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变成猫-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晚上有些滞留在外地的人用手机上网抱怨说,算了,今年过年不回家。
而另一些人则不,“老子在外面累死累活吃糠咽菜攒了那么点钱为的就是过年回家跟家人团聚给老婆孩子改善生活,一场雪就想阻止咱的脚步?门都没有!”
抢不到机票车票,等不到车,也能想别的办法。于是,郑叹总能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意见和建议,还有徒步跨省走回家的。
离除夕还有两天的时候,焦爸这边完全忙完,天气也暂时缓和了,从上往下看校园里的风景,还有很多地方是白色,气温也不高,驾车的难度系数依旧不小。
郑叹穿着那个小马甲,跳上焦爸的车。焦爸看了看郑叹马甲上明显装着东西的口袋,什么都没说,关上车窗,开着车离开学校。(未完待续。。)
第三一八章 穿马甲的猫
郑叹坐在车后座上,看着窗外的景色。
与往常年前的热闹不同,今年似乎要冷清一些,或许有气温比往常低的原因在内,再加上雪灾的影响,便有了这样的变化,不过,相比起很多地方以及一些受灾较严重的村镇、山区,城市里的情况来说要好很多了,市民们抱怨最多的大概就是前几天水管冻裂之类的事情。而其他人,没有乘车烦恼没有直接经济利益冲突的人,都只是看客而已,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只在每天看新闻的时候才会跟人讨论几句。
焦爸一直开着交通广播频道,这两天天气缓和不少,很多滞留的人群都赶着这两天出发,黑车什么的相当之多,大概都想着趁这段时间多捞点钱。
为了防止遇上堵车,焦爸还特意起早了出发的,没想到跟焦爸一样想法的人不少,大清早的路上就有不少车辆,路上还是遇到几次小规模堵车,尤其是那些十字路口,往前一看那排成长条的车队就感觉特别的烦闷。
好不容易出市区的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半小时了,这是郑叹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走走停停晕得慌。
按照以往的行车路径,出市区之后直接上高速公路,前几天这边高速封路,这两天解封了,不过,快到那边的时候,交通广播里却报道高速那边遇上了事故,希望正在往那边行驶的车辆改道。
谁也不知道因为事故会堵多长时间,焦爸没办法。只能改道,不走高速换其他路线。
经过几个客运站附近的时候,郑叹往那边看了一眼,那周围还是有大片的人群,候车厅人满了,门外也有一部分人等着,还有武警在那边维持秩序。郑叹还看到客运站外面有出租车、面的及私自拉客的客车等,有人拿着写着各个县市的名字的牌子边喊边走,拉乘客。这大概就是一些人说的黑车,但这个时候人们也不再考虑黑车不黑车的了。能坐上车就行。挤车的时候什么老弱病残孕之类的弱势人群。压根没多少人会去让位,该抢挤的时候照样抢挤。
出城之后的路线郑叹比较陌生,看着两旁的建筑,记录一下这些新的路线信息。
路面还是有些结冰。不过相比前段时间已经好很多了。焦爸开慢点还是能控制住的。只是有些车辆像是赶急似的飙得飞快。还总往前挤,生怕落到后面了,有两次差点跟焦爸这辆车擦碰上。
郑叹刚在心里骂着那两个乱超车的家伙。一个开摩托的直接从斜后方突然插进郑叹他们这辆和前面那辆车之间,然后又快速从前面那辆车与另外一辆车的横向间隙之间穿过去,看得郑叹心惊不已,这人是太过相信自己的车技,还是碰上什么急事?
十来分钟后,车又停了下来,郑叹立起身往前看了看,车队再次形成,又堵车了。
等了会儿还是没见动,焦爸打开车窗透透气,车里很暖,开车的时候神经紧绷着,现在吹吹冷风也清醒一些。
“黑炭,冷不冷?”焦爸看向后座的郑叹。
车窗打开之后冷风灌进来,将车里的暖意驱散不少。南方湿冷的天气总让很多北方的人很不适应,而郑叹这个曾经生活在更南方的人,经过这几年也习惯了。就算今年格外冷,郑叹也感觉还好,今天穿的马甲是小郭给的冬款。小郭给了两件,一件黑色的,一件军绿色,不仅马甲口袋能放东西,也要厚一些,保暖一些,听说还是防水的。
见郑叹不像是感觉冷的样子,焦爸也不再多问。
左边那辆车上的司机正在车外抽烟,他们车里的有小孩,车里抽不好,所以就出来外面,见到焦爸打开车窗便闲聊了起来,他已经开了近二十个小时的车了,虽然中途有人接替休息了五个小时,但接替的人车技不行,还差点出事,所以多半时候都是他在开,现在碰上堵车出来抽根烟提提神。
前面一辆车的司机也过来加入聊天,他是私自拉客的,“昨天还挺顺,堵车也没堵多久,今天运气不好,早上出来堵了半个小时,现在又开始堵。”
“十分钟能走吗?”左边那辆车的司机问。
“难着呢,前面出车祸了,一辆摩托车,两辆私家车,一辆货车都撞上了,好在没出人命,重伤了三个人刚被送往医院,那两辆私家车剩下的人正在吵架,谁都没挪脚,听说那车还挺贵的。还撞断了一根电线杆,加上撞翻的车辆,还有货车上掉一地的东西。估计至少也得二十分钟才能通车。”
听那私自拉客的司机说,前几天开车更艰难,往常跑一趟只要两小时多一点,前段时间雪地穿行,跑一趟竟然用了10个多小时,并且随时可能在路上抛锚,路上的艰辛只有开过才知道,累得要死。这也难怪车费翻倍再翻倍,平时五十块钱的车费,现在拼黑车一个人得一百至一百五,前几天飙到两百多。
正聊着,车队前面又过来一个人,让那俩司机和焦爸去前面帮忙,人手不够,障碍物多,要快点通车的话,人多了也疏通得快一些。不然还多得等段时间。
前面那车的司机摇摇头,他可不去,得看着车,他车里都是不认识的乘客,要是谁趁他过去帮忙一通车开车跑了怎么办?拿了什么贵重东西怎么办?车里人闹起来怎么办?
旁边那车的司机倒是没觉得啥,抽着烟和焦爸一起往前面走去。
车门没锁,车窗关了起来,很快车内的气温又回升了。
焦爸离开前让郑叹看着点车,所以现在郑叹也没打盹。注意着车周围的人。
很快,郑叹注意到有个人从前面走来,还往车内看了两眼,那眼神郑叹一瞧就知道是打着歪心思的家伙人,那家伙看到副驾驶座上的电脑包的时候视线停顿的时间稍微长了一点。
那人眼里闪过一丝欣喜,然后状似很平常地走到车门旁边,拉开副驾驶座上的门,然后,在他正准备伸手拿车座上的电脑包的时候,一个黑影闪过。面上骤然一痛。人就被踹了出来,没站稳直接坐在了地面上。
那人满眼的难以置信,他刚看过车里没人,车门好像也没锁。那只穿马甲的猫直接被他忽略了。他干这个的次数不少。整个行动下来根本不会耗费多久,打开车门拧包就行了,就算车门锁着他也有办法。但没想到本以为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却发现现实与预期的严重不符。
摸了摸鼻子,那人看着手上的血迹,然后又看向郑叹。
郑叹眼一眯,这人还不死心?找踹呢这是?!
跳起又是一脚。
那人抬手挡了下,但是却错估了郑叹的力气,虽然反应快抬起小臂挡住了郑叹那一脚,但踹过来的力道让那人后仰了一下,头撞在旁边一辆私家车上,发出咚的一声。同时,郑叹还抓破了这人的羽绒服,风一吹,鸭绒到处飞。
那人穿着品牌羽绒服却干着这种偷窃的事情,让郑叹很难理解。不过,这样的人很多,前几天上网的时候还看到有人发帖抱怨过,没想到今儿自己就碰上了。
右边那辆私家车上的司机听到动静之后将车窗打开,然后看向地上的人,又看看郑叹,“嘿,这是干嘛呢?”
还没等他说完,后车窗也打开了,两个十来岁的小孩看向窗外,那小女孩说道:“叔,这人一定是小偷!”
“肯定是小偷!”小男孩补充道,“穿马甲的猫正在教训小偷!”
地上那人看着有些狼狈,面上还有血迹,从鼻子到嘴巴,因为刚才用手摸了一下,面上擦了些血迹,衣服胸前有一个长条的口子,里面的鸭绒随着风吹出来一些。
那人见势不妙,也不管鼻血和抓破的羽绒服了,在周围人都看过来前立马起身跑路,跑太急,不知道踩到什么,脚上一滑,摔了一跤,也没顾得上疼,爬起来继续跑。
焦爸回来的时候,那人已经跑没影了,听着右边那车的司机说了下刚才的事情,焦爸对于对方的各种问题笑了笑,没多说。
“我瞧着你家这猫不错,公的母的?”对方问。
“公的。”
“哎那正好,我家也有只母猫,折耳的呢,要不串一下?”
郑叹面上一抽,串你大爷的!
看着郑叹直接转身上车,焦爸对那人笑了笑,“我家这猫只是土猫。”
“没关系,我不介意。”那人一摆手,不在意地说道。
焦爸:“”
好在前面很快疏通了,车队开始缓缓动起来,焦爸敷衍了几句便上车了。
对于郑叹刚才的事情,焦爸没多说,只是笑着对郑叹比了个拇指。
这趟归程虽然前半段比较坎坷,遇上几次堵车的,但好在之后就顺多了,因为来往的车辆多,也没下雪,白天气温稍稍升了些,地面也没有什么冰了,所以,后半段的行程还算顺利。
和往常一样,焦爸先到县城,吃了顿饭休息了会儿,打了个电话报平安,然后才继续往老家过去。
焦爸老家这边有几段路不怎么好走,慢悠悠开过去之后就好多了,焦老爷子已经在村头等着,因为知道只有焦爸一个人开车,也没敢一直打电话询问,怕焦爸分心,先到看到焦爸的车子之后面上立刻就笑开了。
对很多人来说,过年归家之路,蹒跚而难忘,相对而言,郑叹他们已经算好的了。(未完待续。。)
ps: 继续码会儿字再睡,不过二更是更不出来了,大家早点睡,别等。明晚上试试二更,大家见谅。
第三一九章 驴车
到老家的第二天,早上焦爸还在休息,这段时间他的休息时间并不多,在学校的时候要注意学生还要忙项目课题,回老家途中开车也累,到达后全身都放松下来,一晚上难得地睡了个好觉。
大早上村里很多人都已经起来了,只有一些孩子和部分外出打工返乡的人还在屋里休息。
虽然郑叹还是有些困,但小柚子和焦远他们都起来了,听说是要跟着焦老爷子去果园那边帮忙,郑叹想着反正没事做,也跟着过去看看,屋里焦妈和老太太忙着办年货,郑叹留在这里也帮不上什么忙。
果园并不是焦老爷子的,不过焦老爷子跟那边的人熟,帮过不少忙,这也是平时焦家一直不缺水果的原因之一,现在因为雪灾冻害,焦老爷子也天天跑那边去帮忙,连带着在屋里没啥事做的焦远和小柚子都跟着往果园那边跑几天了,就算帮不上什么忙,看看也好。
从老宅这边离果园那里不算太远,但现在因为天气原因,路不怎么好走,早上又冷,所以这几天他们都是坐驴车。
郑叹跟着他们的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