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煮妇难为 >

第362部分

煮妇难为-第362部分

小说: 煮妇难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郎第一次见到母亲如此强悍,竟然也能安慰自己。

“那三个人留着也没什么用。只留下一个扫院子看门的就行了。剩下的两个都给辞了,家里的活儿也不多,咱们娘们干。”

张老太太说得轻松。李氏却是不乐意了。

“你说什么呢。这么大的家,怎么干的过来。”再说了,你都这么大岁数了,只可能是我一个人干的。

张老太太瞪眼睛:“全院子,统共就是三个人。你跟我还有你男人,就这三个人的饭做不了?这三个人的衣服洗不了?”

俗话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李氏再回头过那种苦日子,这比杀了她都难。

傍晚时分,李氏就背着包裹敲开了儿子宝儿的门。

看着丢在地上的包裹,以及哭的一脸鼻涕的婆婆,白兰有种要抓头发的冲动。

“好儿子。娘这辈子就只能指望你了。你爹那个废物,竟是让我无路可走。我回去。只能当个老妈子伺候人了。”李氏哭哭啼啼的拉着宝儿的手不松开。

宝儿只得点头道:“那,娘,咱们可说好了啊。咱家里住下是可以的,但是你不能跟我媳妇儿干仗啊。”

李氏气的忍不住拍桌子骂人,但是人在屋檐下少不得忍气吞声。

“瞧你说的,娘又不是那讨人嫌的人。”这才想起还没跟那强势的媳妇儿打招呼。

擦了擦眼泪,李氏舔着脸笑的谄媚:“媳妇儿,你不会不让娘住在这里,不管娘的死活的吧?”

白兰心道:我若是收留了你,将来那两个老不死的还得来。

这一次绝对不能开这个口,白兰道:“当然不会,只是我现在身子骨不适不能伺候娘了。”

这就是答应了,母子二人欢欢喜喜的拿了包裹往客房走。

白兰唤来管家,如此这般吩咐了下去。

第二天一大早,李氏等在偏厅里准备跟宝儿吃早饭。

却见宝儿一身出远门的打扮,不由得惊呼:“你这是要去哪儿啊?”

宝儿风轻云淡的不在乎的说道:“舅兄那里有些事情,以前不是做过生意么。如今又要有好事儿,我这次去替他办事儿。”

李氏撇嘴:“他们家都是人,凭啥使唤你啊。不去,不许去!”

说着李氏就拉宝儿肩上的包,这个举动让宝儿非常的反感。

“娘,你这是做什么!”拉回包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宝儿脸色不悦。

“他们当你是下人啊,干什么让你去,怎么不自己去。”李氏嘟囔,心里却是担心如果儿子走了,媳妇儿就回撵走自己。

宝儿烦躁:“你这是什么心思,说不出个所以然还要挑拨离间。舅兄对我是极好的,比亲兄弟都好。这个家都没把我当人看,只有他睁眼看我。哼,你不准说他的坏话!”

李氏才不信这话,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自己家也是一窝的亲生姊妹兄弟,怎么关键的时候没人帮自己啊。

李氏絮絮叨叨跟宝儿说了好些道理,宝儿这才明白母亲话里话外的意思。

愤恨:“平日我只觉得兰兰是个要强的,纵是有些事情得罪了娘也是无心的。却没想到我想错了。”

李氏一听,立即接话:“我的儿,你这才明白啊。你是我肠子里爬出来的,我怎么跟你说瞎话。你那媳妇儿毕竟是外人,跟你隔着一条心咧。你可不能全信她,不是个好东西。”

宝儿由原来的愤恨到现在的鄙夷:“我是恨没有早点看出你的阴谋,你就是怕我走了兰兰苛待你。可是我们家又不缺你那一口饭吃,她庶务又多哪里会稀罕这点子破事儿。分明就是你挑拨我们夫妻感情,又想教唆我离舅兄远一点。娘,你真的是太过分了。”

李氏大惊,连忙开口解释,没想到儿子却是不想听。

“二婶说得对,一个家族的兴衰在于这个家族的女人。以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咱们长房破败,就是破败在你手里的!哼!”说完,宝儿转身离开。

不在乎身后李氏多么撕心裂肺的呼唤。

李氏不明白,怎么长房的破败就是自己的错了。

 第四百六十一章 思念

没了宝儿的家,李氏也是呆不下去。纵然自己的脸皮足够厚,可是白兰那整天板着的脸跟刻意授权下的恶奴们也够她喝上一壶了。

回到家,大郎不在家,张老太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

见到李氏回来了,眼皮抬了抬:“怎么着,让儿子给撵回来了?”

李氏不知声,张老太太冷哼:“那样一个媳妇儿,你还跟她较劲?”

“娶了媳妇儿忘了娘,我也是造孽啊!”李氏眼里闪烁出泪花,好似十分的难过。

张老太撇撇嘴:“她从嫁过来那天起,我就知道你们两口子指望不上他们了。我这一辈子,别的不说,一双眼睛还算好用!”

真要是好用,这个家也不至于变成这样了。

李氏才不信婆婆的话,想要回房间。

却听见张老太唏嘘:“当年老二还活着的时候,董小漫都挺孝敬我的。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都给我送过来。对待妯娌也不错,对待你们家的孩子也挺好。哎呀,这人啊一茬不如一茬了。”

李氏挺奇怪她怎么了,张老太嘟囔道:“事到如今,我还是得去请董小漫原谅。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家起死回生!”

好似没听见一样,李氏点头“哦!”张老太见李氏不动弹,开口高声嚷道:“你想什么呢,你得跟我一块去!”

李氏诧异,怎么自己回来就这么倒霉呢。嘟囔道:“我才回来你就让我去。我不回来你就自己去了。”

张老太冷哼:“我就是料定你在那头也呆不上三天,我就等着你回来呢。”

见李氏扭扭捏捏不愿意走,张老太吓唬道:“你不去?你不去,你就在家里过这苦日子?你还想在地垄沟里找食吃么?”

最终李氏跟张老太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连马车轿子都没有的徒步走到了董小漫的宅子前面。

听闻是她们来,董小漫急忙让人请进来。并且吩咐尔雅要招待好,还吩咐厨房准备好酒菜。

欢欢一脸的不情愿,董小漫劝道:“不是我心软。也不是我愿意搭理她们。只是你想想你爹,他既然能做到这个地步。我也会好好地对待他母亲,这也是咱们欠你爹的。”

进了大厅,张老太没想到自己还会受到贵客的待遇。

没有冷言冷语,也没有撵自己走。

董小漫出现在大厅里,李氏有些不自在,同样张老太更加不自在。

当初可是自己百般看不上她,做主将她给休了出去。

如今自己不要脸,反过来找这个媳妇儿原谅自己。这事儿搁谁。谁愿意啊?

董小漫坐在主位,看着“曾经”的婆婆,心里感慨万分。

自己做了母亲。那种心情只有自己明白。张老太再不是个东西。可也算是一个好母亲。

还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活在这个世界上,且二郎再痛恨自己的亲人也有一丝惦念在心底。

如今看着一头白发的张老太,竟然提不起一丝恨意。

自己已经完完全全的抢走了她一个儿子,又挑拨了小儿子跟她的那份最亲的感情。

张老太尴尬的开口:“那个,小漫啊,来了这么久。还没看见我的孙子呢。”

董小漫道:“珏儿去钱庄还没回来,玮儿去辽东了。”

张老太楞住:“去那做什么?也不是什么好地方!”

随后恍然大悟般有些痛苦的表情:“是不是给他爹上坟去了?”

李氏怕婆婆提起二郎,董小漫又该恼火了。一个劲儿的咳,在提醒张老太。

张老太没有意识到,董小漫也没意识。两个人的想法背道而驰。倒是以为李氏受了风寒。

“大嫂,你冷么?可是病了?”董小漫找不到话题。只能从客人身上说了。

李氏顺势接过话,笑的腼腆:“我这是上火,不碍事儿的。”

董小漫盯着张老太,后者讪讪的说道:“从前是娘老糊涂,被那些个人蒙蔽了心。误会了你这个好孩子,纵然有些错儿都是娘的错儿。你千万别怪你大哥跟你的侄儿们。”

李氏也开始哭了起来,完全一副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

董小漫有些无语,别过头吩咐尔雅:“去看看厨房的菜做好了没有,中午就留着两位吃饭吧。”

张老太哭了一会儿,立即放下手帕道:“不忙,不忙。我只是来跟你话话家常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你太可怜了,看见你就想起我的二郎啊!”

这下哭的那真是伤心了,毕竟自己怀胎十月生下来的。那么大一个人没了,心里怎么不难受。

董小漫看着可怜,想起三郎的家书开口道:“我还跟三郎有联系,他跟我说要接你去任上过好日子去。”

张老太一下子就止住了哭,瞪眼睛道:“真的么?他真的这么说?”

董小漫点头,三郎本身也算是个孝子。当年他自己就知道,母亲能够做到如此地步,那也是因为自己上学要花钱的。

读书名事理,自己又是地方官员,怎么能不懂父母的苦心。

本来在父亲过世之后,三郎就想着他能够接母亲回家。可是家里那一团乱遭的事儿,又见母亲一副世家老太太的装扮。就淡了那份心思,如今再跟董小漫书信往来,又勾起了那份心思。

自己这三个儿子,最让张老太太骄傲的就是老三了。

这一生用的最多的心血也是老三,能够跟老三一起安顿晚年,是她求之不得的。

只是,那边的日子也不见得有多好过啊。

似乎看懂了张老太的心思,董小漫开口道:“黄家可是书香门第,那样人家的女儿最是贤惠。”

李氏最听不得这样的话,好像自己这种就是个泼妇一样。

“算了吧,不见得会读书识字儿的就都懂得礼数。”许久不见董小漫,见她依旧和善就没了那战战兢兢的心思。

“你们家闺女还读书识字儿呢?这长辈来了多一会儿了?还不进来拜见,等着我们去看她吗?”

这话说的董小漫跟张老太脸上都落了下来,不同的是二人所护着的对象不同。

张老太咧嘴骂道:“你懂什么,黄家是什么样的人家。老三媳妇儿最懂规矩,也最孝顺了,能够帮助男人事业的都是贤惠的女人。你算个什么东西,就知道拖男人后腿!”

 第四百六十二章 娘都抛弃你

李氏知道自己婆婆的毛病,就不能说老三的一个不好。

在她看来,就是老三拉得一坨屎那都是七彩的,应该挂在天上才对!

董小漫淡淡一笑:“原是不应该我说的,只是你也知道自从二郎那件事儿出了之后。三郎就不跟他大哥说话了,所以你要愿意就跟我说说一声。”

张老太想都不想的回道:“我是挺乐意的,只是人老了要落地归根,再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去啊。”

董小漫心里讽刺,这还说自己不愿意。就是想要让人家求你,给你一个台阶呗。

就当自己卖三郎一个人情,董小漫笑容满面好像一尊活菩萨:“小虎是你的亲孙女婿,是长房唯一的姑爷。他亲自送您,你不放心么?”

虽然小虎不怎么愿意搭理长房,但是面上还算说得过去。

而且大郎这些年也借着有这么一个亲家,哄骗了不知道多少不知情的人。

张老太几乎想立即回家收拾东西了,但一想到自己来的目的,还是将这股子念头给按下了。

董小漫当然知道她们为什么而来,抿嘴道:“我是什么性子,你们最清楚。我从来不是那赶尽杀绝的人,我是最讲旧情的。”

张老太跟李氏一听乐了,连忙捣蒜似的点头。

董小漫继续道:“我只是做我应该做的事情,收回我的铺子而已。如今我也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