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行篮下-第3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没有伤病的折磨,这家伙绝对能晋升顶级大前锋的行列之中,就算一直连续不断的重伤,麦克戴斯在进攻端的能力,照样可以秒杀绝大多数后辈。
麦克戴斯绝对算是那种传统的大前锋模板之一,进攻手段多,脚步灵活,基本功扎实,而且背身技术很有一手,不是力量型球员,却照样可以篮下强攻得分,这种全面型的大前锋,在当今的NBA,已经找不出几个了,真能拿得出手的也就那么几个,所以麦克戴斯的个人能力,根本不需要过多的评价。
而且从这家伙来到活塞队之后,本来是靠进攻活着的麦克戴斯,现在也开始学着在防守端给对方压力,他的力量不足,但脚步移动能力却占尽便宜。
特别是这家伙并不会轻易的被任何进攻球员晃的失去防守节奏,本身就是个进攻专精的内线,在防守端照样可以独当一面,看他在05年总决赛和马刺对战的时候就能瞅清楚这家伙的价值,他跟邓肯打对位,攻防也能丝毫不乱。
两米零六的身高,灵活的脚步,当这些条件捏合在一起的时候,在防守端的麦克戴斯就是能给别人带来麻烦的一种存在,一旦绕前,就具有威胁。
绕前,当麦克代斯迎面对上陈锋的时候,他没白痴到要用并不强壮的身体去拦截陈锋这么个生猛的家伙,他在防守端要做的事情就是绕前,拼命的绕!
“拷!”,有这么一个绕前防守的家伙在,陈锋的接球必须要小心万分,毕竟两个人的身高差距并不大,隆多传球如果不注意,就很有可能会被断下。
波士顿这边刚要反扑,隆多就差点儿失误,本来是准备给陈锋送一个击地的直线传球,但麦克戴斯突然闪出来,给隆多都吓了一跳。
不过隆多的反应也很快,手腕一抖,就从击地变成了吊传,虽说中间还隔着一个麦克戴斯,但陈锋还是能把对方架住,然后单手从空中捞到篮球。
“尼玛,见鬼!”,可就在陈锋抓球,然后准备转身面筐进攻的时候,他架开麦克戴斯后看到的不是篮筐,而是一双高举的大手。
拉希德·华莱士!就在陈锋刚持球转身的那一瞬间,拉希德贴了上来,他整个人都在笼罩在陈锋的去路上,不让这家伙有任何启动的空间。
三个人就跟夹心饼干一样贴在一起,只不过被夹在中间的却是陈锋,他这边刚想躲开拉希德的夹击,把整个步伐调整过来,麦克戴斯又一次下手了!
右手敏捷的一捅!麦克戴斯的脚步移动灵活性,在这个时候展露无遗,根本没让陈锋有机会从包围圈里面杀出去,他直接就下手断球了。
“干!该死!”,陈锋的第一感觉就是手上一空,等他开口低吼一句的时候,篮球已经被拉希德·华莱士抢先拿到,然后就是一记长传球。
没人看见普林斯是什么时候启动的,反正当大家看到篮球穿过半场,这家伙就已经在凯尔特人队的三秒区附近等待最后的进攻了。
轻松无比的反击,一个并不华丽的单手扣篮,但普林斯在进攻得手后的动作却煽动着整个奥本山宫殿开始沸腾!
那个长臂猿一样的家伙,在拼命的挥动着双手,鼓动着身边的所有人,都开始为活塞队的快速反击欢呼,迸发出一种强悍而且狂暴的能量。
而里弗斯在场边看着这一幕,他只能低声的咒骂一句来撒气,没办法,他真的没想过陈锋成了桑德斯攻击的第一目标。
双人包夹,而且是麦克戴斯绕前,然后拉希德·华莱士补位的联手封杀,要知道活塞跟魔术队进行第一轮对抗的时候,霍华德都没这个待遇。
“见鬼的,我应该为陈锋那小子感到高兴吗?因为桑德斯对于这家伙的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防守保罗,夹击,还真他ma的是个该死的好主意。”
陈锋不是没遭遇过包夹防守,特别是常规赛后期,他进攻风头太盛,一度都被不少教练当成了重点的防守目标,夹击,已经成了惯用的战术。
但那种夹击防守,仅限于一个挡,然后另外一个是在侧翼埋伏这等待补防。
往往陈锋能利用这么点儿空挡,快速的抹过第一道拦截,然后面对第二个补位的家伙,他就是错身单打,或者是给溜底线的皮尔斯和隆多制造机会。
一般球队不会没事儿就去包夹一个新秀,哪怕他很强悍,很多人还是把盯防凯尔特人队头号得分手的目标对准了绝对核心皮尔斯。
至少保罗·皮尔斯的名气更大,何况内线还有杰弗森,任何一支球队都不会为了防守陈锋这么个牲口,就把其余两个点都放了。
而且陈锋的游动面积很大,一般体格上能扛得住他的内线,都不如这家伙灵活,大部分防守,都在顶防,但麦克戴斯这次就是走了一把绕前干扰的路。
拼脚步移动,麦克戴斯不落下风,拼经验,那家伙更是老油条,也许体格儿上是跟陈锋没什么可比性,但陈锋想一下就顶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何况麦克戴斯站位的地方就游弋在三秒区附近,只要陈锋不接近这个范围的话,他就不会轻易的贴上去,而拉希德的包夹也不会贸然出击。
可只要是凯尔特人队想把球交给陈锋,麦克戴斯就一定会绕前干扰,然后不给陈锋在第一时间转身的机会,让拉希德可以顶出来,两面夹击。
这种招数不算新鲜,但活塞队却打出了最佳效果,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这帮家伙的血液里面都有防守的基因,知道什么时候该怎么做。
简单的招数,却有着繁复的变化,麦克戴斯跟拉希德的夹防并不是唯一的手段,在陈锋的周围还游弋着普林斯的小手,还随时有哈密尔顿的偷袭。
而且里弗斯发现的问题还并不单纯的只局限于内线的围困,在外线,比卢普斯几乎是寸步不离的跟着隆多,阻挡着他跟陈锋之间的直线联系。
可以放任隆多给周围的人传球,可只要是隆多想给陈锋输送炮弹,就会被比卢普斯不停的干扰,那种贴身的逼抢,时刻都在威胁着隆多的控球权。
针对陈锋的包夹,已经不再是篮下的较量,活塞队的大网,正在从各个角落笼罩过来……
(今天有点儿头疼,第二更尽量吧,如果坚持不住,就合到明天一起。。。)
第三百二十章 机械化部队
为了对付一个新秀需要这么大的阵仗,估计在活塞跟凯尔特人之间的第二场比赛开始前,没人能想到桑德斯是用这样的方式锁死在篮下肆虐的陈锋。
估计也是陈锋第一场比赛给活塞队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桑德斯已经把这小子当成了最大的隐患,所以第二场刚一鸣哨,就立刻在防守上做出调整。
只要活塞队想的话,他们能随意的跟任何一个对手编织出一张巨大的网,笼罩他的活动范围,限制他的能力发挥,有必要的话,甚至是一种扼杀状态。
别看本·华莱士离开之后活塞队的防守强度略微有点儿下降,但那种拉里·布朗亲手打造出来的结构还在,还没垮台,这已经够活塞队立足于NBA。
布朗那种老奸巨猾的家伙,指望他进攻可能不行,但要让这家伙的球队发挥出防守的一面,他绝对能让大多数对手,都为那种坚韧的防守感到头疼。
在76人队的时候是如此,在活塞队依旧没什么改变,那种习惯是延续了几十年的,而且拉里·布朗绝对能做到量体裁衣,在防守中,体现整体作用。
就算这老家伙已经走了,他给底特律这座城市留下的东西,也是财富,别看桑德斯来了之后就一直在祸害,但那种底蕴,多少还能留存几年。
多了不敢说,至少在现在东部的这些竞争对手里面,单纯的比拼防守,没有谁是活塞的对手,这帮强硬的家伙,就算是输球,也多数是属于进攻不利。
没办法,那只能说是因为进攻能力有限,怨不得别人,能做到攻守平衡的球队,真没几支,可能马刺算一个,活塞跟对手差的,也仅仅是得分效率。
所以,当他们想要沉下心,一点点跟你拼防守功底的话,而且还都带着一种搏命的想法,你就必须要明白自己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一群凶悍野兽。
但没人想过桑德斯的下手目标选定的是陈锋,而不是上一场比赛发挥同样很疯狂的皮尔斯,毕竟陈锋还是个新秀,而皮尔斯已经算是成名已久的核心。
而且皮尔斯上一场比赛的发挥也很疯狂,特别是第三节,几个关键球打乱了活塞队的防守节奏,底特律人的追击被扼杀,皮尔斯的贡献占了一大半。
无论谁对上凯尔特人,皮尔斯恐怕都是重点的盯防对象,可桑德斯这次选定的目标,明显是只把这个绿衫军的老大,放在了重点防守的第二位。
活塞队的这帮家伙就是打出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围困战术,所有的防守重点都在跟着陈锋转,唯一的目的就是切断这家伙跟外线的联系,彻底锁死他。
麦克戴斯和拉希德·华莱士夹击防守这些手段中的一种,最让人头疼的还是外围的传球没办法顺利的交给陈锋,隆多被比卢普斯纠缠的不敢轻易切入。
而皮尔斯那边也得打起精神来堤防着普林斯的骚扰,那个长臂猿一样的家伙明显有别于上一场比赛的低迷,从比赛一开始就在贴身逼抢,非常的凶狠。
这种强度的防守当初可能也就湖人队遭遇过,奥尼尔当时在篮下就曾经有过这种被包夹的经历,而是还是两个华莱士一起动手,那肉搏战惨烈无比。
不过奥尼尔是个什么样的存在,大家都心知肚明,再怎么说那也是以后注定进名人堂的选手,而两个华莱士封锁他一个,那还打得的是非常的艰苦。
就跟两条灰鲨在缠斗一条大白鲨一样,不是一个等量级,但锋利的牙齿还是能给对方制造麻烦,而且对于这样的围攻,不少人都会认为是相当值得的。
毕竟当初跟湖人在总决赛撞上,没人会认为活塞有围困住奥尼尔的能力,他们能做的,也仅仅是尽可能的干扰奥尼尔的发挥,并不指望真的能锁死他。
但几年以后,底特律的球迷又看到了这一幕再眼前出现,只不过被盯防的人换成了一个一年级的新秀,而盯防他的人,也从两个华莱士变成了麦克戴斯搭档拉希德,只是那肉搏战的惨烈程度并没有减弱多少,依旧是肢体交缠。
呃,几条大胳膊纠缠在一起,绝对没什么美感可言,更别提什么观赏性,这根公牛和骑士那边拼进攻火力不同,活塞跟凯尔特人拼的就是各自的凶狠。
活塞队要拼命了!看到开场的状态,里弗斯就能明显感觉到这一点,真的是非常凶狠的截击和拦截,活塞队那边甚至可以做到每球必争,寸土不让!
这完全有别于第一场比赛,那帮家伙在第一场比赛中,一直是在试图控制节奏,控制比赛的走向和加强自己在进攻中的打法,并没有真的豁出去拼命。
就算是在落后的时候,也是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进行,阵型没乱,依旧很稳,只不过凯尔特人队这边的发飙让对手很不适应,所以最后输的一塌糊涂。
但这场比赛,活塞队那边明显是放弃了要控制比赛的念头,他们转而用强悍的防守逼迫你不停的犯错,就算你想在乱军之中稳一下,也压根没有机会。
活塞队不会给你停下来调整控球的机会,而且他们不是一对一的单挑,而是群狼战术,只要凯尔特人队这边的转移球稍微慢一点,就是个被围堵的命。
无论是谁持球都好,只要你敢控一下,那包夹和围堵就会如影随形般的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