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现代都市电子书 > 材料帝国 >

第783部分

材料帝国-第783部分

小说: 材料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口口声声是为我们农机系统服务,搞了个什么热喷涂工艺,用来处理我们这些企业的农机基础件。可实际上,你是拿我们的产品给你的热喷涂机做了广告,我们不但没收到广告费,还要给你付加工费。你说说看,你是不是一个奸商?”崔洪春质问道。
  秦海拼命摇头:“崔部长,您误会了。我真的是为了咱们能够在博览会上得奖。才请李教授和岳教授帮忙搞了这个热喷涂工艺。我事先也没想到这个东西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还担心亏本呢。您知道,为了开发这项工艺,我前前后后投入了好几千万呢。”
  秦海的嘴随便一吐噜,就把几百万的投入夸大了十倍。不过,即便是投几百万。从旁人看来,也是一项极其有风险的事情了。在今天之前,李林广和岳昆对于这件事一直都是忐忑不安的,生怕在自己手上花掉的那些钱,无法挣回来。
  崔洪春对于秦海的信口开河已经免疫了,他知道秦海在正事上从来不会随便乱说,但在开玩笑的时候,嘴里就一句实话都没有。他笑道:“你说你投了几千万,谁会相信?就这么一台小设备。如果需要投入几千万,那我们搞大拖拉机,岂不要投几个亿、几十个亿?”
  秦海道:“崔部长,你这样说我就不能苟同了,一样东西值多少钱,与体积无关。你看我们的热喷涂机体积不大,但它的价值可真不比一台拖拉机要小。再说了,咱们的拖拉机能打入国际市场吗?我们这种热喷涂机。今天一天登记的购买意向就已经达到400多台了,这是咱们的拖拉机没法比的吧?”
  “才400多台。”崔洪春不在意地说道。话没说完,他突然想到了热喷涂机与基础件不一样,二者的价位是完全不同的。他坐直了身子,看着秦海,惊异地说道:“不对啊,你们居然能卖出400多台?让我算算。你们一台机器是20多万美元吧,400台就是……8000万!能有这么多吗?”
  看着崔洪春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秦海暗自叹了口气,在心里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崔部长。您弄错了,我们的机器定价,是每台220万美元。所以……”
  “220万!那……那那不就是8个亿了?这怎么可能!”崔洪春完全傻眼了。他先前说一台热喷涂机是20多万美元,其实是有些心理暗示的结果,那就是他觉得这样一个小东西不可能挣到这么多外汇。饶是如此,8000多万这样一个数字,还是让他觉得很震撼。谁料想,秦海告诉他的数字居然这比还要高出10倍,这已经是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了。
  “部长,我记得小秦他们的热喷涂机,一开始就说是220万美元。”李阳看出了自家老板的惊愕和怀疑,连声轻声地提醒道。
  “你们一个企业,竟然签下了8亿美元的业务?”崔洪春的心里翻腾着巨浪,他都不知道该如何与秦海对话了。别说在当年,就算是到了21世纪,一家私营企业能够在一次博览会上签下8亿美元的大单,也是足够让人震撼的。这样的企业的领导人,在一个部级干部面前也是有骄傲的本钱的。
  “只是意向吧。”秦海拼命地想把这件事情弄得更低调一些。
  如果不是瞒不住,秦海是不愿意向崔洪春透露实情的。今天一天里,外国客商在他们展位上登记的购买意向一共有440多台,合计金额并非8亿,而是达到10亿美元。在这些客商中,一部分只是进行了登记,另外一部分则是连订金都已经支付了。如果按照支付订金作为落袋为安的依据,总数也有100余台,合将近3亿美元的销售额。
  热喷涂机的成本,秦海是再清楚不过的,按最宽松的标准来核算,也就是40多万人民币,折合10万美元的样子。10万美元的成本,220万美元的售价,一台设备的利润达到了210万美元之多,几乎可以说销售额绝大部分都是利润了。一下子就挣到了几亿美元的利润,别说崔洪春,就是秦海自己,都有一种晕乎乎的感觉。
  “小秦他们的热喷涂机,现在已经在预收订金了,每台是10万美元,打入咱们代表团的账户。我刚才去问了一下财务,今天一天他们收到的热喷涂机的订金,一共是1300万美元。”李阳适时地向崔洪春提供了一个数字。
  “1300万……这就是说,已经收到了130台设备的订金。130台,按220万美元一台计算,就是……”崔洪春掰着手指头开始算数。
  李阳脑子极其活泛,马上就答出来了:“是2亿零8600万。”
  “就是将近3个亿嘛。”崔洪春道,他看了看秦海,见对方正襟危坐,脸上丝毫没有一点骄矜之色,不由点了点头,说道:“小秦啊,想不到你们搞的这种热喷涂机,竟然有这么大的市场……我现在理解了,为什么你坚持要把热喷涂机销售到国外来,3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比我们这么多农机厂卖的基础件加一块都多,这的确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啊。”
  秦海道:“其实我们打的就是一个时间差,因为国外还没有意识到热喷涂能够这样广泛地应用,所以在科研投入上有所不足,让我们抢了个先机。今天之后,相信各国都会加大在这个领域的投入,以发达国家的工业和科技基础,要搞出比我们更好的热喷涂设备是很快的事情。
  趁着现在国外还没有搞出这种设备,我们先赚一笔钱再说。等他们搞出同类的设备,我们的销量肯定会下降,价格也不得不降低,到那时候后悔就晚了。”
  “你的思路非常正确!”崔洪春道,“我支持你。对了,我听说李教授和岳教授花了几个月时间,也才造出一台设备。你们现在收了130台设备的订金,能生产得过来吗?”
  “我们肯定得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不过,现在还有一些困难,等回到国内,恐怕还得请崔部长帮帮忙呢。”秦海说道。
  李林广与岳昆他们造出的第一台热喷涂机,基本上算是实验室产品,只有一部分部件是委托工厂帮助加工的。样机定型之后,秦海通过宁中英在北溪找了两家机械厂来进行生产,最后在青锋厂组装,大概一个月能够有20台左右的产量。
  对于热喷涂机的销量,秦海事先有过一些估计,觉得一年二三百台大概比较现实,这样算下来,采用现在这种代工的模式也能应付。可是今天一看那些国外客商的表现,秦海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设想有些问题了。
  问题之一,自然是对需求的估计偏低,产能准备不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麻烦,只要再找几家厂子做协作就可以解决了。
  关键的问题,在于销售额太过骇人听闻了。几亿美元的业务,仅仅依靠几家县城里的机械厂代工就可以做出来,这难免让人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想法。作为代工企业,秦海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也无法保证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不被外泄。一旦中间出一点差池,秦海就真是欲哭无泪了。
  想到这些,秦海就必须来请崔洪春帮忙了。他甚至想好了,回国之后,还要请杨新宇、杨亦赫等人出来帮忙。以往他虽然与这些人也都有交情,但要请他们帮自己办事,还是有些不方便。而现在,他相信自己已经有这样的资格了,创汇几亿美元的大业务,这足够让省领导、部领导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这是完全应该的!”崔洪春毫不迟疑地答应了,他麾下那么多大型国有农机企业,也没有一家能够做到几亿美元营业额的,而这些企业平时向部里伸手要的条件远比秦海的要求要多得多。秦海的要求,他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库塞拉株式会社

  接下来,两个人又扯了几句其他的事情。崔洪春要求秦海在推销热喷涂机之余,也不能忘记这次来圣保罗的本来目的,要兼顾农机基础件的销售,对此,秦海自然是满口答应。聊到差不多的时候,秦海以不便打扰领导休息为名,起身告辞,崔洪春倒也没有留他,只是让李阳把他送出了门。
  等李阳再回到房间的时候,看到崔洪春正坐在沙发上愣神,他的眉头有些微锁,似乎是在考虑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
  “小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看到李阳坐下,崔洪春出声问道。
  李阳迟疑了一下,答道:“部长,我觉得,秦海他们的热喷涂机热销,也是我们这次组团参加博览会的成绩。热喷涂机尽管从产品分类上不属于农业机械,但它是为了给农业机械提供配套技术而开发出来的,而且也是由我们农机系统的企业生产的,所以应当算是咱们农业口的成绩。”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崔洪春点了点头。李阳没有猜错他的心思,崔洪春刚才一直在考虑的,的确是如何把秦海的成绩算到自己名下的问题。几亿美元的销售额,而且还只是一天之内的数据,如果再持续几天,这个数字肯定还会变得更大,这样大的成绩如果不能算在他们这个代表团的成绩之中,那崔洪春可就太失败了。
  可是,要把秦海的成绩拿过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秦海销售热喷涂机是用了海杰公司的名义,而海杰公司并不是农业部系统的企业,他如何才能自圆其说呢?
  李阳看出了崔洪春的为难之处,他献计道:“部长,刚才秦海说了。这么大的订单,他没有消化能力。咱们是不是可以在系统内找一家有实力的农机厂,让秦海出技术,我们出生产能力,共同生产,这样既解决了秦海的难题。也能让这个产品真正变成咱们系统的产品。”
  崔洪春问道:“共同生产,那利润怎么分配?”
  “当然是根据双方的贡献来分配,五五,或者四六、三七,都可以谈吧。”李阳说道。
  “你说四六,谁是四,谁是六?”崔洪春问道。
  李阳想当然地答道:“当然我们是六,他是四。我们提供的是一家大工厂,他手上除了一张图纸以后。什么都没有,即使是四六开,他也赚大便宜了。
  崔洪春摇摇头:“这个条件,秦海恐怕不会接受。热喷涂机能够卖到这样的价钱,主要是秦海手里的核心技术值钱,生产方面的贡献没有多大。别说是我们六他四,就是反过来,我们拿四份。他拿六份,我估计他也不会答应的。”
  “咱们部里跟他谈。他也不好拒绝吧?”李阳牛烘烘地说道。这种和私人谈合作分成的事情,他从来没有经历过,但以他的愚见,秦海不过是一个小青工,部里如果开了口,他还能不答应吗?要知道。从农业部到秦海这个个人之间,相差着多少级别呢。
  崔洪春对于自己的这个秘书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一些抄抄写写、跑腿打杂的事情,李阳办得还是不错的,所以崔洪春也找不出把李阳换掉的理由。但遇到这种需要开创性思维的事情。李阳的缺陷就非常明显了。他在机关里呆的时间太长,想问题有些不接地气的感觉。
  “小李,你对秦海这个人,了解还是不够啊。”崔洪春叹道,“你觉得,他是会屈服于部里的压力的人吗?”
  “这……”李阳有些语塞了,崔洪春这样一提醒,他也想起了与秦海若干次打交道的经历,似乎秦海还真不是一个会把官员放在眼里的人。他在崔洪春面前的确没有炸过刺,但给王长松碰的钉子,可真是够硬的。要算起来,王长松是个副司长,与秦海之间也有足够大的落差的。
  崔洪春又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