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宝典:一本书与百年武林史-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能使他感到安全、感到信任的就是绝世武功。《葵花宝典》就是林平之慌不择路时走上的独木桥,饥不择食时抓到的毒药,林平之在《葵花宝典》面前没有丝毫抵抗力。
但是世上并非人人都是林平之,比如红叶和尚就可以忍住不练,任我行等人在权衡利弊之后,就可以选择放弃。
岳肃也不是林平之,面对《葵花宝典》的诱惑,他进行了英勇的抵抗。
岳肃的条件并不优异,他不如红叶和尚,有高深的佛法修为,也不如任我行,有机会在“吸星大法”与《葵花宝典》进行二选一,他的抵抗也许只是出于普通人都有的懦弱……武功天下无敌固然是好事,可是,自宫这个行为实在太过惨烈,让我再考虑考虑。
也许岳肃产生过侥幸心理,希望不用自宫也能成功,却又被那句“走火入魔,僵瘫而死”吓倒,不敢尝试。
岳肃犹豫了好几天,他想,武林称雄为的啥?还不是为了家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莺歌燕舞睥睨众生。割了卵子还算什么英雄呢?暂且不论美色当前再也无福消受,仅是“阉人”这个称谓听多了就让人很想杀人啊。自古何曾见有阉人称雄武林?一个武功盖世的阉人他为祸武林的可能性远大于造福武林。
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如今不忍这操刀一割,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唉,为难呐!
那几天岳肃回到家,在灯下仔细端详新娶的姨太太,千娇百媚仪态万方,岳肃伸手探探怀中半本《葵花宝典》,真是百爪挠心。
正在岳某人痛苦与挣扎之际,渡远和尚来到华山上,他是做义务家教来上门辅导的。
授课地点在气宗的秘室里。岳肃指着“欲练神功,引刀自宫”八个字,很扭捏地小声问:“禅师,这个……这个……可否通融?”
渡元一笑,说:“欲练神功引刀自宫,这是练功的不二法门”,说到这顿一顿,看到岳肃的脸色沉下去了,又说,“不过,据恩师研究,这并非没有捷径。”
岳肃闻言当然是大喜过望,渡元于是传授给他一套内功心法。渡元说这是《葵花宝典》的破解版,不用自宫也能成功。岳肃试了一下,嗯?感觉不错,有《葵花宝典》的味道,而且果然比以前的华山心法来劲。然后渡元还忽悠他,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绝顶神功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你好好练,练它二十年,就神功大成无敌于天下了。
岳肃这土鳖本来是半信半疑的,又过了一段时间,练功略有小成,同时又因为心理作用,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越来越牛叉了,于是也就信以为真。
然后有一天,岳肃修练完毕走出练功房,迎头遇上他老婆,他笑着打个招呼,没想到他老婆竟像是遇到了鬼,大叫一声,手中果盆向天上一抛,转身就跑。岳肃莫名其妙,一照镜子,发现自己脸色竟是紫色的。一开始他以为这是因为最近茄子吃多了,过了一会儿回过神来:“原来这是练功练得生理异变了!!我考,这神功太厉害了!”
岳肃很得意,憋着气紫着脸满山跑,到处显摆。同门师兄弟很羡慕,一竖大姆指,说:“岳师兄你真牛叉,练功竟然练出一只变色龙来!”
这么牛叉的武功当然不能对外宣称是《葵花宝典》,否则后患无穷,所以必须另取个好名字。岳肃这人估计是乡绅出生(我严重怀疑岳不群是岳肃的孙子,他们爷孙是同一个德性),幼时也曾饱读诗书,年轻时没准还曾打算考科举进仕。
某一天清晨,岳肃在华山之颠看日出,东方紫气充盈,一拍脑袋大呼“得矣!得矣!”
新武功被定名为《紫霞神功》。
渡元和尚是世上少有的慷慨的上门家庭教师,就在岳肃修练《紫霞神功》的同时,华山另一隅,蔡子峰也通过相似的途径得到了一套全新的剑法,渡元和尚告诉他,这是《葵花宝典》中剑法的破解版,不要原版的内功辅助,也能成功。
等到《笑傲江湖》时期,剑宗已经被消灭,这套剑法也已经失传,内容姓名皆不可考,姑且可称之为《青霞剑法》。
渡元和尚姓林,所以这对姊妹花即大名鼎鼎的林紫霞与林青霞是也。
四、失落的秘笈
“(岳、蔡)两人由于所见宝典经文不同,在武学上重气、重剑的偏歧,却已分别跟门人弟子详细讲论过,华山派后来分为气剑两宗,同门相残,便种因于此。”(《笑傲江湖》第三十章,方证语)
方证和尚这话明显隐匿了渡元和尚这个角色的作用,也因此回避了少林在此历史事件中应付的责任。
这本是极推断的史实。因为在此后不久,剑、气宗各自正式开宗立派,令江湖侧目,由此可知在短期内,华山派剑宗也好,气宗也好,在武学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分别结出学术硕果,两套武功都自成体系,有独到之妙。
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仅凭岳、蔡等华山土鳖毫无系统、毫无线索、盲人摸象似的乱猜,能够打造出理论周密、体系完善并且卓有成效新武功?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必定是有外力推动。思来想去,当时唯有渡元和尚最有动机并且最有机会做这件事。
当初的“华山八日游”也是“华山八日讲座”,渡元和尚对岳、蔡二人面授修练《葵花宝典》的心得,以当时岳、蔡二人以及他们背后整个五岳剑派心急火燎的心态,渡元和尚恐怕很难用空话套话敷衍了事,他必须得透露点有营养的干货,这样才可能让岳、蔡二人相信他练过《葵花宝典》,从而心悦诚服,并因此始终对他礼数有加。而这一透露不得了,岳、蔡二人日后整理学习笔记,竟整理出了两套高明武学,衍生出气、剑两个宗派。
就在传授新武学的过程中,剑、气两宗的分歧愈加扩大。
起初,岳、蔡两人对于重气、重剑这样一个深刻的学术问题只能产生朦胧的、自己都不是很确信的模糊感觉,经渡元和尚解说之后,他们的偏见上升到理论高度,对于重气、重剑有了清晰而且坚定的认识。
由此可知,剑、气之争尽管不是由渡元和尚挑起的,渡元和尚却是最有力的推波助澜者。少林这个形象实在太不光彩,作为少林掌门,方证自然要护短隐讳。
但凡谎言都是用漏洞的,必须要用另一个谎言去填补。为了替门户遮羞,方证和尚顾不得什么佛门八戒,谎话张口就来。一个德高望重貌似慈悲忠厚的老前辈说谎,那蛊惑性是极强的。
方证和尚说:“渡元禅师武功本极高明,又是绝顶机智之人,听到一句经文,便以己意演绎几句,居然也说来头头是道。”言下之意当初在华山上,渡元和尚只是凭着自己超人天赋临场发挥而已。
如果此言属实,那么渡元和尚就是曹子建转世,投胎的时候又搭伙了诸葛亮。
当年曹子建不过是七步成诗,吓傻了他那个居心不良的皇帝哥哥,这位了不得,一张口就是数万字的高深武学,而且还卖一赠一。此外,考虑到《葵花宝典》与少林武学风格迥异,渡元和尚无法借鉴以往的武学经验,只能生编硬造,然后他在短短八天之内,创出了一套心法和一套剑法,促生了两个宗派……苍天,他不是渡元,他是达摩、黄裳、张三丰三位一体。
人世间真有这样的妖怪?可能性不大。
退一步讲,即使渡元和尚真是那种多智近妖的人物,想必也不会有机会如此自由发挥。渡元和尚讲经是整个计划中的重要环节,要达到两个预定目标:一、使华山派相信,他们偷到的、练到的就是《葵花宝典》;二、使华山派在武功得到较大提升,好让江湖中相信,他们确实得到了《葵花宝典》。
整个计划稍有纰漏全盘皆输,少林集团高层必定进行过多次严谨的沙盘推演,他们怎会忽略如此重要的一个环节,冒险将希望寄托于渡远和尚的天赋呢?
子的同党曾经曰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渡元和尚上华山,那是做足了功课的。
所谓的功课是指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渡元和尚在上华山之前熟读《葵花宝典》,充分了解其特性;另一方面是指渡元和尚将《葵花宝典》谙熟于胸之后,又另外找来一套武学做教材,冒充《葵花宝典》。
这教材要满足两个要素。
第一,这套武学必须卓有成效,起码要比华山派之前的武学高明。华山派那群人虽然是土鳖,却是见过世面不同凡响的土鳖,他们没练过高深武学,但却见识过什么叫高深武学。偷来的《葵花宝典》是真是假,渡元诠释得对与不对,甚至这是否是一个阴谋,在这一环节上可以得到验证,不拿点干货出来,很难让华山派信服;
第二,这套武学必须像《葵花宝典》。少林的武学资源积累千年丰富无比,要从中挑出比华山武功高明的武学并不困难,但问题在于少林功夫名气太大,特征又太明显,即使秘藏多年人所不知的秘芨,一出手还会露陷,因为带有一股和尚气。而且少林武学与《葵花宝典》不兼容,《葵花宝典》阴暗、乖戾、狠辣,迅如闪电,那股戾气是少林武学不可能具备的。
因此,这个教材只能在少林武学体系以外寻找。好在江湖广大能人辈出,历代都有不少奇才异士剑走偏锋,欲将“天下武学,唯快不破”发挥到极致,穷尽心力专研这个“快”字,留下不少以快打快的剑谱拳经,总有一部适合。
可是,上哪去找这么一部剑谱呢?这对江湖其他门派也许有困难,但是对于千年老妖少林集团来说,小菜一碟。众所周知,少林集团历来注重典籍的收藏保管,少林藏经阁更是名满天下。据少林官方说法,藏经阁里典藏的全是佛家经典与少林拳经,但是,仅此而已嘛?
恐怕未必。
很难想像一个千年不倒并且要竭力维持武林泰斗地位的江湖门派会忽略谍报工作,同样很难想像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丝毫没有借鉴别派武学。
完全有理由相信,藏经阁里某处或者在藏经阁之外的某个地方有一个历史档案馆,里面收藏曾经轰动一时的武林佚事,也收藏曾经引起注目的武学典籍,这些武学如有借鉴的价值,就被吸收入少林武学,如果无法融合,那就束之高阁。(《葵花宝典》之前两百年很有可能就躲在这个地方)
做为少林弟子,渡元和尚有便利之处,可以动用少林集团的藏书,他就是从这个历史档案馆里挑选出合适的剑谱,来冒充《葵花宝典》的。
这本剑谱是从早已湮灭的历史中打捞出来的,作者已不可考,真名也不可考。它虽逊于《九阴》《九阳》《易筋》《葵花》《北冥》这等绝顶秘笈,却也是少用的佳作,段位应该与全真剑法相仿,可以批量造就丘处机这种层次的高手。(当然,如果遇上天赋惊人的王重阳或者天赋低劣得惊人的郭巨侠,则另当别论)
这本剑谱也分心法、剑法两部分。渡元眼看华山派内讧升级,灵机一动,将剑谱一斩为二,分别授予于岳、蔡二人,这就是《紫霞神功》与《青霞剑法》的渊源。
五、华山脚下
华山八日讲座完毕,渡元和尚施施然下山去。当日华山满天阴霾,将雨,却未下,渡元和尚到了山脚仰首回望,突然感到一丝内疚。
这个和尚驻立良久,直到瓢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