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着离开惠普-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的后端机构,同时在全球总部,每个大区、每个国家都有负责某个集团(分部)产品销售与服务的前端机构,这些员工属于销售体系的人员。前端机构与后端机构有点类似于代理的关系,前端可以有选择地推广不同分部的产品,所以在后端各分部之间会形成友好竞争,看谁给前端提供的服务好,看谁的产品更好卖。一般情况下,各集团的总经理和负责全球销售业务的总经理都是惠普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其地位非常高,属于公司的“官员”(officer)。这些官员都是由董事会投票选出来的,会享受终身的福利待遇。记得多年前,一位集团的总经理(公司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在当选后不久与我们谈起过他的成长经历:他原来曾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分部的总经理,当时他很年轻,业绩也很出色,晋升到集团总经理的呼声很高,但是有一天,公司将他从这个大分部调到了一个中等规模的分部担任总经理。这时候外界就传说,这个人可能犯了什么错误了吧,或者不得志了,所以从一个大分部调到一个中等分部了,因为跨国公司中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力、级别、薪酬是与他的业务规模挂钩的,职位头衔并不重要,关键看你对公司的贡献和影响,如果负责的业务规模变小,薪酬和级别也可能相应下调,至少是失去了提薪的机会。又过了一年多,公司又把他从那个中等规模的分部调到一个小分部去了,他又二话不说服从了安排。上任之后,他的情绪非常好,没有人们想象的那种挫折感。在那期间,我去他所在的分部看他的时候,他谈笑风生,非常愉快,依然是十分努力地去做他的工作。他在这个小分部干了不到两年,他的上司,也就是集团的总经理退休了,在董事会的投票中,他被选为集团的总经理,成为惠普的全球高级副总裁。其实按照普通人的理解,在当时可能的继任者中,很多人的业绩都比他好,掌管的业务规模也比他大,但他却获得了晋升,这个结果使很多人大跌眼镜。在聊天的时候,我们问他为什么董事会选择了他,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他说:其实道理很简单,他每次接到“调令”的时候,都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看问题,而不是考虑个人的利益,只为个人利益着想的人肯定不愿意离开大分部,而他愿意牺牲暂时的个人利益以换取公司的利益,于是公司叫他去干什么他就去干什么。当他被调往小分部的时候,短期上看是他的级别、薪资的下调,但是当他成为集团的总经理,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之后,所有暂时的损失都显得微不足道。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明两点:
第一,惠普特别强调管理者的“德”,越是级别高的官员,惠普越关注他能不能无私地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看问题,替公司利益着想。
第二,能不能做到顾全大局、能屈能伸是衡量管理者的重要的指标。
如果你只顾个人利益,你就不适合坐到为公司谋利益的高位上,只有那些能为公司的利益愿意牺牲暂时的个人利益的人,才会被惠普认为是有“德”的人,所以也是最容易得到提升的人。这样就形成了一种风气,公司重用的管理者未必是业绩最突出的人(当然一定是优秀者之一)。在普通人看来,公司一定会提升那些业绩最好的员工,其实不然,对于管理者来说,达到公司的业绩要求只是前提或必要条件,但是要得到晋升,一定要全面发展,就像我们小时候评选三好学生一样,不能仅是学习成绩好。
为了让管理者树立全局观念,需要有意识地进行轮岗,以便让管理者在不同的岗位上学到不同的东西,因为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位置变了,看问题的角度就变了,如果管理者能接触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工作,可以开阔眼界,从而使大家学会换位思考,否则你就会老是站在自己部门的角度看问题,不善于顾全大局。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
学会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可不是一日之功。我做管理者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司开会的时候总是强调,你说的这个事,你提的这个意见,是对公司好,还是对你们部门好。时间一长,大家慢慢地就知道了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利益,否则老为本部门谋利益,就会在大家面前显得很自私、很没面子、是不光彩的,而且上司说了,如果只为自己的部门谋利益,你就可能永远只待在这个位置上,什么时候你能站在我这个角度看问题了,你才有希望坐在我这个位置上。如果你不站在我这个位置上考虑问题,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有了这样一种氛围,大家在开会或处理冲突时,就不会争得面红耳赤,因为大家都认同这样的标准——那就是怎么做对公司最有益,不是说你或我,而是说我们。轮岗不是一个硬性的规定(因为不能硬性地规定),而是一种软性的文化,所以各级管理人员在给部下做职业生涯设计的时候,都会考虑到这个问题:部下将来怎么发展,他们还欠缺什么,如何能补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这在员工业绩评估最后的那一部分,即员工发展计划里会体现出来。记得有一次给我做评估的时候,我就向上司提出来:如果我想做到你这个位置上,您认为我还缺什么?他说你仅做市场营销工作不行,还需要熟悉销售工作,需要有战略眼光。那我当即就提出来,你能不能给我创造一些条件让我去做这两方面的工作?后来,我的上司果然把我安排到业务发展部做战略规划,做渠道设计,然后又调到销售部做渠道销售经理。尽管那次调整对公司来说是一个短期的损失,因为相互换岗,双方都是新手,会降低工作效率,但是从长远来说对公司的发展是有利的。这需要高层管理人员具有博大的胸怀,能从长计议。
//
………………………………………
管理者要站在公司的角度看问题(2)
………………………………………
好的管理者总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能做到顾全大局,能屈能伸,而不是只考虑个人或部门利益。
//
………………………………………
员工晋升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
在国内的很多企业里,之所以会有许多德才平庸的人把持各级领导岗位,是由不合理、不科学的晋升制度决定的。如果企业采用的是“一把手说了算”,那么员工的命运就把持在某个领导人的手里,换句话说,想升职的人只要搞定一个人就高枕无忧了。而这个人决定了很多人的命运——我说你好你就好,别人谁说什么也不管用,如此一来,有些人就只对上级领导一个人负责,即使部下反感,同事不服,也没有关系,照样步步高升。
归根到底,在这种制度里,在整个晋升程序里少了一个环节:在晋升之前,没有征求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在惠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通常在一个人提拔之前,都要做类似360°评估的调查工作。360°评估又称为多渠道评估,是指通过收集与受评者(主要是管理者)有密切工作关系的来自不同层面的人员的反馈意见,来全方位地评估受评者的工作能力、行为准则与合作精神。
大家知道,20世纪70年代初,360°评估制度盛行于以色列军方,之后,这一方法传入企业界,并在现代管理中逐渐生根、发芽。迄今为止,包括惠普在内的大多数“世界500强”(确切地讲是“世界500大”)的企业,都已采用360°评估这个工具。
事实上,360°评估的流行并不限于大公司,据一项对美国企业的大规模调查显示,在2000年,65%以上的公司采用了这种多渠道评估体系,比1995年的调查结果上升了25%。
360°评估与我国传统的上司评定下属的绩效评估方法截然不同。它的作用有点类似于英美法系庭审中的陪审团。
我们在许多香港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在案件诉讼中,不是法官一个人做判决,陪审团的地位非常重要,对犯罪事实的认定大多取决于陪审团的意见,往往是由陪审团认定被告人的罪名成不成立,然后由法官量刑。
360°评估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类似的角色,它使对某位员工的评价不依赖于某一个人的判断,给那些真正每天与该员工打交道的人提供了一个评判该员工的机会。这些人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客户组成,内部客户包括:其他相关部门的上级管理者、本部门的下属、其他部门有密切合作关系的同事等。外部客户则包括: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等机构的人员。一般说来,管理者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考察,才能对要晋升的人有相当的了解,而且基本上有了一个结论:即员工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方面欠缺,但是仅凭自己的主观判断不见得公正、公平,所以要用不同的视角来看这个人,这样可以减少晋升决策的失误率。
管理者通常会先征求部下的意见:如果我把某个人提拔起来,其他人心理上是否平衡,能不能服他;然后是征求有合作关系的其他部门经理的意见,看他们愿不愿与这个人合作共事,过去跟这个人合作是否愉快,这个人有没有一些别人不喜欢的工作方法、习惯等。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把一些别人都非常反感的人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最后一个程序才是征求其他部门上级管理者的意见。
不管怎么说,360°评估仅是辅助的工具,上级管理者要对结果承担责任,如果某个人提拔到管理岗位后与其他人配合不好,直接影响了工作质量或进度,当事人要承担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链条,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决策负责。如果重用的人很能干,大家互相之间能配合好,上级领导的工作才会轻松,业绩才会好。
除了360°评估,我们还会创造机会让多名候选人之间展开善意地竞争,即人们常说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给每一个希望升迁的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其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做管理岗位的工作,为了让大家自己说服自己,我在惠普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一件事:
让几位有愿望升迁的侯选人进行比赛,让他们每个人在那一年都要讲一门课;讲什么题目,什么时间讲,由他们自己设定,决定后告诉我,然后我就通知大家。
这样每个季度搞一次培训,让这些有希望晋升的老员工讲课,然后让听课的员工给这些人打分,讲得好的人自然得分高,讲得不好的人自然得分低。
如果某个人志在必得,就会精心准备,如果讲得很成功,就可能得高分;而那些准备不足的人,自然就得低分。这样他们就会在心里为自己打分,也能客观地做横向比较,知道自己在哪方面不如人家,是理论功底差,还是表达能力差,或者对行业、对市场的理解不够深刻等等。
这样得分高的人如果得到晋升,其他人在心理上就很容易接受。因为通过比赛大家会自己排队,谁排在自己的前面,谁排在自己的后面,大家心里都很明白。
晋升什么样的员工,就决定了企业能吸引、留住什么样的人才,而“一把手说了算”的制度很容易导致腐败和任人唯亲。
//
***************
*领导艺术与人才培养
***************
“管人”比“管事”更重要在惠普,关于领导者的定位有一个很基本的原则,那就是管理者是教练而不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