遇有可能是突然掉下来的馅饼。比如改革开放以来,面对逐渐老化的干部队伍,党中央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知识化。当时干部队伍中知识分子很少,结果一大批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意外地被提拔上了领导岗位。

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而更多的机遇则是凭着各种努力争取而来,比如侯卫东跳票当上副镇长,如果没有在上青林修路的准备,上青林的村干部们也不会齐心协力用选票将侯卫东推上副镇长这个岗位。这次跳票行动,便是侯卫东的飞跃点。

基本素质和机遇,两者互相融合,缺一不可。

将每一位县级领导研究无数次,写在纸上冷冰冰的文字也就生动起来,变成了一个一个的故事。这就如三维动画一样,原本是一团乱麻,盯着它看,却发现里面还有着立体而生动的精彩图案。随着蒋湘渝的介绍,侯卫东就将脑海中的形象与现实中的人逐个对照,他惊奇地发现,脑海中生成的图像居然与真人很接近。

等到握手完毕,就是常规的程序,蒋湘渝主持会议,沙州市委组织部长赵东正式宣布市委决定,然后由侯卫东作第一次就职讲话。侯卫东对这个讲话也进行了精心设计。作为主持工作的县委副书记,最重要的是分寸感,既要自信,又不能夸夸其谈:一是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二是要充分肯定成津县委、县政府取得的成绩,三是作一个一般性表态。

打开话筒开关,侯卫东用略为低沉的声音道:“尊敬的赵部长,明俊副部长,成津县的各位领导……”

第一排是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沙州市委常务副部长粟明俊、郭兰。后排则是县委、县政府的其他领导。

其中有主抓企业的副县长周福泉,他平常外出考察的机会很多,打扮比成津普通的干部要时尚许多。他穿了一件真丝短袖,腰上扎着鳄鱼皮带,皮带上挂着手机,头发遇到光线便闪闪发亮。他偏过头对李致道:“侯书记是青年才俊,恐怕还不到三十岁,他满了三十岁吗?”

组织部长李致“嗯”了一声,脸朝着主席台,不再多说话。

“……我希望能与在座的所有同志们,心朝一起想,劲朝一起使,将成津的明天建设得更加美好。”

就职演说很快就结束了,侯卫东刻意保持低调,演讲丝毫没有惊人之语,只是在最后,他说了一句既冠冕堂皇又意味深长的话。

赵东对侯卫东的表现还是很满意。

从沙州出发时,他担心侯卫东初掌一地,如果锋芒太露而不懂收敛,将来工作就有可能遇到说不清的阻力。从第一次见面的情况来看,侯卫东很稳重,第一次讲话中规中矩,总体表现不错。

一行人走出了县委大楼,突然下起了大雨,这雨来得突然,空中形成一层水幕,打在地上“噼啪”直响。

侯卫东道:“赵书记,今天晚上就别回沙州了,雨这么大,成津的路又不太好,明天再走。”赵东对于成津的公路状况很了解,见到这么大的雨,也就打消了回沙州的念头,道:“看来侯书记留客的心很诚,感动了老天爷。”

县长蒋湘渝马上接口道:“今天在县委招待所备了薄酒一杯,欢迎赵部长、粟部长以及市组织部一行,并为侯书记接风。”

县委招待所是老式院落,高高的围墙,茂密的大树,房屋虽然老旧,却很有历史的沧桑感。

厨房里也是一片忙碌,县委办主任胡海亲自到厨房督战:“刘胖子,今天是给侯书记接风,你要拿出点真本事。小杨,你还愣着,去检查一下服务员,再给她们强调强调。”

从厨房出来,他又到客房,亲自摸了桌子,检查有没有灰尘。身后的小姑娘道:“胡主任,今天这屋我擦了两遍,没有灰。”她看到胡海在摸床单,道:“胡主任,床单是新买的,透了一次水,很干净。”

胡海对准备工作很满意,他跑了一圈,觉得身上有些汗,道:“温度有些高,等会儿侯书记要喝些酒,喝了酒以后就怕热,你把空调温度降到26度,屋里才凉快。”

白衣女子原来是她

县委招待所位于成津县的中心地段,占地颇宽。据侯卫东估计,足足有二十多亩。

这个地方主要接待有身份的政府官员,为了与时代接轨,县里挤出钱来,和益杨县一样,也对招待所的小餐厅和娱乐室进行了装修。

欢迎晚宴结束以后,蒋湘渝悄悄地对赵东道:“赵部长,累了一天,晚上大家放松。县委招待所里买了一套卡拉OK设备,春节、国庆等节日的时候,机关用来搞活动,效果还不错。”按照一般的套路,他特意将县委办谷枝、宣传部戴玲玲等年轻女同志通知到了小招待所,准备陪着领导唱唱歌、跳跳舞。

即使天不下雨,他亦有留下赵东的几套预案。如今下起大雨,很轻松地留住了尊贵的客人,唱歌跳舞也就顺理成章。赵东在岭西工作时曾经获得过职工歌曲比赛第一名,唱歌水平高,很有些名气。当上沙州市委组织部长以后,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从来不涉足娱乐场所。

听到蒋湘渝的建议,赵东道:“算了,今天喝了有十杯吧,早些休息了。”

蒋湘渝笑道:“赵部长是海量,这点酒算什么。我们成津人民都想欣赏赵部长的歌声。”

唱歌之事,蒋湘渝并没有与侯卫东通气,侯卫东亦不计较,反而配合着蒋湘渝,道:“赵部长,那一次你与周书记合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将岭西宣传部的高手们都震住了,绝对比原唱还要好。”

赵东难得清闲,又见气氛不错,道:“走吧,我们去唱几曲。”

走出餐厅的时候,他对身边的蒋湘渝和侯卫东道:“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抗战最紧张的时候,延安仍然定期开展文娱活动。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文化的作用不可小视。”

到了餐厅门口,暴雨突然停了。地面被洗得一尘不染,带着水滴的树叶在灯光下闪着亮光,空气清新得让人感到格外舒服。

县委招待所的娱乐室装修得还不错。顶上吊着旋转灯,二十九寸的长虹电视里,一个穿着暴露的女孩子在自怨自怜地边走边唱。

这是卡拉OK带子中最常见的画面,虽然这种性感画面与县委招待所不太协调,进来的诸人并没有特别在意。在沙州大街小巷,这种画面已是见惯不怪。

组织部长李致是女同志,心细,注意到了画面。她把正在四处张罗的胡海悄悄喊到一边,道:“胡主任,有没有其他碟子?你看那些画面,全是三点式,效果也不行,找些正规一点的歌碟。”

胡海是县委办主任,却并不是县委常委,听了李致的话,道:“我平常不唱歌,哪里管她们穿什么衣服。”

他并没有说老实话,其妻弟专门批发歌碟,这一批歌碟就是用正版价钱买的水货,每一张歌碟他都看过。

李致道:“不行,得换,赵部长品位高。”

胡海才道:“这个,衣服确实有点少,我去让他们换严肃正规的歌碟。”很快,有人送来一些正版光碟。

侯卫东让一位年轻的女孩子去点了一首《三套车》。很幸运这一次出现的画面不是三点式女孩,而是纯粹正宗的北国风光,画面很漂亮。

赵东站起身拿起话筒,凝神看着北国风光。他还没有唱出声,蒋湘渝就在一边带头鼓掌,其他同志也跟着鼓掌,场内气氛很热烈。唱出声以后,更是掌声雷动。平心而论,赵东唱歌确实很有水平,虽然不能说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却也是声情并茂,很有几分原唱的风采。

蒋湘渝主动请郭兰跳了一曲舞,在旁边等着的几位年轻女同志过来请粟明俊和侯卫东跳舞。

“侯书记,您好,我是县委办小谷。”小谷很年轻,带着些羞涩。

“谷枝,很特别的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