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满园-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王翠柏说了这话,但是王杨氏还是有些犹豫:“老三,冬雪娘呢,你去把她叫过来,好歹是闺女的婚事,她这个当娘的也说句话。”
王翠柏不耐烦的摆摆手:“她一个大老娘们懂什么,大嫂你给做主就得了。”其实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心里简直呕的快要吐血了,好不容易把闺女养大了结果啥好处也没捞着啊,亏大了。
王杨氏仍旧不放心,怕三伯娘会来闹腾,最后还是让王冬天去把三伯娘给叫了过来。三伯娘这回脑筋倒是清醒了,尤其是在看到洪少荣一表人才的容貌之后,顿时就点头了:“就按照大嫂说的办吧。”
王冬梅为此在心里感叹:皮相长得好果然不吃亏啊,瞧瞧,一下子就把未来丈母娘的心给俘获了。
王家老三两口子都松了口,王杨氏也就没啥顾忌了,便点头同意了。接下来双方商量了一下订婚事宜,然后又翻了翻老黄历觉得,正好第三天就是个吉日,订婚的日子便定在了那天。反正也就是准备了彩礼和聘金什么的,好办的很。
至于成亲的日子王杨氏沉吟半晌,才道:“至于成亲的日子还是定在少荣考试之后吧,一来咱们得给大丫头准备嫁妆,需要时间。而来少荣这段日子估计也腾不出时间来操办喜事,先把婚定了,正好县里考试结束也是秋半天了,地里的活儿也都忙完了,到时候咱也能好好的给操办操办。”
其实王杨氏是不想委屈了王冬雪,再怎么说也是老王家的闺女,就这么匆匆忙忙的给嫁出去了怎么想都觉得不合适。
媒婆和洪少荣自然是不会反对,毕竟人家好不容易养大的闺女怎么也不能嫁的这么委屈,这一点两人都表示理解。
王冬雪的婚事就这么简单的给定下了,王冬梅总觉得轻飘飘的有点不真实,难道她姐就这么给预订出去了?事情发展的真顺利,原先她还以为要好事多磨呢。不过这样也好,王冬雪总么也算是心想事成了,至于以后会如何还是得靠她自己去经营。
王翠柏本来就心里不满意,所以等这婚事敲定之后便立即找了个借口拉着还想跟准女婿联络感情的媳妇走了,剩下王杨氏他们面上多少有些尴尬。最后还是媒婆故意说了几个笑话,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接话头,才总算是让气氛活跃了起来。(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101 心疼
自打订婚后,王冬雪整天都乐呵呵的,一副恨不得马上就把自己嫁出去的模样,看的王冬梅一旁直摇头,在心里感叹:果然是女大不中留,这才刚订婚呢就不愿意在家呆着了。
王冬雪的婚事定了下来,王家上下都为她感到高兴,三伯娘兴许是女儿要出嫁了终于体会到了一丝做母亲该有的感觉,她再不靠谱闺女终归是她身上掉来的一块肉,所以也不盯着三伯父吵架了,而是和颜悦色的跟王杨氏一起给王冬雪准备嫁妆。
农村姑娘出嫁娘家陪的嫁妆无非就是那么几样,棉被、装衣服的柜子、几身像样的衣服鞋袜和或多或少的头面首饰。三伯娘没有儿子,李氏肚子里那个还没出生,还不知道男女,所以棉被这一块儿三伯娘是不能插手帮忙缝订的,于是便好脾气的一针一线的给王冬雪纳鞋底,看样子是想要给她做一双出嫁的时候穿的绣花线。王杨氏在一旁看妯娌做的认真,心里忍不住想:要早这样该多好,这家里的日子也就不会过成这样了,老三那混账也没借口弄个女人回来。
如果说还有谁对这场婚事不高兴的话那就要数王翠柏了,未来女婿只给了二两银子聘金他要是能高兴才叫怪事,于是每次看到小丫头的时候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王冬梅才懒得去管他,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为明天是私塾的休息日,这是先生定下来的规矩,每隔十天便休息一天,想到明天那三个小子就要回来了,王冬梅赶紧跟大嫂一块儿准备吃的。
虽然这阵子大哥和大伯或者二哥三个人轮流去镇子上照顾那三个小的,可是毕竟都是大男人,能照顾好人才叫怪事。王冬梅估摸着,那三个小子估计这会儿早馋坏了吧,毕竟王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镇子上那些小馆子里烧的菜还丰盛。那三个小子又正是长身体能吃的时候。
当天中午吃过饭大伯就赶着牛车去了镇子上接人,正好到镇子上的时候学堂里也差不多下学了,再赶回来,如果路上走的快一点的话也能赶上晚饭。顶多晚饭吃的晚点而已。
十天没见。王冬梅还真有点想念那三个小子,平时在家的时候没觉得,只觉得闹哄哄的,现在都去上学了反倒觉得冷清了。
当天晚上王冬晨他们终于回来了,屋子里顿时闹哄哄的好像屋顶都要被掀翻了似的。王冬晨一回来就赶紧蹿进了做饭的棚子里上下一阵翻找,逮着什么好吃的都要捏一点往嘴里塞,一边吃一边不住的嚷着:“饿死我了…唔唔。这个真好吃,比路边小吃摊上的好吃”
然后王杨氏就在后面骂:“吃吃吃,就知道吃,你跟着先生学了几个字了?”其实她是看着儿子这样心疼了,可是嘴上又不能明着说,便用这样恶劣的语气来掩饰心底里的那一丝心疼。
王冬晨正往嘴里使劲塞东西,被老娘骂也只能一个劲儿的唔唔声,算是回应。可是手上却没停,仍旧飞快的抓东西。
王冬晚比他哥要好点,没跑去棚子里偷吃。不过在饭桌上的时候也是吃的狼吞虎咽的,至于万开则是一句话都没有,从始至终脑袋都埋在碗里面一个劲儿的扒饭扒菜,连王冬梅在旁边问他话都没时间回应。
王冬梅看着这仨跟饿死鬼投胎似的,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也知道这仨小子在镇子上没人照顾生活肯定是苦一些,但是每次大伯他们离开也都留下钱让他们去路边的摊子上吃饭,而且也在先生那儿交了伙食费,可以管中午那顿饭。按理来说这仨不应该给馋成这样吧?
王冬晨因为刚才已经吃过了不少东西,这会儿也已经吃的肚子滚圆。懒洋洋的坐在那儿消食,于是就开口跟大家抱怨道:“你们不知道,路边那些小吃摊子缺油少盐还要的那么贵,一点儿都没有咱家烧的菜好吃。还有先生家管的那顿午饭,天天萝卜青菜、青菜萝卜的,还缺油少盐。馒头都只给一个,还小的要死,那稀饭清的都能照出人影子来。有一次有个人跟先生反映,结果还被先生骂了一顿…那死老头子真是抠门到家了,他多放点油盐能吃穷了他?我们又不是没给钱,一个月还要我们一百问钱,有那钱我就是天天买肉吃都尽够了。”
听着王冬晨的抱怨,王家一大家子心里都不怎么好受,尤其是王杨氏,当地是当娘的这么看着儿子吃苦心里简直心疼的要死,当天晚上休息的时候就跟大伯商量起来:“当家的,要不明天我跟那仨小子一起去镇子上住吧,也方便照顾他们,再不济也能让那仨小子每天吃上热乎饭。孩子都还小呢,天天又读书费脑子,这要是肚子里少油水要不了多长时间身体就给拖垮了。”
王翠松听罢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忍不住打击自家媳妇:“你确定你做那饭孩子们爱吃?”他也是实在忍不住了,这位什么都好就是做饭不行,二十多年了那手艺就从来没见长过,要真说起来也就是现在做的饭能烧熟了,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饭不是焦了就是夹生,炒的要么咸了要么就没味道。这一大家子的嘴巴都被老四家那个丫头给养刁了,三儿他们现在肯吃自家媳妇做的饭才怪。
王杨氏原本的一腔母爱之情立马被王翠松给打击的支离破碎,半晌才有些气急败坏的说:“我做饭不好吃,怎么不见你做?”你还不如老娘呢,老娘最起码能把饭烧熟了,你能吗?
王翠松被老婆堵得噎了半天好不容易吐出一句话来:“我一大老爷们学啥做饭…再说了,我也不是一无是处,我怎么的也还会烧锅不是”这话怎么听怎么心虚来着。
王杨氏听了立即就笑起来:“所以说咱大哥别笑二哥,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的。”
王翠松腹诽:有的挑干吗不捡着好的挑,这不跟自己过不去么?
不过他也就敢在心里想想,嘴上是万万不会说出来的,要不然媳妇儿一准儿得跟他闹罢工。
“说不过我就心虚了?”王杨氏哼了一声,脸上的得意之色尽显。现在家里生活好了,不愁吃不愁喝的,家里“老大难”的大儿子也终于成亲了,夫妻俩肩膀的上的担子等于是卸去了一多半,于是也有时间增进感情,所以俩人之间相处倒是比以前更加融洽了。
王翠松打死也不吱声了,巴不得赶紧找个话题把这事儿揭过去。
王杨氏得意了一会儿又想起儿子在镇子上吃苦的事儿,于是又愁起来:“要不让老大夫妻俩去镇子上住着?”那仨小混蛋嫌弃她做的饭不好吃,他嫂子去了总不会再嫌弃吧?再怎么说老大媳妇也是被小丫头教出来了,现在做的饭味道也不比小丫头动手做的味道差哪儿去。
“快拉倒吧。”王杨氏话刚说完就被王翠松给否决了,“人家小两口才成亲多长时间,还没热乎够呢你就让人家两口子去照顾小叔子,你怎么想的?”
可不是么,钱柳再怎么也是长嫂,这才刚嫁过来没多长时间就让王杨氏给派到镇子上去照顾那三个小皮猴子,就算她不多想旁人看了也要多想了,保不齐就要被人在背地里议论说是因为她看不上大儿媳妇所以才把老大家的当佣人使唤。
这么一想,王杨氏顿时就上火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那仨小子在镇子上吃苦?”要是以前也就算了,毕竟家里没那条件,可是现在明明有条件给他们吃好的,那就不能马虎过去。
“你看你还急了呢。”王翠松有点无奈,“大丫头不是订婚了吗,总得给她找个机会练练手吧,要不然嫁过去啥都不会上头又没有公婆支应着,这日子还怎么过?”
王杨氏明白了王翠松的话,眼睛立马就瞪大了:“大丫头你也敢使唤,不怕老三来找你麻烦?”
“不还有小丫头的吗?”王翠松笑起来,“这俩丫头的心思你还看不出来?再说了,这成天的窝在这么个小山沟沟里能知道个啥,让他们住在镇子上多少也能长点见识,正好家里那仨小子在私塾里念书,回来了还能教她们俩识点字。你别忘了大丫头订婚的那个对象可是个读书的,大丫头眼界要是低了将来指不定得闹出啥来。”
虽然王翠松的话很在理,也知道小丫头精怪的很,就是寻常人只怕也欺负不到她,可是这心里就是舍不得,那丫头才九岁,这么小的年纪就给送到镇子上照顾那三个皮猴子她是怎么都不放心。于是有些烦躁的挥挥手:“这事儿先不提,到时候再说吧,时候不早了赶紧睡觉。”
见自家媳妇每次提到小丫头就逃避,王翠松也不再说那些讨嫌的话。别看他话少,只是他心里却明镜似的,只怕这小山窝窝关不住那丫头哟。
102 去镇上照顾小孩儿
晚上回到家,看到万开坐在堂屋的小桌子边认真的练习毛笔字,桌子中央只摆着一盏桐油灯,上面的火苗只有豆大一点,微弱的火光把整个土屋映衬的更加的昏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