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回到村里种地去 >

第15部分

回到村里种地去-第15部分

小说: 回到村里种地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街道上年轻人多了起来,半大孩子带着书生气匆忙的行走的街道上,老妈子更是主力大军,还有一些打扮时髦的妙龄女郎……
  方文正在供销社里晃『荡』,电话忽然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喂,你好。”
  “哥,我是方情呢。”却是堂妹打来的电话。
  “恩,你们到什么地方了。”方文看了看时间,才早晨十点而已,妹妹不可能这么早回来的。
  “半路上了呢,中午就能到,你在那儿呢。”
  方文一愣,“这么早。”
  “是呢,早就订好的早车票。”
  方文想了想说道:“我在镇上呢,等你们一起回去,你到了镇上给我打电话。”
  电话一挂,又想起妹妹还带了两个同学,摩托车肯定坐不下,还得叫面包车,他等在镇上不是耽搁时间吗,不过想到两年多没见过妹妹,等上一会儿也没什么,反正忙的时候应该是晚上,要张罗席面等等。
  出了供销社,方文到了祭品店,这是几个老爷特别交代的,选购的东西非常多,正好用面包车一起拉回去……
  


 第二十一章 妹妹四更

  晚上有一个附近很出名的风水师要过来,在村里主持仪式,要几天的时间,当年破四旧的时候,这些和尚道士,风水师遭受了重创。
  和尚尼姑被『逼』着吃肉还俗,道士也根本不敢出来行走,而风水师的罗盘,幕鼓等等被收了无数,工具通通被砸碎,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和尚的香火鼎盛了,道士的道场也四处修建了,风水师傅更是成了有身份的人了,行骗和被骗的人也多了起来。却是也分不清楚,到底是以前好还是现在好。
  国家现在推行火葬,可火葬在村里根本实行不了,村里的老人宁愿省吃简用,提前把罚款存好,也要土葬,没办法,上面只好推行公务员如果不火葬就不能得到应有的福利,这样就能起到带头作用,所以小地方一般只有干部们死后才必须火葬,也不知道这种死后的福利是不是好啊,呵呵。
  有了土葬的习俗,这做道场的道士,选坟地的风水师傅也就多了起来,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啊。
  把『乱』七八糟的东西购买好,方文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妹妹也应该到了。
  没等多久,一辆从省城到县里的金龙客车驶进了小镇,一天就这么一趟车,妹妹应该就在车上,方文大步迎了上去。
  车还没停好,远远的就瞧见妹妹在窗户口冲他招手,只是隔着玻璃听不见妹妹在说什么。
  “哥,你变帅了呢。”车刚一停,妹妹方情就从车上跑了下来,嚷嚷着说道。
  方文宠爱的『摸』了『摸』妹妹的头发,妹妹小他八岁,从小就被他和弟弟方武惯着,好吃的,好玩的都让给她,虽说现在长大了,联系少了,可这感情却还在,“看你,都这么大了,还这么好动,你同学还看着呢。”
  “对哦,张玲,谢桃,这就是我哥哥方文,哥,她们都是我的同学张铃和谢桃。”妹妹介绍道。
  不仅仅方文在打量,周围的行人都在观看三个女孩,实在是三个女孩的组合太有吸引力了,全都年芳二十出头,妹妹方情活泼好动,小麦『色』的皮肤带着一股子野『性』,让人侧目。
  而谢桃身高一米六出头,短发贴面,身材丰腴,可以说相当火暴,胸部没有e也有d了,而且穿着也相当清爽,镂空丝衣,虽看不清关键部位,可隐隐能看见平坦的小肚子,下身,一条牛仔七分裤勾画出完美的s曲线,脸上带着娇媚,施了粉黛,这是一个诱『惑』与杀伤力并存的女人。
  张玲刚好相反,长得娇小玲珑,身高只有一米五出头,长发扎在脑后,刘海儿遮出了眉『毛』,瓜子脸,五官小巧精制,身材虽不丰满,可穿着大胆,低胸格子衫,硬是挤出了一丝隐隐的『乳』/沟,下身一条青『色』紧身裤,偏偏右腿的侧面设计有破洞,一直延伸到了大腿跟部,让人虽然看不清楚,却偏偏心理仿似猫抓一般。
  这三个女孩即便是走了大城市里,回头率也高得吓人,何况在这偏僻的小镇。
  “方哥好。”两个女孩热情的上前叫道。
  方文见三人都提着包袱,连忙打电话叫来联系好的面包车,安排好,自己骑着摩托车一起上路了……
  方文骑摩托车比较野,八十码的速度一路跑到村里,面包车竟然没追上,二叔已经在公路边上等着了。
  没想二叔开口就道:“文文,你妹妹和她两个同学晚上都到你家里去睡。”
  “什么?到我家里去?”方文一愣,没反应过来。
  二叔笑道:“家里那么多亲戚回来,各家各户都要安排住宿,让你妹妹她们到你家里去,也清净一些,免得怠慢了她的同学们。”
  二叔这么一说,方文也点了点头,的确是这样,方家大院这边估计这几天晚上是消停不了,光是摆道场,晚上就要闹到很晚,实在是影响睡眠。
  他家里空了两间房,父亲虽然要回来,完全可以睡二叔那边就可以了,也好和爷爷说说话,缓和一下关系。
  “好,回头我就回去收拾收拾。”
  正说着,面包车就到了,方文还要张罗着席面,就没跟着一起回去,二叔就带着妹妹先回去收拾东西,等吃了饭在去方文家里。
  村里坝坝的席面,热菜一般有:酱蒸肘子,烧白(梅菜扣肉),糯米黄糖肉片(夹沙肉),清蒸鸡鸭,甲鱼,蒸圆子(碎肉加粉抹蛋蒸切片),四季海鲜,蜡肉切片,雪豆猪蹄,龙骨莲藕汤,回锅肉,小煎肉……
  凉菜一般有:大刀耳片,栗子(猪舌头),凉拌鸡块,冷制牛肉,豆芽『毛』肚,香肠,合头肉(猪头里面的瘦肉)……
  菜『色』过了这么多年早就已经变动了,比如早些年的保来扣肉,红薯蒸肉等等都被替换了下来,多了些肠肠肚肚,海鲜什么的,另外就是甲鱼,螃蟹,虾子,鸽子等等,食材价格高了,其实并不比传统的坝坝席来的好吃。
  这时候灶台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摆上了几张案板,这案板其实也就是老房子里的门板,因为用的实木料,春牙树或是土松木,结实耐用,几十年不会坏,这会拆下来当案板,切菜什么的正好,用完了,在装回去当门用。
  各家各户正忙着把桌子扛过来,凑合出五十几张桌子摆上,村里早些年就是如此,谁家办席面,周围隔得老远都会把桌子扛过去,一年到头,村民家里都有那么几天没桌子吃饭的时候。
  “文娃我也来帮忙了。”
  方文闻声一看,正是上次发现古井出水的李大嘴,因为脑子不太灵光,父母随了弟弟去外面,他一个人留在村里,三十多岁了,也没讨上老婆。
  “李哥,你来了正好,正缺人呢。”这话方文却是说谎话了,现在的情况是人员过剩,虽然年岁都比较大,可厨房活并不劳累。
  “呵,呵。”李大嘴有些不好意思的『摸』着头干笑,心理却是很感激,他是眼馋这席面,想来吃上几顿,算起来他好些年没吃过酒席了,因为他穷,以前亲戚请他,他也随不出钱来,后来干脆就不请他了。
  “李哥,抽烟,你随便看着活干,有什么事就叫我。”方文说着就拆了一包云烟硬塞给了李大嘴。
  “恩,还是文娃儿实诚。”李大嘴接过烟,美美的点了一支,这时候正好有亲戚背着碗筷过来,他连忙把烟头掐灭放里裤兜里迎了上去帮忙。
  方文笑了笑,两人毕竟从小经常一起玩,这份友谊是不能随着时间变动而消失掉的,以后能帮就帮上一些。
  左右瞧了瞧,方文虽然干过墩子,可一帮子老妈子和村大师傅在这儿,他还真帮不上忙,索『性』到古井去挑水,来来回回跑了十几趟,把能装水的盆,缸都装满了,这才停下来歇息会儿。
  眼看中午了,离家不远的亲戚已经有一些赶了回来,跑来打声招呼也就回去了,今天是不开席的,只有来帮忙的可以简单的吃顿饭。
  李大师傅的名号不是白叫了,祖上几代都是附近村里的大厨,因为和老方家有连襟关系,也算半个方家人,不然这五一村里结婚的人多,办席面的人也多,还真请不到李大师傅来掌勺。
  等几盆子菜炒出来,大伙欢欢喜喜的吃了一顿,晚上还要下田里去抓些青蛙,下午也要去抓些黄鳝泥鳅什么的,方文想了想暂时也没什么事,就往二叔家走去。
  二叔家里正在吃饭,三个女孩正唧唧喳喳的说着话,好一道风景线……
  “文文,回来的正好,吃饭没有。”二叔招呼道。
  “吃过了,下午要去抓黄鳝,等妹妹吃过饭就先带到我家那边去整理好床铺。”方文应声说道。
  “抓黄鳝啊,我也要去。”出声的是小美女张铃,长得珑玲,面容看起来最多十七八岁,没想这声音还是童音,这种类型的女孩对宅男最有杀伤力。
  “我也去。”丰腴女孩谢桃也出声附和。
  妹妹虽然没说话,不过已经『露』出了神往的模样。
  方文见二叔没什么意见,就点头说道:“行啊,不过你们得换身衣服,这样子去可不行,最好找个草帽,别晒黑了,不过妹妹就不用了,呵呵。”
  “哥。”方情不依的说道。
  饭后,方文提着行李,带着三个女孩在家里安顿好,把另外两间房整理了出来,鸽子和小野猫都警惕着看着三个不速之客,可是惦记上了,上次来一个女孩就把发光的米粒全吃光了,怎么现在又来了三个呢?
  “哇,你还养鸽子呢。”张铃大惊小怪的叫道。
  方文打趣道:“村里没手机信号,通讯都用鸽子,没见过吧。”
  没想张铃却是信了,“对哦,你们这儿的确很偏僻呢,刚才我还见到路边上有『毛』/『主席』万岁!的标语呢。”
  “呵呵。”方文笑着也不知道怎么接口了,村里公路边大石头多,上面时常有标语,比如:『毛』/『主席』万岁啊,永远跟党走啊,等等,很有时代气息。
  “哥,你真坏,就知道骗人。”妹妹不依了。
  几人打趣了一会儿,忽然犯难了,这要下田,三女一时都找不到合适的衣服……
  ps:四更完毕,本来今天状态正好,可惜时不待我,家里有客人,俺也不能老是关着门自己玩电脑吧,码得断断续续,到了十点也没码出第五更,就先发四更了,明天是星期天,争取继续万字更新!
  


 第二十二章 抓黄鳝

  “风吹稻花香,小河水流淌,看那黑土地里养育着咱那勤劳的爹娘,平凡的模样,可咱的嗓子亮……我叫小沈阳,呃,这句可以省略!”
  三女合计了半天,最后还是方情找出了以前的旧衣服穿上,头上带着草帽,村里至今还在使用青竹编制的斗笠,里面整齐的码着竹叶,隔热又防雨水,好东西啊。
  村里因为气候的关系,稻谷每年只能收割一次,而且还是人工『插』秧,对栽种要求非常高,间距的大小直接会影响到粮食的丰收,弯着腰『插』一天秧能让一个老农都腰酸背痛。
  而且田里多泥鳅少黄鳝,在小镇上,黄鳝都能卖到二十五块钱一斤……
  村里河里也有虾,龙虾很少见,一般都是白『色』的马虾,筷子粗细,约五厘米长,放里锅里一过油,虾子变成红『色』卷成一团,不用去壳,直接咬进嘴里,味道不比龙虾来得差!
  而野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