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言情浪漫电子书 > 独倾秦王心:疑是故人来 >

第24部分

独倾秦王心:疑是故人来-第24部分

小说: 独倾秦王心:疑是故人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悲悯地看着我,小心翼翼为我擦去嘴角的血,拥我入怀,她的怀抱一如母后的怀抱,温暖柔软。

这样的怀抱让我的心刹那静如止水,却又波浪滔天。

我热泪盈眶,想在有生之年全力珍惜眼前之人。

我紧紧地回抱着她,象一个行将溺亡之人,紧抓着救命稻草,她就是我的救命稻草,我唯一的救命稻草。

我收回思绪,望着昏睡无知的我的稻草,心如刀绞。

此生,我只对两个女人付出过真心,一个已离我而去,另一个……难道你也要弃我于不顾吗?

不行。

不行!

没有我的允许,你不可以死,我不会让你死!绝不!!

我紧紧握住她的手,想要把我的温暖,我的生气传递给她。

我想起母后殡天当日,我絮絮地对她讲起我从未语人的陈年往事,她默然静听,静听我积藏经年,无人可诉的甜蜜,痛苦与仇恨。

我的讲述让她想起了她的母后,死在燕国国破当日的她的嫡母。

我听得出她的痛,她对燕王后悲惨离世的深切心痛;我亦听得出她的恨,她对秦人,尤其是对我这灭燕元凶的刻骨仇恨。

我想起与她初见时她眼中滔天的恨意,杀意,想起在上林那晚她的疯狂之举,我问她是否还想杀我?

她暖昧却又明确的答复让我黯然。

她追问我因何在她给出如此答复后还能允许她存活于世。

我不假思索地给出我的答案,亦是我的肺腑之言。

她的泪在我说出那句话后,如瀑直下。

我和她无语对望。

透过她眼中的重重泪雾,我直直望进她的眼底。在那里,我看到被囚镇其中不驯挣动的深情,这深情可是为我而生?

掌中传来轻微的触动刹时拉回我的思绪,是她的指。我的心几乎因为这轻轻一触狂跳而出。

她醒了?

我急忙分开手掌,焦切地直瞪掌中的纤纤素手,再动一下,再动一下,求你!

等了许久,不见动静。

我的心由狂喜重归沮丧。

“你到底什么时候才会醒,不要再睡了,睁开眼,睁开眼看看我,好不好?”我重又握紧她的手。

不是还想杀我吗?我等着呢,等着你醒过来杀我,只要你醒过来,就算要我立时将命交付与你,我亦甘愿。

第四日,姬梅仍是未醒。

我心思烦乱地批着奏章,呆呆地盯着眼前刻满篆文的竹简,却是一字也未曾入眼,御医的话在脑中盘旋不去:若今明两日夫人尚不能醒,只恐凶多吉少。

想着初见时她冰冷清丽的容颜,想着她在上林时的激愤之举,想着她就在几天前还给予我的温暖照拂,心中似有一只浴火猛兽狂暴扑跳。

抬眼望去,奏章满室。

我望着这一堆堆,一卷卷的奏章,烦躁欲狂。

我想推翻这屋中所有的奏章,我想杀掉咸阳宫中所有的男女,既然那令我惟一珍惜爱重之人命不久矣,你们这些无足轻重的家伙又凭什么苟活于世?何况在你们之中,还潜藏着伤害她和那孩子的凶手。

若她当真挺不过今天,那么宗正和郎中令也不必再费心追查投毒之事了。我,会杀掉这宫中所有的人,为我她陪葬。

想到这里,我狠狠掷笔,振袍而起。

我要去陪着她,当她性命攸关之时,我想不出自己如何还能心安理得地坐在这里批阅国事,于我而言,她的命此时就是最最重要的国事。

她曾在我最痛苦无助之时给予我生命之光,那么,现在就让我陪在她身旁,给予她力量,我的梅花,你不可以有事。

姬梅的寝房门口,我差点被一个飞奔而出的宫人撞倒。

难道?我的心猛地一抖,狂跳开来。不,不,不会的!

瞟了一眼因为冲撞到我而吓得跪在地上缩成一团的宫女,顾不得喝斥那人的莽撞,我快步走进房去,在她眼看跌落于地的一瞬间,伸手接住了她。

她哀哀望我,似有千言万语,半晌后,忽然大放悲声。

后来我才知道,她的嗓子哑了,在我到来之前,她似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她才会哭得这般伤心吧。

当她得悉小昭的死讯,疯了似地想要下地去看那孩子,力气之大,令我几乎把持不住,我明白她是不相信,不相信那孩子不在了,所以,她要去确认。

莫说是她,就算是我,直到现在也时起恍惚,怀疑自己当日所见惨景不过只是场恶梦,如果,那只是场恶梦该多好。

我终是拗不过她,带她去了那孩子的房间。

她缓缓坐在那孩子的床上,颤抖着手,小心翼翼地遍遍抚摸床上的被褥,象是在抚摸着那孩子,她的眼泪断了线的珠子般,簌簌而落。

起初她只是无声落泪,继而是压抑低泣,最后她扑倒在那孩子的床上放声痛哭。

我默默地看着她,一任她哭,一任她渲泄心中悲伤。

心中忽生感慨,若有一天我死了,她可会为我落泪?哪怕只是一滴。她最有可能出现的表情该是万分欣喜吧。

不共戴天的仇人死了,焉能不喜?

沉郁的心,因着这点无稽之想平添了一份酸痛,我望着她不断耸动的瘦弱肩胛,深深呼吸。

第七天,据姬梅和那孩子中毒第七天的时候,事情的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原来,几个我的“女人”因不满姬梅独占王宠,于是合谋想要毒杀姬梅,又因其中一人是当日带头欺负小昭后被姬梅掌掴的公子申睢之母,所以,又招致了小昭的连带受累。

她们先是贿赂出宫采买的宦人为其购得北狄剧毒千片雪,后又许以重金收买庆元宫中制作点心的厨人,要其投毒。那厨人起先不肯,她们便以厨人年迈老母与痴傻阿姊之命为要挟,逼其就范,那厨人逼不得已助纣为虐,投毒后按事先约定自杀身亡,以期死无对证。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冷冷一笑,握碎了掌中的水晶杯。

我命人将那几个贱人连同为其奔走串连的宦人,宫女一并带至西垂宫,我要在那里好好地“款待”他们。

七名“夫人”并四名宦人,七名宫女,共计一十八人。

我站在殿上,负手而立,冷冷看向殿下。

殿下,一十八人一前一后分成两排,前排是我的女人们,后排是宦人和宫女。

他们跪在地上,一个个觳觫有若筛糠。

我恨恨地望着他们,心中,怒焰冲天。

那孩子哪里得罪了你们?姬梅又是哪里对你们不起?

你们怎么忍心,你们怎么敢?!

你们何其残忍,何其歹毒!

我恨不能一下子冲下去一人一剑直刺心窝,结果了他们的狗命,但我不能,那样岂非太便宜了他们!

我绝不会让他们轻易踏上黄泉路,我要一点一点地折磨他们,我要让他们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要让他们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后悔作出那般猪狗不齿的下作事情来。

“大王——”正在这时,一个女人披头散发地冲上来扯住我的袍角,仰面望我,不住哀号,“大王,臣妾知道错了,臣妾知道错了,大王,求大王开恩饶了臣妾吧,大王——”

我眯眼看着她,慢慢俯下身,抬手擎起她的下巴,不动声色地盯着她。

那女人吓得住了哭声,怯颤望我。

稍顷,我对她淡淡一笑,“想让寡人饶了你,是吗?”

“大王臣妾知道错了。”她抽抽噎噎,满脸惧色道。

“可以,”我冲她哼然一笑,点点头,“寡人可以饶你不死,不过,”我盯着她的眼,“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女人眼中一霎绽出希望的光芒,迫不急待地接道,“什么条件臣妾都答应。”

我嘿嘿一笑,“什么条件都答应?”

女人使劲地点着头。

“让那孩子活过来,”我蓦地收了笑容,逼近她,“让那孩子活过来,我就饶了你。”说完,我猛地松开她的下巴,同时将她狠狠一推,女人一下子跌坐在地上。

她犹不死心,又扑上来紧紧抱住我的腿,急急表白,“大王,大王看在我为您生儿育女的份上,饶了我吧,臣妾再也不敢了,大王……”

再也不敢了?还想有下次?

小昭恐怖的死状,姬梅昏迷时惨无人色的脸和醒来后伤心欲绝的哭声在我眼前交相闪现。我一时痛怒交加,抬起脚狠狠向那女人踹去,女人一声惨叫侧仆在地。

“拖下去!”我嫌恶地瞥了一眼,沉声怒喝。

两名内待一拥而上,将哀号连连的女人拖回殿下。

一十八人,公平对待,每人不多不少各责一百廷杖。

我坐在御座上,冷眼看着那些贱人在杖下惨痛呼号,血肉横飞,心中稍感快慰。

但,这,还不够。

一百杖后,有两名“夫人”当场毙命,其余十六人皆气息奄奄。我命人用冷水将他们泼醒,一个眼色过去,又要人给他们各灌了一碗凉水。

加料凉水。

我坐在殿上,气定神闲地等着。

不多时,西垂宫中传出了此起彼伏的惨叫声,除了刚刚命丧杖下的二人,其余十六人皆在地上翻滚呼号。

我面无表情地看着他们,看着他们在我面前撕心号叫,看着他们的脸孔和身体在我面前抽搐变形,直看到他们七窍流血,最终一动不动。

我漠然地看着,泰然地欣赏着,冷冷地哼笑着。

知道那水里放了什么吗?

千片雪。

很多很多千片雪。

睨着阶下的血肉狼藉,我的心中升起复仇后的快意。

我随后命人将断魂钉楔入那些贱人的七窍,这样即使到了地下,他们也永世不得超生。

小昭,你看到了吗?父王发过誓,要让那些害你的人以比你痛苦千万倍的方式死去,父王作到了,你高兴吗?

我的梅花,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再也不会伤害你了。

第44章 第二十四章:四海归一(1)

赵政(嬴政)

早在春节之前,我便已开始考虑攻齐之事。

六国之中,韩、赵、魏、楚、燕五国已先后被灭,而今只余齐国苟延残喘,我已迫不急待地要将这最后的障碍剪除,实现史无前例的统一。

这将是一次伟大的壮举,而我也将因此而名垂千古,我对此深信不疑。

春节后接连发生的这几件事,也没能阻挡我攻齐的决心和步伐。

处理完投毒之事不久,我即以齐国拒绝秦使访齐为由,对齐宣战。

此次,我命王贲由故燕南地进攻,以避开齐军主力,攻其不备。我要的是速战速决,不想再犯攻楚时的错误。当年,我秦军攻楚,与楚军主力正面冲突,以致形成旷日持久的拉锯战的局面。

齐人对王贲的突袭果然猝不及防,毫无防卫之力,我军势如破竹,径取临淄,田建那无用的废物只有拱手奉国的份儿了。

前日,我接到王贲从临淄发回的喜报,不禁振衣而起,仰天大笑。

很好!王家父子果然不负我望!

想来六国之中,除韩国之外,其余五国竟皆为王家父子所灭。

……

天下一统,很多事情亟待解决。

第一件就是我的尊号问题。

夏商周三朝天子皆称为“王”,周平王迁都洛邑后,诸侯中亦有人开始僭越称王,至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国君尽皆称王,就说那被灭的六国国君皆是与我一般的“大王”。

六国既灭,四海归一,我若继续使用“王”这一尊号,何以彰显我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何以彰显我不见来者的高标卓尘?

所以,我是万万不会再用“王”这一称谓了,我的臣子们也一致认为这一称谓已不再适合于我。李斯对我说我的功绩古往今来不曾有,五帝不及。根据这一启发,丞相王绾奏道,“古有天皇,地皇,泰皇,而泰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