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文学经管电子书 > 思考,快与慢 >

第32部分

思考,快与慢-第32部分

小说: 思考,快与慢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然地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个现象。一些人认为高智商的女人为了避免和同样高智商的男人竞争才这么做;或者是在择偶之时不得不妥协,因为同等智商的男人不愿意与这些女人竞争……也许还会有其他更牵强的解释。现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表述:

夫妻二人智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绝对的。

这个观点显然是正确的,而且很无聊。谁会期待这样一种相关性是绝对的呢?那就没有什么好解释的了。不过,你认为有趣的观点和你认为毫无意义的观点又是等值的。如果夫妻二人智商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男人和女人在平均智商上没有差异),那么从数学上来讲,高智商女人嫁给那些不如她们智商高的男人是顺理成章的(反之也成立)。对于这一现象,用回归平均值效应来解释要比用并不绝对的相关性来解释更通俗,也更有说服力。

你也许很同情高尔顿这样绞尽脑汁地解释回归的概念。统计学家戴维·弗里德曼(David freedman)曾说过,如果把回归的概念用在民事或刑事审判中,那么试图对陪审团解释“回归”的一方一定会输掉官司。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中主要的原因也是本书中反复出现的主题:我们的思维常会对因果关系的解释带有很强的偏见,而且不善于处理统计数据。当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件上时,相关的记忆就开始探寻其原因,更确切地说,我们会对所有早已存在于记忆中的原因进行自动搜索。当发现有回归效应时,因果关系解释就会被激活,但事实上这些解释都是不对的,因为回归平均值虽然可以用来解释现象,却无法找出其中原因。在高尔夫锦标赛中,那些第一天成功的选手通常在第二天发挥都很糟糕,而这场比赛总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对于这种现象最好的解释就是,那些选手第一天出奇地走运,不过这种解释缺乏我们的大脑所认可的因果关系因素。事实上,那些能够为回归效应提供巧妙解释的人往往赚得盆满钵满。如果一个商业评论员声称“今年的生意比去年要好,因为去年太糟了”,尽管他说得没错,但也很有可能很快就被电台噤声。

我们理解“回归”概念存在很多困难,这些困难皆源自两个系统,系统1和系统2。在相当数量的案例中,即便提供了一些统计数据,若无特殊说明,“相关”与“回归”的关系还是相当模糊的。因此,系统2认为理解这种关系很难。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由于我们总是要求对事物进行因果关系解释,这也是系统1的一个特征。

抑郁儿童喝了某种功能饮料,他们的情况在3个月内得到很大改善。

这个新闻标题是我杜撰的,但这则新闻所报道的内容却是真实的:如果给一群抑郁儿童喝了某种功能饮料的话,一段时间后,他们的病情会有很大的好转。如果抑郁儿童每天都花一段时间倒立,或是把一只猫抱在怀里20分钟,这些举动也可以使病情好转。多数读者读了这则新闻之后会不由自主地认为:喝功能饮料和抱猫的行为的确使抑郁儿童的病情得到了改善,但这个结论却无法得到证实。抑郁儿童是一个极端群体,他们比大多数其他儿童要压抑得多,这些极端群体在一段时间之后会回归平均水平。一连串的测试反映出来的不同压抑程度之间并无绝对的相关性,因此回归平均值(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回归平均水平)这种现象又会出现:即使他们不抱猫,也不喝功能饮料,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抑郁儿童的病情同样会有所缓解。为了证明喝功能饮料或是其他治疗方法是有效的,我们必须要对两组患病儿童进行比较,实验组接受了治疗(比如喝过功能饮料),对照组没接受过治疗(或只是服用过安慰剂)。我们期望的是对照组仅通过回归就能改善病情,而该实验的目的在于判定接受治疗的病人是否恢复得更快。

对回归效应作出错误因果解释的不仅仅是大众读者。统计学家霍华德。维纳曾经列出一长串杰出研究者的名字,他们也犯过同样的错误,将相关性和因果性混淆在一起。回归平均值是科学研究中的常见问题,有经验的科学家都会小心提防这种毫无缘由的因果推论所形成的陷阱。

在我最喜欢的那些关于直觉产生预测错误的例子中,有一个是根据马克斯·巴泽曼(Max Bazerman)的《管理决策中的判断》(Judgment in Managerial Decision Making)一书中的内容改编而来的:

假设你为一家连锁百货公司作销售预测。所有连锁店的规模和商品种类都非常相似,但是其地理位置、竞争状况以及其他随机因素使这些商品的销量有所不同。下列数据为2011年的营业额,请你对2012年的营业额进行预测。你已经知道自己可以接受经济学家所作的总体预测,销售额总体会增长10%。那么你将如何完成下列表格?

读过本章,你就知道将每家店的销售额增加10%显然是不对的。你应当使自己的预测具有回归性:对于业绩不好的店,预测增长率应高于10%;对于业绩较好的店,预测值应低于这个值(甚至是负值)。不过如果你咨询其他人的话,很有可能会碰钉子:这么显而易见的问题还有什么好问的?正如高尔顿历经艰难才发现的那样,回归的概念从来就不是显而易见的。

示例:回归平均值

“她说经验教会她一个道理,批评比赞扬更有用。不过她不明白这是回归平均值在发挥效用。”

“也许由于惧怕让众人失望,所以他的第二次面试没有第一次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他第一次的表现太优秀了。”

“我们的筛选过程并不是很完美,所以我们会考虑回归性。有些极其优秀的候选人也会让我们失望,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惊讶。”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生活中,许多场合都会用到预测。经济学家预测通货膨胀和失业率,财务分析师预测收益,军事专家预测伤亡人数,风险资本家预测利润率,出版商和生产商预测读者和消费人群,承包商预测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工程师预测建造某建筑需要的水泥量,火场指挥员预测扑灭大火所需的消防车数量。一些私人问题同样需要用到预测,我们预测恋人在自己求婚时的反应,预测在新工作中需要作的自我调节。

有些预测判断,比如那些工程师所作的预测,主要就是通过查找表格、精确计算以及对类似项目的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得来的。还有一些预测则需要直觉和系统1的共同参与,主要有两种类型。有些直觉主要依靠反复训练得来的技能和经验。加里·克莱因在《力量的源泉》(Source of Power)一书中及其他场合曾提到过象棋高手、火场指挥员和内科医生所作的快速自动判断及选择,用以阐释这种经验性直觉,即由于识别出熟悉的线索,大脑中快速呈现出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还有些直觉有时从一开始就难以从主观上进行区分。这种直觉受启发法的影响,通常会用简单的问题来替代难以回答的问题。即使证据很不充分,决定亦不可更改,人们依此作出直觉性判断时往往也会信心十足。当然,许多判断,特别是专业领域的判断,受到了分析与直觉的共同影响。

偏离预测方向的直觉

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老问题:

朱莉现在是一名州立大学4年级的学生。她4岁就能流畅地进行阅读。她的平均绩点(GPA)是多少?

熟悉美国教育体制的人很快就能得出一个数字,且这个数字通常在3。7或3。8左右。为什么呢?原因在于,系统1的几个机制共同参与了预测。人们会探寻证据(朱莉的阅读能力)与预测目标(她的平均绩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能不是直接的。在这个例子中,很小就能阅读与较好的平均绩点都是学术天分的表现,必然会存在某种联系。你(你的系统2)可能会否定朱莉在高中曾经赢得钓鱼比赛或是在举重比赛中表现良好的说法。这个过程被有效地一分为二。系统1能够摒弃那些无关或是错误的信息,但却无法弥补证据中相对较小的瑕疵。因此,直觉性预测对证据的实际预测结果几乎毫无感觉。一旦发现某种关联,例如朱莉很小时就能阅读,眼见即为事实原则就会发挥作用:你的联想记忆会快速自动地运用可利用信息编出最恰当的故事。另外,证据的评估与相关规范联系紧密。4岁时阅读能力就很强的孩子早熟吗?什么样的名次或者说百分制下得多少分才能与这样的能力相符?与这个孩子作比较的人群(我们称之为参照人群)也没能明确说明这一点,但与我们平时说话所遵循的规则相同。如果即将毕业于这所大学的某个人被赞为“相当聪明”,你几乎不必问:“当你说他‘相当聪明’时,脑子里想到的是哪些参照人群呢?”下一部分包括替代和快速配对。对于儿童时期认知能力这个并不周密的证据进行评估的问题被替换成关于她大学平均绩点问题的答案。朱莉的平均绩点和她小时候就能阅读这项能力的百分比值是相同的。这个问题明确规定答案必须在平均绩点的范围内,这也就要求另一个强度匹配的运作,即将你对朱莉的学术成就的总体印象与能证明她本人天赋的平均绩点这一证据匹配起来。最后的步骤是转化,将你对朱莉学术水准的印象转化为相应的平均绩点。

通过强度匹配得到的预测结果与支持这个预测的证据一样极端,会导致人们面对两个不同的问题却给出相同的答案:

朱莉的早期阅读能力成绩是多少(百分制)?

朱莉的平均绩点是多少(百分制)?

到目前为止,你应该很容易就能看出所有这些运作都是系统1的特点,我按照不同步骤依次将它们列在这里,当然联想记忆的大量激活并不遵循这一顺序。你应该将这种记忆大量激活的过程想象为以下几步:由信息和问题激发起联想记忆,然后自我反馈,最后选定最具连贯性的合理性方案。

我与阿莫斯曾经在一个实验中要求受试者对8位大学新生的相关描述作出判断,这个描述是由一名辅导老师根据对新班级的访谈而写成的。每个描述由5个形容词组成,如下例所示:

聪明、自信、笃学、勤奋、好问

我们问了受试者下面两个问题:

这个描述对你关于学术能力的想法有多大影响?

你认为这些关于新生的描述令你印象深刻的可能性有多大(百分制)?

这两个问题要求你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新生进行描述,将自己的描述与辅导老师的描述进行对比,进而评估上述描述。你自身的评判标准存在着重大影响。虽然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何形成这一评判标准的,但你对这条描述承载的热情程度非常清楚:辅导老师认为这个学生是优秀的,但还算不上是最棒的,因为我们还有很多比“聪明”程度更深的形容词(杰出、有创造力),也有很多比“笃学”程度更深的词(博学的、渊博的),更有许多程度超过“勤奋”的形容词(积极的、力求完美的)。由此可以推测,(该生)成绩很有可能在前15%,但不太可能在前3%。人们在类似的判断中得到的结果出奇地一致,至少在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中是这样。

/文!/我们问了实验中另一组受试者不同的问题:

/人!/你估计这个学生的平均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