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帝国-第2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这面子找不回来,王副校长也就只有看能不能在这产学研的课题上弄回一些损失。如果这个课题真能在政治上面对他有所帮助,那他也不介意推动一下。要是没有什么帮助,他看在刘家的面子上,也会去推动,但推动之后的效果,他就不会去多看,刘家他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
所以,崔晓明的解说,王副校长听得很认真。
等到崔晓明说完以后,王副校长立马就问到:“这个产学研课题,看起来是不错,并且听你们说,在国外这个课题已经算是非常成熟了。那么,在我们国内,有这个课题生存的土壤么?对于未知的东西,我们还是要抱着怀疑的态度去了解嘛。”
虽然崔晓明刚才就说了,如果把产学研搞起来,做为首先试点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像水木这样的大学,出了成果,肯定会大肆报道,只要有报道,就相当于有政绩到手。如果到时候和环亚合作的依旧是他王副校长,那么这份政绩肯定是跑不掉。
但是,崔晓明刚才那番话,虽然鼓舞人心,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政绩虽然看得到,但如果没人在意这样的政绩,那成绩也会被埋没。而王副校长需要的,就是这个成绩不被埋没。
他没有这个能耐让成绩不被埋没,所以就只有把目光转向刘东这边。以刘家的能力,就算产学研搞砸了,要吹嘘出一个笼统的成绩出来,也不是什么难事儿,就更别说这产学研要真搞起来了,再怎么说也会出成绩。
王副校长知道刘东虽然是刘家的人,但既然刘东走的是商业这条路,那对政绩自然不会多么的看重。想想都知道,一个商人,就算政绩弄得太大,他拿来有什么用?既然刘东都走到现在这一步,弄出环亚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当然没有可能再走政界的意思。万一刘东只在乎出的成果,不在意政绩,没有刘家的鼓吹,王副校长就不信,有谁会吃饱了撑着来报道这件事情。
没人报道,就意味着没有多少人会知道这个成绩,没人知道这个成绩,那政绩也就无从谈起。他王副校长要的不就是政绩么?没有政绩,他哪里有动力来搞这个什么产学研?所以,他就要看刘家对这件事情上的态度到底如何,才能够决定自己在这个产学研上面,投入多少精力。
王副校长那话里的意思,刘东哪里有不明白的道理,好歹是从小熏陶过,要从话里的意思明白一些东西,对他来说不算难事儿。他想要承诺,刘东也可以给他。
于是,刘东笑着说到:“我们公司也知道,一个新的事物,想要在新的图土壤里面生根发芽,就必须要有充足的水分和阳光,还需要关爱呵护,才能起到成长的作用。产学研这东西虽然在国外是非常的成功,但要到国内,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所以我们公司在和高校建立合作之前,已经和有关部门报备,计委的同志们,也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如果不出什么意外,想必我们公司会成为国内的产学研课题的试点单位。有了试点,我们就可以充分的研究产学研这个国外的东西,是否合适我们华夏的土地。如果真能成功,那也是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嘛。环亚虽然是外资企业,但也心系华夏,有好的东西,当然要发扬光大。”
听到刘东这么一说,王副校长原本还不怎么在意的心思,一下就被刘东给吸引了过去。刘东说了那么多的东西,真正紧要的却没有多少,但对王副校长来说,已经够了。
因为他刚才听到刘东说计委的同志,也很支持环亚搞产学研的工作。计委是干嘛的,他王副校长能不清楚?而计委现在真正掌舵的人是谁,王副校长也心知肚明。虽然王副校长到现在依旧没有搞清楚,刘东在刘家到底是什么地位,但刘长征是计委的常务副主任这一点,却不用多说。
如果能够争取到计委的支持,就算这个产学研搞起来就是个半吊子,那刘长征为了刘家,也不可能就这么无声无息的就把产学研的事情给泯灭在历史当中。刘家弄出来的事情,就算没出成果,那也得报道出喜人的业绩,要不然,岂不是砸了刘家的招牌?
王副校长倒不怕刘东是拉大旗扯虎皮,故意说计委刘长征那边很关照,但实际上却压根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这样的事情,早晚都得揭穿。既然刘东为了这个产学研的事情都亲自在跑,肯定不会想因为一些意外的情况,而导致产学研这个课题的失败,那样纯粹是浪费时间。好歹是大公司的老板,如果轻重都分不出来,环亚又怎么有能力弄出二十亿美金的投资来。这样大的手笔,国内可没有多少人做得出来。
有了计委的参与,要是出成果了,他王副校长主要负责这件事情,政绩会少?想想在这水木待了那么久,都看不到丝毫的希望,王副校长的心中也变得火热起来。虽然在退休之前想要再进一步是不可能了,但能从水木这么一个清水的地方,跑到一个油水充足的地方,却有很大的希望。
“既然计委的同志们都支持,我们学校方面也不能拖后腿。这样吧,反正这个工作是由我来做的,我就努努力,争取把学校这边的事情理顺一下,然后你们也在相关的课题上,和我们的专家教授讨论一下,尽快的把产学研的架子搭起来。早日出成果,也早日为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副校长一脸正气凛然的说到。
看到王副校长答应得这么爽快,刘东倒丝毫没有意外。有着计委这么一个号称小国务院的部委支持,只要这个产学研不是帮倒忙,并且弄出了严重不可收拾的后果,那政绩到手绝对是板上钉钉。
既然有政绩的存在,对于王副校长这样一心想要跳出清水衙门的人来说,动力绝对十足。没听到他都说,这个产学研的工作,在水木这边,都由他来做。也就是说,有什么不平的地方,完全不用环亚担心。只要环亚把这产学研的架子搭起来,其他的事情,他王副校长搞定就行了。
对于王副校长是否能够有能力摆平其他的事情,刘东没有怀疑。别人再怎么是清水衙门的人,那肩膀上面的担当也是副部,就算是水木的正印校长,那也不能不听取一些他的意见。在水木这么一亩三分地上面,一个副校长的能力,那绝对是不用怀疑。
也就是现在,像高校这一类的教育部门,虽然行政级别比较高,但实际的好处却没多少,想想他们的上级部门教育部,那也是挺纠结的地方,就更别说他们这些属于教育部和国务院双重管辖的高校,那就更没得说了。
但再过几年,随着教育产业化,学者政治化,学生放羊化,学校的油水,那可是比很多地方都大。就算王副校长这样的政治边缘人,到时候肯定也会十分滋润。也不知道等到产学研大获成功,王副校长凭借这份政绩,活动到其他部门以后,再回头看着红火的高校,会不会气得吐血,大叹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王副校长以后是否会有这样的怨念,刘东现在倒是懒得多去想,反正和这家伙不熟,他也没有义务去提醒这王副校长什么东西。只要这王副校长能够认认真真的执行产学研一体化,并且把水木这边的杂音给荡平,那就行了,别的刘东真管不了太多。
对症下药的好处,就在于把一个原本不对某些东西感兴趣的人,思想给转换过来。王副校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有了刘东的承诺以后,他也开始变得雄心勃勃。
产学研一体化什么的,他不需要了解太多,只要他了解到,做这件事情对他的政治上有好处,那就行了。为了尽快的把这件事情搞好,都不用刘东他们催,王副校长都自动自觉的开始给水木的高层上课。
第三百六十九章 老学究的阻挠
如果说产学研这个课题,主要优势表现在科技和资金方面,那么王副校长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积极。但如果产学研不但在科技和资金方面会发挥优势,在政治上,也会得到丰厚的回报。那么对于一个以政治为目标的人,就绝对不会允许有人拖他的后腿。
政治这个猛药一下,原本还并不怎么在意产学研的王副校长,一时间变得雄心勃勃。这个课题,将会是他往上跳的一个跳板,没了这次机会,他想要去有油水的地方,基本上是毫无希望。所以,对于产学研,在和刘东他们谈了以后,他比刘东他们还要积极。
想要说服水木这样的大学高层,王副校长这样的人精知道,决定权绝对不会是在那些水木里面,享有崇高声誉的专家教授。虽然这些人,有很多可以直接和高层对话,但对学校的掌控力度,绝大多数权利,会是在校方当中的行政人员当中。
所以,王副校长一开始打定主意,就是要以校方行政人员为突破口。而这类校方行政人员当中,王副校长的级别也算是不低,除了正位校长,其他还有几个校长比他的权利要大之外,剩下的,都是只有听从命令的份。
既然自己有那么好的优势,要王副校长还不知道该怎么去利用,他就不用混了。
于是,在和刘东他们谈判了之后,王副校长乘着水木大学当中,并没有谁缺席的时候,申请召开一个高层会议,讨论一下关于产学研发展的问题。
身为水木大学的党组成员,王副校长在水木大学当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虽然在他自己看来,水木的副校长,实在是一个鸡肋的地方,虽然挂着副部级的头衔,但别说和地方上的副部级相比,就算和一些地方上的实职副厅比起来,他这个副部级也没多大的优势。
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对政绩那么看重。水木大学当中,其他人自然是不知道王副校长的想法,看到王副校长和环亚的代表谈了一次以后,就开始进入实质性的内容,内心当中,也是相当的好奇。他们也想看看,这个环亚国际弄的产学研,到底有什么好处。
在水木大学的小会议室里面,王副校长拿着一叠资料,站起身来侃侃而谈。
“我国做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科技相当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想要保持大国的地位,就必须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引进国外的机械技术,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自己开发新的科技。可能有的同志会说,相比起那些一上项目,就要用成千万上亿的资金,直接买来国外现有的成熟技术,岂不是更好?等我们有能力了以后,再开始恢复自行研究。同志们呐,这个想法是要不得的!”王副校长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说到。
看到王副校长那压根就没有停下来的嘴巴,其他几个副校长,包括正校长,都有些哭笑不得。如果他们没有记错,这个王副校长,之前好像还对造不如买的说法,相当的支持,而且对校内那些搞研究的人,并不怎么重视。
怎么这一转眼的时间之内,就变成了公众的良心,一副为国为民的人。这转变的速度,也太快了一些吧?但既然现在王副校长有了新的论调,在他没有说完自己的话题之前,其他的人也不好打断他的长篇大论。
“我们国家现在是底子薄弱,对于科技的研究投入,比较慎重。优势的资金,都要拿去搞经济建设。但这样的情况不可能是永远的,我相信,在把经济建设搞起来以后,科学研究方面的投入,也会增加。因为谁都明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