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辽东钉子户 >

第482部分

辽东钉子户-第482部分

小说: 辽东钉子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不幸,张恪就是不想给他们面子。
    他不想假惺惺做一个不姓朱的大明皇帝,至于会不会引起反弹,张恪一点不担心。强大的实力,给了他充分的自信。
    “崇祯如果聪明,就应该听从我的提议,这样可以保住他的性命,也能保住朱家一门,不至于像历代亡国之君那样,被杀得血流成河。同时大家也必须加强戒备,防止他狗急跳墙,搞垂死一击。”
    张恪慎重地说道:“加大向城中派遣间谍的力度,要弄清楚崇祯的一举一动,决不能有一点疏漏。”
    时间一天天过去,朝廷方面迟迟不肯做出答复,张恪等得不耐烦了,先是切断了水和煤的供应,接着是蔬菜,布匹,一时间京城之中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沸反盈天。顺天府的衙役去驱散闹事的百姓,竟然被百姓打了回来。
    他的理由相当强大:“你们的主子都要滚蛋了,还想装大爷吗?”
    百姓早就受够了,接下来那些中下层官员也动心了,不是没让他们死吗?还能继续考试当官,虽然从底层做起不太情愿,但是他们自信比起一般的白丁要强多了。管理这么大的国家,还是离不开他们。
    大明朝就像是一个沙漠上的城堡,地基正在快速塌陷,只留下一层华丽的建筑,随时都可能倒塌崩解。
    “爱卿,大明的江山就要在朕的手里完了吗?”
    魏国公徐弘基眼含热泪,磕头碰地,悲愤地说道:“陛下,张恪逆贼心狠手辣,他说让陛下去海外,谁不知道那是烟瘴之地,有死无活。老臣拼着性命不要,也要和张恪逆贼周旋到底,誓死一搏!”
    崇祯被激起一点心气,强挺直腰板,关切问道:“爱卿,还有回天之策吗?”(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八章 张恪的决定
    深夜时分,张恪的帐篷里依旧灯火通明,张羽珍帮着他整理各种文件,这些日子,她的工作量增加了十倍不止,天下各地的反应,有没有勤王人马,流寇是不是死灰复燃,京中的各种势力如何反应,谁值得拉拢,谁是敌人……各种密报都送到了张恪这里,改朝换代的时候,谁也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大意。
    张羽珍揉了揉发红的眼睛,突然看到一份报告,急忙仔细看去,才看了几行字,就惊奇地喊道:“王爷,崇祯召见了徐弘基。”
    正在打盹的张恪急忙站起来,把密报拿在了手里,看过之后,他的睡意全消,脑袋快速转动起来。
    魏国公徐弘基说起来也是崇祯登基的大功臣,自从张惟贤,朱纯臣等人被张恪整倒,接着张恪又和崇祯闹翻,贺世贤就被从京营总督的位置上赶下来,这个炙手可热的位置就落到了徐弘基的手里。
    虽然京营不怎么样,空额严重,但是好歹还有五六万人,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势力。
    张恪想了半晌,叹口气道:“看样子崇祯还是不甘心把皇位交出来啊!”
    张羽珍白了张恪一眼,讥诮地说:“谁会甘心把皇帝宝座交出来,有句话怎么说来的,男人都是权力动物……貌似,这话是你说的。”张羽珍一吐红润的小舌头,娇笑起来。
    “我本来是想让崇祯认清形势,把京城平平安安交出来。京城户口百万,加上外来的学子商旅,人口众多,一旦真正打起来,生灵涂炭,想要恢复元气可不容易啊!”
    张恪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张羽珍忍不住笑道:“王爷。你对付草原的时候可没这么客气,烧杀抢掠,甚至还放火投毒,啥办法没用过?”
    张恪丝毫没有被戳穿的尴尬,平静地说道:“在我的心中,京城已经是我的财产了!”
    ……
    “王爷,钱大人求见。”
    “让他进来吧。”
    不多一时,钱谦益捧着一摞子文书小跑着进来,扑在地上,口称:“微臣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羽珍鄙夷地看着钱谦益,哼了一声。
    “钱大人,王爷还没称帝呢,拍马屁也太早了点吧?”
    钱谦益老脸通红,可是却不敢多说一个字,张羽珍虽然穿着男装,但是一眼就能看出是个绝代佳人,跟在张恪的身边,听说负责文书。可是谁知道是不是真的。男人都有那么点恶趣味,就算是他老先生,依旧娶了比儿子还小的柳如是,更何况正在盛年的张恪。
    说不定张羽珍就是未来的贵妃。身为臣子哪里敢得罪。
    钱谦益陪着笑脸,说道:“陛下天纵英明,众望所归,登基九五。是早晚的事,这不,伪帝崇祯已经同意了登基的礼仪流程。还请陛下过目,是否有不妥之处。”
    “嗯。”
    张恪点点头,把文书都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
    要说大明以礼治国,而登基是最重要的礼仪,事项繁琐,规矩细碎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偏偏禅位还是秦汉以后就没有的事情,饶是钱谦益是礼部出身,身为博学鸿儒,也是绞尽了脑汁,差点崩溃了。
    这些文字可以说是老先生的一腔心血,就看张恪能不能接受了。
    六十根蜡烛突突燃烧着,书房里亮如白昼,张恪缓缓翻着,慢慢看着,钱谦益不时在一旁解释,足足花了半个时辰,张恪才把一切看完。
    “陛下,您觉着还有什么疏漏,微臣这就去改。”
    “不必了。”
    钱谦益顿时一喜,问道:“陛下可是觉得臣拟定的合乎心意?”
    张恪摇头,笑着看了眼张羽珍,好奇地问:“张秘书,你有什么想法?”
    “呵呵,要我看,这些东西都是扯淡。”
    钱谦益脸色一沉,反驳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说说看。”
    “王爷,您能取而代之,靠的是手上的实力,又不是要继承朱家的法统,其中什么从大明门进入,过奉天门,到皇极殿接受崇祯禅让,百官朝贺,然后正式登基即位,这些分明是太子即位才有的礼仪。”张羽珍明亮的眸子盯着钱谦益,不客气地笑道:“钱大人,你以为王爷该受如此屈辱吗?”
    钱谦益额头冒出了汗珠,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臣,臣万万不敢如此想,只是崇祯禅位,也算是顺天应人,陛下似乎该给一点面子。”
    “面子是自己挣的。”张羽珍立着柳眉,放肆地说道:“是崇祯把天下搞得一团乱麻,身边的文臣武将众叛亲离,他不禅位,二十万义州兵自然能把他赶下来,给他面子,简直是笑话!”
    听到张羽珍的话,张恪也是猛然一惊,这丫头片子够狠的,不过这话也真对了自己的脾胃。
    其实张恪看得出来,钱谦益弄了这么一套程序,并不是真的要维护崇祯,他想维护的是儒家道统!
    对于儒家的人来说,谁当皇帝并不重要,尤其是东林的这帮货色,只要能继续尊重儒家的道统,他们就能和皇帝共治天下,哪怕是建州野人也是一样。
    张恪同样在思考,难道他还要重用这些犬儒吗,他还要重复王朝的周期兴衰吗!就算自己努力开拓,一旦等到了自己死去,儒家的这帮大臣也会走向保守和封闭,看看大明朝的历史,就一目了然。
    想到了这里,张恪突然觉得他不是在和崇祯斗,而是在和几千年的皇权统治,几千年的儒家道统在争!
    那就从登基开始,我要给天下重新定规矩!
    “钱大人,这套登基仪式全数废除,孤王只是接受大明江山,并不称帝。”
    “不称帝?”钱谦益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这位是不是脑袋有病了,皇权唾手可得,怎么能不称帝?
    钱谦益跪爬了半步,涕泗横流,哭道:“陛下,天下臣民,盼陛下登基如禾苗盼春雨,更何况国不可一日无君,陛下若是不及早登基,只会给宵小可乘之机啊!”
    “不要说了!”
    张恪坚定的摆手,厉声说道:“本王接手大明江山之后,改行黄帝纪元,国号中华,不立年号,以‘护国’自称,三年执政,若是国民认可,再登基称帝不迟!”(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九章 皇位交替
    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是张恪一直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凭着他的实力,效仿唐宗宋祖,老朱同学,按部就班,抢夺皇位。凭着几百年的经验,精心设置官制,大力拓展海外利益。
    几百年之后,他的名字或许能和最英明的皇帝比肩,可是这样做真的就好吗?凭着一个英明皇帝就能治理庞大国家的时代过去了,更何况没有任何办法能够保证靠血缘传承的皇帝能一直英明下去,根本就做不到!
    当然张恪也不想搞什么君主立宪,把自己辛辛苦苦抢来的权力分享出去,除非脑子有病,思前想后,他决定采取立宪君治。所谓立宪君治是德国在一战之前的采用的制度,也被日本明治维新采用。
    即确立法律之后,君主行使治理国家的权力,而且权力凌驾在立法机关之上。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皇帝还是拥有巨大的权力,但保留了伸缩空间,如果皇帝平庸无能,权力就会被极大的压缩,甚至蜕变成君主立宪制。
    其实英国也是走了这样的道路,在最初的时候,君权还是非常强悍,之后后来渐渐蜕变,只是成为了国家的象征。
    张恪这么安排,显然是给自己的后人留下了退路,最差他们也可以充当吉祥物一样的角色,而不用担心被砍脑袋。
    同样的道理,采用黄帝纪年,一改朝代更替的做法,哪怕再出现什么暴风骤雨的变革,想必也会承认自己是炎黄子孙,没法推翻纪元,也没法更改国号。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就能彻底摆脱朝廷循环往复,走出另一片新天地。
    不过张恪的设计最核心的东西,还是指向了两千多年的儒家道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兼容其他各家思想,逐渐变成了完全服务君王的一个特殊工具。儒家的士大夫集团更是成了一群寄生虫。他们聚集在儒家的道统之下,同皇帝分享治理国家的权力,享受种种特权。
    而这些特权就成了十足十的毒药,他们让士大夫遇到问题更喜欢抱残守缺,更喜欢妥协退让,即便是异族入侵,只要能尊重儒家圣人,能承认道统地位。他们就会与之合作。甚至还会把感化蛮夷当做是他们的天大的功劳,全然不在乎累累白骨,和几千万人流成河的鲜血!
    张恪把大明从末世拉了回来,他对于士人集团的无耻和腐朽有着刻骨铭心的认识。他不会有士大夫集团共治天下,他要取得的是华夏五千年传承的真正道统,他要得到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数以亿万计的百姓的支持和承认。
    他不需要君权神授,不需要编造无数的谎言,来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神。他需要的只是为这边土地上的民众做实事,踏踏实实,得到他们的认可。
    从董仲舒以来,儒家吹嘘的天人感应。皇帝乃是天子,神圣无比,固然让历代皇帝受用无穷,把他们引为知己。可是儒家的这一套并没有改变一个现实。强如盛唐,也不过三百年的江山。
    决定皇位归属,朝代兴亡的不是神仙。而是千千万万的蚁民!天意就是民意,从今后,历代的皇帝只需要向自己的国民负责,而不需要理会那个虚无缥缈的上天!
    如此深邃的用心,不是钱谦益一时半会能够理解的,可是他也本能地感到时代要彻底改变了。
    与钱谦益患得患失并不相同,张恪手下的将领倒是非常欢喜,经过张恪有意无意的熏陶,他们已经形成了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