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志愿2050-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大胖愕然,他愕然的原因,并非这条题目太困难,而是这条题目太简单。如果问的是其它领域的细节题,王大胖可能还不知道,但题目问的偏偏是他最痴迷的功夫题目,而且是他极为欣赏的武术巨匠之一,他又怎么可能不知晓呢?
只要对日本武学稍有了解的人,都不可能没有听说过大山倍达这个名字。他在日本武术界的地位,就相当于李晓龙在中国享有功夫之王的盛誉一样,从来没有敢质疑过他们的实力。
大山倍达是个拥有一半朝鲜血统的日本人,自幼酷爱武术。年青时,他深感日本传统空手道实战能力不足,遂隐居深山,潜心苦练。经过两次的荒山苦修后,他感到自己武艺大成,于是正式开始了他武试天下的日子。据闻,他曾经在在一年内分别与五十二头公牛交战,结果有三头当场死亡,另外的四十九头公牛的牛角,则被其以刚猛的空手道手刀徒手砍掉。之后,他更远赴美国,与美国各地的武术高手交战,尽皆大获全胜,而且全都是在三分钟之内就结束了战斗。
有人曾经这样评论过大山倍达的威力:“对决时,只要他一走近你,你基本就完蛋了。没有一个人能抵御他的攻击。倘若你用手臂去抵挡他的拳,你的手臂必然会折断。可是如果你没有防御,那折断的,必然是你身上的骨头。”据说,大山倍达能用拇指及食指扭曲十元硬币,更可以用徒手手刀一连劈断十四瓶威士忌瓶颈。正因大山倍达的惊人力量和技术,故此,人们都称他为“神手:大山倍达”。
王大胖一直对一个假设很感兴趣,据他所知,李晓龙也夺得过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在美国也是从无敌手。这两个都在美国创下不败战绩,都创下了一个著名武术流派的一代宗师,倘若相遇,不知会碰撞出什么璀璨的火花呢?可惜,自从李晓龙创下截拳道,拍了几部屡破票房纪录的功夫电影后,就此不知所踪,不知到了哪里继续钻研他的武术。而大山倍达在创立他的极真空手道后,也是专心开馆授徒,甚少在公众场合出现。对于李晓龙与大山倍达哪一位更强这个类似关公战秦琼的问题,只能成为无数武术爱好者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一生未尝一败的大山倍达,在他的自传中承认,自己曾经在一位中国的无名老人手下,尝到了挫败的滋味。
第一百一十八章 百万问题
据大山倍达在自己的口述传记中叙述,那名老先生大概六十多岁,虽然满头白发,精神却十分矍铄,不过他的身材可比牛高马大的大山倍达要小上一圈。大山倍达看他瘦小的体型,本来有些鄙夷。然而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当两人摆开架势,准备交手之际,大山倍达马上就收起了小觑之心,因为他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完全感受不到对方的存在。
大山倍达非常喜欢看《宫本武藏》,在书中,宫本武藏表达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取胜观点,让大山倍达奉若神明。宫本武藏认为,若想要在剑术比试中获胜,必须遵循一个很重要的秘诀,那就是要把对方的招式看透。如果你能看透对方的招式,弄清楚对方的刀绝对碰不到自己,那么即使对方的刀挥过来,也无需要作任何无意义的闪躲。
然而,此时的大山倍达,不要说吃透对方的招式,甚至连对手是不是真正存在,他也无法确定。他听不到无名老人的呼吸,甚至不知道此时的老先生到底有没有呼吸。如果他闭上眼睛,他必定会以为自己只是一个人呆在室中。在某一瞬间,大山倍达觉得那位老先生就好像一个没有任何实体的透明人。
当时那位老先生只是微笑地等待大山倍达进攻。大山倍达感到自己被轻视,虽然心中惊疑不定,但还是忍不住挥出了那对击断过无数蛮牛坚角的神手,向老人迅猛攻去。然而,老先生轻松地旋着各式各样的圆圈,把大山倍达的攻击,行云流水般地化解得干干净净。
大山倍达感到自己完全没有取胜的希望,只好俯首认输,并且虚心地向老先生学了一个星期的拳术。其后,他感到自己的功夫似乎长进了不少。
王大胖想到这里,忍不住暗暗偷笑。击败大山倍达的无名老人,极有可能是太极拳的高手,这是术界颇为一致的看法。而太极拳是一种博大精深,见效颇慢的拳术,正所谓“太极十年不出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短短一个星期,能学得了多少东西?那位无名老人,很可能忽悠了大山倍达一把。
“小胖,小胖,时间快到了,你还是尽快作答吧。”程启泰的叫唤,把沉浸在回忆中的王大胖,唤醒过来。
“对不起,各位,我失神了。”王大胖道歉道,“我的答案是C,陈。”
“答案正确,恭喜小胖。”见到答案转绿,程启祝贺道。
“只要再回答正确三道问题,我就可以赢得百万奖金。”一想到这里,王大胖不由得暗自兴奋。
“二十五万的问题。”程启泰念道,“这是一道科技题,小胖你有没有听说过光脑?”
“光脑?”听到这个本应熟悉之极却又不应该出现在此时此地的词汇,王大胖不禁一怔。
“不错,问题是,还处在研发阶段,以光子为信息载体的光脑,在理论上会是现在电脑的多少倍?A是十倍,B是百倍,C是千倍,D是万倍。”
“这个问题啊。”王大胖茫然地挠挠头,这个问题对于时下的人来说,是高新技术领域的难题,不是对尖端科学感兴趣的人未必会知道,然而对于他这个生活在未来的人,却是一个普通之极的常识问题。这就好比一千多年前的人类,并不知道自己所身处的大地,其实是一个宇宙中的球状行星,然而处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却是小孩子都晓得的常识。
要知道,光子是宇宙中速度最快的物质,每秒速度高达三十万公里,而且,光束更可以相互穿越而不产生影响。而电子就不行,它在半导体内的运动速度,大约在每秒六十到五百公里,最快的时候,也达不到光速的十分之一。因此,从理论上讲,光脑的运算速度,可以提高到一万亿次,比现代的电脑还要快上千倍。故此,王大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C,千倍。
“答案正确。”随着程启泰这句略带兴奋的话,让现场开始沸腾起来,谁都猜不到,面前这个貌不惊人,也甚少听闻的年轻人,居然可以一路杀到五十万的问题。
“五十万的问题。”程启泰用微微颤抖的声音说道,毕竟,能真正走到这里的人,环顾这几年《百万富翁》节目的历史,还是可以用十只手指数得出来的。
“这是一个影视问题,以下哪一部电影曾经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影片?A。《乱世佳人》,B。《毕业生》,C。《公民凯恩》,D。《星球大战》。”
王大胖顿时迷糊了,他迷糊的原因不是因为这道题太过生僻,而是看上去过于简单,反而难以分辨。因为,选项中的四部电影,都是影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品,只要是对好莱坞电影稍稍有了解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这四部经典电影。
《乱世佳人》改编自流行一时的通俗小说《飘》,该片在七十年前取得了惊人的二亿票房,如果把通货膨胀的因素考虑在内,它依然是世界电影历史上票房的NO。1,而且有人作过统计,截止到八十年代,出租该片录像带的收入竟达惊人的十亿美元。
《毕业生》同样是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该片反映了年轻一代对自身前途以及时代的迷茫,片中风韵犹存的妇人勾引刚毕业大学生的情节,即使放到现在,也同样是相当辛辣的题材。
若论到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公民凯恩》比起前两部电影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王大胖曾听莫晓云说过,英国的著名杂志《视与听》,在五十年代开始,都会在每隔十年找到当时全世界最顶级的导演以及影评家,选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部影片。除了第一次以外,《公民凯恩》每一次都名列榜首,而其他名次的作品,却是每次都各有不同。也就是说,在这四五十年内,世界上最顶尖的电影人尽管对于哪一部电影能在艺术上排名亚军季军各执一词,但他们都一致认为,《公民凯恩》是世界电影史最伟大的作品。
至于《星球大战》就更不用说了,它不仅开创了科幻电影的新纪元,深刻影响了后来拍摄的一系列科幻电影,更对整个美国和世界流行文化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即使到了五十年后,王大胖也看过了其后续的电影,还玩过相关的游戏,买过激光剑等系列产品。而驰骋星际,拯救公主,也曾经一度是他儿时的梦想。
这四部电影都是美国电影史上名噪一时的电影,按道理来说,它们每一部都有资格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然而却偏偏有三部没拿过这个奖项,这倒让王大胖犯难了。
该选哪一项呢?
王大胖踌躇了一下,皱眉道:“我想用五十五十,剔除两个错误的答案。”
“麻烦工作人员排除两个错误的答案。”程启泰高叫道。
B、C两个选项随即消失,只留下A、D两个答案。
“只剩下《乱世佳人》与《星球大战》两个选项,机会各占一半,小胖你怎么看?”程启泰问道。
“我会选A——乱世佳人。”王大胖终于下定了决心。
“为什么呢?”程启泰问道。
“奥斯卡历来有轻视科幻片的传统。”王大胖娓娓分析道,“虽然《星球大战》的地位丝毫不逊色于《乱世佳人》,但若要说得奖,机会还是会微一些。”
“我们来看一下答案——是对的,恭喜你,小胖。”程启泰见到答案转绿,随之朗声道。
王大胖也觉得如梦似幻,自己居然可以一路闯到最后一个百万问题。只要再答对一题,他就可以拿到一百万的奖金。
“一百万的问题。”程启泰也忍不住紧张起来,颤声道,“《礼记…大学》有云:‘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这个胖字是什么意思呢?”
念完这个问题,程启泰忍不住一笑,道:“想不到最后一题,居然问的是小胖你名字中的胖字,我们一齐来看一看四个选项:A。脂肪多,与瘦相对;B。胸怀博大;C。安泰舒适;D。镇定从容。”
“后面三个意思都有点接近,看来不容易选,小胖你怎么看?”读完四个选项,程启泰问一旁傻眼的王大胖道。
“想不到我的胖字居然有这么多意思。”王大胖自嘲道。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干涸的嘴唇,思索道:A很明显可以排除,然而另外三个选项看上去确实都差不多,该如何取舍呢?
王大胖忍不住盘算了一下,如果自己肯搏一搏,撞一下,就有三分之一的机会能选中答案,得到一百万。如果自己不答,选择拿钱的话,倘若自己真的能猜对,就相当于损失了五十万。而倘若自己不幸猜错,奖金则跌回六万块的保险线,相当于损失了四十四万。
“不搏,损失五十万,而答错则损失四十四万,这样看来,可能搏一搏会更好。”王大胖暗自思量道。
该不该拼一下呢?王大胖犹豫不决。
第一百一十九章 巧妙劝解
“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王大胖蓦然想起了这句谚语,顿时从患得患失中清醒过来,心道,“不错,自己对于这个问题,始终没有多少把握,最多也不多是三分之一的机会。那一百万是看得到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