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人皮论语 >

第60部分

人皮论语-第60部分

小说: 人皮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开门的魁梧汉子则是硃安世。三人都是当世名侠,司马迁闻名钦慕已久,没想到今夜能一起得见,心中甚是欢喜。他年轻时曾亲见过郭解,近年又耳闻硃安世种种事迹,所以着意打量硃安世,郭解生得瘦小精悍,没想到其子却如此雄壮豪猛,一见就知是个慷慨重诺的豪侠,不由得替郭解欣慰。
    诸人落座,任安道:“大家都是朋友,不必客套,这就商议正事吧——”他将事情向司马迁简述了一遍。
    司马迁听后,沉思半晌,才开口道:“这几日,我也一直试图探知孔驩的下落。卫真自幼就跟随我,若是以往,他一定会舍命相助。不过,他被吕步舒囚禁多时,又遭了残刑,那日我在建章宫见到他,他连一个字都不跟我讲,不知道是心里羞惭,还是受了吕步舒严命。”
    任安叹道:“卫真我知道,这孩子心极诚。你因追查古文《论语》而受刑,却没死,反倒升了中书令,吕步舒一定不甘心。他让卫真给孔驩送饭,就是设下陷阱,等你去跳。卫真恐怕知道吕步舒在暗中监视,担心你受害,才不敢和你说话。”
    司马迁道:“若是如此,就更难办了。卫真就算能从孔驩那里得到孔壁《论语》,为防我受害,他也不肯传给我。”
    任安道:“这个我们已经商议过,卫真是唯一能接近孔驩的人,他只听你的话,只要你能说服他出力相助,我们再另想办法将经书弄出宫来。”
    司马迁点点头,沉思对策。
    硃安世一直默坐在一边注视,发觉司马迁眉目间始终郁郁不欢,此刻又神情犹疑,似乎有畏难之意。看他唇上颔下没有一根胡须,就算原本是个热忱果敢之人,遭过宫刑惨祸之后,恐怕也再不敢挺身犯险。
    硃安世从来不会服软,更不会低声下气求人,然而,眼下驩儿生死全系于此人,他心中急切,顾不得自家颜面,猛地起身走到司马迁面前,重重跪下,咚咚叩首,正声求道:“司马先生,驩儿是个仁善的孩子,一心只想别人,连猛虎死了,他都要伤心几天。他自幼逃难,从来没过几天安宁日子,实在可怜,硃安世恳请先生,出力救那孩子一把!”
    司马迁忙起身扶起硃安世:“硃兄弟,快快请起!没有你们,我自己也一定会尽力去救那孩子。何况孔壁《论语》一旦被毁,民贵君轻之大义也将随之沦丧。我就算忍心不管那孩子,也不能坐视古道消亡。我已经想好,我自己不便出面劝说卫真,我写一封书信,你们设法偷偷传给他,我想卫真读了这信,一定会全心相助。”
    “多谢司马先生!”硃安世闻言大喜,感激之极,又要叩头,司马迁极力劝止,他才起身归座。
    任安笑道:“这样一来,此事大致成了。太子还打听到,建章宫御厨房刚死了个屠宰禽畜的庖宰。要接近卫真,御厨房最便宜,卫真每天都要去那里领取饭食。宫中膳食归食官令'《汉书·百官公卿表》:‘詹事……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属官有……食官令长丞。诸宦官皆属焉。’'管,属皇后宫官,太子可设法选派一个人去顶这个缺。不过,此人必须十足可信、可靠,而且敢去、愿去才成,否则事情一旦泄露,恐怕连皇后、太子都要遭殃。但仓促之间,又找不到这样一个合适的人——”
    硃安世大喜:“宰羊杀鸡我在行,能不能求太子让我混到宫里去顶这个差?”
    任安摇头道:“你不成。”
    “为什么?”
    “宫中庖宰得是净过身的人。”
    一连半个多月,太子始终未找到合适之人。
    御厨房却缺不得人手,已经催要了数遍,食官令为奉承太子,一再推延。但再拖下去,既无道理,也势必会令人生疑。众人都很焦急,硃安世尤其焦躁难耐。
    一个念头在他心底不时冒出,但都被他压住,根本不敢去想。
    司马迁写好给卫真的书信,趁夜送了过来,硃安世一见司马迁,那个念头重又冒了出来。他知道司马迁为完成史记而忍辱受刑,心中十分敬重。
    然而……
    深夜,他辗转难寐,爬起来,在屋中走来走去。
    想着驩儿孤零零被囚在太液池水中央那渐台之上,他心痛万分,那孩子自小就受尽磨难,现在又遭这等噩运,孤苦无依,只能等死。
    想到“孤苦无依”,硃安世越发难过,不禁想起自己幼年经历:他全家被捕,一个仆人带着他侥幸逃走。那仆人牵着他奔了一夜,天快亮时,逃到一个岔路口,那仆人说:“孩子,我不能再和你一起走了。你父亲当年救过我一命,现在我救了你,这恩算是报了。现在到处都在追捕我们两个,我们在一起,谁都逃不掉、活不了。我们就从这里分开吧,你自己当心——”那仆人拍了拍他的小肩膀,叹口气,然后转身,头也不回,朝左边那条路走去。
    当时,天才蒙蒙亮,又有晨雾,很快就不见了那仆人身影。
    那年,他五岁。孤零零站在路口,天很冷,他不停地哆嗦,睁大了眼睛,四周雾茫茫,不知道该怎么办。心里骇怕之极,却哭不出来。
    不久,身后忽然隐隐有人声传来,他才慌忙往右边那条路跑去。他已经记不清当时是怎么活下来的,只记得自己不停地跑,跑累了,就钻到草丛里睡,睡醒了又继续跑,跑了不知道有多久、有多远。饿了,能找到什么就吃什么,野果、草籽、草根,甚而生吃老鼠、草虫……后来,走到集镇上,他开始讨饭、偷窃,整天被追、被打,到处游荡,直到遇见一个盗贼,愿意收留他,才算有了依靠……
    若说“孤苦无依”,没有谁比他更明白、更清楚。
    当年他还能四处跑,现在,驩儿被关在渐台石室之中,比他幼年更加可怜。
    他心里一阵阵痛悔,为何要把驩儿交给孔家?当时为何不多想一想?我和当年那个丢下我的仆人有什么分别?
    烦乱中,那个念头忽又冒了出来——
    净身,入宫去救驩儿。
    这个念头太过骇人,他顿时害怕慌乱起来。
    但想到驩儿,却又忍不住不去想。
    眼下,太子设的这条计,是救驩儿的唯一可行之路,一旦断绝,再要寻其他办法,必定千难万难,但净身……
    是他一念之差,害的驩儿被囚,理该由他去救驩儿,但净身……
    若是用他的脑袋来换驩儿,他一咬牙,也就能舍了这条性命,但净身……
    他想起郦袖,郦袖若知道这事,会怎样想、怎样做?
    郦袖心地极善,见驩儿受难,必定不会坐视不顾,会和他一起尽力去救,但郦袖能答应他净身吗?
    一旦净了身,不男不女,从此再也休想在人前抬起头,就连郦袖母子,也再无颜面去见。
    他猛然想起一个人——幼年时,茂陵街坊上住着一个宫里出来的老黄门。儿童们常聚在一起,跟在那老黄门后面,一起大声唱童谣:“上面光光下面无,听是牝鸡看是牡……”起初那老黄门还骂两句,后来只得装作听不见。他家人羞愧难当,悄悄搬离了茂陵,不知躲去了哪里。当年,硃安世也混在孩童堆里,叫得响,唱得欢。
    一旦自己净了身,自然也和那黄门一样,他或许受得了那屈辱,郦袖呢?续儿呢?
    可是,我若不去做,谁来救驩儿?如何救驩儿?
    当时在扶风,驩儿从府寺独自逃到军营后、躲在那块大石背面,见到我,就说知道我一定会去找他。那夜在孔家,我轻轻叩窗,驩儿一听就认出是我,也说“我就知道!”现在,他也一定在等我,等硃叔叔去救他……
    司马迁能为一部书忍受宫刑,为了驩儿,我为什么不能?
    他又想起五岁那年,和父母诀别时,母亲让他长大做个农人,而父亲则声色俱厉对他说:“我不管你这辈子做什么,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哪怕死,你也得记住一个字——信!说过的话,必须做到!你若是敢失信于人,就不是我郭解的儿子,连猪狗都不如!记住没有?信!”
    活到今天,他虽然任性莽撞、胡作非为,但答应别人的事,都一一办到,从未失信于人。在扶风,他答应那位老人,要保驩儿平安,而现在驩儿却被囚禁深宫。那位老人家都能舍弃性命救驩儿,我为什么不能?我怎么忍心失信于老人、失信于驩儿?
    但是,净身……
    我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黑暗中,他缩在床边,垂着头,狠力抓着头发,心乱到极点,几欲发狂,竟忍不住失声哽咽。
    第二天一早,任安就来报信——
    “不成了。御厨房又在紧催,食官令也再等不及。太子只得在自己宫中选了个庖宰,答应明早就送进宫。”
    众人听了,尽皆默然。硃安世通夜未眠,本就憔悴,听了这话,顿时垂下头,更加萎顿。
    韩嬉见硃安世丧魂落魄,忙安慰道:“这个法子不成,总有其他办法。”
    郭公仲却摇摇头,道:“没有。”
    韩嬉反问:“怎么会没有?这又不是登天,总有路子可走。”
    樊仲子叹口气道:“再怎么想办法,也只有两条路,一条是直接到渐台去救孩子,咱们已经试过,有铜莲花拦着,更不用说上面的宫卫,行不通;另一条是让卫真偷传《论语》,但又找不到人进宫和他接手。除此而外,还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冲进宫去抢。何况皇帝老儿喜怒无常,驩儿的性命……唉!”
    几个人又默不作声,屋子顿时静下来。
    硃安世心里翻腾不息,盯着墙角,思绪如麻。
    墙角是一架木橱,上面摆着各样瓶罐器物,靠里贴着木板,竖放着一块白石版,是习字版。望着这习字版,硃安世猛地又想起儿子郭续。在茂陵,续儿就开始用习字版练字,成都的宅子中,也有这样一块习字版,续儿已经能写很多字,已经远远胜过自己。郦袖不但教续儿习字,也教他读书。硃安世自己虽然厌烦读书,看儿子习字诵文,却很欢喜,望续儿成人后,能做个知书达理的文雅君子。
    那日,硃安世向司马迁请教《论语》,司马迁说《论语》是儒家必修之书、启蒙之经,凡天下读书之人,自幼及老,都得终身诵习。孔壁《论语》司马迁也未读过,只偶然得悉古本《论语》中的一句:“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另有半句,或许也出自孔壁《论语》——“天下者,非君之天下,乃民之天下……”
    硃安世虽不读书,这两句一听也立即明白,这正与他猜测相符。刘老彘最怕的便是这等话,他独尊儒术,是要全天下人都忠心效命于他,为奴为婢、做犬做马,哪里能容得下这种话在民间传习?
    尤其是那日见到庸生之后,硃安世才知道,读书未必都能谋得到利禄,反倒会戕毒人心,尤其是老实本分之人,读了书,如同受了巫咒蛊惑一般,愚傻木呆,只知守死理,丝毫不通人情、不懂事理。
    这等巫蛊之力,不但慑人耳目,更浸入骨髓。那日刘老彘试骑汗血马时的森然威仪,至今仍让硃安世不寒而栗,而孔家“晨昏定省”的礼仪更是让人僵如木偶、形似傀儡。
    今世儒生,一面教人恪守礼仪、死忠死孝,一面坐视暴君荼毒、酷吏肆虐。谋得到权势,就横行霸道、助纣为虐,谋不到利禄,则只能俯首听命、任人宰割。
    郦袖教续儿读书,必定也会诵习《论语》,而今本《论语》却已不见“从道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