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列侯-第2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征。
刘婠撅着嘴吧不开心,心里万般不情愿也要依依不舍的为夫婿打点行装。
小曹襄睁大双眼呜呜哇哇的叫着,他知道眼前这个魁梧的男子是父亲,每次见到父亲都会笑。
“不用为我担心,二十万大军护卫左右,又有孙起保护着我,一定万无一失。”汉军出击的动静很大,从六月份曹时归来就在做准备,蜀中、长沙国滞留的南军整军备武。南越国边境是一日三惊,赵佗的使者来到京师五天。四处找关系打点,以前熟门熟路的老关系全都避而不见。
曹时回来那一刻注定南越必须灭国。天子无法容忍南越国的存在,挑衅大汉帝国尊严者必死无疑。
刘婠的腰肢纤细了许多,丰腴的下巴略有清减,修养了三个月身体恢复的非常好,淳于三娘指点她做简单的运动,小肚子的赘肉减掉好几斤。
“早点回来。”
“一定。”
“别乱勾搭女人。”
“不会的。”
刘婠娇嗔道:“刘陵也不许。”
曹时微微一笑,刘婠是最贤淑的汉家公主,侯府能持家在外会做事,虽非八面玲珑也不差太多。什么都好就是有点小心眼,刘陵被她盯着两年还不放心。
卫君孺被婢女小心翼翼的搀扶出来,肚子距离出怀还长的很,她忍不住要摆出孕妇的模样。
她怀孕了,淳于三娘为她确诊了好几次,的确是喜脉。
“君子走的那么急,这才回来没两个月又要去打仗。”怀孕的女人格外离不开丈夫,她不如刘婠隐忍坚强,看到天子诏命心里非常不舍。
“国家大事贵胄有责。吾为列侯又居车骑将军,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伐南越开疆拓土乃千年盛事,即可推拒之。”曹时大义凛然完了。握着卫君孺的小手温声开解:“南越王惶惶不可终日,人心已乱攻则必胜,最迟明年春暖花开可定三越诸郡。届时我会给我们的孩子讨一份恩赏。”
“嗯,妾等着您得胜归来。”卫君孺投入夫婿的怀中久久不肯离开。
长安城东灞桥边。车轮滚滚马萧萧,三十万军民沿途而来送亲人。
天子倒一杯践行酒。为曹时壮行:“将军此去天南山高路远毒瘴横行,朕为大军准备了一副行军散,为将军准备了一副黄金鞍,祝君此去天南定三越!”
“多谢陛下!”
前来送行的官僚成群结队,甭管真情实意亦或虚情假意,三公九卿都来亮了个相,左右寒暄勉励几句客套话,太学的四位祭酒也前来送行。
卫绾瞥见四周的人不多,悄声说道:“天子有意让我出任祭酒,着令你为名誉祭酒,改组太学。”
“怎么?天子又要改换名头。”
“天子有意将祭酒设为上卿之一,35200多名太学生分量不轻。”
曹时深以为然,天子的嗅觉异乎寻常的敏锐,三万五千多太学生挂着天子闷声的名号不方面处理,尤其当他们进入就大学院修习4年课程分配出来,工学院毕业要就职少府、将作大匠配下为百工大匠,医学院毕业则要进入太医令名下做医官。
唯有文学院、理学院是纯粹理论研究者,报名的学生多达六千人,要不是两院卡者名额不松一分一毫,两院学生突破一万五千人也是有可能的,人人都有出将入相的冲动,但并非人人都有这个能力,让工学院、医学院甚至是商学院、神学院出来干一些非官僚的职务,那样天子门生有点寒蝉人了。
索性不如设个上卿作为妥协,太学生的心理落差不会太大,三公九卿也能接受。
曹时笑道:“恭喜卫公重回上卿行列。”
“多谢多谢!”卫绾叹了口气:“其实天子对我的意见非常大,这次用是无奈中的选择,特意嘱咐我一定要把好黄老无为的官,不能让太学生接触妖邪之言,我的压力也很大呀!”
“这还不简单?准军事化管理制度,卯时正刻(早6点)起床洗漱吃饭,卯时末(7点)晨跑早操,全天上课4个时辰,上下午各2个时辰,每半个时辰(1小时)停下来休息一刻钟(15分钟),让学生有个方便的机会,午间休息一个时辰,晚上下课就吃饭,吃过饭回去完成当天的功课复习,初更末(晚9点)准时熄灯睡觉,周而复始执行下去,每五天一次的沐休不休,改为调休到月底最后六天休假,让学生们回家和父母团聚。”
卫绾倒吸一口凉气:“这狠了点。”
“很奇怪?别忘了咱们汉家是耕战体系,我称之为古典军国制度,全民皆兵的帝国,从学生开始学习当兵很有必要,他们的未来会出现在战场上,可以是随军工匠、随军医生,随军神学士,随军使者都可以,我们的军队需要博学的人开解舒缓军中戾气,需要医生的治疗,需要工匠开发新式武器,需要使者与蛮族打交道,这就是我力主建太学的本因。”
“为了战争?”
“是的,只有战争才是汉人的宿命。”
卫绾摇头:“你还是坚持要打战争吗?为什么不能安定下来做个太平列侯呢?为什么一定要折腾百姓呢?《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那是司马穰苴迂腐了,《亡秦论》我有过详细论述,暴秦之亡于失信于天下,关中老秦人坐视赢姓皇族覆灭,而非好战必亡,战争需要足够的利益支撑,有利益的战争才有强大的动力,若无利可言不如不动,我灭夜郎国获利颇丰,打三越一样不会亏钱,卫公安下心来教育太学生吧!”
几句话把他说的哑口无言,卫绾心里也知道说服不了曹时,而且黄老学派内部也有很大的矛盾,坚定的反战派逐渐稀少,究其原因是朝廷的风气变化,皇帝崇尚《管子》而轻《老子》,重视革新而轻保守,黄老学派的学术巨擎黄生为首,数百位黄老学派的学术大家突然把《老子》的大旗换成《管子》,旗帜鲜明的表示革新与战争符合汉家利益。
卫绾的学术水平只能算中上,直不疑还要比他厉害一些,除了前丞相的牌子比较招名气,他本人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并不算大,主战派占据优势代表黄老学派内部出现分歧,他本人也被这股力量裹挟着走想革新派,因为他是天子重新起复培养太学生,《老子》的愚民思想被反战派奉若圭臬,卫绾做的事情和愚民背道而驰,没机会再翻回来了。
曹时翻身上马,冲着送行的同僚朋友一拱手,向着妻子送行的马车深情凝望片刻,策马离去。
孙起擦掉自家小子孙懿的眼泪,对着夫人招呼两句,翻身骑上马追过去,剧信和冯单眼巴巴看着他们离开,他们俩是被录取的太学生,不能以侯府护卫的名义跟随出征,心里不知是该高兴还是后悔。
主父偃与妻子女儿作别,他女儿今年才十三岁,拉着父亲的手小声耳语半天,害羞的跑到一边不说话。
妻子孙氏狐疑道:“郎君,霁儿对你说了什么话?”
“呵呵,咱们家闺女情窦初开了,看上冯医工家的傻小子。”
主父霁气的直跺脚:“爹爹您怎么可以说出来,女儿下次什么都不对您说了。”
主父偃笑眯眯道:“瞧我这记性转眼就忘,那么下次为父不告诉你娘还不行吗?”
孙氏瞪了女儿一眼道:“这小妮子越来越不像话了,我说最近她的行为总是那么奇怪,原来是跟冯家大郎对上眼了。”
“没有没有,我只是……只是偷偷喜欢,还没告诉他。”
“啊?那更不行了。”
主父霁不太乐意:“怎么不行啊!娘年轻的时候不也是这样喜欢上爹爹的。”
孙氏大怒:“你这小妮子怎么知道的?”
“有这事就行,您可以这样,我也可以的。”
脾气彪悍的母女俩当街吵起来,主父偃苦笑着骑上马向母女俩打招呼,发现自己说话声被无视了,只好在催促声中缓缓离去。(未完待续。。)
第221章 杀戮的夜
天南五岭绵延近千里起伏不定的山脉,山中偶尔有越人聚居的村庄,倚着青山绿水长流,生活安宁自在。
傍晚时分,村庄里炊烟袅袅,偶尔听的到村庄里的歌舞声。
这是个宁静的夏夜,虽然已经过了八月份,但在长居天南的越人看来一年有三季是温热的夏天,只有进入十一月才会感受到一丝秋的凉意。
周左车拨开茂密的树林,静静的凝视着平静的山村,仿佛那村庄是头择人而噬的怪兽。
那并不是普通的越人山村,隐藏在村庄里的是上百名训练有素的南越蛮兵。
他很清楚平静山村的可怕之处,就在五天前,一队斥候来到山村就再也没有走出来,有斥候发现村庄里出入的越人携带汉军的铁刀弓箭,甚至看的到汉地的优良军马。
直到昨天上午,在山村几十里外发现二十具尸体,汉军的札甲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被野兽啃食殆尽的尸骨。
毫无疑问,斥候队为他们一时轻忽大意付出年轻的生命,更可惜的是他们并非唯一的牺牲者,最近半个月死在越人山村的汉军斥候多大三百多人。
在不同的村庄里,南越蛮兵每次都使用相同的手法。
他们像普通村民一样热情的款待汉军斥候,为他们的马匹喂食,用山里的土产招待客人,在半夜人困马乏再突然发动袭击,抢夺武器给养并将其屠杀殆尽。
仅有几队斥候反应过来及时逃脱,活着的汉军斥候来不及为自己活下来感到高兴。回到大营里什长论罪,以怠于军纪致军惨死而入罪。铁鞭笞一百作为重罚。
车骑将军曹时很愤怒,每个军人心里都有气。
一两支斥候队全军覆没尚情有可原。屡次三番的全灭让人无法接受。
尤其是后续派遣斥候前,每个斥候都受到中军严厉警告,务必要提起十二分精神小心袭击,每一次提醒都毫无作用,该死的还是继续死,一死就是一队人全军覆没,只剩下一堆被豺狼虎豹啃碎的尸体。
汉律森严至极,活着的斥候绝不饶恕,沾着盐水的铁鞭一百下笞刑足以致命。下死手更加不可能幸免于难,没有人撑得住十鞭就被活活打死。
打死的军人受到高规格葬礼,按照正常战死的标准给予记功评奖,不能让死者的父母为子女的耻辱再次蒙羞。
他们的遭遇很值得同情,他们无视军令的作为也很让人愤怒,军法之下绝不会宽恕哪怕最微小的错误,因为每个失误都会让更多人为你而死去。
周左车握着刀柄,斜倚着巨树沉默不语,他和他的伙伴潜伏在这里足足十二个时辰。一百多个人吃喝拉撒皆在树林里解决。
藏在村庄里南越蛮兵十分警觉,稍有风驰草动将迅速遁走,凭着长期生活在丛林的矫健身手和本乡本土对地形的熟悉,斥候军也很难保证一个不落的抓住他们。
周左车知道自己只有一次动手机会。错过这次机会就再也不能为同袍报仇,他伏在树林里耐心等待,就像一条丛林中的猛兽。等待猎物到口的那一刻。
夜幕落下,村庄里灯火通明。
越人村庄搞了个篝火晚会。不知庆祝今年的稻米大丰收,还是宰了汉军斥候的大肥羊。
几百双眼睛静静盯着。直到夜深人静,灯火熄灭,村庄恢复宁静。
周左车轻轻的走出山林,小心翼翼的绕过小路,像一只安静的豹子飞快靠近村庄,缓缓停在村庄的边缘。
在他的身后,一百二十人静静跟随,等候发号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