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太阳的距离 >

第215部分

太阳的距离-第215部分

小说: 太阳的距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永图有些纳闷儿的坐下来,姚齐贤找张云川有事,可把自己留下来又为了什么。而且紧跟着贺经纬从外面也进来了。

看大家都坐好了,姚齐贤开门见山的把问题提了出来。

“赛马场七号怂了。索拉雅·甘地通过亚洲开发银行向我们传递来了消息,希望能暂时停战,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还是上次左宝玉带回来的那种‘谈判’条件吗?”贺经纬在谈判上加重了语气,如果新德里这次再弄些跟上次的谈判派一样的条件来,这种停火就没什么意义。

“这次务实多了。”姚齐贤从一叠文件中抽出几张纸传了一圈,“无条件撤军,并在签署停战协议后在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的斡旋下同巴基斯坦讨论战争赔款问题。同时撤出藏南的邦迪拉和德让宗一线的所有军事部署。从锡金山谷中撤出所有装甲部队,仅仅维持边境巡逻力量。另外打算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并尽快完成藏南两国边境线的划定工作。”

“表面上听起来倒像是有诚意的。”贺经纬把手里的纸张翻来覆去的看着,“但是这仅仅是个空头支票吗,就为了印度人这些听起来很有诚意,但是其实什么实质问题都没有涉及到的东西就停战?咱们好说,巴基斯坦方面会同意吗?”

张云川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郭永图:“老郭你怎么看。”

“太便宜了。”郭永图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然后他意识到自己没说清楚,接着又给几个人解释。

“藏南部分,尤其是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部分。包括邦迪拉,德让宗一线,地形对咱们是很不利的。印度人所谓的在这个地方撤军就算是真的,他们从阿萨姆调动部队和准军事力量的时间也比我们快捷和方便的多。而我们却没有办法迅速的填补其后撤后留下的空档。在这一点上,印度人可以说除了嘴上的功夫外,没有损失任何东西。”

“你觉得,这是印度人的缓兵之计?”姚齐贤沉声说道。

“不好说。”郭永图摇摇头,“也许新德里真的打算以归还藏南地区来换取我们在巴基斯坦地区的行动停止。但是作为一国政府,不大方便就在这么一个需要中间人转述的情况下就把自己的底线亮出来。”

“虽然这种情况的可能性不是没有,但是,咱们可别太老实,否则容易吃亏的。”贺经纬接过话头,“咱们几个对军事的理解都差点事儿,总长,如果印度人真打算那这个幌子做缓兵之计的话,他们能有什么动作?”

“仅仅是西线战场的话,他们这么做的意义不大。”郭永图思考了一下,“印度人在这个绞肉机里损失的先进战斗机在雅各布阿巴德战役之后,已经锐减了百分之四十。并且在空空导弹,维修配件等重要物资的保有上已经大大不足。从他们的部队部署上,能够往西线填的兵力仅仅剩下一个中央司令部的第一打击军而已。按照印度人的伪装能力,我不认为他们能在骗来的这段时间内,让整个第一打击军躲过咱们的无人侦察机和卫星,突然出现在巴基斯坦境内。”

“这么说的话,印度人依然是想从西线调动机动兵力,来填补东线的窟窿?”

“差不多。”郭永图点点头,“纳萨尔派武装正在按照他们的行动纲领来定点清除整个安德拉地区那些不打算合作的印度中央派官员。另外他们正在驱逐当地高种姓的地主和印度教僧侣等,结合曼尼普尔的事情,印度人再不清楚纳萨尔毛派共产党想干什么,就该去找块豆腐撞死了。”

张云川笑了笑,郭永图在总长的位置上这么多年,倒是一直不改军人本色,没有变成那种军人混合了政客之后的那种奇怪变化。虽然老郭的政治觉悟绝对很高,但是一直在以军人的方式和角度对待问题而他的这种看问题的方式能得出的结论就是……

“反正又没签停战协议,那么这种毫无约束力的东西就暂时不要管的好。装甲十二师和二十一集团军都需要休整,我们就暂时拖上他一两天。然后直接敲掉拉希姆亚尔汗的卡迦军!到时候,印度人想干什么都翻不起浪花来!”

第159章 一路荆棘

在郭永图的分析下,几个人定下了对印度释放的这个信号的最终态度。答复印度人,自己这边要考虑考虑,同时告诉赛马场七号。现在的这场战争终归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那之间的战争。互相敌对的两个主体分别是印度政府和巴基斯坦政府。真要讨论停战的问题,印度政府也应该先向巴基斯坦政府释放这种善意。中方仅仅是处于人道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才会出兵巴基斯坦的。当然具体怎么措辞,如何回应过去,还要中办的笔杆子们好好润色一下。

几个人都是一大堆事情的,谈完了这些,就都各自离去了。张云川单独把贺经纬留了下来。他已经到海南上任,不管是电磁加速器的先期准备工作,还是整个工程在舆论和环境评测方面的事情,都压在了他的头上。

“准备情况怎么样。”张云川没有废话。

“不好。”贺经纬从自己的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记事本,“不管是当地的政府部门还是舆论上,都一片反对声。不过五指山风景区的移民工作先期的论证的意见征求反而比较顺利。也许是给的钱足够多的原因。”

“这么说,闹得最凶的反而是那些八杆子打不着的毛人?”张云川罕见的说了粗话。

“不止。”贺经纬翻了翻自己的小记事本,“西方人豢养的那些所谓的华人经济专家和学者是主力。现在差不多是两到三天一篇软文,一个星期一次专访的频率。在它们嘴里,咱们的这个工程,已经不仅仅是劳民伤财这么简单了。亡国工程,危害地球,*****等等轮番上阵。而且,有人在网络上打算搞串联,打算弄全国性质的大活动呢。”

“癣疥之患!”张云川满不在乎的说了一句,“根本利益在那摆着,白痴或者精神病才会听这群人的说辞。”

“精神病人不少的。”贺经纬笑了笑,“过气明星,江郎才尽的作家,没名气诗人,精神分裂的律师,自封的名嘴,不少人正在响应呢,另外还有很多的‘脑残粉’。”

“精神病人就关到精神病院去,咱们现在没那个美国时间跟这群人打嘴上官司。另外,工作组不是去广州了吗,效果怎么样?”

听张云川提起这个,贺经纬噗呲一声笑了出来:“孙华林去广州的当天就开全系统的大会。这个肠子都是黑色的家伙在会上阴恻恻的提议,不想认购质量加速器股份的人请举手,结果会场上一个举手的都没有。回头这家伙就把照片找人发到了网络和官方的微博上。现在广东和海南宣传口的人都在拼命鼓吹加速器的重要意义呢。”

“这个小孙,怎么净这些歪点子。”张云川也笑了,不过用这种怪招让一群自视甚高又小肚鸡肠的文化人认栽也是不错的。

“不过……”贺经纬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主席,我总觉得这次,咱们是不是低估了美国人的反应。以我看来,这次美国人的反应,比咱们公布可控核聚变成功的时候还要激烈的多。现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包括民间的一些智囊性团体都在极力的渲染咱们建造加速器的事情。另外,白宫已经连续表态要求我们对加速器的建设做出解释。美国国会也在搞一些提案。这种反应,似乎有些太过于激烈了。”

“这个事情,我当初也思考过。”张云川摘下眼镜来擦了擦,“我觉得,我们可能碰到了美国人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我们造好了加速器,第一个目的当然是从月球上往回运氦三,美国人的聚变炉方面研制算是比较顺利的。按照咱们当初的估计,他们会花上十年的时间来商业化。从时间点上看,应该跟咱们的加速器一起完工。这种情况下,美国人产生‘自己的能源安全被掌握了’的猜测并不意外。或者说,到时候这会成为一个事实。”

贺经纬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不好:“您是说,美国人对于向我们买氦三这种事情非常抵触吗。”

“恐怕不仅仅是抵触的问题。”张云川站了起来,慢慢的来回踱步,“美国人从来没有过被人从能源上卡脖子的时候,就算是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时候,欧佩克发起的石油禁运也仅仅是引起了经济的连锁反应。或者说,美国人不允许这种事情出现在美国的头上。不管是其页岩气革命还是对全球石油产地的控制,其最优先的选项,还是保障自己的消费。要知道,美国的经济繁荣,可是纯粹建立在消费上的。”

“那这样说,美国人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这个事情呢?自己在墨西哥也建一座质量加速器?”

张云川笑着反问道:“经纬啊,这话,你自己信吗?”

贺经纬苦笑了一下,慢慢的摇了摇头:“以咱们的国力和体制类型,想要建造这个工程尚且如此。美国人……先不说经济方面,仅仅是产业链条的消耗和工业人口规模,起码几十年内,我不认为美国人能够建造这种东西。”

“是啊,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比较优势。也许印度在人口规模上有希望,但是要组建能够支撑这种世纪工程的工业基础,印度还要奋斗上几十年才行。”

“那么,美国人最大的应对招数是……”

“任何招数都有可能。”张云川目光灼灼的说,“不仅仅是通过其豢养的反华势力,也不仅仅是同世界银行等所谓的专家学者来干扰我们的思路。热战,也是他们的一种选择。”

“美国人想和我们打一场全面战争?总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啊。”贺经纬也思考起来。

“这种可能性虽然不能说没有,但是在美国人吃错药之前,暂时不大可能。但是通过一场局部冲突来打断我们的发展还是很有可能的。毕竟,我们现在依然处于守势,而美国人这个进攻方,天然占有优势。除非我们把战火烧到美国本土去,否则,他们就算失败,损失也是有限的。”

贺经纬沉默下来,张云川的分析让他感到了一种压力。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国,经济第一大国。在军备数量上,已经可以在东亚地区和美国人平分秋色甚至有过之。但是面对美国人强大的海上力量和远洋打击能力,他还是感到了压力。这不是一种国力差距所造成的压力,而是美国人苦心经营这些年后,所形成的惯性优势。因为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家门口,在不用担心自己本土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作战。

不过,他们会从什么地方动手呢,或者说,美国人如何选择介入的事件,让他能够收获最大的利益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朝鲜半岛方向的力量,同时也要注意台海方向。”贺经纬似乎在问张云川,又像是在问自己。

“朝鲜半岛陆军要打头阵,同时金家老三虽然没有靠谱的核武器,但毕竟站在核门槛上的国家。就算现在朝鲜也受粮食问题困扰,但是韩国政府也未必敢在这种事情上给美国人火中取栗。而且咱们依然在东北保持着三十九,六十三两个集团军的兵力部署。朝鲜多山地,而且国土纵深不短,美国人有海到陆的战略优势发挥不出来。只要金家老三自己不犯浑,朝鲜方向上,就算是有事也会局限在三八线附近。”张云川仔细的分析着。一年以来,两场战争的经历让张云川完全学会了怎么把握战争的节奏。虽然他依然没有丝毫的战术水平,但是战略眼光却已经可以同老一辈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