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趣味京剧灯谜_ >

第2部分

趣味京剧灯谜_-第2部分

小说: 趣味京剧灯谜_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ū诨⒁焕嗟亩铮┎卦谂柘氯么蠹也隆4蟪济遣铝撕眉复味济挥胁轮校值蕉剿罚担

  臣以为龙,又无角;谓之蛇,又有足。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

  汉武帝很高兴,赏赐给东方朔十匹绢帛。

  东方朔的话,就是一条很好的谜语,只不过他自己把谜底说出来了。前两句是描述守宫的外形特点:像龙,但是没有角;像蛇,但是有足。单凭这两句,我们已经可以猜出是蜥蜴一类的动物了,但他又加了一句,说它有善于爬壁的生活习性,意思就更明白了。然后,东方朔点出谜底是守宫或蜥蜴。

  《汉书·东方朔传》还记载了东方朔与郭舍人用谜语斗智的故事。

  东方朔猜中守宫以后,一个叫郭舍人的宫中侍臣不服气,要与东方朔比赛一番。他先出了一个隐语:

  客来东方,且歌且行。

  不从门入,逾我园墙。

  游戏中庭,出入殿堂。

  击之拍拍,死者攘攘。

  格斗而死,主人不伤。

  这个谜当然难不倒东方朔,他一听,就知道谜底是“蚊子”,但是他并不直接说破,而是也用隐语回答:

  利喙细身,昼匿出昏。

  嗜肉恶烟,指掌所扪。

  臣朔愚戆,名之曰蚊。

  应该说,郭舍人的隐语是很高明的,尤其是“且歌且行”描写蚊子飞动时“嗡嗡嗡”的声音,和“格斗而死,主人不伤”,写蚊子叮人,被人打死,而人决不会受伤的情况,非常传神。东方朔的隐语没有郭舍人的生动,但是更准确。这两条隐语和今天的谜语已经很相似了。

  据说郭舍人输了以后,汉武帝根据事先商定的条件,打了郭舍人一百大板。东方朔在旁边看见郭舍人被打肿了屁股,就嘲笑他说:“咄!口无毛,声嗷嗷,尻益高!”意思是说,你这个郭舍人,嘴上无毛,还嫩得很,现在怎么样,被打得嗷嗷直叫,屁股肿得老高了吧。

  郭舍人气急败坏地对汉武帝说:“东方朔侮辱陛下的侍臣,该治他的罪。”

  东方朔不慌不忙地说:“我哪里敢侮辱陛下的侍臣,我是在出隐语让他猜。”

  汉武帝问他隐语的内容,东方朔说:“‘口无毛’是狗洞;‘声嗷嗷’是母鸟喂食小鸟;‘尻益高’是仙鹤啄米。”

  汉武帝本来就没有责怪东方朔的意思,见他说得有理,便一笑置之。

  东汉末年的管辂也善射覆,据《三国志·魏书·管辂传》记载,在一次为诸葛原迁官的送行宴会上,诸葛原亲自取来燕卵、蜂窠、蜘蛛三样东西,放在容器中,叫管辂射覆。管辂说:

  第一物,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第二物,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第三物,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管辂说明三样东西,用的就是类似于谜语的“隐语”。

  第一样燕卵。“含气须变”,指得到温暖之气,会孵化出小燕子;“依乎宇堂”,指燕子爱筑巢在房屋的梁上。这两句,已经可以说明燕卵的特征了。后两句再补充说,燕卵孵化以后,变成或雄或雌的燕子,展翅飞翔。

  第二样蜂窠。“家室倒悬,门户众多”,已经非常形象地描绘出了蜂窠的外部特征。古人认为蜂虿有毒,所以说蜂窠“藏精育毒”。

  第三样蜘蛛。“觳觫”是发抖的意思,蜘蛛在蛛网上常常在抖动,“长足”更是蜘蛛的特征之一。“吐丝成罗”一句,已经完全把蜘蛛的形象描绘出来了。吐丝的动物很多,但是吐丝成罗状的大概就只有蜘蛛了。“寻网求食”,是蜘蛛的习性;“利在昏夜”,是黄昏和夜晚小虫出没最勤的时候,也是蜘蛛捕食的最好时机。

  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管辂还在平原太守的家中射覆印囊和山鸡毛说:

  内方外圆,五色成文,含宝守信,出则有章,此印囊也。高岳崖崖,有鸟朱身,羽翼玄黄,鸣不失晨,此山鸡毛也。

  “印囊”是古代官员盛放印信的东西,“内方外圆”是它的外形,“五色成文”是它的色彩。“守宝含信”是它的作用,“宝”和“信”都指“印”,在古代,“印”是做官的凭信。“章”就是“印章”。

  汉代官印

  “高岳崖崖”是山鸡生活的地方;“有鸟朱身”是山鸡的色彩;“玄黄”指色彩多变;“鸣不失晨”指它像鸡一样在清晨鸣叫。

  我们上举的隐语,是以描写事物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在汉代,还出现了以文字的形和义为主的文义谜。

  文义谜充分利用方块汉字一般都可以分拆为几个部分的特点,将一些字拆散,增损部分结构,再把它们重新组合起来,这种利用中国文字特有的可以拆分的特点来制谜,被称为“离合体”,在汉代非常流行。

  (晋)王羲之《曹娥碑》

  最有名的离合谜的故事,恐怕要算《曹娥碑》的题词了。

  相传汉代末年,上虞(今浙江上虞)地方有一个姓曹的人落水淹死了,她的女儿曹娥为寻找父亲的尸体,投江自尽,后来,曹娥的尸体果然驮着父亲的尸体浮出水面。为了表彰她的孝行,人们在江边立了一块碑,就是有名的《曹娥碑》,碑文是一个十几岁的天才少年邯郸淳撰写的,写得非常好。大文学家蔡邕看了以后,写下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这八个字被刻在碑阴。大家都不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后来曹操看到《曹娥碑》和这八个字,遍问手下的人,大家也都不明白,只有杨修说他知道。曹操叫他先不要说,自己再想一想。当走了三十里路以后,曹操终于想出来了。他就叫杨修说他猜出的结果。杨修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纟’和‘色’合成‘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少’和‘女’合成‘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和‘子’合成‘好’字;齑,是捣碎的大蒜一类的菜酱,味辛辣,臼,就是舂捣的工具,所以经常接受到辛辣的气味,‘受’和‘辛’合成‘辤’(古‘辞’字)字。连起来,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猜出来了,但是他感叹说:“我的才能不及你,差了三十里远。”后来,这种形式的谜被称为“曹娥体”,被当成文义谜的开山之作。

  《世说新语·捷悟》还记载了曹操和杨修制谜猜谜的有趣故事。

  有一次,曹操要重修丞相府的大门,木匠已经把门框架子搭好了。曹操走来看了一下,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拿笔在门上写了一个很大的“活”字就走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杨修看见以后,就叫木匠把架子拆了重修,把门改小一点。有人问他怎么知道,他说:“丞相是嫌门太大了,所以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门’字中间一个‘活’字,不是一个‘阔’字吗?”门改小了以后,曹操果然很满意。

  还有一次,有人送了曹操一盒酥饼。曹操尝了一口,在盒子上写了一个“合”字就走了。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杨修就让大家把酥饼分吃了。大家当然不敢,杨修就说,这是丞相的意思,“合”不就是“人一口”吗?

  当然,杨修过分外露的聪明,最终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越绝书》

  屈原以隐语的形式把自己的姓名写在诗中,此后,效法的人很多,汉代最有名的,可能是《越绝书》的作者袁康和“建安七子”之首的孔融了。

  《越绝书》是记载春秋时吴越历史、地理等的重要典籍,但它的成书时间和作者是谁,一直没有定论,习惯的说法是东汉时袁康所著。

  《越绝书》的作者把自己的姓名、籍贯等编成字谜,附在《后序》之中。《序》文是这样的:

  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复之以庚。禹来东征,死葬其乡。不直自斥,托类自明。文属词定,自于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

  这个谜一直没有被破解,直到明代,大学者杨慎才把它解读出来。他的解读是这样的:“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去”字合“衣”字,是一个“袁”字(“袁”字的异体字写作“逺'去辶'”)。“厥名为米,复之以庚”,“米”合“庚”,是一个“康”字。“禹来东征,死葬其乡”,禹死于会稽,说作者的籍贯是会稽。“不直自斥,托类自明”,不直接写出作者的姓名、籍贯,托隐语的形式使后人明白。“文属词定,自于邦贤”,指并非一人所作。“以口为姓,承之以天”,“口”在“天”上,是一个“吴”字。“楚相屈原,与之同名”,屈原名平,是说与吴平合著。合起来就是《越绝书》是“会稽袁康与吴平合著”。

  建安七子像

  建安时期的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官北海太守。他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首,后来被曹操所杀。他有一首《郡国姓名离合诗》,在灯谜界被尊为文人诗谜的开山作。诗是这样的:

  渔父屈节,水潜匿方;

  与时进止,出寺弛张。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

  龙蛇之蛰,俾它可忘。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

  表面上看,是一首言志的诗,其实是分扣“鲁国孔融文举”六字。

  “渔夫屈节,水潜匿方”,“渔”字去“水”,是一个“鱼”字。“与时进止,出寺弛张”,“时”字去“寺”,是一个“日”字。“鱼”字和“日”字合成一个“鲁”字。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吕”字去一个“口”,还剩个“口”字。“九域有圣,无土不王”,“域”字去掉“土”字,是个“或”字。“口”字和“或”合成个“国”字(“国”字的繁体的作“國”)。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好”字去掉“女”字,是个“子”字。“海外有截,隼逝鹰扬”,“截”字汉碑常常作“'佳仯ВА保サ簟蚌溃眩保8觥皝'”。“子”与“仯А焙铣伞翱住弊帧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翮”字去“羽”,剩下个“鬲”字。“龙蛇之蛰,俾它可忘”,“蛇”字去掉“它”字,剩“虫”字。“鬲”字与“虫”字,合成“融”字。

  “玟璇隐曜,美玉韬光”,“玟”字去“玉”,是个“文”字。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誉”字繁体作“譽”,去掉“言”字,剩下个“與”字(就是繁体的“与”字)。“按辔安行,谁谓路长”,“按”字去掉“安”字,剩下个“扌”,也就是“手”字。“與”字与“手”字,合成“擧”字(“举”字繁体作“舉”,也作“擧”)。

  全部合起来,就是“鲁国孔融文举”。

  这种离合折字的方法,甚至还被用在外交辞令之中。

  据《三国志·吴书·薛综传》记载,有一次蜀国的张奉出使东吴,他在吴国君臣面前嘲弄了吴国尚书阚泽的姓名。阚泽回答不上,于是薛综下座行酒,对张奉说:“蜀者何也?有犬为独(獨),无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