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耽美百合电子书 > 重生之借种 >

第98部分

重生之借种-第98部分

小说: 重生之借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忙活了将近一天,将那个地洞给清理出来,清理出来的东西,余乾后来看到,还蛮不少。除了一些清明时期的古董以外,最多的就是几箱子袁大头和小黄鱼。
听说还有火药,不过,那东西估计是放的时间太长,有了潮气,几乎都失去效用了。转头就被龙泽韬,付延华等人给埋到深山里面去了。
未免夜长梦多,当晚一行六人也没回余家,吃的东西都是龙泽衍从余乾空间拿出,然后直接送到山上去的。
其实对于龙家兄弟说地下有宝藏什么的,一开始的时候去的几个人都是怀疑的。不过在看到地洞里面的几箱子小黄鱼和袁大头之后,那兴趣就被挑了起来。
男子汉打豆腐,谁没有过冒险淘宝的梦想。
看到三箱子小黄鱼之后,他们是真心对这次的淘宝有了期待。
而事实也没让这群出体力活的人失望,经过两夜一天的努力,他们在向下挖到差不多五米深的时候终于再次挖到了一个洞。而这个洞里就是他们要寻找的宝藏。
这次的宝藏可是真正的宝藏,比之前的袁大头和小黄鱼有档次多了。
别的不说,就说人家对藏宝的防腐防蛀防霉的措施,搞得几个人一开始还以为挖到了什么古墓,结果挖到之后,发现人家收藏的古画都没发潮变质,就值得称赞了。更何况这次的宝藏的占地面积,比之前的那个足足大了两三倍。
这真是,真是真正的宝藏有没有?
将箱子统统打开,手电绕过去,那满满一箱子又一箱子的金元宝,银元宝,靠!闪瞎人狗眼啊!终于在现实中看到了元宝的样子了!用袖子擦擦元宝,如果你嫌弃脏咬一下的话,保准上面会留出一个牙印,充分证明它们都是真的。
既然是宝藏,那么精美的瓷器,漂亮的玉器,夺目的珠宝以及各种造型古朴典雅的金银铜器就不能少了。甚至大家还在地洞里面看到一张又厚,又宽,高有七八十公分,很像是小说中写的那种寒玉床的白玉大方块!啧啧啧!这可是好东西。
哦!另外还有几箱子,让瞿向前看到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连锈迹都没有的,寒光烁烁的宝剑。虽然俺们都是文明人,不干舞刀动剑粗俗事儿。但那宝剑真真让人*不释手啊!
不管怎么样,眼前的宝藏都足够挑起很多人贪婪的欲望。因为这里的东西随便拿出去一样,就算他不是金子做的,凭借起经历的年月,卖出去,这辈子的吃喝都不用愁了。
可惜,一群劳动力,除了向龙泽衍和龙泽韬索要纪念品,随便一人选走一把宝剑外,就算一开始大家个个兴奋的跟狼见了羊似地,最后也没人对宝藏的其他东西有半点据为己有的想法。对于这点,龙泽衍和龙泽韬很失望有没有?这些人是不是男人啊?怎么就一点不热血?让他们兄弟二人都找不到和人干一架的理由。
哦!你问这群人里面,难道都没有一位正义之士举报这事的?
笑话,这世界上能有几个无私奉献的圣母型人物啊?就拿哥几个的身份来说,搞不好哥们几个将东西报上去,落不到好不说,人家还要把哥几个弄去调查,然后一不小心,还可能搞个帽子给戴上。哥几个里面可没耶稣圣母,就算是捐给博物馆,你能保证这些东西最后不会被私人给吞了?
与其那样,还不如据为己有呢!
当然,龙泽韬和龙泽衍这两位老大都不是小气的人,也不会亏大辛苦了这几天的四人。什么小黄鱼,金元宝,古字画,古瓷器等任选。
嘿嘿!这真是皆大欢喜的事情有没有。不过,钱财来是外之物,他们四个就带几个纪念品回去好了。拿多这边的东西,你还得想着怎么销赃不是。
所以最后大部分的宝藏都被龙泽韬和龙泽衍收进了阵法空间,再由阵法空间装到了余乾的随身空间里面,准备分配将其出货。
宝藏里面也有不少玉器,但大概是放置在这座山上的缘故,玉器里的灵气早就被吸收走了。因此现在留下的只能拿来给普通人当装饰品用。
解决完宝藏的事情,时间已经到年初五,新年也基本上接近了尾声。
至少对于大多数年初六就要上班和龙泽衍这样的大忙人来说,虽然他很想长陪在*人和孩子身边,但身为跨国集团的老板,资产遍布全世界,他可以连续一个月不负责任,但总不能一直不闻不问。
再来这个新年他一直在中国陪着*人和孩子,但记忆告诉他,他还有一位母亲以及一些虚伪亲戚需要周旋。
就算是应付,他也必须在正月十五之前去国外逛一圈。
想到要离开*人和孩子去见不想见的人,龙泽衍的怨念简直增加到十级!要不是怕带着*人和孩子过去,会让某些人再生某些小心思的机会,他此刻真想将孩子和*人栓在裤腰带上走哪里带哪里。
不过,这种想法很好,但很难实现。不说他舍不得,就是还没到正式上班时间的龙泽韬也不会允许。
所以,想到自己走后,龙泽韬仍然能在这里享受齐人之福的某人,就更怨念了!
为此余乾不得不空出时间,单独陪陪某人。要知道男人怨念起来,比女人也不遑多让。
“本来还想带着孩子们去游乐场的。”龙泽衍的语气里是满满的离别的酸楚。
余乾忍了又忍,终于还是忍不住笑道:“我说,又不是见不到,你十五之后不是就回来了吗?”
“……唉!”
“别肉麻了你,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我看看。”
“滚一边去。”余乾手忙脚乱的阻止某个顺杆子爬的人,“不准掀我衣服,要不然我闪人的。”大白天的,昨晚才伺候完你们,还想怎么样?
“小钱儿……”想到昨天晚上兄弟二人的孟浪,龙泽衍终于还是没有太过放肆,只是将手放在余乾的后腰,有一下每一下的帮人揉着。“这样舒服吗?”
“恩,不错,有长进。呵呵!……要不我把豆豆还是小鱼儿打包给你带上,以解你的之后的相思之苦。”
作者有话要说:下面还有一章


、101番外二:玉佩的:秘密

番外二:
余乾做了一梦,梦里;余乾感觉到了一种浓浓的沧桑感。而这个梦就好像只有黑白两色的电影;或者一个人尘封的记忆一样。
梦的一开始,是一座坐落在山村里的大宅子;这座大宅子看上去并不繁华;也就两进的院子;六栋大瓦房加几栋小房子而已,就余乾的感觉,就算有颜色;这座宅子最多也不过是黑灰色的。但拿它与周围那些茅草屋和土房子相比,却又显得如皇宫大殿一样;巍峨高耸。
路过的人们无不向这栋房子行注目礼。但同时有些人眼中透露的是嫉妒和不屑。
可就算是嫉妒和不屑;这些人仍然住在这个山村里面,并要靠给这户人家种地过活。
随着电影或者记忆的延伸。余乾知道这栋两进院子的主人一家,是这一片山村的地主。村里的人几乎都靠着种这家地主的地过活。
地主一家的人口不多。有一对夫妇,两个儿子以及两个会武术的护院和一个做饭的老妇人。
因为这里距离最近的城镇比较远,而村里大多数和地主家孩子差不多的,都跟着父母下地干活。所以地主家的儿子并没有多纨绔。大儿子整天研读四书,准备着科考;二儿子不*读书,但他对种植果树和饲养动物很是在手,地主家每一年因为老二闲着无聊种出来的果子和养出来的鸡鸭,猪羊都能卖不少钱。
在这个基本上用钱很少的地方,有了二儿子为家里赚取的银钱,心善慈*的地主夫妇对于租种他们家田地的人都非常宽容。
收租的时候,会根据对方当季的收入多少而适量少收,当然就算是有佃农多收了,他们也不会多收。
村里大多数人感谢地主家的恩惠,但同时也因为地主家的宽容和好心,让一些不老实的人慢慢起了钻空子的心思。在收成之后故意隐瞒收成。
对于这些事情,地主一开始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佃农里面,很多人都穷的没有冬天的衣服。就算有人告知,也会晓之以理的说明那家人过的不好,不用太追究。
但有一就有二,有些事情一旦姑息,想要投机取巧的人就更多了。渐渐的地主家能收起来的五层租子,就变成了四层,三层,甚至更少……
地主一家也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事,但报官又觉得太过残忍。正好那年是地主大儿子要进城赶考的一年。全家人都喜欢已经是秀才的大儿子能考中。
地主夫人为给儿子多集下一些善缘,就劝说地主干脆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他们家也不缺那点。
地主想到自己的大儿子苦读诗书这么多年,再想到村里那些穿着破破烂烂的佃农,最终认同了地主夫人的决定。
可他们不知道,有时候好心换来的并不是善缘。
就在他们家的大儿子带着一名护院离开后不久,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村里的几个佃农拿着锄头去了他们家的祖坟地,挖了他们家的祖坟。祖坟里面值钱的东西都被拿走,不值钱的被丢了一地,先人的尸骨也被从棺材里面拖出来丢在树林里面喂了野兽。等地主一家知道这事的时候,先人的尸骨已经被野兽拖走。找了好些天也没将被拖走的尸骨找全。
遇到这样的事情,按照当时人的习惯,绝对是要报官的。但那个时候,这样的案子,实在是让那些天天只知道欺压百姓的酒囊饭袋似地衙差素手无策。
请来的衙差在大吃大喝三天,拿了不少好处之后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与此同时,在一个月后,地主家也失去了与大儿子的联系。一家人都猜测,大儿子这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在有人刻意制造谣言的情况下,村里的佃农,因为害怕地主家的灾祸延伸到自己身上,纷纷向地主请辞。一些感念地主恩惠,不愿意走的人,却又在后来莫名其妙的丢了性命。一时间地主家的整个租地人心惶惶。
但这些并不是最终的。更可怕的是那年秋收时的一场大火,将地主家整个租地上的收成几乎烧了个干净……
大儿子不知所踪,自己的租地上接二连三的出现灾祸,秋收时候更是几乎颗粒无收。这样的事情让两位本来养尊处优的地主夫妇惊慌不已。
地主夫妇的年纪本来已经不小了,五十多岁的年纪要是平常老百姓那已经是垂垂老矣!平常看着四十多岁的样子,那是因为生活好,再加上儿子孝顺。
现在一道又一道似索命符一样的灾难压在他们身上,催的他们不得不快速的老化。
然后在秋收之后不久,终于在他们的二儿子忽然失踪之后,吐血身亡……
看着这一家子由最初的幸福温馨,到最后的家破人亡,余乾不知道要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只觉得心疼的厉害,泪水更是止不住的往下落。
不过,地主家并没有因此败落。
大约一年之后,在整个地主的村落传言地主家的护院和老妇人谋财害主,村里的一群佃农,杖着受了老主人的恩惠,要将其乱棍打死的时候,地主家的大儿子,带着一群衙役回来了。
原来地主家的大儿子并没有死,甚至,地主家的大儿子一直有给家里人写信,但每次家里的回信,都是‘家里安好,勿念’六个字。这六个字几乎伴随了地主的大儿子半年多。直到地主大儿子生疑,并派了跟随他的护院偷偷的回来打听了情况,才知道在自己走后家里发生了如此大的事情。
村里那些佃农,在地主的大儿子回来的时候,原本以为地主的大儿子要依照谣言将地主家原本的护院和老妇人抓起来,谁知道,地主家的大儿子不说任何言语,直接下令衙役,将村里所有的佃农抓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