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恐怖科幻电子书 > 人皮论语 >

第69部分

人皮论语-第69部分

小说: 人皮论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汉忽然停住,双眼苍老浑浊,满是怨恨痛楚。
    郭梵听他说什么“秘道”,以为真是疯话,但看他神情,又似乎不假。等老人稍稍平复,他和声问道:“接下来呢?”
    老人用手背擦了擦老泪:“吕步舒拿出一个玉佩给我看,那是主公的家传玉佩!是主公临别前传给两个公子的。吕步舒说,‘我命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稍有违抗,我先杀了司马迁两个儿子,再杀了他们夫妻!’”
    郭梵只隐约听说过吕步舒,是前朝重臣,而司马迁,他则钦慕已久。面前这老汉的主公竟是司马迁!不知是真是假。他极欲往下听,便没有开口打断。
    那老汉叹了口气:“我原来是个孤儿,是主公主母救了我的性命,养我成人,我怎么敢忘恩?怎么敢违抗吕步舒?他命我每天去御厨房领食盒,到太液池渐台一间石室,将饭倒进室内一口井里。起初,我不知道这是做什么。后来,屠宰苑有个满脸疮疤的人,那人名叫硃安世,他偷传给我一封主公的绢书,让我从渐台被囚的孩子孔驩那里,每天偷传一句孔壁《论语》。可是渐台没有那孩子啊?吕步舒搜走了那封信,每天给我一句《论语》,让我传给硃安世。硃安世毫不知情,还让我偷送小玩物给孔驩,我不敢说破,只能接着,那些玩物都丢在渐台石室的墙角,三年下来,堆了一大堆。我愧对主公,也对不住硃安世,这桩事压在我心里,压了几十年……”
    老汉竟呜咽哭起来。
    郭梵听到“硃安世”三个字,心中一动:父亲去世后,他整理遗物,发现柜中藏着一个木盒,盒中是一束头发、一部帛书《论语》。他很纳闷,通读了一遍,并没有什么稀奇。只是读到最后一章,见空白处歪歪斜斜写着几个字:永思吾妻
    永念吾儿
    郭安世
    字迹稚拙,如同孩童所写,但看文句和落款,又似是郭家先祖。郭梵从未见过祖父,幼时曾问过祖母和父亲,但他们顿时沉下脸,不许自己多嘴,他也就再未敢问过。现在听到“硃安世”这个名字,他又猛然想起一件事:父亲教他习字,写到“硃”字,总要缺一撇,他后来发觉,问过父亲,父亲说这是避讳,纪念一位先人。至于哪位先人,父亲却不说。
    郭梵正在思忆,那老汉擦干眼泪,颤巍巍站起身,来到郭梵案前,跪了下来:“大人,孔壁古文《论语》真的是假的,你是博士弟子,求你把这件事告诉别的博士、儒生,让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说着,老汉咚咚咚磕起头来。
    郭梵忙站起身,劝止道:“老人家,万莫这样!”
    老人眼中又流下浊泪,哀求道:“你若是不答应,我就磕到死,我已经活不了多久,这事若是传不出去,我就是死了做鬼,也不得安宁!”
    郭梵不知道该如何对答,但祖母、父亲一直教他敬老怜贫,他忙扶起老人,含糊答应道:“好,到了长安,我尽力而为。”
    老汉重又俯身跪下,重重叩头:“感谢恩公,感谢恩公……”
    郭梵连番劝止,老汉才爬起来,满口仍在道谢,弓着背,告别而去。
    郭梵站在门边,望着老汉苍老背影,心中惶惑:看老人言语真切悲痛,父亲又藏着那帛书《论语》,此事难道是真的?但无凭无据,自己又好不容易得选博士弟子,冒然向人说这事,不但要遭人耻笑,恐怕还会断送仕进之途'郭梵:游侠郭解之曾孙,后官至蜀郡太守。参见《后汉书·郭汲传》。'……
    思忖良久,他哑然失笑:就算真的又如何?不过是一部书而已,何况已经消亡?
    于是,他回身进屋歇息,独坐片刻,心里终还是放不下,又从囊中取出父亲所藏的那部帛书《论语》,点灯诵读。读至其中一段对话,心中一动,不由得抬起头,望着窗外苍茫暮色、怔怔出神——
    “于汝安乎?”
    “安。”
    “汝安,则为之。”'见《论语·阳货第十七》。'
    西汉末年,帝师张禹(?—前5年)根据《鲁论语》,参照《齐论语》,编定《论语》,号为《张侯论》,为儒生尊奉,风行于世,《齐论语》、《古论语》大半失传;东汉末年,经学大师郑玄(127—200)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古论语》,编校《论语注》,世称“郑玄本”,三家差别就此泯灭;三国时期,何晏(190—249)等人著《论语集解》,为汉以来《论语》集大成著作,是现传最古《论语》完整注本……
    



┃      ┃
┃整理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 ┃
┃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