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都特工-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勋,你有没有觉得刚才那个开出租车的老头怪怪的?”
“怪是有点怪,不过也算不上太怪吧,他的有些看法并没有错啊”
“我说的不是他的看法,而是这个老头给人的感觉很危险,绝对是个危险的动物”
“云飞,这个世界上还有你怕的人吗,你可向来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更何况他只是一个老头而已。”
“说是这样说,为什么我总感觉在哪里见过这老头,其实刚才你不应该阻止我的,就该让我一枪杀了他。”
“如果他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危险,那我们根本就杀不了他,如果能杀得了,那么那老头就没什么可危险的了。”
“说的也是,反正我就当那老头从没出现过,该清除的人都已经清除,接下去你有什么打算?”
“我想先在东京住下来,我要等一个人,等这个人出现,我们就离开日本。”
“等人?等谁?”
问到这个问题时,叶正勋抬头望了望广场上的电视,指了指正在直播的女主持人道:“等她”
“你们认识?”
向云飞有些疑惑,叶正勋则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接下去的时间,两人就这样一直沉默下去,穿过东京的藏前桥,并从建设中的东京skyTree旁经过,然后再经东京的浅草桥,步行到电话预定的御徒町酒店。
两人抵达宾馆时,已经接近晚上十点,酒店的电梯停用,办理完手续后,叶正勋和向云飞沿外侧紧急通道走上8楼。
进入到酒店的房间时,余震依然不断,房间总会时而剧烈摇晃,每次摇晃,房屋都吱嘎作响。
不过并没有丝毫要塌倒的迹象。
向云飞打开电视看直播,日本的所有电视台已经没有其它节目,全与地震相关,播放出来的画面是让人触目惊心。
电视画面那些关于地震的电视报道,极少会出现日本政fǔ高官组织“抗震救灾”的画面,更不会出现日本相菅直人指挥抢险、泪洒灾区的画面。
一切的报道,如此实事求是,相比较而言,在中国,更多的却是政fǔ和领导积极抢救,“抗震救灾”的正面教育画面……
因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赤军组织几十号人死在会议室的消息,倒是完全被忽略了。
大地震后引的海啸让死伤人数不断的增加。
向云飞是冷血的,只要死的不是自己的同胞,向云飞往往可以做到无视,说什么要祈祷,说什么要祈福,这些行为,向云飞是绝不会做的。
酒店的房间内有电脑,有空调,还有所需的一切,因为这是地震生的第一天,灾难究竟有多重,显然还是未知的……
向云飞用电话联系上张震,咨询着目前利比亚的局势。
因为西方国家的介入,卡扎菲所领导的政fǔ军和反对派力量开始处于僵持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正在持续着。
叶正勋打开电脑上网,在上,打上“热烈庆祝日本地震”结果251oooo条,改成庆贺日本地震的是68oooo条,而去掉热烈是848oooo条
这似乎也反应了一部分中国人对日本生地震的态度,有冷漠,也有幸灾乐祸。
而且这也是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因为在国内并不能立刻看见此次的灾难究竟有多重。
第一天统计的数据,也只是死亡1ooo多人而已。
1ooo多人,和汶川大地震相比将近7万人的死亡,就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在这样的比较之下,多数人会觉得这次的地震,其实是微不足道的,至少没有祈福的必要。
再加上中国和日本的世仇,更多的话语中就显得极端了。
如果这样的灾难换成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中国人都不会有这样的态度。
甚至在一开始,叶正勋也是同样的心态,有些幸灾乐祸,对于日本这个国家,以及日本人,叶正勋一直没有好感,再加上到目前为止,叶正勋亲眼所见的地震后的日本,或者说从福岛到东京这一路上,几乎没有建筑物是损坏的。
……………………………
当时间越来越晚,网络和电视上关于灾情的报道越来越多时,
死亡的人数不断增加,而且海啸之后的日本东部地区几乎沦为废墟,叶正勋原先那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开始消失。
他想起了最近国内很火的小沈阳的一句话。
“别人家墙倒了你不去扶,但也别去推……”
日本向来就不是中国的朋友,更多的中国人永远忘不了抗战时所付出的惨重代价,永远不会放松日本对我们领土的觊觎……
和日本的暗中斗争,似乎从来就没有消停过。
单单生在叶正勋身上,就有多起。
新港市13号楼内的病毒事件,是日本军方的某些鸡进份子所为的。
用汽车炸弹企图杀害叶正勋妻子和女儿者,易是日本人,当然这些人,这个组织在一天之内,几乎被清除的一干二净,不会再有任何反抗的可能。
讨厌日本,仇视日本,这些的心理叶正勋一直存在。
可慢慢,看着电视镜头中那些孩子死亡的画面,那些父母哭泣的模样,那些情侣,那些爱人,那些老人,以及更多人的普通百姓在灾难中无助的模样,以及伤心玉绝,作为父亲的叶正勋心软了。
总有些人是无辜的,在死神面前,任何人类都是渺小的。
在中国汶川大地震生时,日本在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并且在国内进行了募捐。
大地震的时候,其实叶正勋也在现场,而他到现场的目的只是为了监视日本救援队的一举一动。
可当日本救援队员向中国遇难同胞遗体默哀时,叶正勋明白,这些救援队员是真诚前来帮助的,而不是乘机找寻一些军事机密。
抛弃那些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历史和领土的问题,即使中日之间有争端,即使中日之间有敌视,即使中日之间有仇恨,即使中日之间未来会生战争,即使在未来的某一天叶正勋依然会在战场上和日本人厮杀,可在今天,当日本生重大灾难时,他的心中开始有了同情
同情的本身也是因为中国曾经也被同情过,而这种同情不是遗忘过去的理由,也更不是放松警惕的借口,只是说,因为一些无辜的孩子,父母,或者说家人的生离死别……
本应该感慨,本应该说些什么,或者说对向云飞,不过最后叶正勋只是选择关掉了电脑,然后关掉的电视……。
窗外不知何时开始飘起了雪,这种寒冷如此幸灾乐祸着……
不去看,不去猜,也不再去同情,就当是冷漠,漠视这生命死亡的一切。
死亡,只是为了解脱,换一种想法,兴许就豁然开朗了吧。
………………………………
叶正勋在等待,等待方天涯的出现,他觉得方天涯一定会来找他的,因为在电视的直播画面上已经没有这个女子的影子,提前一分钟预警了大地震的生。
究竟是方天涯先知的能力,还是日本的地震预警系统就有如此强大的能力呢?
如果方天涯想利用先知的能力拯救更多的人,为何不在几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之前就出预警的信息呢?
一切等方天涯出现,所有的事情自然就能解开了。
夜不知何时已经步入凌晨,方天涯还是没有出现,向云飞边抽烟边躺靠在床上用手机指挥着幸存者雇佣军团在利比亚的行动,因为日本和利比亚的时差,此刻的利比亚正处于傍晚,也是交火最鸡烈的时刻。
丝毫没有睏意的叶正勋最终又打开了电脑,输入国内门户网站的地址,而这次
先引入他眼里的新闻标题就是:
(中国地震局长:日本绝无可能提前1o秒预测地震),口气如此斩钉截铁的肯定着,斩钉截铁的让人感觉他是如此无知
第三百六三章凡事没有绝对的
正文'第三百六三章凡事没有绝对的
第三百六三章凡事没有绝对的
第三百六三章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特别是在自己做不到的情况下,却如此斩钉截铁的肯定着某些事情。
这种行为其实是无知,甚至是愚蠢的,至少叶正勋看见这样的报道,第一感觉便是如此。
凡事是没有绝对的,这种常识连孩子都应该知道,可身为国家地震局长,甚至代表着一个官方权威人物的话语,却说出极不负责的话来。
“对于此次的日本大地震所谓提前1o秒预测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也绝无此事。,地震预报是在预测的基础上向社会布的,通过观测资料,研究地震活动性的规律,预测可能什么时期生,日本做的是‘预警’,就是这里生地震,震动源向外传播,地震波带来的能量,在地表产生震动,地震波传播需要时间,比如这里地震,生之后可以告诉你,多少秒之后能传到你那里,信息提前告知给你。电波传播度3o万公里,地震波在地壳里度为每秒5公里,如果有地震,用几秒钟就可以判断出来,可以用3o万公里的电波传达。这就叫异地预警。”陈建民解释,日本做的就是这些工作,如地震还没有生能提前预测出来,他岂不是“神仙”了?”
地震局长的回答是如此这般着,叶正勋只能摇头,更多的自然是无语。
此次大地震的预警兴许和方天涯有一定的关联,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小日本有着世界上最好的地震预警系统,在大地震生的几十秒之前,叶正勋是亲眼所见高架列车几乎是在地震生的同时停车、开门的,然后车内的乘客迅离开。而日本的高架电车,有三层楼高,离地面有1o米多的高度,如果地震时仍然高行驶,就极有可能飞下高架,所以,这提前预警的真实性是存在的,叶正勋还是亲眼所见。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小日本在面对地震时的镇静、有序,是中国人做不到的,得到地震预警后,高架列车车门迅打开时,连老头老太太们都能迅寻找保护自己的地方,没有惊叫和慌乱。即使公路上一直堵车,车辆几乎不动,却一直催促的汽车喇叭声,甚至连串道的现象都没有,同样最外侧的紧急车道一直是空着的,留给救护车或救火车使用,这种秩序和自觉,放到中国能做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零了,中国和中国人的确还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
这些话,叶正勋很想写下来,或者说国内的某些门户网站上,可无奈他这个人不管写多少东西,提出多少看法,想要被人关注的可能性都不大,因为到目前为止,叶正勋还没有在任何一个网站有属于自己的注册帐号。
说到权利,说到作用,在有些时候,叶正勋已经到了某种高度,可那似乎也改变不了什么东西,他目前所要经历的就是在房间里等着方天涯的出现,然后离开日本。
离开日本之后,该去哪里?中国能有自己的容身之处吗?如果没有,是否接下去,依然只能呆在政局动荡的国家中,比如利比亚,然后扮演着雇佣军的角色呢?
倘若只能如此,叶正勋想带走程梦冰和女儿叶诗梵,快2个月大的女儿像个小天使一样,能冲自己笑了,抱着女儿的时候,生命似乎就已经在延续,延续在孩子身上。
那种温暖,那种踏实,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比拟的。
时间总是会过的,即使处于最恶劣的环境中,想要生存下来,还需自己努力挣扎着。
叶正勋在等,等待方天涯的出现,他明白,只有方天涯出现,陈阿贵才有活下来的可能。
2年了,这2年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