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亨通-第4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哥。”林凡诧异而惊喜,来人是他多年前在西川省委党校的同学,曾经的乐蒙市市长杨元。
“真是无巧不成书,他乡遇故知啊!”杨元变化不大,干净的中山装,梳理整齐的头发,国字脸上有些胡渣子,只是身材略微显胖,整个人看起来很白净,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上来就握住了林凡的手。
“我就说早上出门喜鹊就在屋檐转悠,果真是这样。”林凡哈哈一笑,他确实很惊喜,当年党校一别,第二年,杨元就调离西川省,而林凡回到青川县不久遭遇了多重事,婚变、青川大地震两人再无交集,直到现在。
“听说前不久你调任燕市常务副市长,我都没来得及恭喜你,我们那一届学员,就你走得最快啊!”杨元唏嘘感慨,当年林凡不过是青川县委书记,而他是乐蒙市市长,如今林凡已经和他平级。
“应了时代潮流,我听说你调任广南省副省长,那里基本上成了西川省干部的必经之路啊!前些年谢正国书记调到那任省委副书记,年前王林书记也调到那儿去了。”林凡笑着道。
“来,我们坐下说。”杨元招呼了一声,旁边已经有同届学员投来怪异的目光,这是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从地方省领导到中央部领导,副部级、正部级比比皆是,太过张扬未必是好事。
教室比林凡想象中还要热闹,天南海北的学员都有,其中有不少眼熟的面孔,林凡四处打量了一下,这一届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总共有五十六名学员,年龄相差不大,从四十三四到五十四五不等,当然,林凡是个特例。
平时这些部级干部一般都板着一张脸,给人严肃认真和呆板固执的形象,但是他们今天面对的都是同级甚至比他们高一级的同窗,不谈政事只谈风月、趣事。
“老吴,前些天我让你跟着一块儿出去,你死活要在学校看什么书,我这一出门就碰到好几个老乡,又是吃饭、又是唱歌、又是拉着出去爬爬长城。”
“这京都变化大啊,我记得十年前我来过一次,钓鱼台那边还没开发,哪晓得,前天往那边一走,好家伙,路都认不得了。”
“你还好意思说,你自己说是老京都人,走到哪儿都丢不了,结果呢,把我们几个撂那,你自个儿打个车就跑了”
“以前就听人说京都这物价贵,往菜场走一圈,那大白菜都好几块钱一斤,要搁在我们那,一块钱都能买一大包了。”
林凡哑然失笑,看来偌大的一个党校,并非他一个人坐不住。
今天是开学典礼,党校大大小小领导一个不落全部到场,上一任党校校长,如今的国家第一人也出席了开学典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随后,在黄岐山、袁起宪的陪同下,那位来到了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杨元不停搓着手,神情激动,从他脸上,林凡看到了一丝叫做崇拜的情绪。
林凡研究过那位的从政履历,真实说来,他应该算是很标准的红二代,他的父亲是开国元勋,一生之中起落无数,但是那位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根基踏实,从这一点看,他又算得上是平民势力,不过他曾担任过团中央第一书记,又被贴上了团系的标签,关于他的上位,老一辈政治家都讳莫如深,有些政治事件不适宜寻根究底。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总书记走到林凡面前时,给他留下了这么一句似是调侃的话,当时林凡内心抽了一下,露出一抹比哭还难看的表情,那位却哈哈一笑,目光中的鼓励一闪而逝。
这个细微的动作被很多人忽略掉了,但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其中就包括黄岐山和袁起宪两人。
“老袁,看来书记对这个年轻人寄予了厚望啊!”黄岐山轻叹,低语了一句。
“即使两人不是师出同门,但关系绝对非同一般。”袁起宪点了点头,林凡也就此进入他的视线中。
“以后多关注,既然那位如此看重,那就重点培养一下,正好小陆也在,抽个时间,你让他们接触一下,现在的局势是越来越难以参透了。”眼看那位要走远了,黄岐山叮嘱了一句,就跟了上去。
“老杨,你别打哆嗦啊!”林凡满头黑线,杨元依旧保持着握手的状态,但手掌因为激动不时戳一下林凡,让他倍感不习惯。
“有点激动了,当年我在青疆省的时候,书记就是当时的副省长,我还记得当时我吃过总书记亲自泡的一包泡面,那泡面盒子我至今都没舍得丢掉。”杨元终于回过神来,感慨万千,将他的过往娓娓道来。
“”林凡身体一颤,他赶紧跳开,看向杨元的目光不善,“老杨,几十年前的旧物,那盒子还能看吗?”
“你不懂我们那一辈人的想法,当年改革开放,经济转型,百废待兴,需要的就是总书记这样的实干家,不喊口号,只看成效,正因为这样,我才坚持走到了今天。”杨元摇了摇头,面带追忆之色。
林凡确实不了解杨元一流的想法,他是典型的80后,当年的农改经改离他有些遥远,对于这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国度来说,无论是执政观念还是施政方向,需要的是一种与时俱进,唱红唱非对这个国家来说都是一种方面和亵渎,现代人,追求的是一种自豪和富有,这种追去既包含物质上的满足,也包括精神上的幸福,更重要的是一种大国崛起的归属感和身为这个国家公民的自豪感。
在学员们议论纷纷的时候,袁起宪拿着一叠资料进来,身后跟着一个国字脸的东北汉子,很高大,面容俊朗,至少在林凡眼中,他生出了一股惊艳的情绪,国内政治家的标准配置是:西装革履、大肚腩、不苟言笑,然后是参差不齐的五官,即使偶尔有养的白白胖胖的政治家出现,那也是惊鸿一现,很快会消失在人们的眼前。
但是眼前这个人,确实是林凡生平仅见的俊朗型政治家,面带随和笑意,温文尔雅,走起路来不疾不徐,步调和袁起宪保持一致,不前不后,这是个很有教养的人物,这是林凡的第二印象。
“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是我们这一届的新学员,陆一平,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上一届,陆一平担任过党校干部进修班的讲师。”袁起宪笑呵呵地介绍着,陆一平出自他的门下,也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学生,陆一平现如今的成就足以让他面上生光。
陆一平的到来引起了足够大的轰动,现年四十五岁的他已经是一省之长,理论上他是这一届级别最高的,毕竟在他四十一岁的时候担任过宫共青团第一书记,也是中青院院长,他跨入正部级已经有四五年的时间,资格最老。
袁起宪在一一点名,点到林凡的时候,他顿了顿口,不少人把目光投了过来,林凡和陆一平都很年轻,在政坛上已经是出类拔萃,两人放在一起,难免会有人比较一番,总体说来,陆一平更有优势,因为他走了一条与上面那位同样的路。
陆一平也注意到了林凡,投来的目光中有着淡淡的笑容,林凡对他点头,报以笑意,后者点了点头,后者的目光中有着一丝讶异和欣赏。
五十六名学员总共分为六个小组,十人一组,最后的六个人成为一个小组,虽然人数最少,但里面的人个个都不简单,这六个人中包括了陆一平和林凡,还有一位挂着正部级头衔的省委副书记,以及两个常务副省长、一个常务副部长。
“认识一下你们的导师,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将由这位老师给你们上课。”袁起宪面带满意之色,把林凡和陆一平放在一个小组是黄岐山临时起意,他也很想看到自己最优秀的学生和目前国内政坛最年轻的部级干部之间能擦出怎样的火花。
“”等看到袁起宪口中的导师时,林凡两眼一黑,差点晕厥过去,杨元嘴巴张大,半晌都合不拢。
第676章 他乡遇故知
花白的头发,标准的大黑框眼镜,嘴唇很厚实,手上抱着几本教材,林凡闭上眼都能叫得出这人的名字,付志明,林凡在西川省委党校进修的时候,这人就是他的马哲老师,属于让林凡头疼的那一类人。
“同学们好!”付志明表情肃然,林凡和杨元对视了一眼,从彼此的目光中看到了鄙夷,这老家伙外表人模人样,其实骨子里透着一股猥琐和无赖。
除了林凡两人,其他人对这个带着大黑框眼镜的老师很尊敬,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党校不比其他地方,在这里,导师不仅拥有极大的权限,其本人也是很有资历,就林凡所知道的,党校有不少导师与国家领导人有师生之谊,不少资历足够的老师都是国家智囊团的成员,譬如这一届。
付志明似乎也注意到了林凡两人,他嘴角一咧,向林凡这边露出一抹让他头皮发麻的笑容。
林凡有些诧异,他所认识的付志明不过是西川省委党校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导师,不仅与其他导师格格不入,甚至很多学员都不怎么喜欢付志明,因为这个老头子喜欢挂人科目,在林凡那一届,除了林凡和杨元两人,其他人少则一科,多则一般的科目都被付志明算作不及格。
“老杨,这老货怎么到党校来了?“林凡很诧异地问道。
“我也不清楚,不过当年我和教导主任在闲聊的时候,他提到过,我们这位付导师据说就是学校重金从中央党校挖过去的。”杨元摆了摆手。
林凡无语,当年的事他不是很清楚,当年他只是进修,一门心思都放在青川县,对于付志明也是一知半解,不过既然是老相识,林凡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地看向付志明。
在党校的曰子不长也不短,足有六个多月,在这六个月的时间里,林凡的收获比他在地方执政一届都还要多,在党校,他不仅结识了陆一平这样的政坛新星,还三次陪同总书记出国考察,再加上深入各个中央部委观察学习,林凡的政治理念已然成熟。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重新认识了付志明这个人,到现在,林凡不得不承认,他之前确实小瞧了付志明这个人,付志明不仅仅是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导师,更是中央党校资格最老的一位副校长,其影响力不亚于黄岐山这位正牌校长,现如今的中央七人团中有一半受过他的指导。
至于林凡,他是付志明的关门弟子,和前总理不同,林凡这个弟子是经过正式拜师,端茶递水方才成为付志明的弟子,在这六个月的学习时间里,林凡一直跟在付志明身边,付志明没有藏私,不仅帮林凡完善了政治理念,还把他多年积累下的人脉一并送给了林凡。
林凡不得不叹息,他以前的眼界太窄了,付志明多年来的庞大人脉让他震惊的同时又很庆幸,林凡能平步青云,很大程度上是幸运使然,他所仰仗的无非就是出自西川省的那几位,包括何书林、王林等人,但随着林凡的步调加快,何书林他们能给与的帮助也越来越小,这不是说何书林等人没有关系网,作为老一辈政治家,何书林多年经营的人脉已经慢慢向各部委渗透,
但随着林凡步入副部级的行列,林凡所需要的是来自中央部委,甚至是中央的大力支持,付志明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个空白。
在钓鱼台某茶园,竹林掩映,环境清幽,林凡和陆一平席地而坐,后者亲自泡茶。
茶水清幽,一缕淡淡的茶香溢出,平添了一味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