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灭魔-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牛,你负责4层左边2个射击孔,成军,你负责4层右边2个,老李,2楼左边2个,王玉祥,2楼右边2个,张虎,1楼左边2个,赵伟,1楼右边2个,王威,3楼左边第一个重机枪射击口,文兵,3楼右边第二个重机枪,其他人准备替补,一定要压制住敌人的重火力。”当前进到距离敌人400米外的小树林时,杨思成迅速分派了任务。
“标尺装定400米,枪口向目标左边2米处瞄准,射击!”虽然队员们对杨思成的命令有些奇怪,可依然毫不犹豫地执行了,“砰,砰……”随着一阵枪响,刚才躲在“乌龟壳”里正往外边疯狂倾泻子弹的敌人顿时哑了火,敌人懵了,什么时候见过这么精确的打击啊?
一直被敌人火力苦苦压制的士兵顿时欢声雷动,迅速向敌人发起了冲击。
“哒哒哒……”短暂的沉默后,敌人的92式重机枪又开始疯狂扫射起来,部队再度被压制在一块凹地,形式万分危急,“王威,左偏1米,射击!”“砰!”鬼子的机枪再度变成了哑巴,一个夹着炸药包的小战士敏捷地跳了起来,迅速冲到了敌人壕沟附近,可是壕沟又宽又深,他急得直跳脚。
杨思成命令队员们继续掩护,然后端起了他的“卡佳”,说实话,要击中400米外在寒风中瑟瑟舞动的绳索难度可想而知,可是如果不将吊桥放下来,那所有的牺牲都将毫无意义。
他吸了口气,缓缓吐出后,瞄准绳索抠动了扳机,“砰”没有打中,“哗啦”迅速将第二发子弹推进弹膛,“哒哒哒……”敌人的机枪又开始叫嚣起来,杨思成迅速将枪口对准了正在射击的地方,“砰”他清晰地看到敌人的射击口绽放出一朵鲜艳的血花,这是杨思成第一次开枪杀人,可他心里却没有任何的愧疚和不忍,或许是炮楼里的家伙连禽兽都不如吧。
“砰”这一枪准确地击中了拴着绳子的左边轱辘,轱辘往旁边一歪,掉了下去,“砰”右边的轱辘也飞了出去,“啪嗒”一声响,吊桥轰然倒在了壕沟上。
小战士飞快地踏上吊桥,迅速冲到了碉堡下方,可碉堡滑不留手炸药包没地方安放,眼看着战友们越冲越近,而敌人的机枪又开始嚎叫起来,小战士用右手拼命将炸药包顶在了碉堡的墙上,左手猛地拉燃了导火索,“爹,娘,我为你们报仇了!”随着小战士的呐喊,“轰”地一声,碉堡飞上了天。
直到很多年以后杨思成的脑海里依然还留着小战士的身影,虽然已经无法知道他的名字了。我们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我们缺医少药,我们食不果腹,我们衣不蔽体,可是为什么我们却能够赶走武装到牙齿的凶残侵略者?因为我们是在保卫自己的家园,我们骨子里流淌着誓死不做亡国奴的血性。
“队长,当时你为什么要我们瞄准目标2米外呀?”战斗以后一个战士问道,“因为风的影响,虽然看起来风不能吹动子弹,可在实际上子弹在飞行的过程中受风的影响极大,距离越远影响越大,这次射击的是400米远的目标,当时的风向是西北,风速4米/秒,由于是横向吹来的风,因此对子弹的影响最大,我们称为‘全速风’,以后你们射击经验丰富了结合我教你们的公式就能计算出修正的距离了。”事后杨思成专门给战士们讲解了如何“修风”。
最让杨思成难忘的是副司令员兼第二军军长王德泰同志,虽然和他相处的时间很短,但印象极深。他和所有的领导一样跟普通战士同吃同住,和他们同甘共苦,亲如手足,没有一点官样子,在战斗中则勇猛顽强,奋不顾身,甚至亲自参加白刃战。在二军和伪军的一场遭遇战中,英勇指挥弱势兵力(当时我方300余人,伪军600多人)击溃了敌军,他亲率部队参加追击,不幸被流弹击中,壮烈殉国,年仅29岁。
战斗一天天地进行着,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经历了大小数十场战斗的杨思成也由一个小“菜鸟”变成了一个歼敌265人的“老战士”了,“杨枪队”更是创造了歼敌1870余人的优良战绩。
转眼间到了1937年7。7日,举世震惊的“七七事变”爆发了,抗战全面爆发,鉴于神射手在战斗中的作用,杨司令要求杨思成有空就在队伍里传授射击技术,他也毫不藏私,恨不得将所有的技巧都传授给大家,除了射击外还有在野外如何生存,如何设置陷阱,如何捕猎野兽等等。
东北的抗日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东北抗联在杨靖宇‘赵尚志等人率领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东北的抗日武装已经发展到4万多人,形成了3个主要的根据地,各地军民灵活地运用麻雀战,游击战等战术给予了小鬼子沉重地打击,大量的精锐部队被死死地拖在了关外不能顺利进入关内参加战斗。
当然,代价也是沉重的,一大批优秀的指挥员牺牲在了征途上。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吧:赵一曼,冯仲云等……还有更多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年轻的生命无悔地奉献。
第一卷 七 穿过封锁读抗大(修改稿)
更新时间:2010…5…17 11:56:43 本章字数:2953
PS:谢谢大家的鼓励和支持,谢谢大家的收藏和推荐,看着点击和收藏不断的增加,真的很有成就感,至少说明虽然我还有很多方面的不足,但还是有很多的朋友在关心和支持我,谢谢大家,友情提示:为了您更方便地阅读本书,请收藏。
1937年9月的一天,杨司令员把杨思成叫到了他身边。“小杨,你知道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吗?就是我们平日里常说的抗大。”杨靖宇问道,因为都姓杨,他总让杨思成称他为大哥,他也确实象一位大哥哥一样关心着他。
杨思成茫然地摇了摇头,从小到大一直也没学过读书认字,很多理论知识都是伊万先让他强行背下来,然后通过不断的实践体会到的。
“抗大最早成立于1936年6月1日,当时中央领导毛泽东同志讲的的话我依然记得‘我党创办抗日红军大学,是为准备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到来。为了适应新形式,解决新问题,需要培训干部,提高干部素质。因此,我们的干部需要重新学习,重新训练,以便将来出校后能够独当一面地工作。’你是个优秀的射手,你将来的路还很长,因此你更需要学习知识啊。”杨大哥说道。
杨思成知道自己的不足,“可是现在的战斗更需要我啊。”队员们还不是很成熟,让我离开他们一方面舍不得另一方面也确实感到不放心。
“小杨,你考虑过没有?鬼子总有一天会被我们赶走,到那个时候你又做些什么呢?”看杨思成一个劲地摇头,杨大哥继续劝道。
“把鬼子赶走了我就回家为爹娘他们守坟。”这是杨思成的真心话也是他最大的心愿。
“是,谁没有爹谁没有娘啊!鬼子赶走了,咱们都回家侍奉爹娘,那中国由谁来保护?难道又等到小鬼子来侵略咱们,然后让咱们的子子孙孙接着咱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来?”杨大哥看他油盐不进有些火了,声音也提高了。
杨思成无言以对,“那你说咋办?”他呐呐地问道。
“咋办?所以让你上学去,找到能够从根本上富国强兵的办法啊,你还好意思问我咋办?”杨思成又想起了伊万给他打的比方:“你们中国军队太弱,就象个小孩子在守着一大堆的金银财宝,歹徒自然想杀人劫财了。”是啊,不能再让咱们的子孙后代被人欺负了。
“可我不认识字,抗大能收咱吗?”杨思成依然还有些顾虑。
“放心吧,毛主席说了‘抗大没有考试,通过敌人的封锁到延安来,这个就是最好的考试’,去吧,当哥的支持你,明天你就拿着咱东北抗联开的介绍信去,好好学,将来的中国需要你们。”杨大哥帮我拍了板。
第二天天刚黑,杨思成万分不舍地和亲爱的战友们道了别后,揣着用油纸仔细裹着的介绍信,带着20块银洋和30发子弹,背着他的“卡佳”出发了。
路上很艰难,鬼子到处设立了封锁线,没有任何的后勤支援,饿了啃口地瓜,或随便用弩箭射杀只小动物,渴了就喝老乡的井水,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战斗素质让他应付这些苦难游刃有余。
一路上他看到了战争给老百姓的家园带来的深重灾难,山河破碎,满目疮痍,鬼子动辄以扫荡为名行烧杀戮掠之实。他多次经过被鬼子焚毁的村庄,袅袅的余烟,遍地的尸体都在无声地控诉着敌人的残忍和暴虐。为了躲避敌人只能昼伏夜出。
37年11月初,走了快2个月的杨思成,已经到了华北了,眼前是鬼子的最后一道封锁线,穿过去就是国民党军的防线了,两军隔着条大河对峙。这道封锁线足足3公里宽,无人地带中间拉了3道密密的铁丝网,铁丝网上拴着许多空罐头盒,一有可疑情况到处林立的炮楼和碉堡里小鬼子的探照灯和机枪就疯狂地扫过来。
夜幕已经悄悄地降临了,他往嘴里塞进最后一块肉干,细细地咀嚼了半天后慢慢的咽下,虽然前面不知道还有多久才能得到粮食的补充,可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穿过这道封锁线。仔细地检查了身上缠满枯草的伪装服后他潜入了夜色。
雪白的探照灯时不时地划破夜空,杨思成紧紧地伏在地上,灯光下的他和草丛混为一体,没有任何区别,当探照灯扫过去以后又迅速地往前爬去。到了铁丝网前了,如何能够悄悄地过去?
通过白天的观察,杨思成知道3道铁丝网相互间隔400米,铁丝网之间半人高的枯草足以隐蔽他的行踪,第三道铁丝网后面就是宽阔的河滩,岸边许多的芦苇将是最好的庇护所。
杨思成轻轻地握住一个罐头盒,右手抽出锋利的猎刀小心地将它割了下来,然后藏在了稍远的草丛中,估计探照灯又该照过来了,他迅速将脸隐藏在草里,果然,10来秒钟后探照灯光便如约而至,简单地照射一下后便又扫向了别处。如法炮制,缓慢而小心地清理了面前铁丝网上的“报警器”,猎刀用力在铁丝上一拉,铁丝上留下了深深的划痕,“哐哐哐……”另外一个木桩上悬挂的罐头盒相互碰撞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响亮。该死的,鬼子会不会发现?杨思成的额头冒出了细密的冷汗,想道:“可千万不要功亏一篑啊。”
还好,或许是声音其实并没有大到足够引起鬼子们的注意,也或许是经常有江风将罐头盒吹得叮当作响,鬼子们已经见惯不惊了,总之没有他想象中的狼犬出动,大队人马搜捕的情景出现。心中大定的他用猎刀顶在铁丝上,然后慢慢地将铁丝往刀刃上压,反复几次后铁丝终于断了,至少还需要割断3根铁丝才能通过第一道铁丝网,时不时扫过头顶的探照灯实在麻烦,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停下手里的工作躲避它。当终于通过第一道铁丝网又小心地将破损的地方整理好的时候整整用了4个小时,已经是夜里1点了。
“看来今天只能通过2道铁丝网了”,杨思成边往前爬边想道。当他如愿通过第二道铁丝网的时候已是凌晨5点过了,等天一亮再在鬼子眼皮底下轻举妄动纯粹是找死,因此他决定趁着黎明前的黑暗解决下“个人问题”。
“如果我在潜伏的时候突然想大解怎么办?”杨思成曾这样问过伊万。
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