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独妻策,倾城花嫁 >

第328部分

独妻策,倾城花嫁-第328部分

小说: 独妻策,倾城花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时辰后,一声震天的锣响,宫人道:“时间到!收卷!”
  数十名考官一路小奔,在谢丞相的指挥下开始在不同的阅卷处进行阅卷,每五人为一组,每组又有二百份答卷。
  “三月二十八公布结果!请各贡生退场!”
  又有大总管朗声道:“圣旨到!”
  众贡生未退,齐刷跪在原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洛阳福星县韩德昌,曾任凌波县县丞,为官清廉,正直不阿,今追封七品孝义公;其妻韩余氏,忍辱负重为夫昭雪,孝义双佳,封七品孝义孺人。另赏其子女韩若冰、韩再冰良田百亩、黄金百两。着福星县为韩余氏建孝义牌坊。今诏告天下,以示嘉奖!着梨园行上演由《韩余氏传》改编的新戏《昭雪记》,钦此!”
  第261章殿试
  皇帝先不表明态度,现在才传下嘉奖圣旨,追封韩德昌夫妇,经这些读书人的传颂,韩余氏顿时名动天下,而因她的故事《昭雪记》所编的新戏也吸引了无数的百姓前往观看,百姓们为韩余氏的故事鞠了一把同情泪,又为戏中的钦差心生敬佩,对皇帝的赞扬也到达了顶峰。
  三天内考官们阅完所有的考卷,将认为优秀的答卷呈递皇帝御览,最后由皇帝钦定前几名的名次。
  殿试之后的名次,才是最后的名次。通常会试成绩好,不一定殿试成绩就会不俗,你过了乡试得中举人,不一定就能一跃成为进士,但参加会试的一定有秀才的功名,而参加殿试的却一定是过了会试者。
  贡生,通常都是指有资格参加会试的秀才。而寻常情况下,大多的贡生会选择过了乡试成为举人再入京参加会试,但也有的秀才若对乡试不满,不参加乡试,或者因乡试没过,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也会参加会试。
  温家二房的温绯便是过了秀才,却在去岁秋天时没中举人。他原就是抱着下场历练的想法参加会试的,不想竟然中了,这对温子林来说是个天大的意外,竟然过了会试这殿试一定是参加的。
  温红兄弟回府时,迫不及待去寻了温子林。
  温子林听闻殿试题目,微微诧异。
  转而又想温彩问的那话“韩余氏是不是节妇?”,这与今儿殿试的题目也不同,一个问是不是节妇,殿试却涉及吏治,这是完全不同的角度,但都是因韩余氏的故事而引发的,温彩这么问一定是同情韩余氏。
  温红道:“我们出宫时,皇上诏告天下追封韩余氏夫妇,又赏其儿女百亩良田、黄金百两。”
  无论温彩昨天问的那些话是无意还是有意
  ,得益的都是温家子弟。
  温子林不想生出事端,此事还是谨慎小心些的好,温子林叮嘱道:“昨儿雍王妃问你们话的事休要外传。”
  温红兄弟应了。
  温绯更是感激温彩问了那个问题,他的年纪最小,原最没有什么政治认识,正因为听父亲、卢先生等人争论一番,才有了新的看法,否则今儿殿试上的答卷不会答得如此轻松。
  董氏一路快跑,远远就叫嚷道:“二老爷,吏部官差送来了官文。”
  她脚步飞快,一张脸跑得通红。
  温子林转往上房大厅,早有吏部官差候在一侧。
  吏部官差抱拳道:“可是温子林温大人?”
  温子林恭敬答道:“正是。”
  吏部官差照例要进行一番询问,也确认官文没有弄错,道:“京城西山县人氏,三年前任安徽毫州知州?”
  亳州因非直隶州,知州是从五品的官职。
  温子林又道:“正是。”
  吏部官差道:“此乃温大人的任职官文,详情见文书。我等既将官文送达,这就离开。”
  董氏立马令婆子奉上银两,这是自来的规矩,但凡是送吏部官文的,就跟高中报喜一般,都是要打赏赏钱,无论赏钱多少,送吏部任职官文的官差都会照收不误,这也是一早就有的惯例。
  温红恭敬地送走了来送官文的官差。
  温子林夫妇迫不及待地解开系着红绳的官文,看罢之后,夫妻俩喜上眉梢:任温子林为工部郎中,主掌农局,这可不是虚职,而是实职,早前从五品现在直接任正五品的工部郎中,这是升职了,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是留任京城。
  温子林接过扫了一眼,“我留任工部郎中?”
  工部虽不如户部、吏部,却这农局却是好差使,至少在未来几年是极好的差使,这不是朝廷要推广种植苞米、木棉花和土豆。
  这主掌农局的工部郎中,现下可不比在户部、吏部这些油水部门差啊。
  温红轻声问道:“爹,你说这差使是不是雍王妃帮你谋的?”
  温子林摇头,“应该不是,但与她定有因由。”
  苞米、木棉花都是温彩弄出来的,这主掌农局的工部郎中旁人任还不好办,但若是他行起来倒也方便。是不是朝廷知道这点,才让他做了执掌农局的工部郎中,一定是这样,否则他解释不通。
  所以,这实缺还是因为温彩的原因才得到的。
  他到底是沾了侄女的光。
  温绯道:“在镇远候府时,我听梁兄与卢先生说朝廷还要建农技书院,已令户部拨银,由工部督造,爹去工部还得帮忙督建农技书院。”
  温子林定定心神,忆起温红说的殿试题目之事,“我得去趟镇远候府,得叮嘱那两个族侄一番,便是卢先生那儿也得打声招呼,免得闹出误会来。”
  虽说那是巧合……不,其实温子林觉得殿试题目的事并不是巧合,一定是温彩早前得到了什么消息,否则她怎会突然回到娘家,又冷不妨与他们问了那么一个问题,引得他们争论不下一个结果。
  董氏追着温子林道:“二老爷,你把官文给妾,妾帮你收好。”
  温红摩拳擦掌,虽然早前温子林就是知州,但现在是留任京城工部,还是主掌农局这个肥差,换成旁人也许不算好事,但却是在朝廷推广苞米的东风之上,于温子林这就是锦上添花。
  董氏如藏宝贝一般将官文收到自己装银票的锦盒里。
  刚放好,又有下人来禀:“二太太,巧媒婆和唐家大姑太太到了。”
  唐大姑太太是唐宛芹的姑母,唐侍郎因唐太太身子弱,特意请胞姐回唐府主持唐宛芹出阁的事宜,一并让唐大姑太太负责与董氏商议婚期之事。
  唐家选了六个吉日,最近的订在四月,然后是五月初六、五月二十八,再次是八月、九月的日子。
  两人一商议,吉日就选定在五月二十八,正离此有两个月的时间准备。
  巧媒婆说了一些吉祥话,与唐大姑太太离开。
  *
  二房的好事一桩接着一桩,温子群听说温子林拿到了户部官文,心里跟着一阵着急,又听二房的下人说温子群在四月初三前就要到工部赴任,又是一诧,当他听说温子林是上任工部执掌农局的郎中时,真真是又嫉妒又羡慕。
  温子群直说温子林这运气好得冒油。
  然而,他却深深地明白,这是温子林与温青兄妹交好的缘故。
  他这个亲生父亲反被温青兄妹给疏远了。
  温子群又发了一通脾气,指着何氏的鼻子大骂:“都是你这不贤妇,要不是你搬弄是非,老子何至于此?二老爷都谋到差使了,初三前就要赴任,可我呢?”
  到现在还没个消息。
  “还有你们俩兄弟,除了乱花银子,你们还会干什么?你看看二房,连温绯都中了
  ,你叫我的脸面往哪儿搁?”
  何氏觉得生气,温绯怎么就中了,这还是个孩子就中了,偏生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也没中。
  正要分辩几句,温子群骂道:“都是你教的,他们镇日的溜须拍马讨好周二公子与大皇子,人家二房的人就闭门读书。你还笑话人家读死书,看看人家,兄弟俩都中了,二房这回可是抢尽了风光。”
  温子群发泄了一通,回屋睡大觉。
  最让他生气的是,温子林谋到一个极好的实缺。
  可他呢,近来也打点了不少人。
  在西山县老家的时候,他与温青提过“为父除孝,不久就要再回官场,我们到底是父子,你与雍王、太子说一声,帮为父谋一个好些的实缺。”
  温青神色淡淡,回道:“大老爷,我就是个粗人,这官场的事我可不懂,得了空我与雍王提提。”慕容恒如何做,温青就不管了。
  温子群想:温青到底有没有跟雍王提他的事?他可是孝期满了啊。江南官商案后,江南一带的实缺不少,而京城又调任了一批官员去江南,六部的官缺也有不少。无论是去京城还是去江南,这都是好官职。
  温子林都收到吏部任职官文了,他的怎么还没收到呢?
  是不是这几日也该要到了?
  温子群的思绪如决堤的洪,怎么也关不住,想着就对自己早前的行为懊悔,早知道周世子被杀案另有真凶,他就不该从镇远候府搬出来,若还住在那边,温青总是要管他谋实缺的事。现在想要回去,却已经不能了,听说温青把北府租给了从外地入京赴任的官员,镇远候府没他住的地儿。
  何氏嘟嘟囔囔地道:“指定是他们买通了主考官,否则怎么会都中。”
  温墨道:“早前二叔说过,温绯比温红会读书,我反倒不好奇,二叔那般说自是有他的道理。”
  从现在看,年仅十六岁的温绯中了,正好应验了早前温子林的话。
  人家会读书,而且读得好,自然就会高中。
  温墨这几日努力地寻找心理平衡点,想通过法子来说服自己。近来他太过落漠,不愿意出门,尤其是听说常去赏春坞的纨绔子弟神秘暴毙后,他甚至怀疑自己也会突然死亡,这几日小心谨慎,方才放下心来。
  温玄恶狠狠地道:“会试考得好,殿试指不定就是末尾,有甚好得意的。同样是得中,这名次靠前能与靠后的比么?”
  他幻想着温绯在殿试时考了个倒数第一名,一定会被京城人笑话,可就算是最后一名,人家那也是高中了。
  温玄越想越颓废,怎么好事都给二房的人摊上了,中一个还好,竟然中了两人。
  大房的兄弟俩彼此安慰了一番。
  温子群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大房会读书的是温檀,可温檀被他赶到镇远候府了,长子温青读书虽不成,可是会带兵带仗啊,如今又是北军都督。旁的庶子都不是读书的料,就指望何氏所生的嫡子出息,这会两个双双落榜。
  反倒是二房,连温绯都中了,温子群是越想越郁闷,温红中了还有可能,毕竟温红读了十几年的书,又被温子林拘着苦读,以他看来温红是早晚都会中的,可他想不通温绯中了啊,怎么不是他的儿子中了,中一个也成。
  这都怪何氏,要不是何纵容,温墨、温玄怎么会跟着大皇子胡混误了学业,如今连个功名都没有。
  想罢了儿子的事,温子群又想自个儿,温子林的任职官文下来了,可他的官文还没影儿呢。没道理吏部知道温子林孝期满把他温子群给忘了吧?他们可是兄弟,早前他可是比温子林在官场要混得好啊。
  迷迷糊糊间,听到有人大喊:“大老爷,吏部官文到了,大老爷!”
  温子群腾地一下坐起身,侧耳聆听,怀疑是自己的错觉。
  七姨娘欢快喜悦地在外头唤道:“大老爷,吏部官文到了!”
  这次没听错,他穿上鞋就往外头跑,还没待出府门,就见何氏拿着个官文笑盈盈地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