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村妇清贫乐 >

第4部分

村妇清贫乐-第4部分

小说: 村妇清贫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先还想着等两个老家伙走了之后再和丈夫算账,没想到姚子都似乎真的变了个人,竟然一再冲自己黑脸,汪氏想跳起来破口大骂,又怕真的被休,实在不敢多嘴了,只好悻悻然下去了。

冲出大门看到偷听的姚舜英,搁往日汪氏早喊小姑子去做饭了,今日却屁都不敢放一个,低着头老老实实去灶房忙活去了。姚舜英盯着她肥硕的背影,捂嘴大乐。

因为东西早就收拾好了,次日一早吃过饭,姚舜英他们就准备上路了。李兴元成亲自家不去喝喜酒,秦氏觉得过意不去,将自己珍藏多年准备留给姚舜英做嫁妆的两匹绸缎并一只红玛瑙镯子一只银簪子硬塞给了李氏。

李氏推脱不得只好收下,心里却打定主意将那只银簪子给大孙媳妇,布匹和玛瑙镯子则留着将来给姚舜英当嫁妆。

秦氏拉着女儿哭了一通才恋恋不舍地放手,云哥儿大多是以前的姚舜英带着玩,和姑姑向来亲昵。两岁多的小人儿似乎隐隐明白姑姑要走了,也拉着姚舜英嚎啕大哭。搞得姚舜英抱着小人儿温软的身子,也不由心酸起来。

汪氏缩在房里不出来,姚子都想叮嘱妹子几句又抹不开面子,站在那里讪讪地只管挥手。

启汶县和姚家所住的长植县同属南泙州,但中间隔了三个县,六百多里的路程。水路陆路加起来大概得走六七天的样子。

头几日坐马车兼走路,姚舜英这具身子毕竟年幼,稍微一折腾便觉累得不行,晚上一到客栈就呼呼大睡,根本没顾得上思考自己往后的生活。后面几日乘船,人轻松空余时间又多,姚舜英便开始向两位老人打听李家庄的情况。

第六章 码头

李家庄顾名思义,村里人十之八九都姓李。全村大概五十几户人家,坐落在一座大山脚下,离启汶县城三十多里的路程,因此村里人赶集大多去十五里外的吴家堡。

李家庄邻近的村庄有田家湾蓝家塘和王家岭,这三个村子和李家庄相互通婚。姚承恩的长子李大柱媳妇田氏便是田家湾的,次子李大梁媳妇王氏则是王家岭的,只有小儿子李大椽媳妇吴氏是吴家堡人氏。两口子唯一的闺女李大珍嫁到了王家岭。而即将迎娶进门的长孙媳妇蓝氏则是蓝家塘的闺女。

姚舜英听完暗自感叹,古代交通不发达,连选择配偶的空间范围都那么狭窄。心里不禁替人家担忧起来,这么祖祖辈辈地相互通婚下去,总有一天会生出畸形弱智的孩儿出来。

一边听两位老人说一边结合脑海中模糊的信息,姚舜英总算将李家的人口完整地拼凑了起来。长子李大柱家只三个儿子没闺女,分别是二十岁的长子李兴元,十七岁的次子李兴本,十四岁的小儿子李兴初。次子李大梁膝下两男一女,长子李兴家今年十八岁,次子李兴业十一岁。女儿李兴蓉比姚舜英大两岁今年十四。小儿子李大椽长子养到四岁不幸夭折,眼下只有一个闺女李兴菊,只刚三岁。这么一大家子人至今还未分家,钱粮都由李氏一人掌管。

随着客船不断地向前航行,姚舜英离李家庄也越来越近了。从今往后自己就要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全新的生活了,虽然叔祖父叔祖母待自己很和善,但自己终究是寄人篱下。

农村生活不富裕,无论谁家里多一张嘴吃饭都不是叫人高兴的事情。何况自己是个年幼的女子,根本不能帮助家里干些重活。不知道各位叔叔婶婶兄弟姊妹性情如何好不好相处,一想到这里姚舜英就忐忑不安。

前世看《红楼梦》,她还吐槽林黛玉矫情,锦衣玉食的好日子过着偏想那么多,自找不痛快。现在轮到自己了,她才感同身受。

人家林黛玉好歹还有父亲疼爱,贾家呆不下去还可以回扬州,自己可是没有退路了的。于是她也跟林黛玉一样,在心里不断告诫自己:嘴巴要甜一点,手脚要勤快一点,这样才讨人喜欢。

“好了英娘,船再拐个弯到了码头咱们就下船,走十五里路就到家了。”李氏手指前方对姚舜英说道。不一会儿船就到了码头,船一停稳,祖孙三人拿起包裹便走。

可能是坐船久了腿脚发麻,李氏下船的时候一个趔趄,身子一歪,走在她后面的姚舜英下意识地伸手去扶。可是她忘记了自己只是个十二岁的小萝莉,纤弱的身子根本不能承受李氏的重量。结果李氏倒是站稳了,她自己却一脚踏空,整个人身不由己地往水里跌去。

坏了坏了,这早春时节掉进河里可不是玩的。姚舜英闭着眼睛,似乎提前感受到了河水冰冷的感觉。不料危急关头,斜刺里一根扁担及时横了过来,将她的身子往旁边一推,竟然将她生生挡了回来。

虽免遭厄运,姚舜英还是吓出了一身冷汗。“田家三小子,多谢你帮了我孙女。”走在最后面的叔祖父大声对扁担的主人道谢。

惊魂未定的姚舜英抬头看去,才发现对自己施以援手的是一位穿着蓝色粗布衣服身材高大的青年,浓眉大眼的长得还挺俊的,看对方的年纪应该不超过十八岁的样子。

见对方扬着一双大眼打量过来,姚舜英赶紧弯腰朝人家行礼,嘴里道:“小女多谢公子相救。”

那人还没开口,旁边另外一个看着比他小几岁的少年扑哧一笑:“这孩子打哪儿来的,怎么说话文绉绉的,还公子小女的,你当是戏台上唱戏呢。哈哈,三哥你是公子了,三公子。”

姚舜英大囧,在这个时代自己根本就没和外人打交道的经验,这词儿不就是看戏学来的,怎么古代不是这么说的?不对,她完全接收了姚舜英的记忆,似乎这小姑娘就是这么跟外人说话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时一位中等个儿长相精明的中年大叔走过来一巴掌拍在那少年头上,张嘴骂道:“你个臭小子,就你话多,赶紧给老子滚一边去!”那毒舌少年被打得龇牙咧嘴,然后哭丧着脸走开了。

那英俊青年冲姚舜英笑了笑,轻声说了句“不必客气”后便去和姚承恩李氏打招呼去了,感情这一家子和叔祖父他们认识。

稍后叔祖父喊姚舜英过去给她介绍那一家三口,老人先指着那位中年大叔道:“英娘,这是你大婶婶田家湾娘家的堂兄田阿福,按辈分你要喊他舅舅。”李氏在一旁补充道:“这是我们老头子老家的侄孙女。”

姚舜英冲那人弯腰行礼,脆声喊道:“见过田家舅舅。”田阿福虚扶道:“好孩子不必行此大礼。”

然后叔祖父又指着那英俊青年和那毒舌少年道:“这是你田家舅舅的三儿子田青林和四儿子田青石,你往后便喊他们哥哥。”姚舜英抿嘴笑了笑,张口喊道:“田三哥好,田四哥好。”

田青林笑道:“姚妹妹好。”田青石则挤眉弄眼地道:“怎么你不冲咱们行礼呢?”田阿福板着脸骂道:“你个小子,不想挨揍就闭嘴!”

李氏呵呵笑道:“阿福啊,你家小四还是这么好玩,快人快语的。”田阿福道:“什么快人快语,分明是少教养,让您老看笑话了。嗨,都怪他娘把他给惯坏了。”

姚承恩道:“最小的娇惯些也没什么,再说这孩子实诚没什么花花肠子,倒也不招人厌。”

被长辈挂在嘴巴上的田小四一点都不觉得难为情,正冲姚舜英做着鬼脸呢,姚舜英不搭理他他就不停地挤眉弄眼。这孩子怎么这么讨嫌呢,真是欠揍。姚舜英忍不住扬起拳头恐吓他,猛然想到自己眼下的真实身份,赶紧将半扬的手轻轻放下,内心终究是气不过,狠命翻了个白眼过去。

却没想到这些小动作被田青林看到,姚舜英见对方身躯微微发抖似乎在极力忍笑的模样,立马觉得羞愧难堪,懊恼不已。暗自责怪自己:还真是沉不住气,竟然跟一个小屁孩较劲,这田青石的年纪也就和前世教的高一学生差不多大,姚顺英你至于嘛你。

见田家父子三人都挑着空箩筐,姚承恩开口问道:“阿福,你们这是到哪里干活,怎么挑着个空箩筐回家呢?”

田阿福道:“这不吴家堡的三员外修园子要帮工挑砖,这段日子地里活不多,有我媳妇和二小子加上老大两口子做足够了,咱们爷仨就去挑砖挣点小钱。”

李氏道:“这晌午刚过不久,怎么就收工了呢?”田青石道:“李家祖母,咱们今日挑到午时便完工结账了的。”

田阿福见祖孙三人拿着包袱,不禁问道:“姚叔你们这是回了老家了吧?”姚承恩道:“可不就是,几年没回去了,这回特地去看一看。”

田青石看了眼姚舜英,忍不住问道:“姚爷爷,这位姚家妹妹是来走亲戚小住还是常住不走了。”

田阿福斥道:“四郎又在胡说了,姚家姑娘有自己的家怎么会常住不走了呢?”

第七章 初至李家庄

姚承恩道:“这回小四可说对了,我们英娘还真就不走了。算命的说她八字和自己两岁的侄子犯冲,我那侄儿媳妇就让老头子带她来咱们李家庄过活。”这是祖孙三人商量好的借口,毕竟害得姚舜英来李家庄避祸的缘由不那么光彩。

“哦,原来是这样啊。”田阿福边说话边将姚舜英他们的包袱往自己的空箩筐里放,“咱们要共一段路,让我替你们拿一下吧。”对方正当壮年,而自己这边老的老幼的幼,姚承恩便坦然接受了。

“爹,您也累了,不如我来挑吧。”田青林抢着和田阿福换了担子,挑起来大踏步就走,其他人紧跟着往前走。

山间小路崎岖不平不太好走,可田青林挑着担子还健步如飞。跟在他身后的大家被他带动,也走得相当快。

姚舜英上辈子小时候原本是住在乡下的,不是没走过乡野小路,这速度也不是不能承受。可是这具身体是个一直在镇上长大的十二岁的小萝莉,走了一会儿便觉得吃力了。

姚舜英本想张嘴喊大家走慢一点,可看李氏这个老太太都走得稳当迅速,又觉得不好意思,只好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勉力撑着。

李氏听到她喘气声大了一点,关心地问道:“这山路英娘可走得习惯,要不要慢一点。”

田青石笑道:“走个空手路而已,姚家妹妹不至于这般娇弱吧。”

姚舜英本来想要求走慢一点,可听到田小四这么一说,好胜心强的她又改口了,说自己没事,大家不用走慢。

不知道是不是挑着担子比较累,最前头的田青林步子慢了下来,姚舜英渐渐觉得不吃力了。

一起走了大约五里路的样子就到了岔路口,两家人就要各走各的道了。田阿福道:“不如让我家三郎送你们回家吧,你看你们那么几个包袱。”

姚承恩笑道:“这几个包袱又不重,咱们几百里路都带来了,还怕这最后的三里路。”

田青林道:“姚爷爷您就别推了,还是让我帮你们挑回家吧。”

李氏道:“多谢你们了,老婆子估摸着我家的几个小子会来路上接我们的。”

既然两位老人坚决推辞,田家父子也就不再坚持,双方分路而行。

刚走了不远,果然路上高石上一胖一瘦两个少年在张望,见到姚舜英他们一下就冲了下来。嘴里喊着祖父祖母,争着将包袱抢过去背。

李氏乐呵呵地指着两个孙子对姚舜英介绍道:“这是家哥儿,在咱家排行第二。这是初哥儿,排行第四。”

姚舜英赶紧甜甜地喊了声“二哥四哥”,李兴家冲姚舜英嘿嘿笑了笑,李兴初则响亮地应了一声。

李氏对两个孙儿道:“这是老家伯父家的二妹妹英娘,往后就常住咱们家了,你们两个要好好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