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致命漩涡 >

第6部分

致命漩涡-第6部分

小说: 致命漩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撵都撵不走了。大家哈哈大笑。靳小燕坐在了沈北辽身边,面颊绯红,笑声爽朗,白暂的皮肤散发出一种清香,在车中弥漫,让男人们产生欲望。

车很快下了高速公路,在山谷间行驶。山势较缓,两岸的美景若昙花在眼前忽忽而过,闷热的夏天只有看到路边的溪水泛着白花时,才觉得清爽。张怀亮说:“谁讲个笑话?”朱达仁自告奋勇地说:“我给你们讲个真事。前几天我和两个朋友去欣欣洗浴中心,洗完澡后,我们三个人去了包房,饭菜要好后,我们让领班选了三个小姐。这姐仨儿原先是跳艳舞的。姐仨儿每个人都穿了件低胸连体超短裙。陪我的小姐乳房上刺了一朵粉红色玫瑰花,我看了以后特别惊奇。小姐说,这算啥,我这两姐妹儿也都有,我那两朋友连忙看,一个女孩后背刺了一个飞天图案,一个女孩在肚脐上刺了一朵牡丹花。我问陪我的小姐,你们是在哪儿刺的?她说,是在西塔,飞天图案花5000元,牡月花花了1500元,陪我的小姐说,我的玫瑰花便宜,打折了,才700元。我问肚脐下剌牡丹花的女孩,你那朵花刺了多长时间?她说,四个小时。我说,你妈看了不说你吗?这女孩是青岛人,”朱达仁便用青岛话学那个女孩说:“俺妈说了,颜色上得不鲜。”大家一听哈哈大笑。笑后陈东海说,这是什么败家妈呀!一路上沈北辽沉默不说话。靳小燕说:“北辽哥,出来玩就别老想着工作,我考你个问题行不行?”大家一听靳小燕要考沈北辽,也都跟着起哄,好啊,好啊。沈北辽问:“什么问题?”靳小燕说:“怎么才能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朱达仁说:“这还不容易,卖给头皮又脏又厚的和尚,省得他使劲挠头皮。”张怀亮说:“那能卖几把。应该多走几座庙,推销给和尚供善男信女梳理被风吹乱的头发。”沈北辽说:“怀亮思路很好。不过要做点文章。应向主持建议:凡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的心 ,庙里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请主持用自己的书法写上‘积善梳’三个字,并刻在木梳上,然后便可做赠品。再建议主持搞个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和香客,一定很高兴,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会更多,香火也会更旺啊。如果再做出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送给各种类型的施主和香客,效果会更好的。”大家听了以后,都认为沈北辽的见解更高一筹。张怀亮说:“北辽,我真佩服你这脑子。”靳小燕说:“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就是不同一般。”

山里的空气沁人心脾,到处飘荡着绿色的清香。车行途中,一处山青水秀、绿树环抱的所在,有一座小木楼,楼前立了一块小牌,木牌上写着“钓鱼、烤鱼”。快中午了,大家也都有些饿了,朱达仁是个钓鱼迷,他一看见牌子便嚷嚷道:“东海,那有钓鱼、烤鱼,赶紧过去看看,没准中午饭就在这吃了。”怀亮也随声附和,东海只好把车开过去。这时一队年轻的夫妇满脸笑容地迎上来,女的说:“几位大哥,在这儿吃饭吧,俺这儿有山野菜,还有新鲜的虹鳟鱼。”大家下了车,只见一条溪水从远山中流过小木楼,小木楼前截住溪水形成一个池塘,池塘中的虹鳟鱼成群结队地在漫游。大家看了都很激动。男主人说,你们自己钓,钓上来俺给你们烤着吃。沈北辽听人说过,这地方产虹鳟鱼。虹鳟鱼必须生长在温度低的流动的溪水中。朱达仁迫不及待地拿起鱼竿,男主人递给他一团鱼饵,朱达仁抛钩入水,不一会儿,一条活蹦乱跳的虹鳟鱼被钓了上来。靳小燕高兴得不得了,她也从男主人手中接过鱼竿,抛钩入水,池塘里的鱼特别多,不一会儿一条大虹鳟鱼咬了钩,这条虹鳟鱼劲很大,拽着勒小燕围着池塘转圈跑,靳小燕有些手忙脚乱,不停地喊:“北辽哥,北辽哥,快帮帮我。”沈北辽赶紧拿起鱼网,帮靳小燕把鱼拽到池边,然后用鱼网捞出虹鳟鱼,这条鱼极大,足有三斤多。每钓一条15元,每斤28元,大家共钓了大小四条鱼。

男主人一边烤着鱼,女主人一边收拾小木楼前的小泥桌。不会儿,女主人端上了嫩芽蘸酱,大叶芹炒肉丝,炒笨鸡蛋,还有咸鸭蛋什么的,这时鱼也一条条地烤好了,男主人拿上来十瓶啤酒,张怀亮喊了一声开饭了,大家把啤酒倒满痛饮起来。虹鳟鱼肉质鲜嫩细腻,四条鱼不一会儿就变成了四根鱼刺。酒足饭饱之后,陈东海问,这附近有什么好玩的?男土人说,顺着小溪往上走有一个小水库,风景不错。陈东海说,请二位给我们看着东西,我们过去玩玩。男主人一口答应了。几个人便顺着溪水往上走,越往上走越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突然朱达仁喊了一声,有蛇!小燕尖叫着扑进沈北辽怀中,这时大家定睛一看,是半截草绳,小燕却吓得紧紧抓住沈北辽。大家见状哈哈大笑起来,小燕脸色绯红,沈北辽用手搂着她,动情地说,别怕,有我呢!

几个人披荆斩棘,走出约一里多地,远处陡峭的崖壁上飞流直下一缕瀑布,直泄入一大片水域,这大概就是男主人说的小水库吧。大家都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白云、青山、流泉、鸟鸣,好不幽静。沈北辽不禁感叹:其实真正的美景,不一定在名山大川,此处不正是高山流水的写照,然而这地方普通得几乎没有名字。

水库边有一只小木船,看得出有很长时间没有人用过了,陈东海、张怀亮、朱达仁看见船都很兴奋,可是船上没有桨,几个人一人找了一根木棍,便上了船,三个人用力向水库中心滑去。岸边只留下沈北辽和靳小燕。两个人坐在岸边一块平滑的大石板上,都沉浸在这美好的胜境中。靳小燕油然而生幸福感,深情地对沈北辽说:“北辽,你不会作诗吗?现在能作一首爱情诗吗?”沈北辽大胆地望了靳小燕一眼,沉思片刻说道:

滋满青苔的小路

已经落满树叶

密林深处的一条小溪

宛若你头上的一条发带

夏深了,

记忆也更遥远

缠绵的爱

恰似箩形的指纹

永无尽头……

靳小燕听得如痴如醉,心里对沈北辽油生爱意。

这时,陈东海、张怀亮、朱达仁已经把小木船划到了水库对面的瀑布下面,几个人弃船登岸,脱了衣服裤子,都在瀑布下面淋浴呢。沈北辽对小燕说,走,我们过去看看热闹,两个人手牵着手沿着湖边向瀑布走去……

招聘的最终结果出来了,胡进的女婿被聘为团市委副书记。这件事东宁市几乎哗然,人们议论纷纷。胡进的女婿是省委党校的一名小干事,今年才29岁,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笔试成绩排在清源大学校团委书记之后,这位校团委书记是清源大学的哲学硕士,并有五年以上团委书记经验,今年37岁。校团委书记落选跟沈北辽落选是一个性质,沈北辽并不感到吃惊。沈北辽通过朋友已经从主考官那儿打听了关于自己的具体情况。主考官说第二名的根子很硬,许多领导打电话,写条子,让关照,实在没办法。考核的时候找一点第一名的小毛病,第二名自然就上任了。为了招聘的事,沈北辽着实躁动了一段时间,但也很快就平静下来了。因为东宁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全国迎检的各大城市,都在紧锣密鼓、不惜代价地进行物质和精神的投入,城市之间的竞争态势咄咄逼人。这项工作又是季副市长主抓的。沈北辽心里明白,最后向全国卫生检查团的汇报材料一定会落在自己身上。

5。创建卫生城

这几天,沈北辽忙着搞创卫方案,已经熬了几个通宵。苏文堂催得很急,办公厅综合处全都归苏副主任管,创卫是全市的大事,苏文堂必须把好第一道关。这件事不仅要对季副市长有个交待,连市委副书记李绍光也给苏文堂打了几次电话。

近几年全国大城市绝大多数都相继进入了卫生城行列,省会城市没进入的更是寥寥无几。东宁市是老工业基地城市,从产业结构看,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偏多,每天耗煤三万多吨,工业降尘量月均每平方公里高达50吨,这两年才降至26吨。近几年在城市功能转轨变型中,东宁市又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如:工业企业不景气,大批下岗职工拥向社会做小买卖,管理工作没跟上,商贩占道、野蛮经商的问题很多;新建住宅小区急速增多,对开发企业管理不到位,制约机制不健全,小区脏、乱问题比较普遍,很多居民生活在垃圾堆中。近些年由于受方方面面的影响,居民的文明素质,全社会的公德意识呈下降趋势。东宁市创建全闻卫生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艰难启动的。李副书记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说:“国检首先要通过民检,创建卫生城就是要向千百年来积累起来的陋习挑战,就是要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挑战。”李副书记的观点在新闻记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李绍光的最大爱好就是书法。据说还出过书法方面的专著。如果不当官,肯定是小有成就的书法家了。李绍光当官也不愿意走动,人家当官,过年过节是要上上下下拜拜码头的,就是平时也少不了联络感情。而李绍光除了工作,有时间便是挥毫泼墨。

季光雄对李绍光对自己不冷不热的态度耿耿于怀,但李绍光是市委副书记,两个人都主抓城市建没,季光雄一直想改善两个人的关系。前些日子出差去黄山,在黄山市的老街上的古玩市场,他发现了一方老砚,季光雄想,这玩艺李绍光一定喜欢,便买了下来。这几天,李绍光与季光雄为了创建卫生城一事忙得不可开交,两个人在市委书记余兴本和市长荣立弓面前立了军令状的,在全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动员大会召开之前,有很多事两个人需要统一一下观点,这天上午季光雄让平一川与李绍光的秘书秦小波约好时间,下午季副市长要与李副书记碰碰面,平一川约好时间,下午一点三十分李副书记在办公室等季副市长,季光雄从保险柜中取出老砚,让平一川放在车上,送给李副书记。

吃过中午饭,李光雄在办公室看了一会儿《笑傲汀湖》,季光雄是很少看书的,这两天平一川看季光雄很累便弄了一套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让季光雄解闷,起初季光雄没当回事,没想到一看就上了瘾。特别是岳不群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假仁假义、两面三刀、不露声色,给季光雄留下深刻印象,他觉得自己每天都在与岳不群似的人物打交道,原来金庸小说里还透着政治原理。

一点钟刚过,平一川就让马厚的车在市政府正门等待,季光雄洗了把脸,穿好西服,与平一川一起下了楼。

车到市委门前,只见上访的人群有百八十人,都是些对强行拆除违章建筑有意见的群众,有十几个武警战士围成了人墙。季光雄一看正门进不去,便对马厚说,走市委后门吧。车驶到市委后门,站岗的武警战士一看是副市长的车号,啪地打了个立正,车一溜烟地停到了常委楼门前。

李绍光正在办公室看一封上访信。上访信是西郊区一位市民写的。他在上访信中痛陈包括自家在内的七户居民动迁十年不能回迁的悲伤经历,希望市委帮助解决“十年不回迁”的难题。正在这时,季光雄被李绍光的秘书秦小波领了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