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执掌好莱坞 >

第70部分

执掌好莱坞-第70部分

小说: 执掌好莱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极为特殊的叙事结构,从头到尾不断变化的矛盾体和悬念,人物明显的转变,在镜头和演员近乎完美的演绎下全都展现了出来。平淡的叙事一样可以有非常出色的故事,窃听风暴告诉我们,文艺电影,不一定就是必须要赔钱的,拍摄故事的手法足够巧妙,电影也可以有着不错的票房,这部电影票房过亿,绝对不是难事!”
这两年的北美票房持续走高,去年的美国票房超过了一亿的电影达到了15部,人们对于电影的票房的估计,也都是相当的乐观的。有了两周票房超过4000万的数字打底,想要在票房总数上超过一亿,也许真的不算是难事。
这样的预估,使得媒体更是极为乐观了:能够拍摄出来一部思想内容极为深刻的电影已经实属不易,而拍摄出来的文艺片,还能够卖出去不少的票房,这样的导演简直就太难得了。
“也许,好莱坞迎接来了一个新的奥利弗·斯通。”
此时此刻,电影的导演利维,可以开始为人们所熟知了。一方面,人们惊讶于这个导演的年轻:20多岁的年纪,就拍摄这样深刻的电影可是很难的。另外一方面,人们也惊叹于他的才华确实是令人惊奇的。
在媒体的评论中,对利维已经有了一个定位:毕业于nyu,拍摄的是政治片,水准非常出色,这些事情,使得人们把利维和拍摄了‘越战三部曲’的前辈奥利弗·斯通相提并论了。
是的,现在的利维还达不到奥利弗·斯通的那种高度,可是,自己会写剧本,拍摄技巧出色,思想也足够深刻,至少,他有这个潜力。
电影是个暴利行业,会赚钱的导演很多;电影是一门艺术,把电影制作成了艺术品的人也不少。可是两者兼备的人,数量就不多了。
而在此时,人们也都在传言着,利维将要执导的下一部电影会是什么电影了。一时间,各种传言甚嚣尘上,有些人猜测利维会拍摄胡佛,有些人则认为肯尼迪是个永远热衷的题材,甚至于还有人认为,这两年某个关于某个和尚的电影颇为不少,利维既然喜欢拍摄外国的故事,说不定他也愿意来一部?
“利维到现在无论是选择什么样的电影,都会有人愿意为他付账的。有着良好的口碑和风评,而且还能够不赔钱的电影导演实在是太少了,而且利维导演现在才刚刚26岁,就已经拍摄出来了思想深度如此惊人的作品,他未来的作品会是什么样子的?非常值得期待。”
在电影的票房看好之后,媒体上对于利维的各种赞美,也是多了很多。一开始人们还只是认为这是一个有野心,有想法的导演,而现在人们已经都认为,他很有可能会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未来大导演了。
这样的吹捧,一直到了第三周的票房结果出来之后,才算是结束:到了第三周,窃听风暴的票房,却只达到了5400万——比起来第一周的票房,似乎还是不少的,但是比起来第二周,却直接下降了三分之,这样的下滑,让很多媒体都失声了。
造成这样的票房大幅下滑的理由只有一个。
“泰坦尼克号向全世界证明了,这部电影,无愧于它的投资!”
在12月19日,泰坦尼克号,终于上映了。这部电影以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抢占着市场,受到了它的影响,其他同时上映的电影的票房全都下降了。
仅仅三天,泰坦尼克号的票房,就达到了4000万——从窃听风暴上映第三周开始,最大的竞争对手轰然到来。

第八十六节 金熊奖

泰坦尼克号的上映,带着一股强烈的风暴,席卷了全球市场。从来没有哪一部电影,从上映的那一天开始,就能够给人们带来这么多的震撼。这部耗资巨大,投入力度惊人的电影,没有辜负人们的希望,它带来的巨大的反响是无与伦比的。
这些影响,最为直接的就是反映在了票房收入上。周五开画,到了第一个周末结束,这部电影的票房就已经超过了窃听风暴两周的总和,大船一种无与伦比的气势,强势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种气势不只影响到了别人,就是在谜团公司里面,人们也受到了影响。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制作电影!”克拉克回到了公司就激动不已,“场面,服装,道具,台词,各方面都对得起投资力度!这才是好电影,才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拍摄的电影。”
对于电影工作者来说,想要拍摄出来接近真实的电影是一种很正常的追求,从这方面说,泰坦尼克号相当让人兴奋。克拉克是一个电影人,他对于电影也有着这些追求,看到了别人的电影不错,立即就想要自己也拍摄一部这样的电影。
“这才是和我们抢票房的电影。”坐在一边的亚历山大,神情也颇为有些沮丧,泰坦尼克号从一上映就是4000块银幕,而在上映取得好评后,立即有电影院要对这部电影进行扩片,这对别的电影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他们扩片,意味着别的电影就要缩了,“这一下我们的票房要受到影响了,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和这样的电影竞争。”
“我们本来也没有要竞争——6000万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赔钱了。”克拉克马上就接过了话头。
他的话让亚历山大有些恼怒,不过利维伸出了手,拦住了亚历山大,“克拉克说的没错,我们不赔钱就好。至于竞争那是开玩笑了,我们不可能和他们竞争的,这有什么好争的呢?”
对于泰坦尼克号带来的影响,利维早就有预料,现在表现得也是最为平静。这部电影的轰动本来就是不可阻挡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也属于正常。他接受安排避开泰坦尼克的风头的时候就想到了这些,三周已经过去了,电影的票房从这一天开始肯定也是下滑的了,这个影响其实没有多大。
可是他却没有能够安抚住亚历山大。电影好不容易才才有可能有收入,亚历山大这几天正在高兴,一下子碰到了这种打击,他怎么能接受?
亚历山大站在屋子里面来回走动着,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再次开了口,“票房争不过了,也许我们也可以争争别的不是么?”
“你不会是觉得我们的电影能够拿到奥斯卡吧?阿历克斯,你得明白,虽然我们的电影不错,可是我们都是新人,又是小公司制作的电影,想要拿到奥斯卡是几乎不可能的。”
对能够战胜大船,取得奥斯卡的奖项,利维从来都没有指望过。知道了这条船的巨大影响力就很清楚,想要在日后的口碑上超过它不难,可是想要在这个时候超过它的影响力近乎不可能。
不管奥斯卡的评委是谁,都得是人投票的。只要是人投票,那么就很有可能受影响——对这个奖项,利维没有指望过。
“我说的本来也不是奥斯卡!”亚历山大摆摆手,“我说的是把电影送到柏林去,参加柏林电影节。”
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亚历山大的这个安排,倒是让利维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亚历山大会安排电影去参加欧洲电影节,只是这个想法看起来倒也是蛮不错的。只是不知道,亚历山大是怎么想到的?
“别那么看我,这不是我的主意——其实,是柏林电影节那边给我们公司来了信函,问我们的电影是否有意参加柏林电影节。我想也许拿到了奖,可以促进dv销量……”
这个解释,利维才算恍然大悟。
柏林电影节作为一个国际电影节,每年都是致力于让各种各样的好电影,参与他们的影片评奖的。窃听风暴的评价不俗,又是和德国有关的电影,德国那边自然也很关注。三大电影节各有侧重,人们常说戛纳是噱头集中营,威尼斯是先锋茶话会,柏林是政治管教所,有深度内涵的政治电影本来就是柏林电影节的最爱,更何况这部电影还是选择在德国发生的故事,这样的电影不能够参加柏林电影节,感到遗憾的就不是利维而是柏林电影节的组委会了。
“有必要去参加那种电影节吗?美国这边也快要进入颁奖季了,参加一个外国电影节与否,意义不大。我们又不需要卖电影,何必非得去那些电影节?
克拉克马上开口反对了,他的话语中,有些对柏林电影节的轻蔑,而这种轻蔑,也不是全无道理的。
美国的电影界一向都是极为自大的,在他们看来,美国最好的导演,最好的演员,最好的电影,那就一定会是全世界最好的。三大电影节在全世界的演艺圈都有着很高的地位,可惟独在美国,他们对于三大电影节不是特别瞧得起。对于美国人来说,奥斯卡,金球奖,演员工会奖,这些奖项,才是最为重要的奖项,拿到了这些奖项的人,就可以自称为全世界最佳演员了。至于说三大电影节?谁在乎?
当然,美国人有这样的想法,某意义上说是理所应当。北美票仓是全世界最大的票仓,好莱坞有着最好的电影技术,美国人又有着最大的投资力度,各方面确实都是领先于全世界,自产自销自己玩都可以了,何必理会欧洲人的看法?
拍商业片,美国固然是走在全世界的前面,而就算是比赛文艺片的拍摄,因为有着大投资和更好的技术,美国人也依然是领先全世界。因为有着很强的实力,所以他们一直以来都对三大电影节不加理会,态度十分高傲。三大电影节有着一些比较独特的规则,他们都规定只有未参加过其他的电影节,而且除了原产国之外,未在国外放映的电影才能够参加电影节。这样的限制未免有些影响宣传和上映,所以美国人也就不是很在乎他们了。
而且,美国人瞧不起他们的原因还有另外一个:三大电影节可以说是有着潜规则的,只要是好莱坞的顶级演员参加了电影节的角逐,那么怎么也得给他们个奖励:不然的话,下一次他们不来,美国人不关注,美国市场就丢了,就算是三大电影节都是些小众电影,他们也承受不起一下子失去了全世界最大的票仓的后果——三大电影节在一定程度上都有着展销会的功能,他们惹不起买主。
因此,对于别的国家的人来说,参加三大电影节,拿到金熊金狮金棕榈,都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成就。唯独对于美国人来说,拿到三大电影节的奖项,不算什么成就。泰坦尼克号的主演莱昂纳多现在就是柏林影帝了,可是这些谁会关心?
那些东西对于好莱坞的人来说不算什么,只要肯去就人人有份的东西算的上是奖项么?
“可是去看看,总归是没有坏处的。”对此亚历山大却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柏林电影节有不少的投资机构的,我们的电影又是一部政治题材的电影,说不定我们可以和投资机构搭上关系的。”
亚历山大这话倒是不假:作为政治电影,很多时候都是能够拿到一些特殊机构的赞助的,而且,在电影节上,这样的机构也确实很多。利维就知道,前世的某位贾导演,自从在柏林搭上了日本的黑泽明工作室,从此就拿着日本人的钱专一拍摄禁片,而某位娄导演拍摄电影,也是靠着从电影节拿来的赞助拍摄的,到最后也因为投资方的外国背景而被禁止上映。
“阿历克斯,如果你想要让我们的电影去参与评奖,我不反对。可是如果你是想要拿这些钱那干脆就别去。我的电影得是我说了算,我不干这种事情。”
利维的神色变得严肃了起来:有些钱能拿,有些钱不能拿。拿了别人的手短,到时候被别人强逼着宣传别人的理念怎么办?那样的电影还是不是自己的?
自己还没有那么掉节操,为了点钱什么玩意儿都可以拍摄。
“拿着别人的钱,拍摄宣传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