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丹途-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了它!
想到就做!
徐风立刻把门锁好,自己则坐在沙发上,慢慢进入了内视状态。他先用身体探察术看了看,果然,很失望,只有肌肉血管骨头之类,随即,将元气输入,“眼前”立刻变得多彩起来!
大约是因为元气的亲和力不同,徐风的身体更容易接受元气,而经脉的轨迹也更加的清晰!
……
半个小时过去了,徐风睁开了眼睛。
此刻,徐风已经能够完全确定,经脉的确是按五行属性来分类颜色的。而且在徐风的观察下,他的身体里,远不止医书上常用的那些经脉,还有些起头到结束并不长的小经脉也存在于其中。至于有什么作用,还需要探索。
更重要的一点,徐风发现,自己的经脉清晰程度,非常的均匀,比赵东城的肺、肾两脉浅,却比他其他的经脉深,难道这就是自己真的没修炼气功的原因?还是自己和其他人也不一样?不过相比较赵东城的经脉来说,无论是他冲开的没冲开的,都比不上徐风自己的经脉的宽度粗度。实际上,徐风并不知道,经历了最初的那次元气大改造后,他的经脉,足以称为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了!
眼下,没和别人比过,徐风并不清楚有什么不同。
这一点,暂时是没答案的。徐风只能到以后再找个人试试看了。
他正想着,门铃突然响了。
会是谁呢?
第七十四章 奇货可居
赵东城在中心医院里呆了半天,原本是想着再和徐风交流一下气功的感受,没想到得到的消息是徐风请假了,于是中午和刘院长他们吃过饭后,就推辞说自己要静养,一个人回到专门为他开设的高级病房里。
回到病房的的赵东城立刻拿起手机,拨了一个号,静等着对方的回答。
当嘟嘟声一停,对方刚“喂”了一声,赵东城已经恭敬的问候道:“师父好!”
手机中传来一位老人略带着疲倦的声音:“是东城啊!你现在怎么样了?订了飞机票没有?过来后我帮你看看情况再说!”
听到师父的关切的声音,赵东城眼睛湿润了,他急忙说道:“师父,别为我担心,我已经好了!你老人家要注意身体啊!”
赵东城的师父叫朱长海,是京城中央首长的保健医生,虽然年纪比一些首长还要大,但因为医术精湛,加上中医在对中老年人的保健方面的确有非常独到的地方,而且毒副作用小,所以在中央保健医生里,中医占有一定的比例。赵东城的师父却是独一份,因为气功而入选的。
“好了?”朱长海语气里充满了惊讶,“你自己搞好的?还是有人帮了你?”
赵东城把今天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什么?内气外放?才二十几岁?”朱长海大吃一惊,怎么可能?自己练了这几十年的气功,也才堪堪达到内气外放的地步,虽然按赵东城所说,徐风的那一手还算不上内气外放,但能够将自己的气清晰的进入病人体内并帮助别人冲穴,这怎么可能?如果不是自己的徒弟这样说,朱长海一定会说对方吹牛!
赵东城生怕师父不信,他强调道:“我现在已经好了。而且足少阴肾经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我听徐医生的说法,他刚开始为我搭脉的时候,能够感觉到我的经脉存在!”说着,他又把徐风关于治病的气功和强身的气功那套说法说了一遍,说完,赵东城鼓起勇气说道:“师父,我准备把徐医生介绍给李师伯作徒弟,你看行吗?”
“什么?”朱长海眼前一片眩晕,什么时候,自己的徒弟,胆子变得这么大了?
徐风有没有徒弟说的那么神奇他不知道,但赵东城嘴里说的李师伯他可是非常的了解!
朱长海和李善仁并不是真的师兄弟,只是大家都从事中医,而且对气功都有研究,而李善仁一来年纪大,二来中医方面的造诣要深厚些,朱长海就让自己的徒弟叫李善仁为师伯。
李善仁,中科院院士,来自中医世家,中华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在整个华夏中医界说起来是赫赫有名。即使是韩国、日本和东南亚,知道他大名的人也不少,韩国虽然把他们国家学自华夏的中医叫韩医,却也把李善仁称为中医中的神医!
朱长海吃惊的并不是因为李善仁的名气大、医术高,而是因为他的脾气!
李善仁作为博士生导师,教出来的中医不少,但是没有人真正成为他的弟子,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在里面。李善仁作为一名著名的医生、教授,在特殊时期中不可避免的被波及到。当时他被当成臭老九、大毒草被打倒,家人一起被关进牛棚,天天被批斗,即使是这样,李善仁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然而,当时他唯一的弟子却受不了批斗,当众宣布和李善仁划清界限,转而成为批斗李善仁的最大凶手,不仅杜撰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而且还带头对李善仁进行武斗,如果不是李善仁常年练习气功,身体基础好,当时就可能惨死在自己的徒弟手里。
特殊时期结束后,李善仁的徒弟摇身一变,又成了当时首都一家著名医院的医生,并声称自己也是特殊时期的受害者,从而躲避了法律的制裁,并于九十年代初移民美国。没了音讯。
而这个故事,让李善仁周围的人对于收徒弟这一说法讳莫如深,从来不曾提及,朱长海根本想不到,自己的徒弟竟然会现在提出这个想法,这也太疯狂了!
不过当朱长海一想到赵东城说的徐风的那些本事,立刻发现,其实这并不是没有可能性!他深知李善仁在中医上的造诣,虽然因为练习气功,身体一直比较好,但毕竟年纪大了,难道让这一身的医术带到黄泉去?何况那事都过了那么多年了,真要有这么好的苗子,难道他会不动心?
朱长海和赵东城自动忽略了徐风的中医基础。甚至赵东城都没有问徐风毕业的学校。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那张文凭可真没实力来得实在些。而且那实力,他可是真实见过的。
至于中医的基础,练过气功的大致对于人身体的经脉、穴位的作用都知道一二,而真正把气功练出名堂的人,在中医上的造诣绝对不差,这两方面是有想当密切的联系的。
当朱长海真的觉得这件事有可能的时候,这个念头立刻如同疯长的野草一样,再也去不掉了。
他思索了一下,问道:“东城,这个徐风的品性怎么样?”在知道徐风在医术上有独特之处后,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徐风的品性。前车之鉴啊!
赵东城笑道:“师父,这一点你别担心。我打听过的!”虽然今天才和徐风见面,但对于徐风的事,当刘院长拟定了那张专家会诊的名单后,他就已经打听清楚了。虽然毕业之前徐风表现平平,但这段时间的任何一件事拿出来,都绝对可以证明这小伙子,品性不错!
当听完赵东城讲的那几件事后,朱长东终于下定决心,开口说道:“这件事,我觉得行!我去和你李师伯去说!成不成我不保证,不过我会努力!”
正事说完,赵东城的语气一下子变得欢快起来,直接开起了师父的玩笑:“师父,如果师伯真的不收,不如你把他收了吧,给我多个师弟也好啊!这年头,人才难得啊!”
朱长海笑道:“你小子,还真是贪心啊!”不过实际上,他未尝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只是李善仁那边更加的重要些。如果徐风真的有赵东城说的那么神,在李善仁门下比在自己这儿,更能发挥作用!
第七十五章 幸福,就这么简单!
着名中医李善仁此刻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别人介绍了个准徒弟,他正在实验室里,亲自做着实验。
前面说过,中医之所以不被西方认可,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中医的基础的经脉、穴位无法被探测和检查到。而李善仁此刻所做的实验,就是和经脉相关的实验。为了这个试验,他专门请人制作了一台比较特殊的机器,用来检测经脉。而实验对象,正是他自己!
“李教授,你这样很危险的,不如让我们来吧!”一位博士生忍不住劝道,作为李善仁带着的学生,他深知,尽管李教授练过气功,身体机能根本不像八十多岁的人,但再怎么说,他也已经八十七岁了,让他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作为实验对象,作为学生怎么可能忍心?何况这机器是第一次用,谁知道会有什么危险?
李善仁笑了笑:“我这台机器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试问你们几个人中,有谁会气功?如果你们会,能够让气在经脉中运行,那我一定不会抢这个鲜!”
几个学生面面相觑,沮丧着没话说了。虽然他们是李善仁教授带的学生,但实际上,学到的主要还是中医方面的知识,而李教授的独特技艺,根本是一星半点儿都没学到。
李教授轻轻摇摇头,正准备上机器,突然,一位叫李林枫的学生忍不住说道:“教授,我学过内家拳,应该和气功差不多吧?您不如让我先试试?”
李林枫是李教授的得意学生,原本就是首都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本科生,而后攻读硕士,再后来以优异的成绩拜在李教授门下深造。原本一些同行一直以为李林枫最有可能承认李善仁教授的衣钵,但李林枫跟了李教授四年多,直到博士毕业,李善仁教授都没提这个事,李林枫也隐约知道一些教授不收徒的原因,自然也不敢说。只不过毕业后他一直陪在教授身边,算是不是助教的助教。
李善仁目光炯炯的看了李林枫一眼,轻轻摇摇头:“你的内家拳才学了三年,还没有入门,起不了什么作用的!”说完,他脱下外套,检查了一下身上衣服,没发现不妥后,慢慢躺在了实验台了。
……
远在平安市的徐风自然也不会知道这些事情,听到门铃后,他急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是一脸担心的唐筱妩,她的手里还提着一个包一个煲,一见徐风出来,立刻问道:“你没什么事吧?”
感觉到唐筱妩那浓浓的关心,徐风心头一暖,两手接过她手里的东西,笑着说道:“没事没事,你怎么过来了?”
唐筱妩又仔细打量了一下徐风,看他只是略微带着些疲倦,发现没什么问题后,才放下心来,说道:“你去会诊后,我一直在等消息,结果等到快下班了你才有个电话。后来我听说专家会诊只有你一个人能治这病,而且费心费力不少,又请了假,想着你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就来看看你!”
徐风笑道:“看吧,我没事。只是治病的过程中,有些情况第一次见到,在科里没办法静下心来研究,就回来了。”他提了提手里的东西,“这是什么,爱心午餐?”
尽管两人的关系几乎算是明确了,但唐筱妩还是有点受不了这么直白的话,红着脸娇嗔着拍了徐风一把:“去你的!”
徐风把东西拿到厨房,打开后,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原本就已经饥肠辘辘的他此刻直感觉自己的胃里快要伸出一只手把这些东西抓进去了,刚准备抱着煲喝一口,唐筱妩已经跟了进来,看徐风那样子,又心痛又好笑,拍了他一把:“用碗!”说着,拿过碗和勺来,给徐风盛了一碗,又把他赶出了厨房:“你先喝点垫垫,饭马上就好!”
汤在煲里,还冒着热气,但温热程度刚好,徐风一口一口的喝着,他可不敢一口喝干。肚子里没东西,这样喝下去只能让自己更饿。
华夏人讲究饭后喝汤,但这样并不全对,有时甚至不利于消化,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