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八零末 >

第33部分

重生八零末-第33部分

小说: 重生八零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来挥挥手,“谈什么谢谢啊,小圆圆是我侄女,她有出息我怎么可能不高兴啊?对了,你刚才不是说小圆圆上幼儿班岁数小吗?你托人去派出所帮她改下生日,那样的话她入学也早点。”
关成迟疑“这不怎么好吧?”,在他看来这样做倒是能提前上学了,可对孩子不好吧?如果真要提前上学的话等明年关耳也有6岁了,反正女儿生日大,到时候和老师幼儿班老师说说情、托托关系就好了,干嘛非要去改生日啊。
肯定不行!关耳觉得关来伯伯这个主意实在是不咋的,把自己的岁数改了以后怎么办啊。爸爸要创办“玉食香”,如果有心人查起来,对家里肯定有影响的。忙撒娇道,“爸爸,我不要改生日,那样的话我不就老了几岁了吗?”
这话说的关来和关成都大笑起来。正说话着,就听到外面有人在说,“哟,看来我来得不是时候啊,你们在说什么好玩的事啊?”
三人回头一看,原来是周晋来了。刚才关勇奉命顺路去喊他,他在家接到消息,收拾收拾就来了。他还想跟他们几个兄弟喝喝酒呢。
关耳忙问好,顺带附送一个大大的笑脸。她对周晋这个伯伯映象也很好。从小就特别疼她,有什么好吃的总不忘给她一份。不过她20岁以后周晋伯伯得了糖尿病和高血压,在一次意外之后就瘫痪了。现在这位胖呼呼的伯伯的身体还是很不错的。
关成还没说什么,关来就笑道,“我们正在说小圆圆的事呢。别看她小,现在就想跟着我学写毛笔字了。”
周晋塞了个红包在关耳的兜里,这才惊讶的说,“学写毛笔字?小圆圆才多大啊?这么点大的孩子玩还没有时间呢,跟你学什么毛笔字啊?她还不识字吧?再说了,她这么小手腕哪有力气啊。”
关耳无语,伯伯,我有这么不堪吗?人家就是年纪小点,哪有那么贪玩啊。
关来哈哈大笑,“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圆圆不仅能识字了,还能背诗呢。力气小怕什么,没听人家说古代的孩子点点大的时候就要启蒙了吗?”
周晋闻言上下打量了关耳,把关耳看的都有点发毛了才打趣道,“嗯,看来我侄女有成为小才女的潜质啊。”
众人大笑,偏偏关成还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关耳只能暗地朝天上翻了个白眼。
还是关来心地好点,转移了话题。“周晋老哥,最近生意怎么样啊?过年要赚翻了吧?”
。。。。。。
几个据说许久没见面的兄弟在一起吃饭能干嘛?喝酒呗,这顿饭吃的关耳头都快大了,从一上桌就听到几个话痨在不停的说话。她怎么就没发现爸爸有这么聒噪的呢?真是的,希望爸爸能少喝点。不然喝醉了他们两人怎么回家啊?爸爸这么重,她可没办法把一个醉鬼弄回家去。
第五十五章  变化
不管人们想怎么样挽留,时间是不等人的。不知不觉间已经进入了1990年4月。
一直都很喜欢古人诗中所描述的那种“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境,想来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肯定不会像自己这会儿这样绕着家里的场院慢跑吧?关耳颇有些自嘲的想着。
春节之后,气温就慢慢回暖了。要是往年,这种天气自己肯定还是被家人各种厚厚的衣服包的严严时时的,哪像现在,就穿着一件稍微厚点的外套在外面锻炼身体啊。
过年期间关耳被爸爸带着去关来伯伯家拜年的时候提了跟伯伯学习书法的事了,正月十五学校开学之后她每天就跟着妈妈去镇上,等妈妈开始做生意了,自己就去学校里面去找伯伯。伯伯没课的时候跟着他学学认字,练练写字,有课的时候,就跟着办公室里面的其他老师学点别的。恩,重点当然是物理,她就不明白了,自己其他的学科都不错,就是物理这个东西怎么也理解不了。当然所有这些都是她装作不经意间问学校的各位老师的。可能因为自己嘴甜,年纪幼小,自己有什么问题问办公室里面的老师总能得到比较好的解答。
想到这,关耳觉得有点头疼。自己从一开始去学校到现在也已经练了快2个月了,还没正式学书法,自己还停留在悬腕练腕力、听伯伯讲各种书法体的历史什么的地步,主要是伯伯说自己现在年纪太小,先练一段时间的腕力对自己再练有好处。还说什么磨刀不误砍柴工。虽然自己这么大年纪了,又是死过一回的人了,多少有点毅力,可这也太无聊了吧。伯伯说自己还要这样一直练一段时间才行,不过过了一段时间就可以开始学着写字了。
话说她怎么就上了关来伯伯这条“贼船”了呢?貌似是自己上赶着要跟他学书法的,关耳有点欲哭无泪。他是奉行严师出高徒,可以想象他有多严厉了。不过不上课的时候伯伯还是对她很好的。经常带些好吃的零食给自己,还特意跟学校说把看完的报纸留下来给自己练书法。真想不到平时和颜悦色的一个人怎么一上课就变成那副样子的呢?
自己要不要考虑考虑以后去当老师呢?貌似后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之后老师的待遇不要太好啊,他们镇上学校的名气不怎么样,关来伯伯退休的时候一个月也能拿到3、4千退休金呢。很多人考编制都考不上。不过想想当老师每天都要吃粉笔灰,每天又要上课又要改作业什么的,还要经常受调皮学生的气,她可没把握自己能制得住他们。当老师还是算了吧。
言归正传,不管关来伯伯怎么严厉,他对关耳还算是比较满意的,说是她进步很快。关耳无语,能不快吗?每次去温家,关耳都要让爸爸顺便带她去市里的新华书店去买些字帖或者别的,晚上都会在空间里面自己练习。要知道空间和现实世界的时间比可是10:1啊,自己在外面练一个小时在空间里面就可以练10个小时,哪还能不进步啊?这段时间她也跟着伯伯学了不少关于书法知识,再加上在书店里面买的那些书法方面的书籍,各种书体也都找时间分别练了一段时间,她还是决定先练隶书,据说这个比较适合女孩子练习。
想到温家,关耳就感到一种温暖。除了家人和姨婆,温家可以说是一直全心疼爱自己的了。过完年之后关耳也去过温家了,跟刘洁和温国良说好每周末都去他们家去学点东西,这样很有兴趣班的兴趣呢。到现在为止也已经去过几次了。每次去都是先跟着温爷爷学一个小时左右的围棋、跟刘奶奶学一个小时的法语,下午再学一个小时的古筝,再听听温爷爷说说经济方面的事,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她学的认真,温家师傅们教的也满意。只是很无语,虽然听人家说法语很浪漫,可是学起来真的好难啊,而且现在也没有多少法语磁带,关耳拖着爸爸在市里的各个书店搜刮了半天才找到那么一两盘。还得让爸爸再去买个收录机,这会儿的收录机功能这么简单还价格死贵,买回家当天就被妈妈好好教训了一顿。
也不知道是谁跟爸妈说自己的身体太弱,需要锻炼身体,可怜的自己就被他们逼着每天绕着场院跑个几圈。不跑还不行,自己不跑步的话就去跟关来伯伯或者温家师傅们告状,让他们一直一直念叨自己,直到自己被念烦为止。自己的身体自然是变得越来越棒,就连感冒都要绕着自己走了。
这会儿爸爸应该还在地里忙活吧,一拜完年,天气见好,爸爸就忙着把家里的几亩地全都种上了空间里面的蔬菜种子。村上人都笑话家里,说好好的庄稼不种去种菜,真是不务正业。爸爸也没有辩解,谁来问都打着哈哈。旁人讨了没趣,也就不再八卦什么了。还好家里人都知道爸爸要创立“玉食香”,并和市里的饭店谈好要把菜他们的事,也都表示理解。还挺支持他的。
因为是空间里面的种子,爸爸又注意给菜盖上稻草保暖什么的,第一茬蔬菜就快好了,引得村上的人啧啧称奇,都说爸爸聪明(他是目前为止关家村学问最高的),种个菜都比别人家熟的早。听到这话,关耳暴汗,这种菜跟爸爸聪明有什么关系啊。
妈妈的小吃部生意也很不错。就算是镇上另外又开了两家,也没能抢占多少生意。可能还是因为家里的是第一家,味道又不错吧。人们不都有先入映象吗?其他两家又急又气,也没办法奈何。自从知道店里也有他们的股份之后,大伯母和姑姑忙的更起劲了。人们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现在家里这三个女人的生意就做的不错,还在原本有点单一的饺子面条馄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盒饭,引得越来越多的人去店里吃饭,妈妈每天忙的要命,特别是中午11点之后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关飞和吴悠两个哥哥还有堂姐关丽每天一下课就去帮忙才好点。生意好自然赚的钱多,妈妈他们再累也不会觉得辛苦了。
倒是关耳心疼爸妈,觉得他们这样太劳累了,钱是挣不完的,可不能把身体在搞垮了。说了几次,都没人听,关耳只好让奶奶多买点荤菜,变着法的给他们补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

第五十六章  早恋是不好滴(上)

今天是周末,天气好到万里无云,关成夫妻俩想着大家都忙活了两三个月没怎么休息了,就暂时停了一天的生意,让老大家和姐姐家一起过来吃饭。
这不,一大早龙小云就过来隔壁帮忙了,可吴升一家就快到了,都没看到儿子过来,不由好奇的问女儿关丽“咦,丽丽,你刚才怎么没和小飞一起来啊?往常他一听到你姑姑他们来了就会跑过来了啊。你没喊他吗?”
正埋着头择菜的关丽头也没抬,“我早喊了,他说他要写作业。还把房间门关的严严实实的,不知道在里面干什么呢。这几天他都是神神秘秘的,问他他也不说。”
这话倒是把龙小云的兴趣勾起来了,知子莫若母,她家关飞的德行自己还是知道的。虽然说这小子上学之后学习方面的事都不用自己操心,成绩也还行,只是放学之后从没见他在家里做过作业,每次问他他都说在学校把作业做好了回来的。怎么今天这么反常说在房里做作业啊?这不像他的风格啊。于是对女儿说,“丽丽,你去喊你弟弟来帮忙,就说你姑姑要来了。作业就等下午空了,现在大家都忙的很。”
“姐,我也跟你去。”早在一旁听着八卦的关耳忙起身,刚才听堂姐说的时候就有点想去看看了,现在有机会去当然乐得跟在堂姐后面做个小尾巴。
“你去添什么乱啊?”关丽有点不耐烦,本来难得的一个周末想晚点起来睡个懒觉的,一大早就被妈妈叫起来帮着做家务。自己都快中考了,也还有不少作业要写的啊。家人干嘛什么事都让自己做啊?不过一看关耳跟在后面可怜巴巴的样子,就心软了,牵过关耳的手,恶狠狠的说,“跟着就跟着吧。还不快走!”
关耳偷笑,别扭的堂姐真好玩。她就知道这个姐姐是名副其实的刀子嘴豆腐心,其实也是很疼她的。曾几何时,自己在走出镇子出去上学,堂姐还曾去学校看过她。那是除了爸妈第一个去学校看她的亲朋。唉,不知不觉间,自己也要说曾经了啊。
关丽感觉有点奇怪啊,好像刚才听到小堂妹的叹气声了。这么小的孩子有什么要叹气的啊。每天吃了玩玩了吃的,比她不仅要上学还要做家务舒服多了。
要是关耳知道姐姐现在想的是什么,肯定会觉得冤枉极了,咱也每天都学习的啊,咱也不容易啊。还是老话说得好,不知是福啊!
关丽带着关耳回家的时候,就发现弟弟关飞还没出房间,喊了几声也没人答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