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养鱼专业户-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屋内此时只有咱与随将军二人。
“你这次怀什么目的而来?”随将军问得很直接,甚至有点审问的意味。
“寻找一些东西,比如老爷子上回给的琥珀,这些东西有助于某些课题研究。”在随将军这位直爽的军人面前,咱不能糊弄,却也有所保留。
“你与那个乱七八糟的浑天仪扯不上关系吧?”
“原先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现在全撇清了。”
随将军“嗯”一声点头,对浑天仪不象考古学家评价的那么高,按他的话说,若算古董,昆仑山脉的岩石和冰川都是古董,而且是几亿年前的古董,偏偏这班人瞎胡闹,把藏地搅得风生水起。他说那个琥珀确实来自昆仑,却非那个雷电山谷,而是士兵拉练时在河边偶然捡到的,因此你们可以回去了。
随将军下起逐客令,显然不愿咱再搅进这次事件旋涡里,也不愿透露有关浑天仪的任何口风。
咱进屋提包裹时,不经意地发现原来斜插在墙壁上的转轮不见了。难道小庙宇遭到袭击的起因是这个小小的转轮吗?又是谁血洗了这个庙宇?搭乘上了军车,脑子里还在思索这些问题,因为琼琼噘着嘴不说一句话,眼神颇忧郁,看来琼琼很担忧那位老喇嘛。
回到格市后,随将军公务繁忙去,却留下梁羽和两位士兵“特别关怀地照顾”,连食住的地点全安排妥当。住进部队招待所后,咱就问:“梁先生,你连我的位置都能查得到,别说你们没有掌握到琼琼行踪。”
梁羽不知如何作答,只得讪笑几声,说不打搅你们俩休息了,然后退出房间。
“夫君,你这时肯定也不想走,不如我们一起去可可西里,我能有把握找到谢杏芳。”见房里只剩二人,琼琼没有顾忌撒起娇来,心里还在惦记着掘藏那些事儿。
要走么?咱踌躇不定。
正如琼琼所说,宁玛密宗掘藏找到伏藏者的印记,这与洪荒湖畔方形石碑所说的印记有些相似,不知会不会殊途同归?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想找到印记如若大海捞针,兴许三辰天时浑仪就是一个机会……
第三零二章雪域高原
“可可可西里,你遥远又神秘。
可可西里,你在我的心里。
悠远的天际是谁的声音。
象划破千年沉寂,却又归于沉寂。
羚羊的眼泪谁会再提起。
那永恒的泪滴,是我们的哭泣。
可可西里,你遥远又神秘。
可可西里,你在我的心里。
苍茫的大地为万物的灵气。
那灵魂的污迹,让风雪来荡涤。
转面来怀里是慈悲的圆寂。
有谁来保佑我,让它生生不息……”
格桑的歌声从前面那部车隐约飘来,唱得粗犷而悲凉,给此行蒙上了悲壮行色。
此去可可西里,非为琼琼掘藏之类的话所触动,咱考虑到三辰天时浑仪乃李淳风所造,是不是也会带来机遇?为了促成此行,咱不得不去说服梁羽。
梁羽顶着被随将军的责备,说只有一个条件,追回那国宝浑天仪。
一行五人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目标,就目前而言,关键在于找到谢杏芳和浑天仪。措巴达扬与格桑彼此不对路,措巴达扬宁愿与小狼挤在揽胜的后排座位,也不愿坐到前方那部车。
想起出发前的那个晚上,措巴达扬直接央求上门,不得不叹服宁玛不愧为规模第二的密宗教支,密众在藏地分布之广可见一斑。措巴达扬忍着伤痛,神情既忧伤又肯切,说这是他的神圣使命,是代替小达扬去看可可西里,也是一个父亲的请求。
从观后镜看到措巴达扬此时的神情,目光随路边的景物游离,似一位初次穿越昆仑山的好奇男孩,也许他的思绪已飘过前方的巍峨群山。
从格市到昆仑山口约有160公里,青藏线平坦的柏油路面,让车子几乎无声而快速地刷行。大老远便可见前方横亘着苍莽雪原,云雾缭绕,这就是闻名已久的昆仑。
高原丘垅的冻土区荒漠很荒凉,即使昆仑山的冰川融化汇成许多水系,更有三江之源的美称,随眼所见的草甸依旧苍黄,那枯槁的枝杆在寒风中抖瑟着。发达的水系能把昆仑山脉侵蚀切割成千沟万壑,却滋润不了这满目苍凉。
措巴达扬呢喃着,也许等到六月份,山原披上绿装,那时就能看到满山的无名野花。
前方那部车车速降了下来,也许为了照顾咱这位不惯高原山路的新手。起初在丘垅可见许多被河水冲出的断裂狭谷,雪水汇成的河水在石峡河道内奔流直下。其实青藏线很平缓,视野也开阔,但冻土形成的路基边沿有的地方会松动,因此在交汇车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别避得太靠路肩。
进入山区之后,公路在山谷中盘旋前进,慢慢的爬坡,雪山融水汇成的河流也在山谷中流淌。随着地势渐行渐高,路两旁的雄峰仿佛也在逼近。
懒在座位里的琼琼,不时把双眼眯起了一会儿,打不起精神观看昆仑山的雪景,估计出现了高原反应。咱早已嘱咐过琼琼,一旦出现高原反应就拿出一颗青藤之果。
呃,敢情把青藤之果当成了氧气瓶,此时要是有青木山壁的紫藤葡萄该多好,那才叫提神。
但琼琼坚持说,现在如果熬不过的话就不必去可可西里,山果稀缺,到时也许变成救命之物。咱知道这是实在话,可可西里的平均海拔在5000米以上,氧气稀薄,只有正常的一半左右。
由于此行并非急于赶路,准备在昆仑山垭口暂做歇息。
昆仑山口,两旁雪山重重,路旁矗立着许多石碑,其中那个四米多高的标记牌,四周栏杆绕挂许多五颜六色小旗面,据说主碑高4767米,是昆仑山口海拔高度的千分之一,碑底座用花岗岩块石砌成96平方米基础,象征她屹立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坚实土地上。
放了嘟嘟和小狼下车,两小家伙这下可兴奋哩,丝毫看不出有高原反应,不时绕着石碑跑、不时又去牦牛头骨处看看,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新奇。
接过背包,搂着琼琼的肩一道观赏这难得景色。
登临这山口,东西昆仑尽收眼底,西段喀拉昆仑山是塔里木盆地与藏北高原的自然分界线,东昆仑由三大山系组成,北支阿尔金山祁连山、中支昆仑山、南支唐古拉山。
这时候的巍巍昆仑,连绵不绝,千峰万壑,银装素裹。遥望远山,山势起伏远去,磅礴而雄伟,如同披着银色的群群奔马,奔腾在风云间。
琼琼指着不远处的山峰呼喊,那应该是玉虚峰和玉仙峰。这两座雪峰亭亭玉立,山顶终年不化的积雪不染杂尘,山腰缠绕着云雾,在莽莽群山中显得婉约,好似两位心灵纯洁的少女,非得撷来几片云遮掩绝世的面容。
梁羽和格桑也凑了过来。梁羽指着从皑皑白雪突兀青色山岩说,昆仑既具雄壮美,保持着亘古沉默的冰峰,用钢铁般的脊梁顶起华夏文明;她又具柔情美,她就象一位慈祥母亲,用雪水哺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因此昆仑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大美。
与咱四人不同,措巴达扬下车后拖着蹒跚步伐,象在漫无目的溜达。
“你们快来看,这是顿挫和上师留下的暗记。”
听到措巴达扬乍呼之后大声喊唤,咱四人争相奔往一看,在那一层层的旗面里挂着一串紫檀念珠。
这串念珠是老喇嘛的?
措巴达扬手捧那串念珠,神情虔诚。他说这其实并不难,进昆仑的人大多在山口稍稍逗留,而且那些人连夜出发,肯定不会在那赤台小镇休息,那必定在这里歇一口气;上师告诉我们,他们总共有九个人,而且天玉已经落在他们手里,上师和顿挫暂无生命之忧。
一串念珠能反馈出这么多信息吗?的确,若论伏藏与掘藏这些不为人知的神秘手段,宁玛密宗当算世间少有,在外人看来玄之又玄,因此格桑的脸色变得难看,琼琼也蹙眉不语,而梁羽则显得兴奋。
由于青藏铁路开通了,只要不被山峰挡住,手机就有信号。梁羽打了几个电话,不知向谁在报告,令梁羽兴奋的是,这下可以关门打狗。
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的地域虽广,但要道只有几个,而且在几个要道都设有兵站,只要守住要道口就等于扎紧袋口守株待兔,至于广阔的无人区几乎是人类的生命禁区,凶名赫赫,寻常人不敢轻涉。
措巴达扬将那串念珠双手奉给琼琼,琼琼若有所思地接在手里,叫众人继续顺着青藏线走。梁羽建议两部车之间拉开一段距离,喊了格桑上车,匆匆上路。
上了车后,咱问琼琼怎么会如此笃定?琼琼说念珠是挂在西南方向,只要稍微细致观察与思考就不难猜着,对方最有可能就在前路等着。
看着梁羽那部车已拉出一公里多的距离。咱就想,这个梁羽虽口口声声只要浑天仪,还是非常关注咱和琼琼的安全,这个时刻不惜在前引路。其实在青藏公路来往的车辆不少,有客车有货车,偶尔还会见到摩托车迎面驰来,沿途还不时一些旅店、菜馆和加油站。
措巴达扬还说老喇嘛当年曾经从藏南徒步来到格市传教,当时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来了五位上师却有四位长眠于五道梁。仿佛在应证措巴达扬的话一样,过了昆仑山口不远处就看到一位朝圣者,他三步一拜,向着远方的心中圣地行五体投地礼。
这样的人总让人心生敬佩,过往车辆都纷纷缓下车速,经过朝圣者的身旁以后司机均按响喇叭,仿佛在对朝圣者赞叹。朝圣者的不屈灵魂和坚定信念让琼琼震撼,她强打起精神,坐直了身躯,从右侧观后镜观望着那位朝圣者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这时梁羽突然打来电话,今晚就在“不冻泉”过夜。咱暗暗嘀咕,这电话来得蹊跷,从昆仑山口到“不冻泉”车程不远,现在不过午后的光景,为何这么早“打烊”呢?
过了青藏铁路的一弯高架桥后数百米,梁羽站在前方路旁挥舞着手。他说前方因雨雪天气导致了车祸发生,一部长挂货车横在路面,滞留了不少车辆,不如在“不冻泉”保护站里过个晚上。
咱抬头望向前方的天际,锁着浓不开的灰暗,大有彤云压顶之势。在这高寒缺氧的青藏公路上,雨雪天气无疑是要命的,尤其五道梁的坡度让货车司机一筹莫展。
措巴达扬一听这状况不禁焦急起来,不管是被自己引路宁玛密宗的谢杏芳还是他的上师,他们应该还在可可西里。但措巴达扬听了咱一番话,急躁的神情逐渐安宁下来。
“对方即使拥有完全的三辰天时浑仪,也不一定能窥及其中奥妙,而且对方的目标不仅是这件国宝,还有一个目标就是我,如果真有密藏,那只能算意外收获,所以他们俩现在安全。”
“不冻泉”号称可可西里的北大门,有着昆仑山中最大的不冻泉。既然在此地夜宿,便喊了梁羽带路前往一窥这个高原奇观。
不冻泉,泉池四周由花岗石板砌成的多边形图案,中央一股清泉从池边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的磨菇状,将无数片碧玉般的花瓣抛向四周,似一朵盛开的莲花,又似无声四溅的碎玉落入一泓清池,然后汇向滔滔的昆仑河。
咱和琼琼蹲到水池边,探出双手浸在清彻透明的水里,然后掬一捧入口,只觉泉水冷洌甘甜。
据说池里的泉水常年不停的喷涌而出,即使在寒冷的严冬也从不封冻,水温常年恒定为20℃,因此被称为“不冻泉”。不冻泉被当地藏民视为神泉,是可可西里的淡水来源。
梁羽说住在“不冻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