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老兵志怪谈异-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套,在明朝弄得也是风生水起。
这样一来,朝野上下人人小心,弄不好被人安个谋反的罪名,那就有冤无处伸了——这种事儿就算是告到皇帝那里,也肯定是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
再加上当时文字狱特别厉害,正史史官们个个曲意逢迎、不敢正书,所以明朝历史极不可靠。反倒是野史杂记一类的东西,比较丰富翔实。
有关这一点,就连明末大家蝶庵居士就曾说过“有明一代,国史失诬,家史失谀,野史失臆。故二百八十年,总成一诬妄世界”
这样的结果就造成了无数的冤狱错案,很多人被无辜卷入谋反大案之中,上告无门、负屈衔冤,大牢之内,多是等待开刀问斩、甚至是身被凌迟、祸及子孙的“谋逆”死囚。
老夫年轻之时,曾经看到过一本明朝狱吏所写的《明狱录异》的野史杂书,其中就讲到了大明永乐年间,关押死刑重犯的大牢之内,就发生了狱暴怪事。
据那《明狱录异》记载,明永乐年间,大牢之内近百名涉及谋反的死囚,一个个连称冤枉,说是自己根本没有谋逆的言行。只是这种大案无人为其鸣冤,数次草审之后,就等秋后开刀问斩。
在离执行斩首一个月前,晚上夜静更深之时,大牢之内突然有一个汉子仰天嘶叫起来,好像拼尽了浑身的力气一样,一阵怒吼撕心裂肺、惊天地泣鬼神,眨眼间怒吼顿止,那人也是气绝倒地。
更为惊异的是,那人刚刚倒地,整个死囚大牢之内,近百人全部像他那样,齐声嘶叫怒吼
那个场面,当然是让人惊恐万状、魂飞魄散。平时犹如牛头马面、凶神恶煞的狱卒们,一个个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近百人齐声怒吼狂叫之后,一个个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直到狱头引来大批军士前来,狱卒们这才打开牢门进行察看。
只是,那些狂吼怒叫的囚犯们,早已是气绝身亡、魂魄离体久矣。
一下子近百人死在牢中,而且全是有谋反罪名的囚犯,这当然是件大事。狱方层层上报,没有人敢扣案作主,故而一直惊动到皇帝那里——是不是有人杀人灭口、妄图侥幸漏网啊,毕竟近百谋反之徒死在牢内,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后来,明成祖朱棣亲自派来心腹重臣,着手调查此案,看看是否有人从中作梗。
那位大臣知道事关重大,先将当时的一帮狱卒、狱吏抓了起来,一个个严刑拷打,非要逼他们说出指使之人不可。
只是,虽然一帮狱卒、狱吏有受人钱财、为人消灾的嫌疑,但那近百名死囚身上并无任何刀枪之伤,甚至连条鞭笞的痕迹也没有,又经仵作查明,死囚体内未曾中毒,所以一时也查不出真正的死亡原因——那帮狱卒、狱吏深知此罪甚大,当然是宁受酷刑,也不敢承认是自己受贿害人的,更何况他们确实也并没有那样做。
眼看此案一直无解,那位大臣无法向皇上交待,自然是心急如焚、慌作一团。
自古以来就是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那位大臣只怕皇上见怪,一时心急如焚,自然就无计可施问鬼神。
好在当时佛道两教甚为兴盛,其中不乏高僧名道之人。那位大臣于是就秘密请来一位在当时颇负盛名的道长,向其求教。
那位道长听过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亲自堪查现场现状之后,就告诉大臣说,人体之内有三尸神居住,其中上尸神在人头里面,中尸神住在人的肠胃之中,下尸神住在人的脚下。
那些寄居人身的三尸神,指使人体做出贪财好利之事,从而配享人间的荣华富贵。但它们性情极爱自由放荡,而又贪图祭坛,故而稍受痛苦错待,就盼望着人的早死,它好恢复自由之身。
而那帮死囚之中,一个个在死牢当中提心掉胆,不晓得那天就会身受刀斧之刑,自然是十分紧张、度日如年。所以寄居在他们身上的三尸神,肯定盼不得他们早点死去。
故而三尸神中的上尸神,就有可能让其主人胡思乱想、发痴癫狂,遇到性情暴烈之人,就会不由自主地爆发起来,一阵狂吼怒叫,气炸了肝肺、爆裂了血脉,让人在一刹那间倒地不起
郑兴初讲到这里,若有所思地说:“不管那种解释正确与否,但这种狱暴怪事却是不少,除了《明狱录异》之外,其他朝代亦有记载。并且从医术上来讲,一旦遇到极度的愤怒与冤屈,或者是其他异常状况,一阵狂吼之后,是真有可能倒地而毙的”
“这种野史轶事,肯定是有真有假,或者是说,怪事是真实曾经发生过的,只不过原因嘛,解释得有些牵强附会罢了”刘老大说。
“是啊,就算是会发生那种怪事,总得有个引子才行啊,要不然人人都有生气发怒的时候,要是随随便便地就会气炸心肺、爆裂血脉的话,那就麻烦了”郑兴初也是认为刘老大所说正确——一些野史轶事确实曾经发生,但个中原委,无人能够解释得清楚。
“老先生,你刚开始还曾讲过军暴呢,会不会和狱暴一样,会让人在短时间内气绝身亡啊?”狗蛋兄弟不无担扰地说。
“哈哈,军暴之事,虽然不多,确也极有可能发生过,毕竟是兵乃凶杀之器,若有异样,危害更大”郑兴初说,“不过,这森林中的那些小日本,他们究竟是不是死于这类怪事,老夫却是不敢妄下断言”
“对对对,不管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什么怪事,也不管古人解释得正确与否,目前都与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倒是眼前的那些小日本,究竟是死于何种怪病怪事,这才是我们最为急切关心的”刘老大说,“郑老先生啊,你当时看到的情况,是不是与野史轶事中有关狱暴、军暴的情形类似啊?”
“当时吧,老夫也是突然遇到那种情况,吓得我躲在草丛当中只顾发抖呢,也没有瞧清楚,”郑老先生说,“不过,从他们那拼命似的狂吼乱叫来看,确实是非常的像”
“好啦,我看反正我们在这儿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还不如先到小鬼子那儿瞧瞧情况呢”大傻兄弟不耐烦地说,“早点儿完成任务早点儿回去喝个痛快,呆在这个鸟林子里,真是让人急得发慌”
“长官呐,我张开河就不用跟你们一起去了吧?想到那个地方我心里就直打颤儿,真的是害怕啊”张开河说,“你们说让我来带路找到我的救命恩人,任务我可是算完成了”
“呵呵,没有问题我们绝对不会勉强你在前面带路的,只要你给我们指个方向就好”刘老大非常爽快地回复张开河说。
“这样吧,反正这事老夫我也是摆脱不了的,就干脆让张开河暂且住在我这里,老夫给你们前面带路”郑兴初说,“老夫只提一个条件,刘长官你看如何?”
“这真是太好了,郑老先生,你尽管说,只要是刘某能够办到的,那是绝对不带含糊的”刘老大激动起来了,“能够得到老先生如此相助,刘某真是非常感激啊”
“哈哈,老夫绝对不会提些什么苛刻条件的刚才听你们说,那小日本准备把在中国掠夺的稀世之宝、奇珍异物运回他们东洋老家,所以嘛,老夫想要在你们大功告成之后,让老夫捡上一件东西”郑兴初说,“刘长官请放心,老夫一不要金、二不要银,更不贪多,只想得到那本《方物谱》的第三卷——如果有的话”
“没有问题只要那里面有的话,一本书嘛,随老先生拿去就是”自古以来就是将在外、不由帅,刘老大也就大度地说。
“好,真是爽快”郑兴初再退一步说,“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多住两天的话,老夫可以抄写一份也行,不要为难长官将来不好交差才是”
这当然更好,否则万一让上峰知道了,刘老大避免不了有违令之嫌。
一拍即合之后,我们简单吃过点儿干粮,马上和郑兴初一块向森林秘密处前进
等到我们发现森林中的小日本巢穴之后,才发现真正的情况虽然在表面上与郑兴初讲的相似,但其中的原因,则是让人汗毛直竖
鞠躬感谢海云兄的新年大礼,让大哥破费了,兄弟在此真诚祝愿海云兄在新的一年里事事如意、合家欢乐,平安健康、心想事成
再次感谢海云兄
【第三百五十章】灵物之谜(13)
【第三百五十章】灵物之谜(13)
听郑兴初讲了段《明狱录异》上记载的有关狱暴轶事,刘老大就急切地想要前去瞧瞧,那帮小日本究竟发生了什么怪事,是否和野史记载的一样,能够让人一阵狂吼怒叫,气绝身亡、成片倒毙。
由于张开河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不愿再次再往那片恐怖之地,所以就由他暂留郑兴初草庐居住,让郑兴初老人家给我们一块前往——我们已经答应郑兴初,不但给他那《方物谱》的第三册,而且会将打死的小日本头颅送给他,用来种植地狱蓝。
一路之上我们披荆斩棘、餐风宿露,悄无声息地向前摸进,纵有比较路熟的郑兴初老先生在前带路,我们仍是摸了三天两夜才算接近日军的秘密机场。
我们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是傍晚时分,为了先了解一下情况,避免打草惊蛇,刘老大命令各连就地潜伏,不得冒然出击。
当时正值月中,一轮圆月升起来时,透过林中缝隙,模模糊糊地可以看到秘密机场的大致情况。
要说小日本还真是鬼点子不少,竟然想起在森林之中建了一座秘密机场,若非那个猎姣公主说起,一般人还真没有想到,他们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砍掉林木,建成了一座机场——这或许是因为近来有不少日军机场被国军或者是共军的小股精干部队偷袭所致吧。
这座秘密机场并不算大,上面已有两架巨大的铁鸟停在那里,边缘部份建有几排简易帐蓬充当营房。看样子他们以为这座机场绝对不会被对手发现,所以驻守的日军并不算多。
可能是这座机场已经差不多建造完毕,所以我们观察了一番,也并非发现有什么做苦力的民夫。当然,这也可能是他们不允许民夫住在距离铁鸟太近的地方吧。
圆月升至中天之时,突然听到从一座帐蓬中传来惊心动魄的嘶喊之声,好像是在看到什么极为可怖的东西,本能地惊叫起来一样听得我们脊背发凉、寒毛直竖
那种撕心裂肺的吼叫转瞬即停,周围立即再次恢复了平静,只有一队巡逻的哨兵慌里慌张的跑向那座帐蓬
天亮时分,就见大约一个连队的小鬼子随着哨声集合起来,一阵叽哩呱啦之后,那些人就开进昨夜发生吼叫的帐蓬之中,然后就看到两人一组,抬着一具僵硬的尸体出来
不管那座帐蓬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怪事,但我们至少算是看清了这里日军的情况。那就是,或者他们以为这座机场极为隐蔽、不可能被我们国军发现的缘故吧,所以派来驻守防卫的日军并不算多,估计也就接近两个连的兵力——兵力太多,给养运送也是非常麻烦的。
故而刘老大决定趁早拿下这片机场。于是就传下令来,看到小日本一旦开始自相残杀,机枪连马上冲锋在前,其他各连紧随其后,争取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小日本缴械投降,达到我们当初预计的兵不血刃的目的。
然后,刘老大小声与郑兴初商量了些什么,就见郑兴初从怀中掏出两个蓝色的小瓷瓶,交给了刘老大。
刘老大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