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八零末 >

第42部分

重生八零末-第42部分

小说: 重生八零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爸爸,你们不是说县里的高中最好吗?小飞哥哥他们明年就要参加中考了,我们要不要去市里买点资料给他们啊?他们要是能考上县中就好了。”
关成沉思了半天,直到关耳以为他都要睡着的时候,“嗯,小圆圆,你刚才说的毕竟是做梦,不能当真。你没有亲兄弟姐妹可以倚靠,以后还是得靠着小飞和悠悠。这样以后你在婆家受欺负了也有人给你撑腰。现在很多情况跟你梦中完全不同,那个梦你就当是噩梦吧。我们下次去温家的时候你去问问有什么中考资料比较好的。至于他们能不能考上就看他们的造化了。”
关耳一脸黑线,爸爸怎么就想到自己成家的事了呢?不过她挺想和哥哥他们一直一直相处下去的,嘿嘿,说不定自己是个哥控呢?
第七十章  堂姐中考
既然已经和爸爸关成商量好接下来的日子怎样对待堂哥,关耳到市里的时候就有意识的去咨询温国良和刘洁,想要找一些适合关飞现在看的一些中考参考书,就连偶尔去书店里面逛的时候,也会留心到底有没有合适的。
不得不说,这时候书店里中考方面的参考书真的很少,跟十几年后书店里琳琅满目的中考参考书真的没法比,关耳搜索了很长时间,才找到几本比较适合的参考书,还好现在的中考还只考语数外三门课加上化学和物理。仔细一想,关耳出了一身冷汗,貌似还有一两个月堂姐关丽就要参加中考了,赶紧把找来的资料送去给她。
走在去大伯家的路上,关耳想起了不少有关堂姐的记忆,堂姐比堂哥关飞大两岁,不过因为上学迟,就比他高一级,姐弟俩成绩都很不错,只不过堂姐中考时骑车去学校考试,在路上出了车祸,不小心撞倒了一个老奶奶,人家拉着她让她赔,她急着赶时间去考试,急的哭,没办法只好把身上大伯母给的钱都给了人家,七赶八赶的好不容易进了考场差点迟到,出了这样的事自然没考上县中,考得分数只能上一个很普通的高中。其实她的中考分数还可以,要是到市里最少能上个市重点,问题就是他们县里不能报考市里的高中,就算考再高的分数也不行。
偏偏大伯母他们有点重男轻女,想着再过一年关飞就要中考,以他的成绩自然能考上高中,到时候家里供应两个高中生肯定是没办法供应的,毕竟家里就大伯一个人出去赚钱。要是堂姐考上了县中,说不定还能争取争取让她去读书,大伯母他们觉得普通的高中上了也没什么意思,就算上了也没什么出路,还不如让她早点出去打工。
于是堂姐一拿到初中毕业证就去了厂里打工,刚开始的时候去化工厂当女工,然后做过售货员,在玩具厂干过,关耳重生之前她在家具城做销售。虽然说后来有时间,她也再考过自考,不过没有机会考高中上大学还是她的一个遗憾。
至于家庭的话,堂姐前些年一直忙着赚钱贴补家里,供堂哥上技校,直到28岁的时候才在别人的介绍下与一个比她小1岁的男的结婚了,一年后生了个女儿。过得还是蛮幸福的。她结婚的时候,关耳上高中正好放月假在家,还去送嫁的呢。
只不过后来两家因为地基问题闹得不愉快,就没有来玩了。关耳还觉得有点可惜,因为自小堂姐对她都挺不错的,再加上堂姐是她上高中三年间除了爸妈以外唯一一个来学校看她的亲戚。
关丽看到这些中考的参考书还是很兴奋的,毕竟这些书在镇上根本就没有的卖,仅凭老师补充的那些知识真的觉得有点不够。她本来想找机会跟爸妈说去县里买,但是听人家说县里的大书店也没多少中考方面的辅导书。现在有了这些参考书,她就更有底气了。随便翻翻,看看印满铅字的样子,关丽有点语无伦次了,“小圆圆,这些书是给我的吗?真的是给我的吗?”
关耳有点傻眼,真的没想到只是一些参考书而已,在她心中一向比较淡定的堂姐也变得激动了,不过她还是蛮喜欢看堂姐这种憨憨的样子的,点点头,也笑眯眯的回道,“是的啊,你不是快要中考了吗?那次还听你说觉得老师出的卷子挺容易的,担心测不出来自己真实的水平,害怕中考的时候失利。这些书是我问了温爷爷他们,然后让爸爸带着去大书店买的。本来打算多买点的,可是市面上只有这些,我就让爸爸都买回来了。”
关丽把书往桌子上一放,搂过关耳就死命的亲着,“小圆圆,姐姐我真是爱死你了,我现在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关丽心里明白,以小叔那个粗心的性子,要是自己不提的话,是绝对想不起来给自己买辅导书的。自己又不想麻烦小叔,这次要不是这个小堂妹的话,自己就不可能买到这些书了。
关耳呵呵傻笑两声,颇有些不以为然,“姐姐,这有什么好谢的啊,又不是我付钱的,我只是提了句啊。”
“要谢的,小叔和你都要谢的,对了,小圆圆,你知道这些书总共多少钱吗?晚上我爸妈回来,我问他们拿钱给小叔送去。”小叔帮自己买辅导书已经不错了,钱还是要给的。过年之后妈妈和小婶合伙做生意,家里的经济也宽松多了,买几本参考书的钱还是有的,就算妈妈觉得多不肯给的话,自己这边还有点零花钱,再问弟弟借点,凑凑还是够的。
关耳忙摇摇头,“姐姐,我不知道多少钱呢,不过爸爸交代过了,这些书就当是他做叔叔的送给你的,不要钱的。就算你送钱过去的话,他也不会要的。姐姐,老实说,爸爸不差钱,给你买几本参考书的这点钱还是有的。别客气的啊。”
关丽看她一脸坚决,心想小堂妹不一定知道这些,还不如让妈妈直接去跟小叔接洽,让妈妈付钱呢。此事就算揭过不提了。
复习备考的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中考了,既然知道今天堂姐在路上会出事,关耳自然是缠着大伯,让他去送考,再加上今天考试,大伯母和妈妈他们也还要去小吃店开店,关耳总算是松了口气,这样的话,堂姐在路上还会出问题,那就怪了。
还好一切顺利,三天的考试下来,堂姐回家的时候嘴边噙着笑,想来考得不错,就算上不了县中,上县里第二好的高中还是有把握的。估分,填志愿,分数出来,等录取通知书,果然,堂姐考了588,很幸运的考上了县中。一时间全村哗然。
大伯家兴奋的摆酒请客,毕竟堂姐算的上是关家村第一个考上县中的孩子,自从分数出来,大伯他们走路都是用飘的,逢人就夸我女儿怎样怎样的。就连一直不怎么说话的爷爷,也夸了堂姐几句。
关耳站在黑暗中,戴着笑看着前面大伯家热闹的情景,在心里默默说道,姐姐,希望你能比以前更加幸福。再想想知道分数后,爸妈带着期望看自己的眼神,爸妈,我也会成为你们的骄傲的。
这些天来她已经考虑清楚了,打算初中就想办法去读市里的外国语学校,她真的很想在语言这方面有所发展,现在已经学了法语和日语,再加上以前大学学的英语,自己的语感还算不错,以后当个同传还是很不错的。再说,没上外国语学校也算是前世自己的一个遗憾,这次就算弥补了吧。
第七十一章   朋友
“关耳,你好厉害啊,这次又考了全年级第一!”邵晴气喘吁吁的跑进教室,对正在埋头看书的好朋友关耳说道。她真的很佩服这个好朋友呢,比自己小2岁不说,平时都没有见她怎么认真看书,每次学校组织的大考都稳居年级第一,考得分数比第二名高出一大截,真不知道她的脑袋是怎么长的。虽然说自己从初中就开始和这个家伙一个班,两人的关系很不错,不过她还是觉得有点看不懂她。
而且她长得也不错,虽然不是像张甜那样美艳无比,但也是小家碧玉的感觉。特别是她的皮肤,如牛奶般丝滑,让她羡慕不已。再加上那种书香的气质,搁谁见了都会说古代的名门闺秀就是这般吧。要是穿上古装,那真是一个如仕女图般的情景了。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自己从小都被七大姑八大姨赞说自己的皮肤好,又白又细腻,可一跟关耳比那是生生的差了一大截了啊。
关耳无奈的抬起头,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哦了一声又继续看书。考年级第一不是应该的事吗?这么多回了早就习惯了。只是此时的心思已不在书本上了。今天是高二开学第一天,前几天的分班考试的结果刚出来,凭邵晴的成绩再去求求老师,他们两人还是很有希望再在一个班的。
时间不经意间就到了2001年,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此时关耳已经上了高二。因为想重温下上学的感觉,6岁开始上学,就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来。要是按着温国良和刘洁的意思,她应该跳级的,毕竟很多内容她都学过,都已经很熟悉了。完全没必要再在小学浪费那么多时间, 只是她不同意,规规矩矩的在村办的学校读了小学,然后初中时想办法考上了市外国语学校,三年后没有悬念的直升到高中部。
这些年跟着温家两口、关来学习各种知识,性格变得沉静多了,眼界也开阔了不少。温国良、刘洁和关来对她这个学生还算是很满意的。
只是她这十年来家里发生了不少变化,堂姐关丽和堂哥关飞、表哥吴悠先后考上高中,大学堂姐去学了会计、堂哥去学了医、表哥去学了法律。现在三人都已经毕业参加了工作,混的比前世好太多太多了。而且都已经有对象了,对了堂哥那个女朋友就是他中学时代的暗恋对象周安国老师的女儿周情,想当年他为了她魂不守舍的时候,还是爸爸劝说他的呢。(详见第五十七章)
至于家里的话,妈妈和大伯母、姑姑他们在镇上中学对面的小吃部生意还是一如既往的好,4年前妈妈把家里在小吃部里面的股份转让给你大伯母和姑姑,现在那家店就属于他们两家的。随后自己上了外国语学校,妈妈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店铺,又开了一家小吃店,除了卖些面食,还顺带卖些快餐,又在附近租了间房子,母女俩住着,做生意之外还能照顾点女儿。因为外国语学校附近还有很多其他的学校,生意倒是比在镇上还好些,于是妈妈就在附近的高校里面招了几个钟点工,算是给那些想打工挣生活费的大学生一个干活的地方吧
爸爸的“玉食香”一直供应市里刘强他们几家饭店,这些年他们的生意越来越好,就央着爸爸多种点菜,说有多少就要多少,爸爸自然是乐得扩大了生产规模,除了租了其他人家的田过来种菜,还提供出种子给村上相熟的人家,种的地多了,收获多了,挣的钱也自然多了。赚钱了自然不能忘了大伯家,大伯平时上班之余还跟着爸爸种点菜,交给爸爸卖给刘强他们。有了共同的利益,两家的关系越来越好了。4年前两家都盖上了楼房,在村上也算的上是独一份的了。
这可把爷爷奶奶高兴坏了,大孙子大孙女有了出息上了大学,小孙女也争气的去了市里读书,两个儿子也好的跟没分家一样,他们两个老的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对了,这些年关耳下意识的用空间里面的产物帮助家人调理身体,96年夏天更是死活不让奶奶出去干活,现在两个老人的身体还算不错,日子过得也很顺心,要么帮助家里料理家务,要么在村上邻居家到处走走玩玩。比其他临老还要为自己烦心的老姐妹、老朋友好太多了。
而且十年来镇上的变化也很大,建立不少工厂,交通也发达了很多,有一条县级的公路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