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暧昧兵王 >

第547部分

暧昧兵王-第547部分

小说: 暧昧兵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ps2:求月票求订阅了,曌盟的童鞋们,顶起来,让人家瞧瞧,咱们的豪情。



 第948章 青年

   三年后。

鄂省,硒都。

咸丰县,始建于公元1735年,古有“荆南雄镇”、“楚蜀屏翰”之誉,位于鄂、湘、黔、渝四省(市)边区结合部,距州府所在地恩施98公里,距雾都市黔江区53公里,椒石、利咸、咸来三条省道和恩黔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咸丰的土家文化底蕴造就繁多人才。唐崖寺土司皇城、风格独具的土家吊脚楼群、庄严典雅的严家祠堂、豪放恣肆的“摆手舞”、凄婉美丽的“哭嫁歌”等人文景观堪称一绝。

活龙坪乡,二仙岩村,坐落在清山绿水之间,这里作为革命老区之一,至今还流传着不少当年根据地游击队的传奇事迹,更有老一辈遗留下来的老学究,唱着调号,活跃在那一个个山包之上,每每日落黄昏,扬歌载舞,看着抽旱烟的老伯伯以及争相追逐嬉戏的孩童,少了大城市的些许浮躁,多了一些朴实的朴质,别有一翻世外桃源的滋味。

日落西山,霞暮光芒的余晖泼洒大地,炎炎夏日正浓,天际远处的火烧云铺天盖地,不断的变换着各种大自然神奇的图腾,若天马、似金鹏、宛蛟龙、若谪仙,更有出水芙蓉的美景,美不胜收,让人瞎想万分。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空泛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我也曾差人去打听,打听得司马领兵往西行。一来是马谡无谋少才能,二来是将帅不和失街亭。连得三城多侥幸,贪而无厌你又夺我的西城。诸葛亮在敌楼把驾等,等候你到此谈谈心。西城外街道打扫净,准备着司马好屯兵。我诸葛并无有别的敬,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你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你犹疑不定、进退两难,所为的何情?我只有琴童人俩个,我是又无有埋伏又无有兵。你莫要胡思乱想心不定,你就来来来,请上城楼听我抚琴……”

“好。”

唱曲儿的是二仙岩村的长者、智者潘林儒,年达八十有余,少时走南闯北,组过戏班子做过戏子,也曾参过军打过朝鲜战争,侥幸完好无损退下来,从部队返回地方,接受政府授意早期鄂省艺术团,精通大江南北不少地方的曲调,一干就是数十年如一日,才从位置上退下来数个年头,回到生养的二仙岩村之后便是彻底定居下来,不专业手艺,顶多也就在这种闷热的夏日黄昏傍晚,提着嗓子唱上几段,在如今幼童都会唱《爱情买卖》的年代,那种历史文化沉淀的老腔却是一大亮点。

一曲《空城计》便是在满堂喝彩的掌声中徐徐唱罢,潘林儒苍老苦朽的手指轻抚着长髯白须,目光沉淀,看向旁侧的那名青年。

在潘林儒的视线当中,这名青年的容貌并不出众,反而普通到放入茫茫人海几近可以完全忽略的感觉。但是潘林儒终究不是寻常的升斗小民所能比拟,经历过硝烟战争的男人,骨子里总是对这种情怀有种莫名的感应。在青年那齐眉遮眼的脸颊之下,却是难掩双眸中沉凝的气息,那是一股每每对视就能让他感觉到窒息的气质。更何况,此时此刻,青年周身穿着一套马褂,胸膛微微敞开,露出那雄健的肌肉,那等强横的体魄绝非耕种之人就能拥有,单单是坐在那里,都能给人一种强大的压迫感。

但是,这个时候的青年的目光是浑浊的,充斥着无限的迷茫,总是遥望着天际的远方,若有所思。

“唉!”

金鳞其非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潘林儒知道,区区一个活龙坪乡二仙岩村,要想留下这样一个青年是绝然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有的人注定要平庸一辈子,有的人注定要辉煌一生,他能够断定,眼前的这个青年,终究有一天会想起来自己是谁,并且宛若仙人一般乘着腾云仙鹤离开,去到一个二仙岩村村民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地方。

“弹头,还没有想起来自己是谁?”叹了一声,潘林儒问道。

“没有。”青年摇了摇头,听到“弹头”二字,右手手指不由自主的抚摸上脖颈悬挂着的那根项链,神色感伤。

弹头,自然不是青年的真实姓名。

据老潘头说,三年前长江发大水,洪涝极其严重,他和其孙女潘晴从省城办事回来途中路过长江江边正好将他寻觅。祖孙二人心地善良,将奄奄一息的他救下来后带回二仙岩村。虽然老潘头任省艺术团数十载,但一身清廉,家徒四壁,根本没有足够的金钱送他到医院,即便是恩施县人民医院都不行,故此只能采用当地村民的土方法死马当作活马医。

兴许是他自身的求生意志和刚强的体魄发挥了积极作用,也或者是因为土方法的恰逢奏效,整整一年后他终于醒来,但是……之前的一切一切都不复记忆,甚至连自己的姓名都无法记忆。而当初遇难被救起的衣装中也没有任何一样东西能够证明自己的身份,唯一佩戴着的便是胸前的这枚7。62毫米子弹的弹头。

这是他唯一掌握的线索,也是身上唯一有意义的证明,尽管他并不知道这副项链到底代表着什么含义,却是知晓,或许要打开自己的记忆只有靠它,而他‘弹头’的称呼也是由此而来。

看出弹头的苦恼,老潘头安慰道:“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或许,短时间的失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或许吧。”弹头抬头,咧嘴,嘴角勾勒着一抹习惯性的淡淡微笑,说道㊣(5):“不急。有老潘头你和晴丫头陪着我也很快乐。你的老腔老调我还没听够,万一哪一天我真的突然记起以前所有的事情,而在那些事情当中又有着我不得不去做的事情,只怕便会离开。那时候,想听你的老曲儿都是不行了。”

“好好好。”老潘头爽朗一笑:“你想听什么我就唱什么?说吧。”

弹头略微思考,说道:“《调寇》!”

“好,《调寇》,走着…”

老潘头的声音很实,夹杂着一切嘶哑,却是能够唱出一番别有的风味,而久听不腻的弹头在他唱完《调寇》后,又点了几曲保定老调《杨家将》、《下河东》、《临潼山》、《太平城》,直到夜幕彻底降临,蛐蛐儿奏鸣夜畔的另类和弦还在激荡。

夜幕中,村后跑来一个气喘吁吁的姑娘,二八年华,梳着两条激荡在空气中的马尾辫,眉清目秀中透露着不染世俗的清纯,伫足老洋槐树下毫不做作,却是成为二仙岩村最为靓丽的风景,引得村里的年轻小伙一阵调笑。

“晴美女,又来喊你家亲爱的弹头哥哥回去吃饭了啊?”

“什么晴妹妹,应该是情妹妹在对情哥哥翘首以盼才对。”

“去去去,就你们瞎搅合。”潘晴一阵嘟赶,却是快乐如百灵鸟:“爷爷,弹头哥哥,回家吃晚饭啦…”





 第949章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寻着路下足迹,弹头和老潘头轻驾就熟,走到村后洋槐树下。

“弹头哥哥。”

如同往常一样,潘晴挽着弹头的胳膊,清纯的脸蛋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总能让人繁杂纷乱的心境平复下来,兴许她对于目前的弹头来说,就是忘却一切烦忧的绝品灵药。

“这丫头…”弹头一阵好笑的揉了揉她的额头:“等久了?”

“没有哩,才刚刚把饭做好。”潘晴快活的说道。

“那咱们就回去吃饭吧。”老潘头搓着手道:“我潘老头儿也算有福分,不但乖孙女儿有着一手好厨艺,弹头的手艺更是一绝,这两年啊没少享口福。晴丫头,今天晚上吃什么?”

“红烧兔肉、清炖田鸡、清炒生菜、花生米还有一只叫花鸡,另备一壶村口酒家打的老黄酒。”

弹头和老潘头对视一眼,一青一老两个吃货两眼顿然放光:“那还说什么?晚餐如此丰盛,单单是听听就让人食指大动。”

“咯咯咯…”山野田间,转角路口,传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硒都一带少数民族人口颇多,这里多吊脚楼群,活龙坪乡二仙岩村也不例外。

潘家的宅子也是一处老的吊脚楼,悬空高栏,占地面积虽是不大,却占据着整个二仙岩村风水最好的位置,站在阁楼顶上,村寨里的风光一切都能尽收眼底。

在那灯光摇曳的顶层,飘香饭菜已是袭来。

“干杯。”

土家姑娘多豪爽,潘晴年纪不大,秀外慧中的气质当中也是如此,醉酒贪杯,倒也图一个醉生梦死。

手指撕下一块叫花鸡肉,入嘴而嚼,她的心情有些紧张:“爷爷,弹头哥哥,叫花鸡我是第一次做,味道…怎么样?”

半晌,弹头和老潘头皆是睁开眼眸,目光中崭露出丝毫不曾掩饰的惬意,异口同声:“非常好。”

弹头哈哈大笑道:“不求每天一只,但求一周一次。叫花鸡下黄酒,这可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然也,然也,然也。当浮一大白啊。”老潘头极其赞同,入口又是一杯酒下肚。

不过,用餐途中,弹头异于常人的敏锐嗅觉,还是察觉到潘晴的一些不对劲,仿佛有着什么心事,却是欲言又止的不曾言语。

擦拭着嘴角,弹头问道:“丫头,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给弹头哥哥说,能解决的我一定解决,只要力所能及。”

“弹头哥哥,我……”

老潘头也是察觉到不对,放下手中酒杯,凝视着潘晴看了半晌,说道:“晴丫头,是不是生活越来越拮据,我们的用粮已经告竭了?”

“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潘晴半晌才抬头说道:“用粮的话,大抵还能坚持一周。这几年,一直都是乡里乡亲接济我们,但这绝对不是长久之计,加上暑假过后我就要升高三,虽然学校有减免学费,但是书杂费还得自己出。爷爷,弹头哥哥,我想…我想去打暑假工,已经和其他几个恩施县县城的同学联系好了,后天就要去报道。如果我能工作两个月的话,到时候费用也有了,省吃俭用一点,家用也应该足够了。我就是想和你们商量商量,看能不能…”

“晴丫头,连累了你啊。”老潘头感伤道:“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爸爸妈妈在你出世不久之后便去世,留下爷爷和你在这人世间孤苦伶仃。加上爷爷也做不来昧着良心贪污那一套,得罪了不少人,人走茶凉,处处碰壁,老来时更是家徒四壁,就我那点国家经济补贴和退休工资……”

“老潘头,晴丫头,不用说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的缘故。”弹头咬牙说道:“虽然你们不说,早已把我当成了一家人,其实我很清楚,即便是当初没有资金送我去医院,仅仅是请乡里卫生所的医生和土郎中的花费,也将你们祖孙二人十多年来的积蓄消耗一空。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话,就不会…”

“弹头。”老潘头手中酒杯一跺,瞪眼说道:“这样说,老潘头可就不高兴了。佛语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或许这世道多有狗屠之辈,但老潘头绝不在那行列之中,别说是一个大活人,即便是一只受伤兔子都是不会皱丝毫眉头施救。人的命,有的时候不得不认,该大富大贵之人,即便是走在路边天上都能掉钱砸中额头,有的人拼了命,不折手段,到头来照样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平常心、平衡新,方才能有平静心。”

潘晴道:“是啊。弹头哥哥,爷爷说的对。更何况,这两年来,事实证明我和爷爷都没有救错人。你的狩猎本领好厉害,二仙岩村里的壮丁都跟着你学呢,就连以前的捕猎能手愣虎,不也成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