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做回单亲妈妈-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福寿阁座上客。
这一架大获全胜。陈氏长期被江氏压制,今日出了一口恶气。江华那孬种,挨打的间隙承认了沸沸扬扬的谣言有不少枝叶是他们无中生有,添加上去的。
族老当机立断,让把这场打架宣扬出去,最好能传到泉州,把造谣诬陷的罪名座到江家头上。
也有人之前听到些风声,暗地里认为阿祥痛打江华是报复自己头上的绿色疑云。可即使这样,他那拳也是挑了最好的时机挥出去,使得自己从一年前被人嫌恶的不孝不义,一跃成为维护家族兄妹的勇士。
阿祥要的效果还不止这个。他对族人说,张歆即使改嫁程启也没什么,甚至,是应该的。
首先,程启没老婆,张歆没丈夫,如果一个愿娶,一个愿嫁,合情合理,无罪无错。
其次,要不是程启,小强多半回不来,张歆也活不成,一个家生生完蛋。程启对张歆的恩义怎么报答都不过分。戏词话本不都说么,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如果程启想娶,张歆理所当然应嫁。
再说,张歆不是陈家嫁出去的女儿,是陈奉贤入赘张家生的女儿,又招了上门女婿。她的出生和婚姻都是为了延续张家的香火。虽然有了小强,可孩子太小,还不能支撑门户。再找个男人帮她撑起张家,抚育孩子,也说得过去。
至于陈家,她从前不是从陈家嫁出去的,再嫁也同陈家没关系。
旁边听的人,就有暗中想:这念过几年书,还真是不一样。乍一听挺歪的理,给他说的一套套的,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
陈氏家族多数人对于张歆可能再嫁给程启的看法是矛盾的。一方面,陈林氏是官府正式表彰的节妇,张歆是受人赞誉的孝女,让陈家人脸上有光。一旦改嫁,张歆的好名誉就没了,陈林氏的光环也受影响,陈氏家族好容易高大起来的形象,将崩溃。另一方面,以陈家的现状,就是未婚女儿,进程家门也是丫头,最多侍妾。张歆再嫁之身,如果真能给程启做正妻,无疑给陈家挣了面子。以张歆对陈氏的帮扶,将来好处更大。
没有人反驳辩论,大家都等着族老发话。
张歆对于自己的来历,只说原在南京,母亲那边已经没有近亲,丈夫原就是孤儿。陈氏家族也没人细问打听。
南京离他们太远,只知道是开国的都城,很大,住了很多官很多民,很繁华。具体的哪条街哪个号哪一家,对他们完全没有意义。一个女子,如果不是在原来地方无依无靠,过得不好,即使为了孝道,也不会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千里迢迢,亲自送父亲骨灰返乡。回来了,认祖了,就是一家人,何苦非要逼她揭出伤疤?
流言传到湖西村,就有人着急起来:阿歆从前到底在哪里?母家和夫家还有没有人?找他们来证明阿歆冤枉呀。
有族老说话:“没有的事,慌什么慌?不过几句谣言,又不是官府要判罪,找什么证人?外人怎么说不管,族人不得传谣。”
一个家族的兴旺,说到底,要靠儿孙争气,然而,也需要一点运势的。湖西陈家一直以来缺少一点运势,一直很想抓住一点。
张歆的出现,是个好兆头。陈家没有犹豫地接纳了她。她的来历确实有些不明白,因而,族老们一直留意着,推断着。
他们看见她孝敬陈林氏,友爱兄姐,提携晚辈,善待族人,一点点地做,一点点地成功,慢慢地站住脚,慢慢地赢得自己的地位。他们困惑了,怀疑了。张歆不是不好,而是太出色,不象陈奉贤能够生养出来的女儿。
她美丽,聪慧,年轻但沉稳,见识过人,机敏练达。什么样的父母,什么样的人家,才能养出这样的女儿?能养出这样女儿的人家,即使招婿入赘,又能看上陈奉贤?陈奉贤在陈家子弟里算出色的,读过几年书,胆子大,会讲话,眉眼英挺,有女人缘,可毕竟是个粗人。什么样的运气,使得他在受伤失忆,年纪也不小的时候,还能娶上张歆的娘?
等到张歆向他们推荐跑船人带回的作物和蔬菜,这种困惑怀疑就更浓了。
那个番茄,跑船的水手听西洋人说是狼果,好看但有毒,不能吃。张歆告诉他们能吃,还很好吃,可以凉拌,可以热炒,既能做菜,又能做果,喜晒喜干,只要肥足,好种好长。
一个深闺女子,怎会知道的比走南闯北的船员还多?从没拿过锄头的人,怎会知道怎么种菜?
几个族老凑在一起,交换意见,一致认为陈奉贤这个女儿太神了!神秘,神奇!除非陈奉贤掉进龙宫,被哪路神仙招了女婿,要不然,真不知他怎么生出的这个女儿。
最年长那位说道:“这是祖宗保佑!我们陈家向来勤恳,从没出过作奸为恶之人,这么多年不走运。老天开眼,送来一个仙女儿。这是祖宗先人积善积德的果报,是好事!”
族老们不需知道张歆的过去,只要知道她能帮族人走向更好的未来,就够了。
江家为什么要诋毁她?还不是为了继续压在陈家头上?敌人要祸害的,正是我们要保护的。
族老们说:“初嫁从父母,再嫁听自己。阿歆姓张,她儿子也姓张。张家的事,自己做主。”
113 效果
程七少可不是拿了钱不给人帮忙的人。虽然,董氏什么也没有交代,程七少明白自己应该站在哪一边,也就明白了该做什么。
听见有人在他面前提起那些传言,程七少不屑地摇摇头:“三伯父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象当年一般行事?”
怎么?传言竟与程三老爷有关?
程七少不当回事地说起程家旧事:“当初,祖父在我爹兄弟几个里面挑下任家主,让他们每人分管一部分生意,看谁做得好。一开始三伯父做得最好,大家都以为非他莫属。三伯父兴许太得意了,一时疏忽,惹出大麻烦,家里好容易才摆平了。我爹管的那摊生意,异军突起。长辈们转而看好我爹。这时,不知哪里就传出了我爹的谣言,说我爹私德不检,说得有鼻子有眼,难听得很。还好,我爹平日怎样,祖父他们都是明白的,查下去才知道,原来竟是——”
大名鼎鼎的程氏家主之位的争夺内幕,由当事人之一的爱子暴料,不是随便听得见的,对面几个人满脸八卦的兴奋:“难道是三老爷造谣中伤?”
程七少怡然一笑:“我可没说这种话。子为父隐,三伯父再与我爹不合,也是我爹的亲哥哥,我的亲大伯。你们不可胡说八道,传出去,害我挨家法。”
“当然,七少没说,什么也没说。”可他们都已经听明白了。当年三老爷为争家主之位,造谣中伤亲兄弟,被程家长辈发现,失去资格,至今兄弟仍然不合。
那边程七少盯着酒杯,幽幽叹了口气,似乎自言自语:“一个位子,几个兄弟抢,使些手段还罢了。泉州城里大大小小多少酒楼,也没哪家就不许哪家活。启哥也是程家人,还是晚辈,三伯怎就这么狠?张氏清清白白一个人,他也不怕损阴德,一盆血污水愣往人头上泼,若是出了人命——哎,可惜我是他亲侄儿,出头说句公道话都不能。”
,原来这回的传言是程三老爷故伎重施。程老爷入股客如归,可不是跟福寿阁杠上了?先前愣是把福寿阁另一个大厨给挖了过去,可惜没起到什么作用,既没打击到福寿阁,也没能盗出人家独家菜。福寿阁的厨房完全把在张氏手里,用的都是张氏的人。张氏对程家甚为防范,程启母子派过来的人连厨房都进不了。
听说福寿阁用得特殊调料都是张氏带着几个心腹在家里配好,碾碎了,一罐一坛地封好,拿过来,厨房里帮工的,都不明白到底有几样,什么配方。张氏小心成这样,哪里象动了情的样子?更不可能是来投靠程启。
寡妇门前是非多,心气再高,也得谨小慎微,多行避让。流言既出,张氏若是受不住,以死明志,她一双儿女年幼,手下群龙无首,福寿阁自然垮了,客如归说不定还能借机收揽。就算张氏不死,为示清白,也要躲着程启,与他散伙,福寿阁还是垮了,客如归还是有机会收揽。张氏苟活下来,也不可能再象过去那么硬气,程三老爷和朱二弄得好就能人财两得。
程三老爷真不愧差点做了程氏家主的人,这一手真是高明!也真狠毒!为跟族侄抢生意,不惜陷害孤儿寡母!
这时礼教昌盛,儒家教育下,多数人心里都有那么点正义感,助弱除强的责任感。程七少这些朋友又多是年轻气盛,家境良好,任性妄为的。想着知道内幕的程七被家法孝道束住手脚,不能出头说明真相,眼睁睁看着张氏被人诬蔑,心怀郁闷,越发觉得张氏母子可怜,程三老爷可恨!
程七不能出头说话,他们可以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张氏本身可怜可敬。他们这是做好事,做善事啊!
一夜之间,大街小巷传开了。先前有关张氏和程启的传言全是假的,是有人故意放出来的,目的在于打击福寿阁。福寿阁和客如归的恩恩怨怨,来龙去脉,被说得清清楚楚。
老百姓也许不如上位者聪明,受的教育少,心却更明,眼也更亮,很多时候只要知道足够的事实,自然能推断出相应的结论。
客如归的事就发生在他们眼前,之前不知道内里究竟,也看到了一些,听说了一些。对得上,全都对的上!原来是这么回事!就说呢,南京那么远,官府公文还得走个把月呢,两边行走的人少之又少,倘若谣传是真,也该是官府先出面拿人,怎会从市井传起来?心思都用在怎么恶毒上,缺德啊!怪不得生意做不过人家!
泉州人用行动表达他们的心意,一时间福寿阁生意暴满,客如归门可罗雀。
程三老爷和朱二无奈,再次打折降价,想挽回一点人气。
有个贪便宜的一脚踏进门,就被同行的人拉着衣襟扯了出去:“他家黑心肝的,他家的酒菜你也敢吃?吃一口回家上吐下泻肚子疼,省两个钱还不够买药。”
这话被边上不认识的听去了一半。半天后,程三老爷听说外面传言,客如归黑心,以次充好,害得食客上吐下泻肚子疼。了不得,快叫官府来封了这个黑店!
程三老爷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没想出对策,官差衙役真的上门来了。
官府抓人封产要有凭据,当然不是为了才传开的黑店一说,是朱二四年前在福州犯下的案发了。
朱二当日生意不顺,在街上与人口角,失手重伤一个人。那人内伤,当时没太大异样,朱二胡乱赔了几个钱,包袱一卷,气闷地跑回泉州。那人当天夜里死了,家人想要寻仇,已经找不到朱二,只是听口音知道他是闽南的。死者家里也是有些头脸,有些背景的,这些年一直在找朱二。
有个与朱二有过往来的,当日见证了那场争执,认出了朱二,因有求于王氏家里,没有出首,直到最近才给死者家里透了点消息。巧的是,死者有家近亲就是曾害朱二赔钱的仇家,意外伤人,被当成了蓄意谋杀。
死者家里要求重惩凶犯,还要赔偿。朱二自己名下的财产已经被折腾得没剩多少,管着的田地宅院,契纸都在王氏手中,是当初分给朱大两个儿子的。现在这个客如归,虽然是朱二拿公中的钱投资,契约都是朱二经手,就当朱二的财产,封了。
程三老爷气晕了。朱二的本钱早就折腾没了,现在的客如归都是他掏钱在撑着,一多半股份都是他的啊!
官差才不管。契纸上没程三老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