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个皇帝做老公-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乾清宫出来,阳光不错,已有新绿初出,有风刮过,带着春天的味道。马庆福吩咐了肩舆,康熙心情极好,抬手,意思是不坐肩舆,他决定步行去慈宁宫。
慈宁宫的偏殿里,已经被拾掇出来,种上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成了名副其实的暖棚。虽然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太皇太后却依旧穿着黑领金色团花纹褐色棉袍,灰白色的貂鼠毛从领口处翻出来,因为年岁大,她早已经不穿花盆底,改穿比较矮的元保底。她身边站着一个圆圆脸的孕妇。不用问,那是皇后,早上请安被太皇太后留下,欣赏她种的花花草草。皇后本是个性格温和内敛的人,话并不多,又是在太皇太后面前,更加恭谨了起来。由于月份大了,一首扶着腰,另一手被宫女扶着,面色红润,虽站了一会儿,却未见吃力。
太皇太后依旧心疼,叫人搬了凳子。皇后谢了座,由宫女扶着坐了下来。
奶奶婆婆看自己这个孙媳妇是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有国母的范儿,说起话来也柔声细语,尤其是她的肚子一天比一天鼓了,太皇太后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这肚子里的肉团可是大清的嫡长子。
太皇太后正和皇后讲着孕期的禁忌,又说起自己怀着顺治时的反应:“那时候还在关外呢……”“一天到晚的就觉得睡不够……”“都说怀了男孩爱吃酸的,可那个时候一吃酸的就吐……”
正说的高兴,有小宫女笑盈盈的跑进来说:“太皇太后,万岁爷来了。”
皇后挺着大肚子站了起来。
皇帝俯身请安,太皇太后道:“快起来,瞧瞧淑秀这肚子,我瞧着又大了。”
康熙起身,笑着看了皇后一眼,因为近日朝政繁忙,他已有三五日没有去瞧她了,今天一见,瞧着精神和气色都好,也就放心,说:“这些日子总是忙,皇后那里有老祖宗惦记着孙子是放心的。”
太皇太后笑了,说:“我瞧着你今天精神分外的好,想是有什么顺当的事。”
康熙道:“真是什么逃不过老祖宗的眼,尚可喜递上折子,要请老还乡。”
太皇太后脸色一滞,将手中浇花的水舀子交给身旁的宫女,问了声:“准了?”
康熙点头,笑着说:“自然要准,不过他要长子尚之信嗣封镇粤,孙子思量再三没有准奏,命他们撤藩了。”
太皇太后轻轻蹙眉,没有说话,也没有搭理康熙和皇后,自顾自的向正殿走去,一行宫女跟在她身后出了侧殿,径直进了正殿。
皇后看太皇太后神色不好,想着应该撤了。
康熙知道太皇太后一想反对硬性撤藩,不过这次不同,这次是尚可喜自己申请退休的,而且这种申请他打了不是一次两次了。
正殿里,太皇太后靠坐在金心绿闪缎的大坐褥上,接过宫女递给她的烟袋,吸了两口,抬眼看见站在康熙身后挺着肚子站着皇后,此时的皇后已经面露倦色。太皇太后想着她这样的身子,跟着站了这么半天,也该着乏累了,便说:“淑秀,你也来了这么半天了,这时辰回去歇歇,身子越来越沉,要是乏累也不必按日来,这些个礼儿也就免了吧。”
皇后看这祖孙两个脸色不佳,早就想回去,客气了几句,行了礼便告退。
太皇太后示意左右退下,殿里只剩下她和皇帝。慈宁宫里一趟的绡纱裱糊在窗棂外,阳光透过来,映在炕上,太皇太后看着绿色的窗棂,好像是自言自语:“要说起来,那还是崇德年,崇德几年?”
康熙看见皇玛玛眼睛微微眯起,眼角的皱纹也跟着加深了,他不知道玛玛想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垂手
站着。
片刻,太皇太后像是想起了:“那是天聪七年,许尔显、班志富到盛京,说尚可喜要归顺大清,你玛法高兴啊,他们走了,你玛法大喊‘天助我也’,赐尚可喜的队伍叫“天助兵”。没出几日,尚可喜到了盛京,你玛法出城三十里相迎,赏赐珍宝无数。封他做了总兵,入了汉军旗。”她的眼睛看着窗棂,又好像透过窗棂看向更远的地方。
“要说尚可喜请辞,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我记得顺治十一年他就递过折子,说是身体不好了,要请辞,那时候多尔衮和我商议,当时全粤尚未全定,朝廷也就没有准奏。”
她转头看着站在身旁的孙子,他正看着自己,他的眼睛像极了他的阿玛,轮廓却比他阿玛更分明。
太皇太后看着玄烨的:“你可明白一步动儿全局动的道理?尚可喜不单单是一个尚可喜,他一动,耿仲明那个孙子会瞧着,吴三桂会瞧着,尚不说那个耿精忠性子狼的很,单单一个吴三桂现下的朝廷能对付?倘若三藩联手,又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皇帝听太皇太后把话说的明白,说:“孙子省的其中道理,可如今赋税半耗与三藩,照此下去孙子只怕,国库就要支撑不下去了。况且闽粤已经底定,藩王坐镇已无必要。”
太皇太后道:“朝堂之上的事我不过是听一听,问一问,如何定夺还要看你。”
康熙道:“老祖宗明见,三藩俱握兵柄,恐日久滋蔓,驯致不测,孙子意撤回。”
太皇太后点头道:“撤藩已是大势所趋,今天撤一个平南王算不得什么,我怕的是引起激变。”
康熙听太皇太后语气缓和,笑着说:“老祖宗放心,孙子会掌握权衡。”
太皇太后点头,缓缓说:“但愿是我这个老太婆多虑了。”
祖孙两个又聊了一会,皇帝便起身行礼告退。
姜还是老的辣,太皇太后担心不是多余的。
作者有话要说: 存稿,存稿,我一直在努力的存稿~可是我发现……肉文真的很难写……一写到肉肉就卡……o(╯□╰)o
想吃肉的孩纸关注后面吧~
☆、十二、吴三桂毛了
旨意传下去,到了广东,尚可喜领旨谢恩,又赏了传旨人,此时正一手拿着明黄黄的圣旨,一手端着茶杯,皱着眉头,儿子尚之信在他面前不停的走来走去,真是让人烦心。
早就听说,小皇帝亲政以后,曾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作为警言,书而悬之于宫中柱上。你瞧瞧三藩都成了他心头之患了,本来申请退休不是想让朝廷撤藩,是害怕位高权重引起皇帝怀疑,万一招来祸事就不好了,想来想去,想出请辞这么一招,以求善终。谁知道弄巧成拙了,被康熙顺水推舟,一不做二不休把自己一撸到底。
啧,啧,啧!这可如何是好。
尚之信咬着后槽牙:“爹,您老人家瞧瞧,这算什么事儿?这是兔死狗烹!……”想了想,不对,不能把自己比喻成狗,换种说法,“这是鸟尽弓藏!”
尚可喜也后悔啊,自己在广东不用向朝廷上缴赋税,又能得到朝廷的拨款。还可以自制货币、制盐卖盐。小日子过得无比舒畅。这回咋办?圣旨已经来了,幸福的日子就要到头了。
不过幸福日子过到头的人绝对不会只有自己,康熙这是拿自己当试点单位呢,要是效果好,他肯定大范围实行,到时候吴三桂和耿精忠也好不到哪去。
自打叛明降清,自己也为大清汗马功劳,想当年皇太极都对自己礼让三分,现在孙子辈的小皇帝竟然要赶自己回老家,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尚之信突然停下来,说:“爹,咱不能坐以待毙,咱得给平西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写信,告诉他们,皇上这次不单单是冲着咱们来的,康熙这是要撤藩了。”
尚可喜捻着山羊胡,点了点头,不管怎么说,也要告诉吴三桂和耿精忠,让他们早作打算。
这消息很快就会传遍全国,与其让他们从其他渠道得到消息,不如自己先给吴三桂和耿精忠写封信,这样还能显示着自己和他们亲近一些。
说干就干,尚可喜让儿子代笔,给吴三桂和耿精忠分别写了信。
耿精忠这小子接触的不是很多,听说脾气不太好,又出生在和平年代,给他写信的时候要注意措辞,以防他冲
动,做出点过激的事情了可不好。
吴三桂倒是不用顾忌,这老小子毕竟经过战争的洗礼,和自己一样吃够了战争的苦头,再说想当年的悍将如今已廉颇老矣,那股子冲劲儿估计也都岁月消耗的差不多了。(你确定?)
尚可喜想的没错,这消息就算他不告诉吴三桂,人家也知道了。这些年逢年过节吴三桂都往京城送礼,这礼是白送的?圣旨一下,就有人给他穿纸条了。
吴三桂不淡定了,皇帝这是要撤藩?
很有可能,这个小皇帝还是小屁孩的时候就KO掉了鳌拜,回想一下,皇太极还活着的时候,他也曾和鳌拜同殿称臣,那个姓瓜尔佳的大块头就这么的栽在一群毛头小子身上,乍一想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细一想让他又觉得不寒而栗,不到一年的时间小皇帝就已经把权倾朝野的鳌拜党羽剪除殆尽,而且没见的政局有什么波动啊。
这个康熙,不容小嘘呀。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首先要搞清楚对方怎么想的,他是真的要撤藩?别误会了,人家皇帝万一不是想撤三藩,万一是单单想撤了尚可喜呢?
正想着,尚可喜来信了。
这老头子,这时候来信,不用问,肯定是撤藩的事情。
吴三桂背过手握着辫梢,皱着眉头单手展开了信。
看完信,吴三桂把信递给一直站在在身边的方光琛。方光琛恭敬的接过,把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折好,双手还给吴三桂。
平西王问:“依刘兄看,此事该怎么办?”
方光琛一躬身,对吴三桂说:“王爷,依光琛看,朝廷不会动咱们云南。”
平西王颇为惊诧的看着方光琛:“刘兄何以出此言?”
方光琛一笑:“王爷可曾记得我曾经告诉过王爷,云南不安定,也万万不可安定,只要西南不定,朝廷有什么理由撤藩呢。”
平西王点头:“刘兄果然深谋远虑,不过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
方光琛道:“王爷,此时一动不如一静,这个时候不如就等着看朝廷究竟是个什么打算。”
平西王转身坐在太师椅上,说:“我也同刘兄一样的想法,可这等,要等到什么时候。”
吴三桂说的也是真心话,事到临头了,还要等?这得有多好的心理素质啊。你方光琛能等,是因为当平西王的不是你,皇帝要撤的也不是你,若是皇帝要炒你鱿鱼,我就不信你还这么能淡定?
吴三桂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成,不能就这么傻等,万一朝廷是真的想撤藩呢?我也好早做打算。就算朝廷这次只针对的是尚可喜那个老头子,我也该向朝廷一表忠心才对嘛。
吴三桂决定给老板(康熙)写封信,表明自己的忠诚,告诉皇帝,我吴三桂就是清廷的一桶泥,哪里需要那里提;我吴三桂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总而言之我吴三桂对朝廷那是没有二心的。您不是要撤藩嘛?我坚决支持您的工作,我主动请辞,我还真不像尚可喜那个老头子,自己退休,还找个儿子来接班,我吴三桂直接就请求撤藩。
信写好了,吴三桂找来自己的两大谋士方光琛和刘玄初。
当事者迷。
吴三桂果真迷糊了……
他把自己的想法一说,两个谋士作为局外人都摇头反对。
不过两个谋士的表现还不太一样。
方光琛对吴三桂了解颇深。他认识吴三桂可有年头了,当年两个人还是青葱少年的时候,方光琛就与吴三桂缔盟为忘形交。那时候方光琛和吴三桂都是官二代,方爸爸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