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恒均致命 三部曲-全球首部中美间谍斗智反恐破案小说-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器’计划。前军委主席江泽民在2004年初抛出了‘台海必有一战’的强硬话语,外界推测江泽民是为了连任军委主席,故意激化两岸矛盾,我当时心里明白,如果没有找到必胜的办法,他不会如此狂妄的。后来,我发现我被跟踪和窃听,而且跟踪我人的不止一起两拨,我才觉得情况严重。不然谁会对一个退休的情报局长感兴趣?但是直到发现台湾也在暗中策划南方的盲流造反起义时,我才能百分之百肯定北京正在实行我当初制定的‘致命武器’计划。我从台湾实行‘决战境外’计划的时机判断,‘致命武器’也必然是在奥运会期间施行!”
“也就是说,台湾其实是因为大陆要启动‘致命武器’计划才启动他们的决战境外的?”
“不错!否则,台湾怎么会愚蠢到飞蛾扑火,自找死路!他们毕竟是知道已经没有退路,才决定背水一战的!”
“两岸统治者怎么这么心意相通……”
“大家本来都是中国人,又斗了这么多年,谁还不知道谁?何况我自己当初最早想到利用盲流时也是从台湾得到的启发。因为当初中国出现盲流时,台湾国安局非常重视,派多名重要的特务潜入大陆搜集盲流的相关情报。”
“这可倒是天下乌鸦——,不但都是利用盲流,而且都选择奥运会期间进行!”
“因为奥运会是最佳时机!2008年奥运会不但是中国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奥运会本身象征和平。你想一想,北京正在举行象征和平的奥运会,台湾如果悍然对盲流开枪,会如何?再想一下,北京一边举办和平奥运会,一边用坦克镇压广州和另外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起义盲流的情景!奥运会期间北京的盲流要清场,仅仅北京就要赶出200万盲流出城,这些人当然也是台湾国家安全局早就打定主意,‘安排好了’的!”
“可是,正因为奥运会期间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中国,也就是说,两岸可能都无法对盲流下毒手——台湾不敢开枪,大陆不敢派坦克压?”
“不!这只是双方在制定利用盲流计划时的一厢情愿,当危及到自己的统治的时候,统治者会如何做,只有北京和台北自己知道!何况我们在谈利用盲流发动战争,可是凡是战争,一旦启动,将不会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所谓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我担心,两岸的计划一旦启动的话,最后死伤的都是盲流……”
杨文峰心头一紧,仿佛一只无形的手伸进去抓住了他的心脏。
“周伯伯,我明白了!”
“希望你真的明白了,孩子,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痛苦。你周伯伯的生命和任何一个盲流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我自愿把生命献给党和国家,目的是为了让这个国家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活得好,活得安全,活得幸福。我真后悔当初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祖国统一,为了党的荣耀而去制定有可能牺牲无数盲流生命的计划。当我重新认识了生命的意义之后,我知道,任何民族大义祖国统一和党的利益都应该是让每个个体生命活得更加精彩和更加安全幸福……” 黑侠
'军事小说'斑竹
注册日期: Feb 2004
帖子: 1;705
精华: 1194
__________________
#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黑侠
查看公开信息
发送悄悄话给黑侠
查找黑侠发表的更多帖子
添加 黑侠 到好友列表
01/03/05; 11:37 #37
第二十二章: 国家安全部部长
那天发生在白云山天南第一峰附近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快和太复杂,好像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而且当事人也没有想去说清楚。好在奥运会日益临近,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北京天安门的倒计时牌上。
《南方周报》的报道如下:七月一日,公安干警梁科长在白云山天南第一峰东坡违章建筑废弃的别墅里与绑匪相遇,经过激烈枪战,击毙匪徒一名,解救三名被捆绑在别墅里的民工……被击毙的绑匪被证实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著名的私营企业家。此人年轻时曾经加入过黑社会,后来白手起家,积累了万贯家财后改头换面,靠结交党政军高层而顺利成为政协委员和深圳名人。他生前曾经是希望工程的大捐款人,此人乐善好施,经常在深圳和广州地区设立免费的抽血化验站,专门为没有钱到医院检查身体的盲流服务……这次无端端绑架三名盲流到白云山风景区的废弃别墅内,而且和警察枪战,让认识他的人都非常吃惊。警察正在做进一步调查……
广东公安部门对此案一头雾水,这件案子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安全部门接手的,而且搞得神秘兮兮。要不是附近有游客听到枪声赶过去看热闹的话,估计这件案子就“不存在”了。虽然公安干警梁科长在场,但他说得支支吾吾,先是说自己放假去爬山,但当被质问为什么爬山还穿着制服佩戴手枪时,马上又说自己是受命跟踪一个老人,可是当被问到跟踪什么老人时,他立即又改口了,说自己在破案,这起案子就是以前震惊全国的“残肢案”,领导听后更加不解,于是追问他,“残肢案”和民营企业家绑架盲流有什么关系?梁科长沉默了!结果他解救了盲流击毙了绑匪不但没有受到嘉奖,还受到领导的白眼。不过他不在乎,他难受的是他心里崇拜的周局长正在死去。
当天一大早,护士看到两人把病人推走,立即报告了医生,医生觉得莫名其妙,很不情愿地赶来时,才感觉到到处都是安全部门的便衣特警,看样子非常紧张。在请示了北京后,广东省国家安全厅全力以赴,但直到中午十一点多才追踪到白云山。安全部特警包围了小别墅,但一切都好象结束了,他们看到的是:周局长昏睡在担架床上,杨文峰正为梁科长包扎伤口,不远处躺着绑匪的尸体。安全部门特警当即逮捕了杨文峰,用救护车把周局长转运到附近离白云山不远的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急救。让安全特警们不解的是,在隔壁房间,赤条条躺着三位被绑架者,他们身上散发出酒精的味道。三位民工在沉睡了三个小时后才醒转过来,安全部门作了讯问,然后释放了他们。
梁科长的三种说法都没有错,只是他自己讲完后,也知道别人很难相信他。他这几年确实是被委派跟踪周玉书局长的,不过他一直并不知道为什么跟踪;他也利用休假配合杨文峰转移了周局长;而且,当他躲在别墅外面听到杨文峰和他们的对话时,确实突然发现以前的残肢案件已经告破。当杨文峰拒绝了他们的要求,并突然不愿意进行手术后,梁科长从后面跳了出来,要逮捕那位政协委员。后来,到底是那位政协委员的表情抑或是他的话激怒了自己,他已经无法分辨,但绝对不是因为政协委员要掏出手枪,总之他当机立断击毙了这个败类。
政协委员对于突然跳出来的穿着公安制服的梁科长满面惊愕,但随即就镇静下来。听到梁科长要逮捕他,他冷笑道:“你算老几,也不拉泡尿照照自己?你知道我一个电话就可以让你走人吗?你逮捕我?我一天后就可以出来,而且我会让你活得生不如死——你拿着枪就以为自己了不起啦,你看看,我这里也有一支枪,是政府批给我配带保护自己的……”
说着说着,这位民营企业家就伸手到腰间掏枪,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因此犯了个致命错误!说是迟,那时快,政协委员刚刚得意地亮出手枪,梁科长已经扣动了扳机,两声震耳欲聋的枪声把房间震得簌簌发抖。政协委员是当场毙命的,血从他前胸渗出,好像一朵光荣的大红花。戴着鲜艳的大红花的政协委员在慢慢变成一具尸体时,脸上露出不甘心的表情。
“你看到了,他掏枪,你可以证明,我是自卫!”梁科长看看尸体,又看看杨文峰。
“我看到了。”杨文峰走向尸体,在手上缠上袖子上的布条,弯下腰,拾起政协委员掉在地上的手枪,然后慢慢举起,朝向梁科长的方向瞄准,梁科长满脸惊愕之际,枪声响了。梁科长身后的墙上出现一个子弹洞口。
看到杨文峰弯腰小心地把枪塞进尸体的手里,梁科长有些不好意思,有些感动。
“这样的人该死!”他说。
“你不用我证明了。我绑架周玉书,自己是犯人,如何为你证明?”杨文峰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他们迟早会找到你,你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杨文峰如实相告。
这个“迟早”要来得早很多,枪声响时,安全部门特警已经接近这里,听到枪声后很快赶了过来。杨文峰被戴上手铐带走。
三天里,杨文峰就被关在白云山国家安全厅看守所里,这是他第一次被关进来,但不是最后一次。看守对他很客气,不但没有人来审问他,而且竟然没有警察提起白云山枪战事件。第四天,他被带出看守所,坐上一辆黑色轿车。轿车在东山区国家安全厅办公大楼不远的一栋小别墅里停下来,他随着一位走出来开门的领导模样的人进入别墅,然后又来到二楼一间豪华会客室里,那位领导在杨文峰进入后,自己小心退出去,然后轻轻关上门,剩下杨文峰一人站在会客室。他正在纳闷,墙角一个沙发上传来声音:“过来坐吧!”
杨文峰这才发现那里坐着一个人,坐着一个他认识的人,确切的说法是,坐着一个他从电视上认识的人。
“我叫许征,坐吧!”
杨文峰内心的震惊是可想而知的,面前清瘦的五十多岁的人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部长!腰板挺直,留着短发,眼睛不大但却射出鹰般的目光,牙齿被香烟熏黄,但配在黝黑的皮肤上仍然可以看出黄中透出白色。不错,面前的中年人就是国家安全部部长许征!
“周局长向我提过你。”部长面带微笑地说。
杨文峰知道周局长和部长的关系,眼前的部长是周局长一手培养和提拔的。许部长最早是华北地方领导的秘书,后来调到地方国家安全厅任行政部门处长。在国家安全部系统内,大家都知道,许部长的特点是“读书不多”,但“读书多”!所谓“读书不多”,是他只有高中毕业文凭,而且是在那个全国都不读书的年代获得的。在讲文凭的官场,他自然是属于“读书不多”的,但他却利用工作之余的所有时间如饥似渴地读书,兼收并蓄,能够找到的书他都读。这样一年下来,他所读的书已经超过了大学生们四年读书的总和。当他当上副部长、部长后,一些到海外执行任务的局长和处长出差归来,总忘不了捎带一些高级礼品孝敬部长,他能婉拒的就婉拒,人家不愿意拎回去的,他也就暂时收下,不过隔天就会把那些高级礼品带到办公室和秘书打字员们分享。部办公厅的秘书和打字员们心照不宣,自然知道这些还贴着海外标签的高级礼品来自何方。这无意中让那些送礼的局长处长有些难堪。久而久之,也就不再送礼了。不过,有的局长发现,只要带海外的书籍回来,部长都会笑脸相迎,照单全收,而且把局长们送出门时还表示“多多益善”,后来几乎每个局长出差回来,就会送他一捆港台和海外出的最新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名言在中国不一定灵验,因为中国长期以来信奉的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教条。但是在许征身上,书籍却绝对成了他一步步向上爬升的阶梯。不计较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