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资源帝国 >

第36部分

资源帝国-第36部分

小说: 资源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老人们的经验技术,都是宝贵的财富。但相比起新人来说,他们的薪酬就太高了,虽然经验宝贵,但为了压缩成本,这些老人就必须要干掉。再说了,除了真正的核心技术,老人和新人的差别远远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大。老人能做好的事情,新人也能做到。
  日本教育体系的成功,就在于能够源源不断的收获人才,新人干上几年,也就会成为老人。而如果老人继续再干几年,那么他的薪酬足以再让公司培养起无数的新人。所以,成本的上涨势必会导致新人的上位,而那些之前为企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人们,就会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
  要是公司处在盈利丰富的情况下,那么养这些老人完全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公司的盈利微薄,那么老人就像是一颗毒药,会把整个公司给拖进深渊。资本的世界从来都不是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美好,没有利润,那还叫做资本世界么?公司的股东们,不会把自己到手的财富白白的给那些员工。
  佐藤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那个美国人,或许有这样那样的原因,但支撑公司为他撑腰的最根本原因,绝对会是因为工资的问题。毕竟,就算那个美国人的技术再好,他才到公司,就算高层再怎么重用,他的薪酬也绝对没有在公司干了三十年之久的佐藤高。既然同样的技术实力,那为什么要付高价挽留佐藤,而不是低价挽留美国人?
  现在佐藤仅仅是一个个例,吴一平之所以看重他,有着技术方面的原因,毕竟佐藤在刀片涂层上面的研究经验,比起国内现有的科技来说,高出一大截。日本人不在乎的人才,不代表现在的华夏也不在乎。
  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吴一平想要千金买马骨。有了佐藤的先例,再加上之后还有一番动作。到时候相信日本的工业界内,就会有他们东方工业这个小公司的印象,佐藤的名气在日本工业界来说,还是有一些的。再挖两个人,到时候别人肯定会知道东方工业。
  虽然印象可能是人傻钱多,不会是尊重人才。但这无关紧要,最重要的就是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等到日元上涨,然后导致成本增加,那些企业开始对老人们动手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想到东方工业。
  像佐藤这样的人都能进的公司,而且待遇良好,那自己呢?谁比谁不行啊?到时候,绝对会有源源不断的工业界老人们加入东方工业公司。
  有了这些各行各业的人才,刘东的工业帝国梦想就会有了一个坚实的基础。至于老人们的薪酬嘛,等到那个时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刘东没有出晕招,在日本圈钱绝对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有了钱,还怕付不起那一点点工资么?
  再说了,付给这些人工资,又不是不会创造利润。到时候圈人的同时,在圈上一批机械,工厂都可以开起来。只要有工厂,还有技术,哪里会愁赚不到钱?到时候在国内开工厂,刘东难道还会亏本不成?
  这样即赚了钱,又为国家引进了先进的设备技术经验,简直是好处多多。刘东哪里会手软?所以,一个佐藤仅仅是开始,相信之后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来投奔东方工业。


 第四十五章 一份清单

  有了佐藤的加入,铃木的工作显然好做很多。他最开始下手的就是佐藤之前的团队,由于有了佐藤这个榜样,佐藤那个团队最为好挖,虽然挖的人不算太多,一共也就才不到20个人,但他们一个实验室,精英基本上就囊括在这二十个人之内。
  可以想见,在被挖掉了一个实验室的精英后,佐藤之前所在的实验室,算是彻底的瘫痪了。要想再重新把这实验室建立起来,明显不是短时期能够办到的事情。
  为了这事儿,负责实验室的课长直接打包袱走人,至于那个美国人,也因此失去了工作,算是为佐藤报仇了。
  整个团队被挖,尤其是这个团队之前还是日本钢管公司的下属研究室。这件事情在日本工业圈子里面也开始小范围的流传开来,大家都在打听,这个东方工业公司,到底是哪里来的势力,他们怎么就敢这么做?难道不怕引起众怒?
  再说了,你要是挖小公司的墙角也就罢了,但东方工业公司却挖的日本钢管这样的巨无霸公司,摆明了就是没把他们放在眼里。有了这样的论断,大家都在看日本钢管公司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日本钢管的动作显然是迅速的,当铃木开始挥舞他的锄头时,他们就已经有所发觉,但由于公司太过庞大,所以做出决定的时间往往就没有小公司的动作快。等到日本钢管准备和那些研究员们好好谈谈的时候,一封封辞职信就已经放到了那个倒霉的课长手中。
  到最后,那批人也没有挽留下来。但日本钢管公司也开始查起了东方工业的底细。这一查不要紧,却把日本钢管公司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原本他们以为这些人是被日本的竞争对手给挖走的,虽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可当他们查到东方工业公司的时候,却发现了问题。东方工业公司是一间非常清白的公司,才注册没多久,表面上的信息就像是一张白纸。
  当然,这样的答案显然不是他们想要的。于是,日本钢管公司发动了自己的关系开始彻查。在日本,属于芙蓉财团的日本钢管,本就有着巨大的能量。他们想要在日本本土查询一些东西,基本上是没有难度的。
  东方工业公司虽然清白,但日本钢管想要查到幕后的一些东西,却是很容易的。等到把东方工业公司幕后的控股公司查出来后,他们却茫然了。东方工业的幕后控股,居然是在美国的公司。
  对于美国人,日本钢管公司也不得不开始慎重起来。虽然查到的那个美国公司,依旧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但在美国,那些公司的事情着实不是那么简单的,谁知道这些公司背后,又是什么大鳄?于是,他们就开始一步步的抽丝剥茧,缓慢的拨着那重重的迷雾。
  越查下去,日本钢管公司越是纠结,因为他们很明显的感觉到,那个所谓的美国公司,好像也是一个空壳,他们的资本居然来自开曼群岛。地球人都知道,开曼群岛上面的公司,到底是什么样的货色。最喜欢在那个地方扎根的,却是金融行业的公司。
  而这东方工业公司,却是个做实业的。虽然到现在,东方工业公司都还没有一个厂区,连机器也没有听说他们有定制。但是,既然东方工业公司挖人的方向都是做工业的人才,那么他们的发展必定会是在工业这一途径上。
  所以,日本钢管公司纠结了。一个做工业的公司,母公司却在开曼群岛,而这开曼群岛的公司,也是和别的公司交叉持股,到最后这资金都不知道转到哪里去了,可以说是要多诡异就有多诡异。
  这个手段,明显不是日本人自己的手段。明白了这点的日本钢管公司,就不断在猜测。到底是德国人,还是美国人,亦或者是苏联人?但是,无论日本人如何想象,他们却从来没有把华夏人当成目标。不是他们却发现想象力,实在是这个怀疑太过可笑。现在还极度缺乏外汇的华夏,哪里有能力来和日本的公司抢人才?不被日本人挖墙角都是烧高香了。
  更何况,这个东方工业公司,出手财大气粗,比起他们日本钢管公司,也是不遑多让。这样的公司,又怎么可能是华夏的企业?但是,人被挖了总是要有个交代的。这不管是美国人,或者是德国人,亦或者是苏联人,在他们日本钢管公司眼皮低下挖人,显然是在挑衅他们。
  于是,日本钢管的高层就做出了决定,既然这个东方工业想要在日本做工业,那么就联合新日铁,还有三菱重工,这些机械制造企业,给东方工业公司找点麻烦。
  只要是东方工业公司需要的机械,一律不卖。要想拿到设备,你就去美国,德国,反正本土的企业是不会卖给他们任何一个零件,包括螺丝。努力抬高东方工业的运营成本,让他们一个螺丝钉都得进口。这样的措施,相信新日铁那边,和三菱重工那边,也不会有任何的异议。
  毕竟,这是东方工业公司首先不遵守行业规则,这样的愣头青,相信其他几家财团也不会喜欢,日本钢管公司能成为第一个受害者,那他们未必不会成为第二个。所以,为了他们自己,也必须这样做,万一东方工业以后做大了,岂不是会挑战到整个行业的底线?虽然这个可能性很小,但也不得不防着。
  既然做出了决定,日本钢管公司也就不在闲着。对东方工业公司直接打压,显然是没有任何效果的,既然知道这个东方工业公司仅仅是一个子公司,那就不能直接对他下手。要不然,你弄垮了东方工业公司,他幕后的人又会开起一个西方工业公司,这样封杀根本就没有任何效果。
  所以,直接对东方工业公司的业务下手,才是王道。原料进不了,机器也要国外运回来,就是做出产品销售了,在日本也没有市场。这样一弄,就不信东方工业公司的幕后老板不急。开公司为的就是赚钱,要是不赚钱了,他开公司来干嘛?
  挖了人还想要在日本站住根脚,真当日本钢管公司是肥肉,谁想要咬上一口就能咬啊?虽然直到现在,东方工业公司还没有任何关于生产方面的动作,仅仅是在小规模的挖墙角。但日本钢管公司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误。既然你挖人,就必须要产生效益,不可能把人挖过去了白白的养着,那样不科学。
  对于日本钢管公司的动作,吴一平显然没有感受到任何的压力,因为现在,刘东根本就没有打算要在日本建立工业公司,那样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挖人是为了储备,而不是现在就要他们产生效益。
  说实话,这些挖墙角挖过来的日本人,刘东根本就没有打算让他们直接就上岗,而是把他们当成种子。这样大代价挖过来的人,仅仅把他们当成一般的技术人员,实在是太过浪费。他们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们的经验和观念。对于市场的把握,对于国际工业企业的了解。这些东西,是国内那些工业人员所不具备的东西。
  让这些日本人交给国内人经验,才是他们最后的归宿。也就是说,刘东准备把这些原本在日本作为一线的研究员,转换成二线的教授,让他们把自己的学识和知识,交给更多的华夏人。至于这些日本人以后会不会顺从刘东的意志,那完全不用考虑。
  不说他们之间签订了合同,就算偶尔有些人不愿意把自己的技术交给华夏人,那完全可以换一个。在日元升值后的日本社会,工业方面的人才显然会受到明显的影响,那个时候,人才绝对不会嫌少,你不干,大把人需要这份稳定的工作。所以,刘东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些人是否愿意教授学员。
  有了这样核心的指示目标,吴一平的工作就是写名单,然后让铃木去继续干那份光荣而又伟大的挖墙脚的工作。由于现代工业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刘东不可能面面俱到的马上就展开每一个行业人才的招收工作。这其中就需要一个重点,而刘东就把这个重点放在了他材料科学所熟悉的范畴当中,材料研究方面和精密机床方面。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就是吴一平此次的目标。
  虽然日本钢管公司联合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