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大学之道 >

第12部分

大学之道-第12部分

小说: 大学之道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世人揭开其中所谓的“内幕”,那时候,当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超市被黑心的商家用不正当的手段挤掉而学校坐视不理的时候,平日里诸多的矛盾有可能一起涌上来,学生闹事,那太可怕,那可是政治问题,他太知晓这政治的厉害了,他前半生都在周旋这个,一想到这里,他决定一定要马上撤掉尤刚,换上一个哪怕是才能平庸但肯听话的人,楚天大学超市还是要亲自抓起来。他在心里打着这些主意的时候,脸上却不示弱。
林晓太熟悉老板这时候这样的表情了,林晓知道他害怕了。
林晓微笑说道:“我们是谈判的,我们愿意就超市一些商品做一些价格上提升,以减少友好超市的压力。”
接下来,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双方达成一个口头协议,尤刚及其一些职工被调离,学生超市一些商品的价格做象征性调整。
刘长清暗呼这两个学生厉害,亲自送他们出门,临别的时刘长清非常真诚地说希望他们两个毕业后来他们集团公司工作,二人都做非常得体的,友好的,接近外交式的表示。
出了电梯,李辉才长出了一口气。他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同时他对林晓刚才在办公室里表现感到吃惊,一个大一新生竟然就有如此胆魄?
林晓知道对方已经注意到自己了,可那又怎么样?像他这种大集团的总裁,每日要见的人要处理的事多着哩,很快他就遗忘自己的。
二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在出电梯时,被一个冲进电梯的人撞了一下。林晓和李辉都没在意,因为撞的并不重,况且他们心情正好着了,其实,当时他们若是仔细看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人很像刘总。
是的,这个人就是刘总的三弟——刘长江,他们刘家三兄弟,老大刘总,老二楚天大学后勤产业处处长,而他,原楚天二中中学校长。
刘长江在二中的时候也是风云人物,市重点中学,有钱人有权人的子弟要来学校上课都要找他的关系。
后来,不知道他怎么头脑发热,辞职不干跑了去办什么打工子弟学校,学校办得不错,只是这几年听说资金周转不过来,到处找人借钱。
认识刘长江的人说你这是何苦,刘长江却是笑而不答。
几年下来,从来是别人求他的刘长江变的处处求他人,他求的最多的就是自己大哥,可大哥是纯粹的生意人,无利不起早的,即使是亲兄弟也要明算帐。
刘长江也知道大哥这里的钱难借,但大哥不借,别人更会说:你大哥这么有钱都不借你,为什么要我借。
一句话就可以噎死你。
暂且不去管刘长江借没借到钱,这个人物在我们今后的故事还要出现,先说回去的林晓和李辉。
本来以他们原来的打算,先不告诉店员的,但晚上看到仍然士气不振的店员们,他们都忍不住说了出来。
谁也没想到事情这么容易摆平,于是很自然的,超市提前关门,所有店员欢呼着奔向校外的东江楼,这个学校贵族学生的FB基地。
林晓身处在这帮比自己小六到七岁的年轻们中间,感受着他们发自内心的喜悦,他找到了久违的纯真感觉,从那一刻起,林晓终于觉得自己开始溶入这一群了。
于是,在班上向来沉默寡言的林晓变得活跃起来了,他开始积极参加班上各种集体活动,与班上其他同学交往。
看到林晓身上的这点变化,舒夜很高兴,她不知道这个大男生过去发生了什么?他的双肩正承担着什么?
是的,她很想知道,可是她总是找不到一个恰当的机会和他谈,她怕自己还不够技巧,更怕伤了人的自尊。于是,她几乎总是用充满母性的双眼,默默地注视着林晓。这个善良的女孩,自己有着一大堆烦心的事,她仍还想到她的这个麻烦男生——林晓。
她把林晓想象成背负着巨大苦难的人,却不知这林晓来说,只是对生活做出的一种选择罢了。苦难,当那是强加于人的时候,它会无比沉重;而当一个人是主动挑战苦难的时候,苦难就已经不再是苦难,相反,它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和快乐。
林晓和李辉与刘总谈判的事在楚天大学引起不小的反响。为这事,校有关领导还亲自找了李辉谈话,怪他不应该擅自主张,出去与人谈判。这之后,校方并没有对此形成统一意见,最后也只是对学生超市今后发展提了几句不疼不痒的话,就此作罢了。因此,看来学生超市是取得了一场完全的胜利。
李辉是这次事件的最大收益者,他一跃成为学生中领袖般的人物,试想,作为学生,为了维护大家的权益,敢于和校外“大资本家”硬碰硬,这种勇气和魄力难道不值得人敬佩?当然,同学们还知道有一个林晓,但那只是学生超市一个普通的干事,并没在此事发挥决定性作用。很快,关于二人之英勇事迹立时在学校的BBS里添油加醋的传播。
李辉感到歉然,对林晓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不想一个人贪下这个功劳的。
私人的谈话,李辉失去了正式场合的机辩,说话没那么流畅,甚至有些词不达意。林晓明白他的意思,笑道:“我只是提了一个建议,而真正敢去做,那才重要。”
李辉终于明白,和林晓说话,不需要言语上的客套,自说无妨,李辉说准备提拔林晓。林晓拒绝了,他说还想在底层做起。这是他的习惯,做哪一行,都喜欢从最低一个位置做起。
啊,时间过得真快啊!秋风仿佛还是乍起,第一场冬雪就迫不及待地飘洒了下来。
教室内的学生坐不住了,特别是那些来自南方从未看过雪的同学,等课终于下了,他们冲出教室外的时候,发现外面已经热闹成一片了。
还等什么?雪战开始!
漫天飞舞的雪团,伴着男女生的尖叫。林晓也不例外加入了战斗,他没敢用力,雪团只是在他手中轻轻一扬,划出一道美丽的抛物线,准准地打在某一个人的某一个部位。
一开始还是有组织的两方对战,到后来己方也发生内讧,终于发展成混战。这样的混战,吃亏的多是女孩,以姚雪为首的一批漂亮女孩被打得全无平日里的淑女风范,一个个抱头鼠窜的,男生看的爽极了,哈哈大笑起来。
姚雪灵巧地跳到林晓身后,低着头,抓着林晓的腰,然而,当姚雪蹦过来的时候,雪团更加密集地扑过来。林晓心知肚明,那是与班长高辉交好的一帮男生下的黑手。林晓在一闪念间,突然决定不回避,十多个超大的雪团毫不留情地打在林晓身上,脸上。林晓没有呼痛,事实如果他如常人一般呼痛的话,那会使一场美好的游戏变得气氛异样起来,可以想象身后的姚雪会跳出来厉声指责这些男生,这可不好。
事实上,那些男生都没想到林晓根本没有躲避,或者是他身子太笨了,不知道躲避,他们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分析,他们惊讶地发现他们被痛扁的“敌人”居然还笑得出来:“现在看我的了!”
林晓蹲下身,迅速捏出一个个雪团,并不大,一个个扬出来,速度快得惊人,却不怎么重。那帮男生迅速作鸟兽散,可是仍没有逃脱一人一记的命运。整个雪战在友好、快乐、纯真的气氛进行,并没有人来得及去质疑林晓捏雪团扔雪团的速度为什么那么快。
高辉看到姚雪靠在林晓身后,心头不由地升起一团嫉妒之火,从小到大,他想要的几乎就从没有要不到的。然而,他只是生气而已,并没有参与室友们扔雪团。他感到欣慰,室友知道他的心意,都在替自己暗暗地惩罚那小子了。高辉渴望成为领袖般的人物,又岂能被这点儿女情长而失去了做人的方寸呢?想到这一点,高辉的心情略有些平复,才十八岁的他,显示出比同龄人更多的理智和冷静,然而,这一切与那人相比,似乎还是有质的差别。高辉的家庭环境,见过太多成功的人士,他们身上的气质令自己着迷,而那个穷小子,身上竟然有着类似迷人的气质,这让高辉大大不解,也正是看到这一点,高辉才没有像同寝室人怂恿的一样与这人决斗。
雪加大了,大片的雪花飘落起来了,冲淡了人们各自茫然的思绪,世界更加迷离起来,人们终于忘却了身份,忘却了自己,全身心投入一场更大规模的雪战,青春的激情在冰冷的雪的世界流荡。
第一卷 我为大学疯狂 第十一章 大师与图书馆
在即将过去的2005年,我们伟大的祖国,前进道路上遇到许多困难和险阻,然而我们的脚步,并没有因此而停滞。无论是在革命的战乱时期,还是建设的和平期间,中国从不缺少铮铮的脊梁人物,他们是中国的希望。他们不计较个人得失,对未来忧心,却从来不丧失信心,他们充满理想,满怀激情,在这个物质无比繁华的时代,他们仍坚守着心中的信念,战斗在或重要或平凡的岗位,他们清醒地知道,我们的祖国,还不够强大,还依然受着他国的欺负,过激的言语和不负责任的行为都是无济于事,相反只会添乱,他们只是默默地努力,形成地底的火焰,这是一股无比正义和强大的力量。
学期临近结束,对段天而言,收获颇多。在这个学期,凡是讲课平庸的专业课程,他一律不听,那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对于学习,他是分秒必争的,他去其它院系听一些“大师”级的课,比如历史系的钱理教授讲授的选修课《海上丝绸之路》,建筑设计学院康教授的《中国建筑史》心理学系况教授讲授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经济管理学院李教授的《宏观经济学》,有生命科学学院艾宏的《分子生物学》,理学院物理教授万才鸣的《量子力学》等等。
段天的学习计划,是从两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考虑,希望全面而又能彼此形成合力,他是理科出身,因而给了他跨学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对于楚天大学大师级教授的课程,无论自己是否听得懂,都想办法尽量去听,他以为,具体的知识是其次的,而亲聆“大师”的教诲,以及他们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这才是最重要的。
段天不但去听,而且听的不解或者自己认为不对时,下课就上前去辩,在教室里,甚至上这些教授家中,这也是段天在入校不久就在研究生群里出名的原因。
但是,段天私底下认为,这个时代没有大师,他所敬仰那些“大师”只能说是大师级的教授,他们有幸得五四那批真正大师亲传,古风传习,虽然他们站在时代的最权威处,但与那一代人相比,还是相差不少,如果有一个能算的话,那就是段天最尊敬的何导师还能勉强算一个了。
想想那一个时代,真正是群星璀璨的时代。中国啊,一定要到危急的关头才能逼迫出那些人才出来了吗?
段天看书的地点更多是的这老图书馆,他喜爱这里的气息,不高的三层楼,木板的地板,人走在上面,发出咯吱的声音,和当时大师们踩的应差不多吧。
就这样,段天觉得惟有在精神和肉体与大师尽可能的接触,才有可能形成与其相类似的学术品质和人格力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物质的发展到了眼花缭乱的地步,人们吃的,穿的,用的,越来越多的是人自己制造的新物质,原本自然的物质也越来越变了味道,在这个由上到下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时代,有多少人愿意静下心来做自己的学问?
新图书馆气势非凡,建筑设计处处体现现代理念。按现在的施工速度,下个学期开学初有望交付使用,这些本与段天无关,他也希望新图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