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嫣华-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嫣看着她地背影,世人多偏执,再聪明,也难免困于自己的眼界。譬如吕伊,她总以为当年的吕雉不过是要她做一个玩物解闷,却不会这么想,吕雉在她身上,寄予了多大的期望。
如果我将当日阿婆的评语告诉她,也许,她会解脱一些。念头在张嫣脑海中一闪即逝,可是她撇撇唇,否决了此念,如果吕伊能够眼睁睁看着惨事发生而默认,那么,我为什么要好心拉她这一把。
荼蘼在宫墙外来回走动,瞧着她走出来,如释重负的迎过来,“娘子,咱们回去吧。”
“嗯。”她茫然点点头。
长乐宫墙很高,她走在其中,仰望其中露出一线逼仄夜色薄凉。有心想去问一问。一切究竟是什么个样子。却发现根本不知道向谁去问,又能问些什么。只觉得喉咙里有什么东西哽哽的,像是要破土而出。她弯下腰去,想要哭,却哭不出眼泪。
“张娘子。”苏摩姑姑拦住了她。道,“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在里面,你这个时候不能乱闯进去。”
眨了眨眼睛,张嫣这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间走回了椒房殿。
而殿影重重,其中传来清脆巴掌,不用费力也能听的一清二楚。“没用地东西。”吕雉狠狠的喘息,骂道。“你就打算这么一辈子消沉下去?现在是什么时候。好容易你父皇熄了易储的心思,你却反想将白白将你的太子位送给西宫那个小儿么?…………那样子,你媳妇在天上都不能安息的。”
“可是,母后,你叫儿子怎么能就这么算了?那是儿臣地妻子,还有未出世地孩子。”
“你自己想死没关系,你难道还想拉着整个陈家吕家地人跟着你陪葬?太子妇是你的亲人,那我这老婆子,还有你姐姐,你舅舅。你就都能当做陌路人不是?”
殿里一时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儿,传来压抑凄苦地哭泣哽咽之声。
“盈儿,”吕雉将儿子抱在怀中。安抚道,“母后知道你难过,在母后这里哭一哭,走出这个门,你还得是大汉子民仰视的储君太子…………至于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她迟疑道,“他是你儿子。难道就不是母后的孙子?母后怎么会害他?”
张嫣低头,看着月色下自己的影子,转身就走。
也不知道在夜色下发了多久地呆,回神的时候,发现自己身在椒房殿阶之下,而走出宫殿的少年。他的步伐沉重。两鬓发丝微微有些散乱,面色惨白。双眸红肿,右颊之上尚余巴掌痕迹,清晰可见指痕。
见到了站在殿阶之下的张嫣,刘盈怔了一会儿,眸中水色加深,似乎又要掉下泪来,勉强笑得一笑。
“阿嫣。”他唤她,嗓子有些发干。
张嫣站在那儿,呆呆的。
刘盈只道她尚在为亡妻伤心…………这偌大一个长乐宫,又有几个人真正为那个如花女子的亡去而伤心?心中有同病相怜之叹,便走到她面前。
于是好闻的松香连同清亮的月色一起涌到张嫣面前,那是最能令她安心的气息,如今闻到鼻尖,却让她无端不适。
“你,”刘盈轻轻道,拂过她地头发,“莫要太伤心。”
月色之下,他触过的地方起了一层细细的鸡皮疙瘩,张嫣微微颤抖。
刘盈一时悲从衷来,抱住她娇小的身子,豆大地泪水从他眼中大片大片的落下来。
他已精力交,他也想要痛哭,那重重深宫里,丧去的是他的娇妻,她的稚儿,触目是大片大片的缟素,但这深宫之中,除了他和怀中这个稚弱的女孩,又有谁在真心为她们母子伤心?
怀里的女孩抖地越来越厉害,直到他根本无法忽略。刘盈拭去泪水,问道,“阿嫣,你怎么了?”
怀中的女孩顺势仰起头来,面色惨白,嘴唇已被咬上细细的齿痕。
汉十二年春,太子妇陈瑚失足,动了胎气母子俱殁。贴身女官香覃自缢殉主,一应当时宫侍内婢,俱以护主不周的罪名,下到织室蚕室为苦役,终生不得起复。一场泼天的祸事,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被掩饰过去。长乐宫中,除了太子为妻所服地齐麻衣,再没有一点痕迹。
这一日,刘盈觐见高帝,在东厢之中,瞧见大殿之上,刘邦正在与昔日知交下臣说话。其中背对他坐着地,便是曲逆侯陈平。
不过半月未见,陈平便已背影微佝,背影看上去很是清隽,仿佛老了十岁。
刘盈微微尴尬,便站在厢房之中,没有出去。
过了许久,忽听得耳边一声叹息。原来众臣已经退了个干净,刘邦负手走进厢殿。
“没出息。”他用手中竹简敲打着儿子的头顶,“不过是死了一个女人,值得你弄地自己这么幅鬼样子?”
刘盈抬眸,目光清亮,不卑不亢道,“瑚儿是儿臣许过结发的妻。”
“若真如此,”高帝嗤笑道,“你怎么就不敢查到底。”
一刹那间刘盈声气就软弱下来,他低头瞧着父亲的履尖,刘邦一向不太讲究仪容服饰,总说锦缎轻软,踏在脚上还不如麻布够味,所以虽然是当了皇帝,还是习惯穿着布履。
…………这是他的父亲,他偶尔也会希望能依靠于他,从他身上汲取勇气力量。
“父皇,”刘盈轻轻问他,“你可是希望儿臣如此?”
阿父总是说自己不像他,他从前总是不服。这时候却是信了,他怕看真相,怕对决裂,怕见伤亡。阿父…………对他很失望吧?
“不。”刘邦摇头道,“恰恰相反,你要是真的这么感情用事。朕才会怀疑自己挑错了人。”
“盈儿,”刘邦语重心长叮嘱道,“日后你会知道,做天子的,平日里想多情就多情些,临到关头,却要学会无情。”
就如你么?
刘盈无法自制的这么想,于是拜道,“时辰不早了。儿子便先告辞。”
高帝点了点头。
他便退出大殿,沿着石阶缓缓走下,走到最后一步阶梯,忽然心中一动,蓦然回头,便瞧见父亲一身玄裳,负手站在殿门之处目送于他。见他回头,怔了一怔,微微一笑。
父子双目交接,刘盈从中读懂了父亲的无奈,苍凉,和对他的期许,交接。
决定一口气将郁闷章节发完。
然后第一卷就要进入收官阶段了。
哦也,求粉红票。
六十九:鸿鹄
汉十二年,刘邦坐在神仙华殿之中,看镜中的自己,双鬓花白,眼眸混沌,已经垂垂老矣。
我这一生,得到过什么,失去过什么?他问自己。万世基业,如画江山,似花美眷,他都拥有了。为什么临到老了,还是意难平?
“陛下,”纤腰楚袖的戚懿来到自己身后,抱着他的肩抽噎,一双眸儿含着泪光,娇软柔媚,美丽掬人之心。
刘邦亲了亲她的颊,“放弃吧,戚懿。”
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朕何尝不知道盈儿是个好孩子?可是阿父,人的心,本来就是长的偏的。朕少时顽劣,总是不住的给你和母亲惹麻烦,你们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是到头来,最心疼的孩子,还是朕。
人生命里总有那么一到两个人,想将最好的捧给他(她),最贵的捧给他(她)。那一年,我往咸阳,瞧见始皇帝经过面前的车驾,百人开道,驷马俪篷,华贵肃静而威风八面,“大丈夫当如是啊。”小小的陈胜吴广都能够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况我刘三乎?
昔年丰沛亭间的刘三成了天下人仰望的皇帝了,做了皇帝以后呢?还不当是想如何便如何?戚懿那么娇,那么美,如意那么小,那么纯,我也想,将他们掬在手心里。我知道,戚懿不够聪明,戚懿爱使小性子,戚懿有她的盘算。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做皇帝的女人,只要够美,够真就可以了,我很爱昔年定陶那个在原野间羞羞怯怯唱着《上灵》地少女,她穿着我送给她的华裳。在我为她搭建的神仙中慢慢的长大了,妖艳而又天真,举手投足尽是风情。
昔日那个羞羞怯怯的少女不见了,汉宫里多了一个戚夫人。她为我生了一个儿子,我为他取名如意。如意初出生地时候,粉粉嫩嫩的可爱,他跌跌撞撞的跑过来,抱着我的脚奶声奶气的叫爹爹。
我盼他。万事如意。
如意渐渐长大,喜怒哀乐鲜活而又分明。如意,你想要什么呢?如意没有答。可是男孩子,都是想要功名江山的,父皇有万里江山,愿留于你。如意很聪明,无论什么学问,一学就会,只是年纪尚小,没有长性;如意不知世事。发起脾气来也曾仗死过几个宫人,男孩子么,怎么能怕见血?父皇的万里江山,可不就是这么一路杀出来的?
盈儿他不像我。其实他也不像他地母亲。我也不知道,他究竟像着谁。他的父亲不信仁义,他的母亲心思狠决,却偏偏养出来这么一个良善仁义的儿子。
良善有什么用?仁义有什么用?但凡刘三是个良善仁义的人,早在那秦末乱世之中默默无闻的死去,如何还有如今这个天下至尊的皇帝?满朝的文武百官,又有哪个是吃素的?你若没有一点手段,如何能弹压的住他们?如果将大汉比作一驾驷马拉着地马车。皇帝就是那驾车的车夫,朕费尽千般心机,才勉强驾驭住这些傲诞惊马,若由慈弱如盈儿来驾,可不正要客反侵主,车毁人亡。
时光流逝中。朕慢慢老去。朕满心欢喜的看着如意慢慢长大,却忽略了在朕不曾见的地方。盈儿也渐渐长大了。
战场是最优胜劣汰地地方,也是最能让人成长的地方,十六岁的盈儿亲自向朕请命披挂上阵,历时三月,最终击溃英布。利剑微微出鞘,就再也掩不住锋芒,雏凤引颈长鸣,其声清越胜于老凤。
骑着战马回到长安的盈儿,朕瞧着,终于有了一个男人的担当。为什么会这样?朕百思不得其解,忽然某一刹那,拍着大腿明白了,
那个一直被朕嫌弃着的盈儿,朕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汉二年那年。
那一年,夏侯婴架着马车在茕阳大道上逃逸,后面的追兵铁骑踏踏地追过来,朕惊慌失措,欲推满华和盈儿下车
…………儿子虽然重要,但若老子都没了,还要儿子干什么?盈儿显然吓坏了,他被满华抱在怀里,懵懵的不知所措。
那时候老子就恼了,妈的,老子的儿子,老子要推你下马车,你连指着老子的鼻子骂一句的胆子都没有。
虽然那时候他若真闹了老子也会嫌心烦,甚至踹他一脚,但是他连哭都不得哭一哭,老子心里又隐隐憋气。
最后一双儿女辗转得回,相对地时候偶尔客气地很,可是心里,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他。他怎么样,在朕心中,都忘不了马车上那惊惧不知所措的眼睛。
朕并不想面对那双眼睛。
而朕坐于安逸长乐宫中,恍惚听着他带回地金戈铁马之声,忽然开始觉得,朕渐渐苍老了。
盈儿蜕变成一个男人的时候,如意还只是一个孩子。
盈儿威信日增,朕要如何才能实现对戚懿的承诺,换易储位?
吕家不答应,留侯不答应,孙叔通不答应,周昌不答应,盈儿在殿下抬眸望着朕,他的眼光告诉朕,他也不答应。
偌大一片汉土,除了朕捧在手心的戚懿,竟没有一个人答应朕废黜盈儿,改立如意。
那日里,朕于长乐宫设宴,宴请群臣。盈儿携人入宴,朕问他,他身后的四位白发皓首的老人是什么人。
盈儿笑着说,“是商山四皓。东园公……”
朕吃了一惊,召此四人来问,“昔日朕起事时,登记后,都曾遣人去请四位贤人出山助朕,四位皆推之老朽不肯出山。如何如今却肯效忠太子?”
东园公唐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