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214部分

执掌好莱坞-第214部分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电影中,凯文史派西扮演的约翰拉贝,在一开始的时候还是一个非常坚定的纳粹党,他坚信日耳曼民族是最伟大的民族,对犹太人有着不满情绪,崇拜元首,认为自己的国家发动的战争是复仇,是正义的行为——一开始的他,完全是一个饱经一战战败折磨之后的德国人形象,他表现得可以说是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逐渐改变了他的想法。日本人的残暴屠杀开始让他觉得不安,认为和这样的国家结盟是日耳曼民族的耻辱,他开始给元首写信。希望元首注意这一切。
可是这些事情,别说是他的元首,就是其他那些和日本为敌的国家的政府,也没有人注意。政治就是政治,一场世界大战中。谁会为了弱国百姓的死活,影响自己国家的战略部署?
这些情况,终于让拉贝开始崩溃。他曾经自认为自己是最为杰出民族的一份子,可是战争的残酷告诉了他,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人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看上去再低贱的人也是值得怜悯的,在生死面前,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因此,这样的场面,也开始让他更加积极地试图营救难民。靠着他的纳粹党的身份。他开始拯救民众了。
当面对日本人的时候,拉贝在他的屋子上方展开了那一面万字符的旗帜。镜头先是到了日本兵的角度,看到的是右旋的万字符,而后,镜头给到了那些逃难的平民眼中,旗帜是从背面拍摄的,透过阳光,镜头变成了左旋的万字符。
同样一面旗帜。曾经是纳粹用来作恶的象征,在这里成了佛教吉祥的标志。
善良的心让拉贝开始了自己的救赎,而他的行为也成功了。从最一开始的纳粹党徒。到后来百姓口中的菩萨,他在这场浩劫中,做到了自己所能够做到的一切。
这样的人物转变,是好莱坞电影所喜爱的模式,而凯文史派西的出色演绎,让这个人物极为生动。也让人们见识到了一个在二战另外一个角落里面的伟大灵魂,从这一点上来说。它也是极为成功的。而这个故事围绕着他来进行,也让故事本身变得非常主流。
可是。这样的故事,并不是这部电影伟大的原因。这部电影引起轰动,更大的原因,在于这部电影的拍摄内容。
在电影当中,近乎真实的再现屠杀场面的,这样的做法让很多人看的都是心惊胆战。电影中真实的表现了日军进城之后的疯狂暴行,完全没有遮掩的战后暴行,让所有的观众都不寒而栗。
堆积如山的人头,随意杀戮的士兵,进行着杀人比赛的侵略者,在安全区内肆意强奸的军士,冷漠无动于衷的日军上层,在大屠杀中战战兢兢的第三国人士……
十几分钟的场面,在全城范围内,拍摄着这些东西,让每一个看到这些场面的人,都觉得从里到外的发寒。
好莱坞的观众们,看惯了各种各样的大场面,可唯独这样的场面,他们还是很少看到的。单纯刻画一两个人的战争电影,他们见多了,而这样的大群像一样的电影,可是很少见的。
张导演的电影里面,没有去描绘什么日本人深藏不露的人性光辉——利维对他的建议他很好的采纳了:这部电影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反战,他没有必要去说日本人有人性的光辉,因为战争本身就是泯灭人性的东西。
日本人也许也算是人,可是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们已经被站成了鬼。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反复洗脑的教导方式,战争的压力,道德的崩坏,人性再怎么光辉,也会被战争的扭曲和残酷变得麻木不仁起来,这些扭曲和残酷,才是一部战争题材应该去关注的东西。
强行区在一部战争电影里面歌颂屠杀者的人性,这根本是无视战争残酷性的做法。
在电影中,张导演也不是没有提及日本人的那些文化,不过他的镜头,用的相当具有讽刺意味。
就在拍摄完了这些之后,张导演的镜头就转向了拍摄日本人隆重的胜利仪式和招魂鼓的乐曲——只是,这哀伤的音乐和对屠杀极为冷漠的日本将官们怎么看都不协调,一方面是庄重的仪式,另外一方面是疯狂的士兵,这两者一起呈现,让人看到的,只是庄严的仪式下的扭曲的灵魂,以及那个所谓的文化仪式的可笑。
希望在一场伤亡无数的战争中用鼓声来勾起人性,这未免太儿戏了。
而这些东西,也引起了电影界的轰动。
以往的反应二战的残酷的电影也不是没有,可是,因为欧美国家拍摄这些战争限于电影的大小问题,要不然就像拯救大兵瑞恩,只能够拍摄一个战争场面,要不然就像是辛德勒名单,拍摄集中营的生活,大规模反映战后生活的电影,实在很少。
而一些想要描写平民的电影,又篇幅太小,最多也就是挑一两个人,描绘一下战争中的悲苦,比如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而像这部电影一样,上百人的杀人比赛,上千人的强奸,上万人,乃至数十万人的死亡,这是从来没有在电影中出现过的。
这样的悲惨的故事,欧美人不是没有——法国女人在二战中被强奸的一样很多,纳粹占领下的巴黎,200万人扔进集中营,10万妇女沦为妓女,生活一样很是悲惨。可是这样的悲惨生活,欧美的电影规模是反映不出来的。欧美电影的投资额度决定了他们的电影注定了只能够以点代面的反映战争的危害性。
而中国的电影不同,这部电影里面的场面和规模,都是让人惊叹不已的。对战争给平民造成的伤害,它揭露的淋漓尽致。
和它相比,同年上映的电影钢琴家可就差了很多。同样是二战电影,同样是用平静的笔调,可是它依然只是用个人命运来反映全剧的电影,无论是拍摄的手法还是电影的震撼力,都要差了很多。
生和死才是最为让人震撼的事情,和生死相比,其他的东西不值一提——如果说一两个人的生活,这个问题还有疑问的话,那么,在数十万人的生命面前,其他的一切,都显得渺小不堪。
可以说,这部电影的场面,造就了它的伟大。
“这是今年最好的电影,绝对没有之一。”
在电影上映之后,很多媒体就都已经给出来了这样的评论。虽然任谁都知道,一部中国电影是不可能成为全家最佳的,可是人们还是对它推崇备至。
好莱坞这样评论,也有他们的理由。
对于好莱坞来说,反战,反纳粹,这些东西都是政治正确的基本表现。而这部电影中,对战争过后的场面的刻画,让人们对战争产生的抵触情绪前所未有的大,这自然就引起了空前的反响。而反纳粹这一点,可以说是因为好莱坞犹太人众多而造成的。这部电影里面,作为纳粹党人的约翰拉贝逐渐鄙弃纳粹党的信条的过程,也可以说是让犹太人们非常满意,对此自然也是赞誉有加。
有独到的拍摄技巧,符合主流思想,而且故事和演员的表演也无可挑剔,这当然是一部好电影。当张导演把他的才华用对了地方的时候,这部电影本身的光芒也是夺目无比的。
而这其实也是让人有些惊讶的事情:中国人拍摄的电影,怎么对于美国的主流思想,把握的这么好?
“尼克找到我请我出演,他对剧本很熟悉,看得出下了很大功夫。我问他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拍摄,可是他说,这样的电影是对拉贝的铭记,美国人来拍摄,不过是一个故事,而中国人来拍摄,则是对一段历史的铭记……”
史派西的话,解释了人们的疑惑。利维当年就是拍摄政治片出身的,他在这方面有造诣,是很正常的事情。只是,这也让人们微微感到遗憾,要是利维来拍摄这部电影,也许更好一些吧?
只是可惜了,他没有拍摄这一部。人们对于利维表示的对历史的铭记并不是很理解,他们只是在惋惜电影可以更好。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至少他们知道了,利维就算是今年没有电影,他也没有江郎才尽,他还有着思考,还有着创作。
这么说来,现在他在中国拍摄的电影,是不是也很值得期待?这部电影,会不会是又一个让人惊奇的新高峰?

第二六八节 旧约定

当新年带来的时候,拉贝日记在美国引起的高潮,远在中国的利维,也终于知道了。
拉贝日记在美国那边,可以说是掀起了极为激烈的风暴,在电影播放过后,引起的争论很多。美国人最多的思索,是对战争的反感,而再加上阿富汗战争和美国人现在一再和伊拉克那边互相扯淡的局势,这部电影反映的战后的场面,也让美国民众的反战情绪高涨起了起来。
而在中国,这部电影也引起了很多的争论。虽然其中不乏一些认为电影过度美化外国人,丑化了南京军队的反对声音,甚至不乏一些为日本人辩护,认为日本人也是有真善美一面的声音,但是对于这样肯大规模表达日本侵略的电影,绝大部分的观众,都是极为满意的。这部电影过后,一时间民众情绪也极为激昂,其中有对拉贝的怀念,也有对过去的铭记。
唯一让人遗憾的是,这种影响力,没有影响到日本。在亚洲这边,因为电影中涉及到了超香宫鸠彦王这位皇室人员,拉贝日记在日本直接遭禁了。
甚至于,就连出演这个角色的日本演员香川照之,在日本一时间都受到了众多媒体的质问和联合抵制,很多人都指责他,不应该演侵略军这样的形象,这也使得他在日本的生活一时间面对压力了。
而对这种压力,利维听说后,也对他做了表示。
“如果你在日本这边不开心的话,就到好莱坞去找我,在那边,我会帮你安排的。”
对利维的这份好意。香川照之只是表示了一下感谢,却还是婉言拒绝了,“我想还是不必了,我希望留在日本。我出演这部电影,是因为我认为这个角色。必须由日本人来演,日本人侵略了,当年做下的事情,就该由日本人来演,才能够说明日本人的反思,既然我勇于反思。那么也得勇于面对右翼势力才行。”
对于他的这份坚持,利维倒是也颇为佩服。不过佩服之余,他也有些遗憾:想让香川照之去好莱坞发展,这可不是他开玩笑的话,这话他说的是真的。
因为在这个时候。想要去好莱坞发展的,还有别的亚洲演员。
在中国这边拍摄电影的期间,也有别人找到了利维。虽然利维现在很忙,可是对于老朋友,他还是一样接待了。
拉贝日记现在在热卖着,也让亚洲这边的人,看到了利维确实是在帮助着亚洲电影在美国发行。看到了这个契机,在香港的洪胖子。听说了利维在北京拍摄电影后,就跑到了这里,来和利维见面。想要在美国放映他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他最新的作品,由甄子弹主演的一部功夫片。和以前比起来,他倒是确实听了利维的一些劝告,在电影中拍摄的打斗场面更加真实了。可是,这部电影的投资依然还是有些小,故事也依然还是有些零散。功夫片的痼疾,还是没有改变过来。香港人的格局太小。依然是难以扭转的问题。
可是,既然说了要帮他的忙。利维也没有推辞,让亚历山大抽工夫安排了这件事情,帮他联系发行公司。
这件事让洪胖子很开心,他本来就是想要投石问路,看到利维乐于帮忙,他也就相当满意了。而他在欣喜之余,也告诉了利维另外一件事情:在香港那边,还有其他人想要见利维。
这一次找到利维的,是香港的另外一位演员张国容。
很久以前,他和利维有过一面之交,当时利维还不是很出名,他也没有太过于把利维的承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