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穿越架空电子书 > 名门纪事 >

第460部分

名门纪事-第460部分

小说: 名门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太太心疼二儿子,就怕儿子在外面吃亏,况且家里也只有他一个没有娶妻了,便把自己压箱底的好物件都拿了出来。不管怎么说,都不能落了崔家的面子。

    从驿站到李家,长长的队伍拖了整条街,吸引着人们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

    “大族就是大族,看看这阵势。”酒馆里,一群好事的人看着送聘礼的队伍经过,开始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阵势算什么,李家娶妻嫁女哪次不是这么大的动静,看人家那护卫、仆役的精气神,长安来的就是不一样。”

    其实到底哪不一样,他还真说不清楚,但这番说辞仍然引得众人频频点头:“听说是靖国公府,那可是一品国公,这位娶亲的公子,爹是前宰相,二叔父是副相,这宰相家自然是不一样了。”有人知道些情况,赶紧拿来做谈资。

    “宰相家啊,那怎么从军了呢。听说还是从小兵当起的。”另一个人凑过来问。

    “你懂什么,人家大家公子不愁吃喝,就是想要报国才参军的。跟着咱们都督打突厥人和吐蕃人,战功赫赫,现在可是咱们姑臧的英雄。”

    “这些事说书先生这些日子一直在讲咱们都督打突厥人的事,他肯定知道,把他叫过来给咱们说说呗。”一人提议道。

    旁边立刻有人叫道:“伙计,伙计,把说书先生给我叫过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青色长衫的说书先生走了过来,笑着问道:“诸位想听哪一段?”

    “就跟我们说说这个快做新郎官的崔公子。”

    “现在是崔校尉了。”说书先生笑道,又清了清嗓子,等众人静了一静,开始说道:“那今天小的就给大家讲一段,宰相子离家偷从军,崔校尉逞威玉门关却说”

    这个说书的便开始动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崔皓辉打仗的事迹编成时人最喜欢的段子讲给众人听。其实这说书的也是涵因花钱请的人,因为那个时候,为官做宰不仅要有政绩,更重要的是要有好名声,养望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对招揽人才,稳定民心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舆论不论在古代还是后世,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件事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之前李湛在没有战功之前,也不过是用一些人在街头巷尾议论李湛为百姓做了什么事,比如打了多少口井,开了多少荒地,救济了多少灾民,后来李湛数战告捷,便干脆变成各种段子,让说书人在各地酒馆里头公开宣扬。这个说书人还有这对议论的人之中,就有涵因出钱收买的。

    卢氏看到聘礼,脸色也没有那么难看了,毕竟,除了打仗的时候可能会送命,崔皓辉也没什么不好了。年纪轻轻就当了校尉,也说明很有些能力。只是悄悄跟李询唠叨:“好好的靖国公府二公子,当什么官不好,非要跟突厥人砍砍杀杀的。跟他说说转成文官吧。”

    李询不耐烦的说道:“女婿怎么样,是他的事,靖国公都不管,咱们多什么嘴。我跟你说,这话你跟女婿提都不要提。”崔皓辉颇受李湛器重,凭借军功就能更上一层楼,先不说自己这个岳丈劝他有没有用,若真是自己让崔皓辉放弃从军,那李湛肯定会对自己更不满,那这门亲事结下来还有什么意义。

    卢氏见丈夫这种态度,怏怏的闭了嘴,在心里生闷气,转而又想这事还得让女儿劝,等他们两个成了亲,少年夫妻,枕头风肯定更管用,遂也不再说什么了。

    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是出了名的望族,有不少族人在长安做官,还跟靖国公府有交情,这门婚事传了出去,还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因为靖国公被贬,一直低调过日子的靖国公府,这些日子有不少宾客上门道喜。

    老太太自从靖国公贬到江南之后,精神就一直不大好,这次孙子的喜事来了,她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还对大太太说道:“涵因这孩子还真是不错,这次可是帮了咱们一个大忙,对了,你也该常和唐国公府走动走动,毕竟咱们是涵因的舅家,她娘家没有人在长安,咱们这亲戚情分也不能断了。”

    “是,正要备份礼送到唐国公府呢。”大太太显然心情不错,平常老太太教训她处理府务的时候,她都会有些不耐烦,觉得自己掌事这么多年,老太太还没完没了的不放心,实在心烦,不过今天她却没有半分不悦。毕竟是喜事,靖国公府里,已经太久没有喜事了。

    这门亲事在长安世家圈子里面传开之后,自然也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皇帝冷笑了两声:“博陵崔氏三房嫡次子配陇西李氏姑臧大房长房嫡女,呵,真是门当户对的好亲事。他们娶来嫁去的拢共就那么几家,世人还觉得他们门第高华,真真可笑。”

    刘公公知道皇帝对这些大族一直心存芥蒂,此时又开始犯酸了,笑道:“其实也不如从前了,说起来陇西李氏姑臧大房是一等门第,其实还不是就占个边地,崔家这次看样子也不打算把媳妇娶回长安了。真是有些不像样子。”崔氏这种门第,儿子若是出外任,儿媳妇是要在家孝顺父母的,现在看这样子,恐怕是要在那边办婚礼了,便显得没有那么规矩。

    皇帝冷笑道:“这些大族成天把礼啊,规矩啊挂在嘴上,真出了崔皓辉这样的,又改口千里姻缘一线牵了。”

    刘公公赔着笑,也跟着嘲讽了几句。

    皇帝忽然想起来,皱眉道:“对了,不是说崔皓辉立了不少功吗?为什么这次天武军调兵没有他?”

    刘公公心里转了转,忙笑道:“因为他叔父崔澄已经是尚书右丞,国之副相,他若是领兵拱卫京畿,恐怕大不妥,李顺全就把他的名字抹掉了。”这是朝中的规矩,一家不能有两个重臣同时在朝,更何况一文一武了,万一配合起来对皇家不利,那就危险了。

    皇帝点点头,表示默认了,忽的爆发出一阵咳嗽,自从他上次喷血之后,就时常咳嗽,刘公公赶紧奉上茶,让他压一压,说道:“皇上,宣太医吧。”

    皇帝接了茶,喝了一口,感觉好一些,说道:“不必了,喝了两个月苦药汤子,什么用都没有。朕不想看见那帮庸医。”

    刘公公担心的看了皇帝一眼,最终还是说道:“是,皇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七章 下聘

正文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受挫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受挫

    三州合并为一郡,一道诏书便解决了,但是,真想控制局面,却没有那么容易。州府并入武威郡府,不仅意味着州府不少官吏都没有了职位,也意味着,当地不少世家的利益要重新调整。

    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之前鄯州军的兵器、装备都是西平池氏名下的生意,再比如,兰州金城县的最重要的世家是金城麴氏,而狄道县更复杂,李氏、牛氏、董氏、边氏在当地势力都不小。现在三个州变成一个州,李湛又举荐了凉州各世家的子弟充任这些地方的官员,这些世家受的影响都不小。

    李湛举荐的人,都是凉州这一带的,跟凉州毗邻,对当地的情况也熟悉,可不像那些朝廷直接派来的,很容易就被当地的吏员糊弄住,凭他们摆布。

    于是他们便动用自己在朝中的资源,想要把县府都控制在自己人手里。希望朝廷不要批准李湛推荐的人选。但凉州的世家也不是吃素的,谁在朝中没有些人脉呢。自然也有为他们说话的人。

    于是这件事情便在吏部引起了争论,有人认为李湛推荐的人选,有在武威郡自专的嫌疑,不应予以同意,应由吏部按照惯例,派遣有资历的官员接任,有人却认为之前兰州、鄯州大乱,州府、县府都死了不少官员,此时刚刚稳定下来,需要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员尽快吧地方上安稳下来,李湛推荐的人选都是在大疫中有所建树之人,应该可以胜任。因为吏部一直吵不出个结果来,几位宰相也各有意见,比如出身寒门的尚书左丞想为几个出身寒门的官员争取一个好位置,武威郡这几个县做好了就是政绩,可以为将来的仕途铺路,因此不赞成李湛提名的人选,说无先例,再比如崔澄心态就比较复杂了,听说李湛这次推举的都是原来凉州各县的县丞,他想着自家的侄子在那边,这些人调开了,皓轩也少些掣肘,况且涵因给皓辉找了一门好亲事,加上皓辉本身就在李湛手下,怎么也要卖李湛一个人情,于是支持李湛的人选,说要因地因时制宜,陆宪没有表态,而虞孝严则根本是个摆设,因此这件事又摆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也很纠结,他的确不希望李湛的权利太大,但支持李湛推荐人选的也说的有道理,兰州、鄯州局势太乱,若是不满足李湛的要求,他不配合或者暗中使点绊子,那这个县令肯定是干不下去的,尤其是县令备选的人选都是刚入仕途的年轻人,怎么有能力收拾那堆烂摊子。

    而且,河北的情况也并不好,那些贼人狡猾异常,劫掠乡镇甚至县城,抢完了就跑,等折冲府兵去了,他们早跑回去了。官府也试图攻打他们的大本营,但他们的大本营不是在崎岖陡峭的深山之中,就是在泥泞难行的沼泽里,官府的大部队根本没有办法发挥优势。所以,怎么剿就剿不尽。

    河北动荡,江南不安生,陇右刚刚平定了大乱,皇帝按按发胀的太阳穴,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能让李湛这么如意。又想想自己手里握的刚刚经过换血的天武军,这些都是经过沙场的老兵,而且他已经严令天武军不可以出现吃空饷的情况,士兵必须定期操练。有了这样一支力量在手里,而李湛的西北军这次被调过来精卒三万,已经大大的削弱,更何况他还要同时应付西边的吐蕃和西北的突厥人,他也不怕陇右再折腾起来,不论如何,不能让李湛把武威郡搞成自己的自留地。皇帝下了决心,将李湛的名单否决,从等着上任的候选官员名单中挑出自己想要重点培养的,添了进去。

    任命的消息传回凉州,李湛的脸色很是不好看,本来他觉得十拿九稳,谁知道皇帝竟然一律都否决了,一个任命都不肯给自己。

    “没想到皇上这么不给面子。一共四个县的空缺,一个都不肯给我,连县丞这种位子也另派了人,这是什么意思。”李湛心里气闷,回家就跟涵因抱怨了起来。

    涵因冷笑:“还不是皇上不甘心把三个州一股脑都交给你。”

    “不甘心就别并这个武威郡啊,哦,乱了,没钱了,吐蕃人打来了,想起我来了,事平了又想摘桃子。”李湛愤怒不已。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算皇上这么做了,你也没有办法。”涵因倒了一碗热奶茶,端给李湛:“尝尝,我好容易调制出来,味道总算没那么怪异了。”

    李湛喝了一口,果然爽滑香醇,笑道:“你倒是会享受,每每能想出这好法子来。”

    “我成日没事做,也就鼓捣这些。”涵因拿起自己跟前的杯子,也喝了一口。

    “呵,估计皇上巴不得我整天喝喝茶,别管事呢,不过这恐怕是他的一厢情愿吧。”李湛冷笑,这些年,在凉州面对种种人为的,非人为的困境和麻烦,好容易突围而出,让他也不肯甘心放掉好不容易争来的权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