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相见欢 >

第24部分

相见欢-第24部分

小说: 相见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好”,沈顾摸了摸他的头。“之遥,谢谢你。谢谢你总在坚持,总在争取,从未放弃。”
  “一句谢就想打发我,我可是在这床上病怏怏地躺了那么久的啊。”宋勉得理不饶人,耍起无赖来。
  “嗯,那你想要什么?”
  “也不知是谁答应地我,等我好了,‘骑白马,乘扁舟,天涯海角恣肆风流’的?”宋勉悠悠说道。
  “好,等你能下床了,我们骑白马,乘扁舟。”沈顾笑道。
  “之遥,我带你去见我父君吧。”沈顾敛了笑容,复又沉声问道。
  “好,都听你的。不过如果这回他不同意就得换你跪了。”宋勉揶揄道。
  “只要他同意,我便是跪上半个月也无妨。”
  “真傻”,宋勉转过身搂着他的脖子,紧紧得贴着他,“你这样我会心疼的。”
  灯火摇曳,纸窗上是恍若一人的剪影。
  灯下佳期,枕上相思。此夜此时,再无遗憾。
  “秦恒打算明日拿凤芷和凰若祭天,祈求上苍保佑庆国风调雨顺,河清海晏。”
  沈顾见着宋勉不自觉地蹙眉,拿手在他眉心处缓缓地揉着。“别担心,他们应付得来的,不会有什么危险。你现在最该担心的是自己的身体。早点好起来。”温声温气,鼻息相闻。
  宋勉想到自己先前去宫里看他们时,被他们折腾得手足无措的阿午和阿亥,也不由得笑了。寻常人恐怕还真不是他们的对手。只是,为什么总是觉得害怕,觉得会有不期然地祸事要降临。是忽略了什么,还是真的是自己太操心了?
  “可我总觉得惶惶然,说不上来为什么,就是觉得不放心。”
  “你呀,就是太爱操心了。没事的。别挂记着,好好休息吧。”
  或许,真的是想多了吧。宋勉想着,继续依偎着沈顾亲昵。
  长夜好眠,又是一宿。
  第二日,宋勉醒来时沈顾已经不在了。宋小公子摸着额上的一点温热,暗想着,他应当刚走没多久吧。
  过了没一会儿,就有丫鬟进来伺候洗漱了。走得真及时,宋勉边擦脸边感慨。
  今日宋夫人带着大媳妇,也就是宋申生的娘亲,宋胡氏去万佛寺了。临走前特意熬了清粥,又“钦点”了宋琬和宋申生来陪着。
  好不容易能够偷个懒不用见夫子,宋申生可开心了,起了个大早,颠颠地带了一碟子桂花糕就来了。
  “小叔叔,你要吃桂花糕吗?”宋申生见着他清粥小菜,觉得自己这样捧着碟子吃独食有些过意不去。
  “申生自己吃吧,小叔叔现在还不能吃这些东西。”
  “这样子啊”,宋申生皱着小脸,一天到头只喝清粥就着小菜的感觉肯定不好过吧。一定要跟着爹爹好好强身健体,千万不能生病了。宋申生暗暗下定决心。
  一碗粥喝完,宋申生四五块桂花糕也下了肚。
  “你悠着点,当心又涨肚了。”宋琬提醒着,宋申生偷偷摸摸地又捻了一块来吃。
  “当心吃成个小胖子。”宋琬不由地又下了一记猛料。
  “才不会吃成小胖子呢。”宋申生鼓着腮帮子,瞪着大眼,一脸的不高兴。
  最讨厌别人说自己胖了,小叔叔说了,这不叫胖,这是小肚子。
  “申生乖,听小姑姑的话别吃了,来给小叔叔说点好玩的事吧。”
  宋勉见着他俩这样子就觉得好笑。
  生活又如同往常一样了,有欢笑有争吵,不负美好韶光。
  一屋三人聚在一起说了近来的趣事,有关于新来的夫子的,有关于苏徽的,也有关于同玩的小朋友的。这话题一转两转的就转到今日的祭祀上去了。
  “那祭祀就设在宗庙里,可宏大了。”
  “少唬人了,你又没去看。”眼见着小家伙又要翘尾巴吹牛皮了,宋琬冷冷地打断他。
  “我才没有不知道呢,我刚去厨房拿枣糕时遇见墨染,墨染告诉我的。”宋申生抱着小胳膊,撅着小嘴一脸的不高兴。
  “宋申生,你胆肥了啊,又去偷吃枣糕。你再这样下去,小梅和小猗下回来就真不认识你也不愿意叫你哥哥了。”
  宋琬有些小怒,作为宋家唯一的孙辈,你未免也太馋嘴了些吧。
  小梅和小猗是宋二小姐宋柔的孩子,宋柔远嫁蕲州,一年难得回来一次,不过宋申生对于这个不怎么见面的大姑姑却是极喜欢的。
  “才不会呢,大姑姑待我最好了”,宋申生偷偷看了宋勉一眼,又一本正经地补充道:“当然,小叔叔也很好。要是小姑姑不告诉我爹我娘的话,小姑姑也是最好的。”
  “你个小精猴,真拿你没办法,说说祭祀的事让我们开开眼吧。”
  宋申生将从墨染那听来的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据说吉时是今日辰时,所以早早地就抬了凤凰去了寺庙。凤凰回城那日墨染恰好在集市上买东西,也见了。不过今日的凤凰是蔫蔫地,从头到尾的无精打采,全然没了那日的神采。
  “莫不是怕凤凰野性大,破坏了祭祀故意下了药吧。”宋琬猜测着。
  从始至终宋勉只是听着,一言不发,眉头却是越蹙越紧。
  作者有话要说:= =报名参加了学院的一个翻译比赛,明明说今天发稿的,但是完全木又见到是肿么回事。真没效率。春困夏乏秋无力,睡不醒的冬三月。午觉一折腾二折腾的这一个下午就没了。╮(╯▽╰)╭


☆、千钧一发(一)

  凤芷和凰若被下了药带去祭祀?所以,秦恒真的是打了“凤羽凰血“的主意吗?不过,难道他真的如此大胆,为了一个难辨真假的谣传,便在百姓面前屠戮神鸟,扰乱民心?不,他不敢的。庆国疆业是秦澜一辈子的心血和希冀,他不会忍心去损害的。不,也不一定,他从来都是一个疯狂的人。
  秦恒的生母惠妃是一个不怎么得宠的妃子。秦恒小时候,惠妃经常受到诋毁奚落,秦恒也时常被别的皇子欺负。那时候真心待他好的除了惠妃也只有秦澜了。那个妃子被他惦记了很久,直到几年后暗中下了毒手。最后那个妃子死相惨烈。
  是的,他是个疯狂的人,他的执念太深,说不定真的会做出什么来的。
  “爹爹呢,下朝了还没回来吗?”宋勉蹙眉思索许久,开口问道。
  “爹爹去宫里了,好像是说那个什么回梦台竣工了,今日朝堂里处理的事情比较多,午间不回来吃饭了。哥,爹爹他其实没有生你的气。你卧床不起的时候,娘亲在这边陪着你,他也夜夜叹气久不成眠。光是那几日就老了很多。你好了,他虽不来看你,但时常在屋外徘徊,也总嘱咐着我们好生照顾你。爹爹心里其实是十分挂记你的。”
  “我知道”,宋勉轻笑道,“爹的那些心情我都懂。他就是不会表达罢了,说起经纶道理来时口若悬河,一到这方面就难以启口了,真不知道他当初怎么追的娘亲。”
  “别让爹爹听见,不然又该生气了。”
  宋勉抿了抿唇,继续想着凤凰的事情。
  “那回梦台可是建在东阁?”
  “这我便不知了。”
  “为何建的回梦台,何时竣的工?”
  “我只知道它叫回梦台,三日前建好的吧。别的都不知道。”
  “回梦。回梦?‘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东阁,回梦台。难道,真的……”
  宋琬和宋申生只见着他面色凝重,嘴里念念有词。
  “小叔叔,你是不是又哪里不舒服了?”
  “不是,不是。”宋勉面色有些难看,却挣扎着要披衣起身。
  “三哥,你身子还未大好,不能下床。”宋琬慌忙拦着。
  “有急事,等不得。祈墨,备轿。墨染,你骑马去城西沈府就说事情有变,尽快赶到皇宫去。”
  祈墨和墨染两人面面相觑,不知是不是该听从这个还卧病在床的小公子的无理要求。
  “还愣着干嘛,还不快去。真有什么事我给你们顶着,要是那边出了事,就是十个百个你们都扛不住。”这么一说,祈墨和墨染立马出去了,宋琬也不好再说什么阻挠的话。
  宋勉边穿衣边吩咐着,又转头问宋申生:“祭祀何时结束?”
  “巳时吧。”
  这会儿已然午时,艳阳当空,宋勉的心情却一点都不明媚。
  轿夫抬着轿子在宋勉的指使下一路疾奔朝着皇宫赶去。
  回梦台,御书房里的话,秦恒的性格,早就该想到的。宋勉有些气恼自己的疏忽,坐在轿子里心急如焚。一定得赶上,一定得赶上,不然如何像凤芜和凰彤交待啊。
  此时,皇宫,回梦台。
  日起于东,月起于西,古语有云紫气东来,东方一直都是尊贵的象征。
  回梦台建在皇宫东阁,台高九丈,巍然而立。主台下面是八根合抱玄木,粗细匀称,高及八丈。玄木柱上并没有多余的装饰,只用红线挂着密密层层的黄符,符上朱砂笔迹的繁复字符难于辨认。工匠们也不知用了什么技艺造了一架弯曲的圆梯,绕着回梦台下的玄木柱子缓缓盘旋而上,直到主台。其余的,并无什么特殊之处,倒是主台上装饰精致,幔帐木栏,整个台子就像一个不像祭台,倒是宫殿。主台地面上有一个太极八卦图,图上画着一堆陌生诡异的符号,难以分辨。
  台下并无宫女公公,空旷的东阁上一片寂寥。阿子等共八人在台下守着,八人分别对着八个方位,黑衣肃立,不怒而威。
  四下安静,只有猎猎西风吹动幔帐呼呼作响。
  圆梯上缓缓移动着五个黑色的人影。
  阿午和阿未抬着一口玄木棺跟在玄衣男子身后。阿丑和阿卯一人一只抱着凤芷和凰若跟在更后边。玄衣男子剑眉星目,眸色深沉,正是秦恒。
  一路沉默一路无言,只听得风吹幔帐。好不容易到了主祭台上。
  “就放这吧,小心些。”玄衣帝王开了口,语调偏冷,倒是与面上寒意相符。
  阿午和阿未小心地放下了那樽木棺,生怕一不小心发出些声响,或是磕掉些木屑。这边阿丑和阿卯也顺着秦恒的意思,将凤芷和凰若分别放到了太极的两仪之上。
  凤芷和凰若睁着两双黑瞳,一动不动,任由着他们搬弄来搬弄去。若不是那偶尔转动的眼珠,当真同死了无异。
  “就放那,你们都下去吧。无论听到什么声响都不要进来。”秦恒冷声吩咐着,也不回头看他们,自顾自地净了手,点了三柱清香准备插上。
  “是。”他们应下,拱了拱手算是告了安便退下了。
  其实影卫到了秦澜这一代就已经同以前完全不同了。
  以前的影卫都是从小孩子中挑选出来,从小开始秘密训练,待到练成了便潜伏于暗处,等到外敌攻击时,适机给敌人致命一机。他们生于暗处,活在暗处,不得露面甚至不能娶妻生子,过的是同常人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们的命运从选中那一刻开始便注定了,除非死,再无改变的机会,再无到人前光明正大的生活的机会。这是命运,是荣耀也是诟病。
  秦澜即位之后,觉得影卫这样的规定过于灭绝人性,因而下令进行了整改。
  这才有了地支十二人如今的生活。
  虽然能够像寻常护卫一般活动生活了,但是影卫的使命和纪律是从未改变的。
  服从和慎言,这是被刻在骨上,揉在血里的。所以,纵有万千不愿,也要服从,纵有万千不解,也要沉默。即便是要动手杀了自己的战友兄弟,即便是被要求着自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