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3部分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3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末当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钞库街堪称南京第一好的去处,紧邻秦淮河和贡院(夫子庙),不提鳞次栉比的青楼,就是街上也不乏清丽女子出游,过去胡全跟杨潮天天流连那里,虽说大多时候只能看看过过眼瘾,但对两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也很满足了。
    虽然记忆中早就去过了不知道多少次,可是现在的杨潮依然很有兴趣去看一看。
    胡全道:“好,就去钞库街,他们过了武定桥最后还要过来燕桥,要过文德桥,总不可能都有人。”
    过了武定桥,就是钞库街,武定桥是钞库街的最南端。
    钞库街依然游人如织,有许多身着儒服长衫的读书人和儒生,以及穿红偎翠的姑娘,正优哉游哉的在大街上走着。
    钞库街靠秦淮河的一侧,大大小小的阁楼林立,大多数都是秦淮河河房,许多河房直接就是青楼。
    杨潮喜欢这些河房,因为他懂这些建筑。
    这些河房中,偶尔二楼或者三楼的某扇窗户未关,从里面影影绰绰走过一个身影,有些则有时断时续的歌声、乐声传出。
    杨潮感觉到,有人在使用它,在它里面吃饭、睡觉、结婚、生子,甚至生病、死亡,在它里面正发生着人的故事,这样的建筑才是活着的,而不是现代那些给人去参观、给人去怀念的故居和遗迹。
    胡全可没心思看钞库街的街景,急着赶去看朱国弼的画舫呢。
    请了那么多的歌姬名妓,船舱根本就不够用,朱国弼这个世袭的侯爷恰巧又是个爱热闹的,因此常常就在画舫的甲板上进行表演,这让游人能大饱眼福。
    “杨兄快些,快到来燕桥了,如果来燕桥上多人,我们就绕道媚香楼后面去,那里有个码头。”
    胡全身材不高比杨潮还矮小半个头,肚子突出来好像顶了一个铁锅,身上穿着儒服显得有些滑稽,但是两条小短腿却跑的飞快,频率极快。
    “咦!”
    这时候胡全突然咦了一声。
    此时两人已经走到了来燕桥跟前,杨潮顺着胡全的眼睛看去,只见一座秀丽的二层楼,小楼的门楹上写着三个大字“媚香楼”。
    杨潮从小在南京城内长大,几乎是看着媚香楼在这几年声名鹊起,自然知道这是南京数一数二的名妓李香君所在的青楼。
    “这傻子怎么还在这里啊!”
    胡全又感叹了一声。
    杨潮此时才看到媚香楼前,有两个男子站在那里,其中一个穿着丝绸长衫,书生装扮,另一个则是十二三岁模样的书童打扮,书生正痴迷一般的望着小楼,书童则在一旁百无聊赖,满脸无奈。

第四节 痴情公子
    杨潮问道:“怎么,你认识他?”
    胡全嘿嘿道:“我怎么会认识这傻子呢。他在媚香楼前已经呆了好些天了。每天开门鼓一响他就来了,呆呆站一天,闭门鼓响就回去。大家都说这人痴了。”
    “他是来找李香君的吗?”
    杨潮疑惑道。
    一提李香君,胡全不自由咽了一口唾沫,去年他在河边隔着画舫的纱帘远远见过一次,结果吹嘘了半年。
    “那倒不是。他是来找柳如是的。好像说是追着来的。只求见一面。”
    “柳如是?”
    “你不知道吧。柳如是是松江名妓,跟李香君可是好友,惺惺相惜,经常来媚香楼来看望李香君的。”
    胡全卖弄着,柳如是是松江的名妓,在南京的名气自然不能跟名动金陵的李香君相比,一般人未必知道,远不如后世那么有名。
    不过现在的杨潮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杨潮了,柳如是杨潮怎么会不认识,大名鼎鼎的秦淮八艳之一,甚至被人认为是八艳之首,比媚香楼的名妓李香君一点不差。
    不过秦淮八艳是后人评出来的,现在还没有这样的叫法。
    杨潮点点头:“原来如此。”
    这些秦淮河的名妓佳人,虽然出身卑微,但是绝对不乏追逐的浪荡子弟,杨潮过去也是这样的浪荡子,而且还是一个只能幻想,根本没有条件去追逐的贫贱浪荡子。
    看着那个书生,白面弱冠,满眼痴情,想到书生已经在这里站了好多天,杨潮心中不由想到,要是放在后世,有这样一个死心塌地的男生追逐,大概没有女生能够狠心拒人千里,不过柳如是这样的名妓可是风月老手,根本不吃这一套。
    如果换成自己,一定不会用这种傻办法来追柳如是。
    如果换成自己,杨潮至少有十种方法打动一个女人。
    杨潮并没有吹牛。
    杨潮前世虽然只是一家中产家庭的儿子,父亲是机械厂的工程师,母亲是一个中学教师,但由于杨潮是独子,又受到社会大风气的影响,父母在杨潮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教育恐慌,生怕杨潮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三岁开始,杨潮除了上幼儿园,还被父母送到各种兴趣班学习。什么围棋班、音乐班、绘画班、奥数班、英语班,甚至还学过踢足球、打篮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初二,面临要考取一个重点高中时,才停了下来。
    因此杨潮虽然不敢说自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也是兴趣广博,能拿出来装逼的本事,还是有几手的。留学法国的时候,在塞纳河边帮人画肖像画挣外快的时候,就勾搭过洋妞,至少有三个洋妞后来被杨潮忽悠的画了人体画,之后在布拉布拉什么的。
    杨潮心中想着,脚步继续往前走。
    想象力一开,就刹不住闸,那个痴迷的公子哥,在杨潮心中开始描画,这个公子哥,痴迷上了柳如是,然后一路追随,可柳如是不见他,他就天天在门外等着,这是相思病啊。
    这是一种程门立雪的意志,一种不见美女誓不回头的执着。
    看到这个公子哥,模样俊朗,皮肤白皙,典型的书生。
    活似韩剧中的男主角,极其适合演苦情戏。
    柳如是真的不感动吗。
    杨潮觉得不可能,是个女人都会感动,但是还没感动到要以身相许的地步。
    此时拒绝见面,怕是一种保护,不希望这公子将来伤心。
    好典型的韩剧模式啊,杨潮心中想着,自己都要感动了。
    胡全则一直往媚香楼上瞥着,希望能从窗户缝隙之中,幸运的看到一两个姑娘的倩影。
    可惜的是,此时媚香楼门窗紧闭。
    “唉。听说这个小子家里很有钱。不过柳如是来后,媚香楼就闭门谢客了。不然他肯定不会天天站在这里。”
    胡全一口惋惜,如果换做是他有钱的话,肯定天天去楼里跟佳人海誓山盟了。
    这时候杨潮就要走过书生身边,突然停了下来。
    胡全有些奇怪道:“杨兄怎么了?”
    杨潮悄悄问道:“你是说那个书生很有钱?”
    胡全点点头道:“是啊,听说是从杭州来的富商公子。”
    杨潮本来没有心思顾忌这个公子哥,虽然对这个公子哥的执着是挺佩服的,可是没有帮他的心思,但是他有钱,而杨潮又缺钱,他不会追女生,杨潮会追女生,这不由让杨潮心思活络起来。
    杨潮深吸一口气,突然下定决心道:“干了!”
    胡全一愣:“什么干了?”
    杨潮没空答话,快步走到媚香楼前的阴影中,几步外就是书生和书童,背后是媚香楼的高墙。然后立刻朝着书生的书童招了招手,书童愣了一下后,朝杨潮走来。
    胡全奇怪的看着杨潮,根本不知道杨潮想要干什么,也赶紧追了过去。
    书童看到杨潮挥手,疑惑的看了看。
    “说你呢,过来!”
    杨潮又勾了勾手,对书童说道。
    书童疑惑的走了过来:“做什么?”
    杨潮道:“你想不想你家公子见到柳如是?”
    书童毫不犹豫:“当然想了。”
    自家公子一直留在南京,书童就只能跟着,天天站在青楼前,被别人当傻子一样看着,就算是一个书童也受不了。
    杨潮道:“让你家公子给我二十两,不,十两银子,我就帮他见到柳如是。”
    胡全此时已经跟了过去,听到这话,不由惊呆,心中直以为杨潮是疯了。
    虽然杨潮跟胡全这样的读书人,平时一个个自诩风流公子,可是只能够上私塾的他们,往往家庭都不富裕,因此也就只能在嘴里说说,柳如是这样的名妓,他们别说见了,想想都不可能。现在杨潮却说要带书生去见柳如是,这不是疯了,这是什么!
    此时三人都站在媚香楼的阴影里,媚香楼“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格扇窗”,这座楼没有一处不精致,绿窗朱户窗上的镂空雕刻,没有一处相同的。
    这还只是在外面看,至于这楼里面有什么,外人就看不到,只能想象了。
    柳如来探望李香君,李香君索性闭门谢客。这样的女人,已经完全不需要接客为生了,以他们的名气和地位,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有富贾豪商挥舞着票子主动送上。
    一般老百姓可能还以为李香君这样的名妓,不过是伎女,社会最下层的可怜女人。杨潮却很清楚秦淮八艳这样的名妓的地位,她们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伎女,其实地位类似乎后世的交际花,而且是一线的那一类,甚至跟顶级的女明星不相上下。
    虽然名称是伎女,但是别说寻常百姓,就是一些地位不高的官员,也不放在这些名妓的眼中。很多官员甚至要需要求着这些名妓给他们扬名。
    如果选择从良的话,这些顶级名妓更不愁嫁。秦淮八艳中,柳如是最后嫁给了钱谦益,钱谦益是天下闻名的大文豪,文章气质雄浑大气,一扫靡靡之音,乃是文坛宗师,诗坛盟主,最重要的还有极大的政治影响力,是东林党首领之一。
    李香君最后嫁给了侯方域,侯方域也是大才子,在明末气势极盛的政治团体复社中,有四公子之称,侯家也是官宦人家,侯方域的父亲在北京做官。
    董小宛嫁给了冒辟疆,也是四大才子,还是官宦人家,更是江南豪族。
    陈圆圆就更不用说了,跟崇祯皇帝、吴三桂、李自成这些风云人员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故事传颂了几百年。
    柳如是、李香君、董小宛和陈圆圆,都是后世秦淮八艳中比较出名的几个,哪一个不是跟名动一时的人物交往,结婚嫁人也都是一等一的人物。跟后世的大明星一样,嫁人必须嫁进豪门。
    所以一个富商家的公子,想追求柳如是这样的人物,完全没可能。
    哪怕仅仅见一面,柳如是不同意,谁都没办法。
    连城里的士子、甚至官宦子弟都未必见得到,杨潮却夸口帮别人见到。
    别说胡全不信了,就连那书童都一点不信杨潮能帮这个忙。
    杨潮穿着一身儒服长衫,不过是一身布衣,绝对不是什么权贵模样,杨潮凭什么。
    “就你?”
    所以书童瞥了杨潮一眼后,眼神丝毫没有掩饰怀疑之色。
    杨潮却很自信:“没错。十两银子,我帮他见到柳如是。少一分银子,想都别想。”
    胡全这时恍然大悟,悄悄笑道:“杨兄,你想宰冤大头啊。不过十两你也真敢要!”
    胡全想当然的认为杨潮要骗人,想骗这个外地富商公子的钱,坑骗外地人这样的事情,虽然胡全和杨潮两人没干过,可是自小在街面上长大,这样的事情却也时常听说,并不觉得奇怪。
    就是觉得杨潮开口有些大了,十两银子可是一笔巨款。在明朝十两银子不是说着玩的,南京城最大的青楼南市楼里的头牌姑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