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地枪王张绣-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绣却是笑道:“无他,掌兵矣。”
胡轸撇了撇嘴,说道:“掌兵亦不算什么嘛,弄得那般神秘做什么。”
张绣却是站了起来,从东北角处捡起了兵符收入怀中,说道:“先生还要绣到时留在河东剿贼。”
张济听得,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这样伯渊就可发展自己势力了。”
张绣点了点头,同时心中却是想道:“入寇河东的应该是白波贼,而河东之地却是有一位日后魏国的大将。”想到这里,张绣心情顿时好了起来,和张济、胡轸和胡车儿吃喝了一阵,才和张济两人一同回到长安城中的家中。
……
一入家门,还没走入大厅,两道身影就扑到了张绣怀中,张绣将两道身影一把搂住,仔细打量了一下正是陈松和陈瑶两兄妹。一年过去了,陈松早就到了长身体的时候,现在却是有张绣肩膀高,再看陈瑶,却是比他哥哥还要高上些许,也许是女孩子比男孩子发育早一点的缘故吧。
张绣感叹了一下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他出山就一年半的时间了,摸了摸两人的脑袋,张绣问道:“松儿可有好好读书?”
陈松说道:“当然有,叔父请了很多先生来教我,不过那些先生都不及义兄本事,没几天他们就没东西可教了。”
张绣听得,愣了一下,问道:“松儿竟然是一个天才?”
旁边的陈瑶却是撇了撇嘴,原本脆生生的童声此时却变得温柔圆润。只听见陈瑶说道:“哥哥哪是什么天才,还不是张大哥之前给哥哥说了很多故事,哥哥才明白不少道理,而那些先生教的哥哥都懂,所以才教不了几天。”
陈瑶说完,陈松又在旁边稍加说明了一下,张绣才明白。原来是之前自己将中国历史上一些大事全部化为一些寓言故事说给陈松听,陈松原本就跟着他老爹陈懿学过知识,经过张绣所说故事的熏陶之后自己看书基本上都能看得懂了。特别是兵书战策,张绣说过很多经典战例给陈松知道,陈松学习兵法都能从这些战例中寻到影迹,学起来自然快。而陈松老爹原本就是一名文官,陈松耳濡目染之下亦学了不少,张济请来的那些先生只懂诵读儒家经典,自然被聪明的陈松三言两语就难倒,之后自然教无可教自己离去了。
张绣听完之后,却是笑道:“既然如此,就等义兄亲自教你。”陈松听得,笑着点了点头。旁边的鬼灵精丫头陈瑶听得却是插嘴道:“张大哥也要说那些寓言故事给瑶儿听。”
张绣连连点头,笑道:“好,好。”
这时邹氏却从厅中走出来,笑道:“你们两个快过来,你们张大哥和叔父刚回来还没有吃饭,别缠着。”
陈松和陈瑶应了一声,回到邹氏的身边。
邹氏说道:“元江、伯渊,且去沐浴更衣,妾已经命下人准备饭菜的了。”
两人虽然在军营中吃过,不过见邹氏如此细心,却是不忍拂了她的好意,相视一眼之后便点头应了下来。
……
接下来几天,张绣都留在家中教授陈松,而小丫头陈瑶亦坐在一旁听讲。军营那边张绣则是交由张济负责,现在张绣这位叔父在练兵上却很有一套。至于董卓那边张绣却是道董卓府上亲自说明了一下,董卓也是同意了,有拨了两千人马给张绣,让张绣补足四万兵马。
屋中,陈松问道:“义兄,你说这宋国税收比唐国要多好几倍,军队更多数十倍,但为何宋国却是打不赢敌国,而唐国屡屡能够大胜呢。”
却是张绣将唐朝和宋朝的情况化作两个春秋国家说给陈松知道,只听见张绣说道:“宋国……唐国……故此……”
陈松听完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松儿受教了。”
张绣在教授陈松,旁边的小丫头陈瑶却是闷坏了,在一边打着哈欠,此时天还很是寒冷,张绣见得小丫头冷得缩成一团,便解下外衣披到陈瑶的身上。
一旁的陈松见到,眼珠一转,诡异地笑了一下,待得张绣转过头来的时候已经恢复了正常。张绣却是继续教授陈松知识,如方才一般,仿佛陈松刚才那诡异的笑容没有出现过一般。
第五十六章 董卓欲招婿,张绣拒婚(上)
长安城内的张府中,邹氏惊讶地问道:“松儿所说当真?”
陈松点了点头,说道:“婶婶,松儿所言句句属实,这几天义兄为松儿讲学,妹妹都来听讲,而义兄对妹妹……”
邹氏点了点头,说道:“嗯,既然如此,妾身就要跟元江说一下此事,毕竟伯渊年纪也不少了,这几个月长安城中一直传闻伯渊尚未娶妻,就和同僚孙文台打赌要他女儿做儿媳妇,这事我一个妇道人家听起来也觉得丢脸。而且瑶儿今年也十三了(虚岁),也不算小了。好了,松儿你先下去读书吧。”
“是”
……
邹氏与张济之间谈了些什么张绣自然也不知道,他现在每三天到军营一趟,其余时间不是留在家中为陈松讲学就是陪陈瑶在玩,还不时和胡轸到长安城的小酒馆处饮一下小酒,日子过得甚是舒爽,当日武艺并没有拉下。
春耕刚过,正当董卓准备招集大军西征之时,西凉传来消息,韩遂发动叛乱,杀北宫伯玉、李文侯和边章三人,自己统领了他们麾下的军队,计有十余万大军。消息传来不久,韩遂就送来降表,愿意接受朝廷管理,但要保留麾下大军。
董卓直接将降表送往洛阳,让洛阳朝廷中那些大人物头痛去了,不过既然韩遂已降,朝廷又未有确切的消息传来,大军出征的日期自然押后了,张绣自然也继续他悠闲的生活了。
这一日,胡轸突然登门而来,寻着张绣和张济说道:“主公,贾先生让属下来寻你,说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需主公定夺。”
张绣听得大惊,他却无从理会为何一向与贾诩不对头的胡轸会来,连忙问道:“贾先生说了些什么。”
胡轸说道:“事情是这样的,今日早上董大人来主公大营视察,本来末将想寻主公来,不过董大人说不必了,末将就没有来寻主公。董大人一路上巡视也很满意,不过期间却是问了末将一些奇怪的问题,好像主公有没有娶妻之类的,当时贾先生也在场,他暗中让末将装糊涂糊弄过去了,待得董大人走后贾先生就让末将来寻主公,说这事关乎主公前途,十万火急,让主公速速定夺。”
张绣听得,定了定神,又问道:“那董卓还问了些什么?”
胡轸摇了摇头,回道:“没有。”
张绣叹了口气,说道:“如果没有料错,恐怕是董卓想招我为婿。”
一旁的张济听得,笑道:“伯渊也不小了,确实该成家立室,董大人此举亦无不妥。”
张绣叹道:“董卓此举没有不妥,但我决不能娶董卓女儿。”
张济和胡轸面露不解,还是张济仗着叔父的身份,当先问道:“我等知伯渊素有大志,然董大人乃是关西一等一的豪族,若是与董大人联姻,对伯渊日后好处亦多。日后想在关西闯一番事业,有董大人支持岂不是更好。”
张绣苦笑了一下,心道:“你们现在只知道董卓势大,却不知三年之后董卓在整个大汉就会成为过街老鼠,再过两年董卓就一命呜呼。若我成为董卓女婿,到时想撇也撇不清了。”
摇了摇头,张绣说道:“吾决不能娶董家小姐。此亦属家事,叔父有何意见?”转过头张绣又问胡轸道:“文才,贾先生对此事如何有何说法?”
胡轸当先回道:“贾先生说此事乃属主公家事,需主公定夺。”
张绣听了胡轸的话,便知道这事上贾诩是不会为自己出任何主意的,能提前告知已经算好的了,想来贾诩亦想通过这件事试探一下张绣。
张济沉吟了一下,却是说道:“伯渊若要推迟,只有一法,就是立即娶妻。”
张绣听完,苦笑一下道:“叔父,这事岂非强人所难。如今时间紧迫,恐怕董卓过几日就会来向叔父或绣提及此事。几日时间如何寻来一女子嫁与伯渊为妻,况且所娶之人身份与地位必须不低,若非如此董卓自然有理由将那女子贬为侧室,再要伯渊娶其女为正室,如此岂非再害一良家女子。”
张济听完张绣的话后,点了点头,说道:“伯渊此言有理,所娶之女确实于身份地位上可与董家不可相差过远才行。”顿了一下,张济见到张绣满脸苦相,却是笑道:“不过现今正好有一女身份地位不低,又可嫁与伯渊为妻。”
张绣听得愣了一下,奇道:“是谁家女子,现今在何处?”
张济笑了笑,说道:“正是陈家女子,现今居于府中。”
张绣听得,惊讶得大叫一声:“什么?”之后立即摇头道:“不行,我跟瑶儿根本没有感情可言,就算有都是兄妹之情。”
张济听得一瞪眼,说道:“什么感情不感情的,嫁娶之事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父母早去,叔父就代行你父之命,相信你婶婶亦乐意代行你母之命,如此即可。”
张绣听得,辩驳道:“就算如此,瑶儿父母已去,却无长辈在此,吾答应陈太守照顾瑶儿,却是瑶儿长辈,现在吾以瑶儿长辈之身份不同意此婚事。”
听完张绣的话,张济诡秘一笑,道:“此事恐容不得伯渊你说话,瑶儿尚有一兄在,所谓长兄为父,为叔相信其兄定为同意此事。”
张绣见到张济那诡秘的笑容,顿时醒悟了过来,指着张济和胡轸说道:“你们是不是串通好的。”
胡轸一脸无辜的样子,说道:“方才吾所言董大人和贾先生之事确有其事,主公若是不信尽可问二人。”
张绣见到胡轸的样子便知道他没有说谎,便问张济道:“叔父,要绣娶瑶儿之事你是不是一早算好,现今却是乘着董大人欲要招我为婿而顺势提出的。”
张济见到被张绣看穿了,亦不隐藏,点了点头,说道:“之前你婶婶和松儿都向为叔提过此事。”
张绣听了张济的话,沉吟了一下,随即又叹了口气说道:“叔父所言亦有理,不过瑶儿实在太小了,确实不合适。”
张济一瞪眼,说道:“什么太小了,过了年瑶儿就十四了,你婶婶嫁与为叔之时亦与瑶儿年龄相仿。”
张绣听得一愣,然后才反应过来,心中暗道:“糟了,忘记古代有虚岁这么一说,虚岁十四也就大约是现代十一、二岁的样子,上年救出瑶儿的时候她也就十岁左右,现在算起来虚岁确实有十四。”
张绣低头沉思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先与陈瑶定亲,毕竟董卓的女儿年龄与陈瑶相仿,不可能立即成亲,相信就凭已经定亲就有理由推脱董卓了,张绣对此亦是不得不如此为之,他可不想为董卓陪葬,他还要实现自己一统天下梦想。
——————————————————————————————————
之前书评区有书友谈论女主的问题,陈瑶完全是剧情需要而出现的,后面还有她的戏份,所以是必须的。而张绣亦都会再娶历史美女为妻,大家放心好了。可能大家对女主安排感到不满。。。。但小弟作为一个写历史的作者。。。本身是理性强于感性的。。。。要小弟写感情实在有点难。。。。各位如果要拍砖的就拍吧。。。。这个小弟认了。。。。不过拍的力度轻点才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万分感谢!
第五十七章 董卓欲招婿,张绣拒婚(下)
长安城董卓府中,董卓正坐在主位上,下面却是坐着张济、牛辅、李儒三人。
只听见董卓客套一番之后,问道:“元江,汝乃是伯渊叔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