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百度搜索泡书///
《《》》提供最快最新的。。
第257章 人生有时候很无奈()
第257章人生有时候很无奈
(兄弟姐妹们,早上好!小狼的更新相信大家是有目共睹的,希望有推荐票的能够投上。当然,打赏什么的更好,oo~)
第二天早上还没起床,刘涛的手机就响了。
电话是林老打来的。先是问了一下老太太的生日过的怎么样,接着直奔主题让他马上到门丁市学习。
林老发了话,刘涛自然是不敢不听。何况,这几天发生的事情让他越来越觉得跟林老搞好关系是必须的。要是没有林老这棵大树靠着,他要是想保护自己,还是有些困难的。至于如何让林老如何更看重自己,没有别的,只有努力的学习各种古玩方面的知识。
不过,在他看来,古玩跟赌石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就算是他看清楚里面的内部结构,也没有判断断定真伪。想当初林老收他当徒弟的时候,以为他赌石都是靠的眼力,所以才会觉得刘涛只要努力学习在古玩方面肯定也有大有可为,殊不知他靠的是天眼的透视功能,这点对古玩收藏和鉴定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充其量也就是个辅助。
反正已经走到这一步,说别的也没用,努力学习才是王道。
刘涛在家里吃过早饭,然后跟父母说了一下要去林老那边学习,然后出了门。
本来他应该去提车的,现在看看没有时间。没有办法,他只好给宋文明打了个电话,说自己这几天有事,过几天再去取。
打完电话,他已经来到了小区的门口。本来他想去汽车站坐车的,后来考虑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做长途车,所以直接打了辆出租车。
过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来到了林老家的别墅。
付过车费,刘涛下车前去敲门。
值班的保安一看是他,赶紧把门打开。
“林老在里面吗?”刘涛冲着他笑了笑,问道。
“在的。”
刘涛点了点头,快步的走进了客厅。
这时候林老已经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报纸。当他感觉到有人进来的时候,下意识的抬起了头。
“师傅,我回来了。”刘涛快步的走到了林老的面前,打了声招呼。
“回来就好。来,坐下说话。”林老将报纸放到一边。
刘涛点了点头,在他的身边坐了下来,说:“师傅,这次赵哥家的事情幸亏有你,要不然不可能这么早做手术的。”
“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么客气。你现在是我的徒弟,趁着我还能动弹,帮你做点事也是应该的。”林老摆了摆手,笑道。
“师傅,我下面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还是继续看书?”刘涛问道。
林老摇了摇头,说:“你现在应该开始实践,在实践中跟你的看到的那些理论知识相结合。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带着问题回去继续找书看。”
“行!我们现在就开始吧?”刘涛边说边站了起来。
“真想不到你现在变的越来越主动,这是个好事,要坚持下去。”林老也跟着站了起来。
两人来了书房前,经过系统的扫描检查,房门打开,两人走了进去。
穿过书房,他们又来到一道门的前面。经过详细的扫描,房门一下子开了。
林老转过头看了刘涛一眼,说道:“进去吧。”
一老一少走了进去。
走进去刘涛才发现房间的三面都摆放着陈列架,上面摆放着不少的物件,有花瓶,有砚台,有用玉石雕刻的各种形状的成品,琳琅满目,甚是好看。
“师傅,这些都是你收藏的吗?感觉好多啊!”刘涛一边浏览着这些收藏品一边问道。
“这些只是我收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放在京城的家里。你别看这么多的收藏品,实际上值钱的没几件。”林老笑了笑,说道。
“师傅,你说的值钱是值多少钱?几千万还是几亿?”刘涛笑了笑,问道。他可是知道林老是京城博物馆的首席专家,这样的人家里怎么也得有几件旷世奇珍。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些物件里面最贵的一件三百万。京城那边的家里还有几件比较不错的,最贵的一件价值四千万。”林老笑了笑,说道。
“师傅,我有些不太理解。你不是京城博物馆的首席专家吗?按照你的眼力,这辈子肯定有捡漏的时候,不可能连一件好东西都没碰到吧?”刘涛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个说来话长。我这辈子捡过漏,也打过眼。其实不光是我,但凡是在这个行当里面混的人,都有打眼的时候,我们说这是交学费。我在当上京城博物馆的首席专家之前,经常去一些古玩街或者是古玩市场,甚至是走乡串户,看看能不能捡漏。当然,肯定是有收获的,也得到了几件稀世珍品。只不过后来这些东西都不在我的手上。”林老说到这里,叹了一口气。
“师傅,你该不会都卖了吧?”刘涛忍不住问道。
“没卖,不过跟卖了没什么区别。”林老回答道。
“让我猜一下,是不是国家知道你有了这些好东西,然后强买强卖?或者说,是你自愿将东西捐给了博物馆?”刘涛想了一下,说道。
林老摇了摇头,说:“私人收藏国家是没有权利强买强卖的。要是这样的话,谁还敢花高价购买那些天价的收藏品。我的这些东西都是送了人。”
“送人?师傅,你不心疼吗?”不用说林老,连刘涛这时候都感觉心疼。
“说不心疼那是假话。当时我送出去的时候,整宿整宿的都睡不着。可是没办法,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只能忍痛割爱。”林老说这番话的时候,眼泪忍不住都流了出来。
“师傅,我明白了。你是用这些稀世珍品换来了现在我那些伯伯叔叔们现在的地位。”刘涛说道。
“有时候人就是缺那么个机遇,需要有人拉一把。要是没有拉一把的话,也许一辈子都没有办法混出头。没有办法,为了让人拉一把,总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的。”林老拍了拍刘涛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
“师傅,我懂你的意思。”刘涛点了点头,说道。别看他现在不过就是高三学生,但是刘光明一直都是在单位上班,经常听到他说起单位里面的一些规则,时间一长,他自然有些事情也就能理解了。
第258章 古董也有“年轮”()
第258章古董也有“年轮”
“我是典型的草根出身,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当上了京城博物馆的首席专家,自始至终都没有得到别人的提前,完全就是自己瞎摸索。你现在最起码有我这个师傅,可以比别人少走一些弯路。”林老笑着说道。
刘涛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你现在还真是个学生,行事还是比较鲁莽。不管是蓝精灵还是血玲珑,如果不是有我帮你挡下来,恐怕这些东西你是保不住的。尤其是血玲珑,想要得到它的绝对不是一个两个人,而且都是很有背景的人。现在已经有人来找我谈血玲珑的事情,想要出高价购买。要不是我一再坚持不卖,恐怕他们还是不会死心。阿涛,你以后行事要注意低调,尤其是拥有好东西的时候,要懂得藏私。等你真正有本事守护这些东西的时候,再把它们拿出来。要不然,只是徒增烦恼罢了。”林老语重心长的说道。
“师傅,对不起,我给你惹麻烦了,我以后一定会注意。”刘涛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说实话,他现在确实还是有些年轻,做事什么的有时候就是为了争一口气。很多人正是因为争了这口气,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明朝的沈万三,堂堂的首富为了争一口气,最后满门抄斩,实在是让人惋惜。
“好了。咱们开始学习吧。”林老随手拿起一块玉牌,让刘涛自己拿着端详。
对于玉质什么的,刘涛只是学了点理论知识,真正让他判断是什么玉质现在恐怕还是有些困难。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不难的。因为他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可以透视。只要能够透视,他就可以不断的多看各种的玉质,将它们的特征都记住,然后再跟这块玉已经被专家定下来的玉质进行匹配,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完成对玉质的判断。
刘涛看了一会,不由自主的运用了天眼对玉牌扫描,结果眼睛睁得老大。
他本来以为能够看到里面有什么东西,结果发现里面的情况根本看不清楚。愿意很简单,玉牌又不是空心的,整个内部结构都是一致的。不过令他感到惊奇的是,他看到里面散发出蓝色的光雾,不过仔细看的话,应该是五层蓝色光圈,就像是树的年轮一般,一圈又一圈。只不过这些光圈代表什么,他现在确实也不太清楚,需要慢慢摸索。
“师傅,这块玉牌是什么时候的?”刘涛转过头去问林老。
“这块是子冈玉牌,是晚清时候的作品。”林老笑了笑,说道。
“哦?这块玉牌不是陆子冈雕刻的?”刘涛愣了一下,旋即问道。他看过资料,知道陆子冈是明朝的时候一位非常出名的雕刻大师,他的作品现在流传下来的已经不多。
“陆子冈亲手雕刻的子冈玉牌,一共没多少,基本上都在各大博物馆里面。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大部分都是后面的人仿制的。其实这种行为也是很多热衷于雕刻的人对陆子冈的一种尊敬,有些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说这块,就是晚清时候一位雕刻名家所作。”林老耐心的解答。
“原来是这样。师傅,照你这么说,这块玉牌所用的玉石也是晚清时候的?”刘涛接着问。
“对。玉石基本上都是当年开采,当年就被用来做玉石雕件。”林老说道。
“师傅,这块玉牌能不能确定准确的开采时间?”刘涛接着问道。
“可以。不过还是有误差的。要是用碳十四衰减的方法进行逆向推理,差不多可以推出来,不过正负误差是五十年。”林老解释道。
“我晕!师傅,晚清离咱们现在才多少年。正负五十年这个误差也太大了吧。”
“这种检测方法现在主要还是用于一些年代比较久远的物品。只不过这种方法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会对物品有一定的损害。正是因为这个缺点,很多年代比较久远的物品还不敢用这种方法,所以现在古董方面的鉴定主要还是靠人。”林老笑着说道。
刘涛哦了一声,表示明白。接着继续看别的收藏品。
这次他拿起的一个砚台。通过天眼的扫描,他发现了里面是七层半的蓝色光圈,另外的半个光圈是无色的。
看来这里面确实是透着古怪。
“师傅,这个砚台又是什么时候的?”
“这个砚台是清朝中期时候的作品。”林老笑道。
刘涛听到这个时期,心中一动。看来这些光圈确实有古怪,搞不好和树的年轮一样,都是一种对生命历程的记录。
清朝中期,也就是公元1730年到公元1820年这个时间段,清朝晚期,也就是公元1820年到公元1910年。两个时间段差了差不多一百年。
要是这样计算的话,多出来的两圈半应该等于一百年。
这样算的话,一个光圈应该等于四十年。
当然,这个现在还只是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