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重生记事簿 >

第242部分

重生记事簿-第242部分

小说: 重生记事簿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集团正在成立,并不影响我们开拓其他的新业务。”韩俊缓缓说道:“这些下岗,人里面,也不见得都是那种所谓的没有进取心的人。我要个他们创造一个机会,一个我们海鑫公司、下岗工人,甚至社会共赢的机会!”
    “啊!?”韩俊刚刚开始说的时候,下面的员工还有几个窃窃私语的,可此言一出。所有人立刻出了一声惊叹,目光灼灼地盯着韩俊,“一个商人式的义举”听起来,,很美!
    “机会?老板。您是说,要成立一个专门给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的子公司吗?”麦克代森最先反应了过来。
    紧接着。却是百通风投的滨海负责人:“韩总,这个应该不是问
    可是韩俊却微微一笑,说道:“你只说对了一半!”

第一百六十一章 韩俊的义举
    你只说对了一半。”
    听到这里,会议室里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韩俊此言到底是个什么
    思。
    面对他们探寻的目光,韩俊唤过负责在会议室里服务的介绍员。给她耳语了一声,女孩点点头,片刻回转,手里,多了一副滨海市的大幅地图。
    将地图展于会议室一旁的背板上。韩俊在甫内四个区域点出了四个点,说道:“大家都知道我指的这四个区域是哪个地方吧?”
    众人循指望去,韩俊所指的那四个地方,都是市内四区最大的居民区。纷纷点头。
    这时,韩俊说道:“由百通风投牵头。在这四斤,地方人流最为密集的地方设立四个网点,作为下岗再就业信息咨询处。”说道这里。韩俊看着百通风投在滨海的负责人,问道:“有没有问题。”
    “没有问题,可是韩总,我们需要给他们什么样的信息呢?”他问道。此时海鑫公司,最为赚钱的行业是铜矿。可要说最为有钱的行业,却是百通风投了,公司里没有两个账户最主要的账户,其中一个,便是韩俊在手里掌握着的,百通风投的账户,里面的资金,多的惊人。风投的负责人不担心钱的问题。不管是咨询处还是别的什么门市,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成立了之后,要提供一些什么样的服务。则是他们所不清楚的。
    不过韩俊总会给他们安排的。说道:“我已经跟市政,以及都电部门的领导沟通好了。准备成立一个新的子公司,兴建一些报刊亭。投放地点。就设在滨海市大大小小的车站,名字,就叫滨海文化亭,提供给那些想做这门生意的人,下岗职工优先。同时,在这四个区域。市场部的孙经理,希望你派人去调查一下。每个区域选择一到两个面积大一些的地方,建起新的市场。需要注意的是,交通必须要便利,咨询处就提供给他们货源渠道这一点。我已经摆脱益华国际渠道商代为联系,不日,他们就将把相关的信息反馈给我。另外,我跟香港的苏先生也联系好了,让他在香港那边联系专业的设备,过不了几天就能托运过来,是一些生产早餐的烹饪设备,招聘一些有意向的人过来进行培刮,把健康早餐连锁开到滨海市每一个居民小区的门口。当然。经营着,依然是下岗职工优先!”
    韩俊说到这里。微笑了一下。接着说道:“都是一些小本生意。不需要什么高明的经营策略,只要是愿意出来工作的,都可以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收入,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每月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作为公司又一项赢利点。二来对于也算做了一件好事!”
    知道这个时候,众人才明白了韩俊最终的用意,只是跟盈利比起来,韩俊的这种做法,才更值的他们尊重。见惯了太多的为富不仁。而韩俊却在自身展的同时还能想到别人,也正如当初韩俊说的那样“给别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
    “啪!啪啪!”不知道是谁第一个鼓掌,而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儿会议室的掌声响成一片。
    在坐的,乃至整个儿海鑫公司的所有员工,大都是年轻人,谁都是有父母的,而他们的父辈此时有的也正是在工厂里面当工人。甚至,也在下岗大军中的一员。
    本来,海鑫公司的待遇非常高。对于他们而言,父母有没有收入对家庭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可是。老板却想到了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看起来老板这么做跟他以前的那些经营项目比起来,盈利会少了许多,但却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这份仁义,并不是谁都能有的。而想起刚刚还在一致反对的众人,似乎皆是有些汗颜”
    挥了挥手,止住了他们的掌声。韩俊并没有多么得意的感觉打手他认为这些事情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虽然是杯水车薪。可他开了这个头,他相信后面,也一定会有人跟进,或许是别的企业家。也或许是政府的官员。
    “大手笔,海鑫公司三项义举,力保下岗工人再就业!”
    “打破铁饭碗,自食其力!滨海文化亭前景广阔。”
    “善民生,健康早餐连锁加盟!”
    “丰富市民菜篮子,四大市场破土动工!”
    个星期之后,《滨海都市报》的头版儿版面前在介绍着一条消滨海市现在风头正劲的民营企业海鑫公司。展开了大规模的招聘,并声称只招聘工厂下岗的老职工。不管是早餐、市场、报刊亭。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个,单说小小的文化亭,就相当于给他们的提供了一个创业的机会。如果干的好。收入并不比在单个来的少。
    而且。如果加盟健康早餐连锁店。海鑫公司将免费提供设备,并给予技术指导。店面则是半封闭式的移动板房,统一的店面,统一的食材调配。统一的着装,清洁卫生,是那些街边不知道用什么油炸的油条根本无法比拟的。就连经营地点。海鑫公司都会统一安排,并会代为办理营业执照和当时并不多见的健康证明。
    如果选择加盟文化亭。那么一个两米五高。3个平方的绿定蓝底的封闭小亭子。也是由海鑫公司免费提供,并且还会有邮政部门为他们提供各种报纸杂志。供他们贩卖,而且结款方式也是对他们非常有利的先卖货。后付款。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将所需要的本钱降至最低。
    至于市场。半露天式的市场需要修建一个月,一旦建成,不仅可以将散落在周边的商贩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而且也给大量下岗工人预留了众多的摊位。不管他们卖什么。益华国际的代理商都会提供给他们进货信息,保证他们进到最便宜的商品。
    以匕三项举措。每个月都只需要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即可。着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生意!
    申请人。只需要带着自己的下岗证明,到海鑫公司个于市内四区四个专门的咨询处填表报名,便会有专门的人进行审核,让后告知是否予以通过。当然。整儿过程将是完全公开。透明的。即便是你没有被许可加盟。咨询处也会告诉你为什么你没有通过,并且也会将所有的结果做出公示。并且每次公示都会刊登在《滨海都市报》上。
    作为海鑫公司的陆舌”《滨海都市报》当仁不让地肩负起了给韩俊大唱赞歌的任务。各种溢美之词,堆砌的无以复加,直接造就了海鑫公司。乃至韩俊本人一个“心系大众回馈社会乐善好施”的光辉形象:
    这个消息的出现,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儿滨海上上下下都在议论纷纷。先作出反应的是斤,大媒体。有的媒体。对海鑫公司的这种做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他们虽然不能解决所有下岗工人的再就业问题,但表明的这个态度,是十分高尚且值得肯定的。并且,这样做,隐隐也消饵了社会上的一些不稳定因素。呼吁广大企业家能像海鑫公司学习。比如跟《滨海都市报》同气连枝的《滨海日报》
    而有的媒体却对海鑫公司的做法持保留态度。隐隐支出海鑫公司的这种做法有些自不量力,仅凭一个民营企业。能否有实力完成他们的承诺是一件十分值得怀疑的事情。在他们看来。这似乎是海鑫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声望而做出的新一轮的“炒作”毕竟,海鑫公司爱炒作,同时也极会炒作的形象,在各大媒体里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情了。而对于《滨海都市报》对海鑫公司大力赞扬,在业内也被戏称为《海鑫都市报》了。
    但是。没有一家媒体对于海鑫公司的做法提出批评。不管他们持什么样的态度。海鑫公司的这种做法。在广大市民来看,都是一种义举,不管效果如何,人家做了,且做到了。仅凭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企业主能想到。能做出来的。
    与媒体的反应不同,滨海商会里的会员对于韩俊的做法,大部分则显得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韩俊有着如此经济实力,不管做什么都很正常。唯有这件事。分明是他觉得自己在经纪实力上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之后。想在社会声望以及地个上的“投资”用这种方法来获取市民的好感。
    但是。不屑归不屑,海鑫公司借此的确获得市民们的好感,声望一时无两。而他们自然也不会看不出这样做的好处。一时间纷纷个想个招。不管经营什么的,都打出了“下岗工人优先”的招牌?
    就连一般的饭店。也在招聘服务员的时候。甚至也会立出一块“下岗女工优先”的牌子。

第一百六十二章 强力示范
    品俊想的不错。大量的下岗,人当中。不亚得都是企性渊阶小需要的老弱病残,与之相反,其中还是有不少出于“当打之年”的工人,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关系,也没有钱去疏通关节,才落得一个下岗回家的结果。
    但是韩俊的想法虽然很好,可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一个很重要,也是一个很不重要的问题面子!
    许多下岗的人,以前是在工厂上班,有着一个工人的名头,生活稳定、安逸,早满保收,虽然不了大财,却也不用担什么风险,各项保障厂里都会供给,每到逢年过节,不论工厂效益如何,年货等福利还是少不了的。
    可现在去不一样了,如果要去自己经营,风险要自己承担,出的力似乎也要比在工厂多的多,而且海鑫公司推出的三项举措虽然听起来不错,看起来很美,但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没有底。
    他们似乎更愿意去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也不见得会愿意出去“练摊儿”因为如果被熟人看到自己在外面摆摊,不管是市场也好,早餐也罢,在他们感觉中,身份似乎突然之间就下降了一个档次。
    与立刻再就业比起来,他们似乎更愿意奔走呼告。以期得到那份并不怎么样但胜在稳定的工作。
    是以,当韩俊的四个咨询处一开门纳客,前来应征加盟的人却并不多,每天几个十几斤小,大部分的时间,咨询处的工作人员都是处于一种悠闲的状态。
    可是,在韩俊的海鑫耸司,这种悠闲是最要不得的,与之相反的,咨询处的工作人员一个个焦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如果这种“萧条”的情况不能得到有效的改观,自己如何对得起老板的信任和交代的任务呢?
    百通风投的滨海负责人却是最为心焦的一个,可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把这种情况汇报给韩俊。
    当得知前来加盟的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的时候,韩俊也有些愕然。凭着笔记里的记载,他所设立的这三个项目,完全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吃饭问题,理论上来讲,已经下岗失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