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州因为地处边塞,所以经常遭受到鲜卑人的袭击。但无能的并州官府只懂得避而不战,龟缩在雁门关以内,丝毫不顾关外百姓的死活。不仅如此,去年天下大旱,并州也未幸免于难,使得除了太原、上党两郡以外的地方,都遭受到了饥荒。但是官府却坐视不理,任凭那些饥民自生自灭,以至于并州境内盗锋四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这时,鲜卑也趁机入寇并州,进行抄略,使得并州雪上加霜。
为此,百姓大多南迁。所以,曹操这一路上连续路过了好几个县城,但大多都是十室九空。尤其是到了离石,愈发觉得苍凉和悲怆。
也就是在此种情况下,曹操才听从了荀彧的建议,每到一县,便开仓放粮,救济那些穷苦的百姓,收买人心。
在原平、楼烦、离石、中阳四县时,这种效果是最明显的了,百姓们得到了曹操的恩惠,继而替曹操隐瞒了行踪。所以,即便是郝昭派出去的斥候,在打探消息时,也没有问到什么消息,这才使得曹操的军队,在并州境内,无故的消失了三天之久。
到了兹氏,曹操就感觉到了一个分水岭,兹氏隶属于太原郡下,又在汾河岸边,所以土地肥沃,人口密集,与吕梁山以西的中阳、离石两县形成了极大的差别。
兹氏人多口杂,即便是曹操做的再怎么小心,行军再怎么秘密,终究还是被斥候发现了踪迹。
于是,曹操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攻击了兹氏县城,并且在占领兹氏县城后,再次开仓放粮。
不过,兹氏贫富差距较大,这样的做法只能笼络住那些穷苦百姓的心,却对那些富家乡绅没有一点作用。
曹操为了能够进一步收买人心,便用了一天的时间,派人去秘密调查,城中谁是恶霸,哪些富绅为富不仁。统计过后,曹操便于夜晚下令抓捕这些为富不仁的富绅,将他们全部斩杀,算是为兹氏县除去了好几个祸害。
此举,不但得到了穷苦百姓的人,也使得其余人都对曹操心生畏惧,那些富绅都战战兢兢的,主动派人去向曹操求好,并献上钱粮,慰劳大军。
这一次,夏侯渊攻克了平陶,曹操准备再用这个方法,在平陶城里掀起一番腥风血雨。
曹军入城后,曹操基于夏侯渊之前调查清楚的情况,便下达了逮捕令。
于是,平陶城里顿时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曹操的士兵到处抓人,弄得城中百姓人心惶惶的。
王凌早已经将曹操的恶行公诸于众了,并说曹操是恶魔托生,只会杀戮,更是攻下一座城池,就会进行屠城。
所以平陶城里登时大乱,鸡飞狗跳的,百姓们都躲在家中,门窗紧闭,卷缩在一起,大气都不敢出一个,生怕被曹操抓住杀了。
经过一夜的抓捕,曹操终于将当地为富不仁的富绅给全部抓了起来,然后派人敲锣打鼓的通知城中百姓,让他们去观看曹操处罚这些富绅的场面。
直到这时,城中的百姓还是将信将疑的,丝毫不敢相信曹操这个恶魔,居然会做出惩恶扬善的事情来。
正午时分,曹操让人当众宣读了这些富绅的罪状,然后一声令下,便将富绅全部斩首示众,血溅当场。
这之后。曹操开仓放粮。将富绅家里的家产全部抄没。当作是军饷。
曹操的种种行为,都被袁绍的部将韩猛看在了眼里,他是个聪明之人,嘴上虽然没说,但心里跟明镜似得,这曹操是在收买人心啊。
当一切事情都差不多解决了,平陶城里的百姓都对曹操的印象有了改观,都对曹操的做法很赞赏。
这个时候。韩猛实在看不下去了,走到曹操的身边,问道:“曹将军,你一路上都在收买人心,你此次来攻取晋阳,到底是为了我家主公着想,还是另有私心?”
曹操怔了一下,没想到韩猛居然能够看出他的用意。不过,曹操却回答道:“我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本初兄了。不然的话。照我以前的做法,肯定是要屠城的!”
韩猛冷笑一声。道:“我看未必吧……百姓都知道是曹将军你开仓放粮的,与我家主公没有一点关系,曹将军怎么说是为了我家主公着想呢?”
“韩将军,你如此针锋相对,到底想说什么?”曹操不耐烦的道。
韩猛笑道:“我只是在提醒曹将军,别忘记了你的身份,如果当时不是我家主公好心好意的收留了你,只怕你早已经无家可归了!我家主公虽然命你为主将,但我至少也是个副将,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有和我商量过吗?”
曹操笑道:“哦,原来韩将军是在为这件事而生气啊。韩将军,当初我们攻下原平城时,这开仓放粮的事情你可是同意过的,怎么,你现在又想反悔了?”
韩猛怒道:“少在这里给我打哈哈,你应该知道我说的是哪件事!开仓放粮我没有任何异议,当时完全是为了隐藏踪迹才出此下策的。而今,我们在兹氏已经被人发现,你不火速进兵晋阳,却在这里斩杀富绅,开仓放粮,岂不是要贻误战机了吗?正所谓兵贵神速,你把所有的战机都耽误了,等到晋阳城里什么都准备好了,我们再去攻打晋阳,岂不是要难上加难吗?”
曹操听完韩猛的这番话,深邃的双眸中闪过一丝杀机,如果搁在以前,韩猛若是胆敢如此顶撞他,他早已经将韩猛杀了。可是现在他寄人篱下,又不得不忍受韩猛,为了他的大业,他只好先忍耐着,正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韩猛!你胆敢对我家主公如此无礼?”站在曹操身边的夏侯惇再也忍耐不住了,登时抽出了腰中佩刀,但见寒光一闪,便将佩刀架在了韩猛的脖子上,而他的那一颗仅有的眼珠子里,却迸发出极大的杀意。
“元让助手!”曹操见状,立刻呵斥道。
夏侯惇对曹操道:“主公,韩猛他……”
“退下!不得对韩将军如此无礼!”曹操眉头紧皱,一双眼睛紧紧的盯着夏侯惇,语气又是那样的严厉!
夏侯惇冷“哼”了一声,便撤去了架在韩猛脖子上的佩刀,狠狠的瞪了韩猛一眼,怒道:“下次如果让我再看见你对我家主公无礼,你看我不斩掉你的狗头!”
韩猛也是艺高人胆大之人,在袁绍的军中,也是数的上的大将之一,见夏侯惇如此对他,心中也是懊恼不已。
“元让,闭嘴!再敢多说一个字,我割掉你的舌头!”曹操对夏侯惇呵斥道。
紧接着,曹操一转脸,便对韩猛笑呵呵的道:“韩将军,曹某管教属下无方,还请韩将军见谅。”
韩猛环视了一圈,见周围站着的都是曹操的部将,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一些不悦,而这里只有他一个人,若是真发生冲突来,吃亏的人肯定是他!
于是,韩猛见好就收,借故有事,匆匆离开。
待韩猛走远后,一直守卫在曹操身边的典韦说道:“主公,韩猛如此无礼,为什么不让夏侯将军杀了他?”
“打狗还看主人呢,如今我们寄人篱下,若非袁本初,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在哪里流浪呢。不过,今日韩猛对我的无礼,我铭记在心,来日必当加倍奉还。”曹操道。(未完待续。。)
206借鸡下蛋
曹操占领平陶城的第二天,不留任何兵丁,仍然以夏侯渊为先锋,自己亲率大军随后,直接朝大陵城进发。
平陶城北曹军攻占的消息,早已经传到了大陵城里,大陵县令听闻曹操在平陶杀了县令,除了恶霸,开仓放粮,他自知抵挡不住,竟然弃城而逃。
就连城中的一些富绅、恶霸,也都纷纷逃离此城,暂避锋芒。
当夏侯渊率军抵达大陵城下时,竟然没有遇到一丝一毫的抵抗,不仅如此,城中的穷苦百姓竟然还主动列队在城门,欢迎曹军的到来。
之前传闻的曹操屠城的谣言,如今不攻自破,百姓们纷纷对曹操抱着一丝好感。当曹操抵达大陵城时,得知自己深受当地百姓的欢迎,别提有多高兴了。
但是,还有一人却始终高兴不起来,这个人,就是袁绍部下的大将韩猛。
韩猛跟随曹操的这一路,见曹操不断的收买人心,心中颇有怨言,加上曹操并非等闲之辈,所以他已经开始怀疑曹操此行的目的了。
于是,韩猛秘密写了一封信,派心腹之人,送给在壶关的袁绍手里。
哪知,韩猛的一举一动,早已经被曹操监视了,得知韩猛派人去壶关,便事先派夏侯惇在半路上设下埋伏,将韩猛的心腹直接杀掉。
夏侯惇杀了韩猛的心腹,取得韩猛的手书,然后秘密交给了曹操,曹操打开书信匆匆看了一遍后,便冷笑道:“这个韩猛。倒是个人才。居然能够看出我此行的用意。只可惜。你不为我所用,也只有死路一条了!”
就在这时,典韦从外面走了进来,抱拳道:“主公,满先生回来了!”
“哦?快请他进来。”
典韦“喏”了一声,便转身而出,再次进来的时候,身后便跟了一个人。此人方面大耳,下颌上挂着一部青须,双眼深陷,一双黑眸中闪烁着睿智的目光。
此人三十多岁,姓满名宠,字伯宁,乃山阳昌邑人,是曹操帐下从事。曹操在濮阳兵败,与荀彧、荀攸、郭嘉、程昱等人一起携家带口渡过了黄河。此人极有辩才,在行到楼烦时。奉曹操之令,前去美稷县去联络南匈奴。至今放回。
“伯宁参见主公!”
“你回来的正好,此行可有成效?”曹操急忙问道。
满宠道:“启禀主公,一切顺利,匈奴单于于夫罗一听说主公需要帮助,念及当年主公对他的恩情,派其弟呼厨泉、去卑,率领五千匈奴骑兵,前来支援主公。而且,于夫罗还声明,他什么都不要,这一次只当是报答主公当年对他的恩情。”
“难得于夫罗还能记住我当年对他有恩,当年我无心插柳的举动,没想到却换来极大的帮助。若得匈奴骑兵相助,我军便可攻下整个并州!”曹操感慨的说道。
其实,曹操在走到楼烦时,便派遣满宠去了美稷县。让满宠去和南匈奴的单于于夫罗联系,想要借用匈奴之兵,攻占整个并州,并且承诺,事成之后,会给予匈奴大批财物和粮食。
哪知,于夫罗居然对他如此感恩戴德,让曹操心情大好。
东汉初年,匈奴分成南北两支,南匈奴向东汉称臣,从此依附于东汉,被汉光武帝刘秀安置在了河套地区。次年,刘秀又勒令南匈奴将单于庭迁到美稷县,以方便对其管理和约束,并派遣使匈奴中郎将率兵保护其安全。
名义上是保护,实际上是监视。但随着后来南匈奴人口的增多,以及朝廷疏于对南匈奴的管理,以至于南匈奴的势力越来越大。到了东汉中晚期,势力大增,因部族成分复杂,难以驾驭控制,造成内部不隐,多次入寇东汉边塞杀官吏,又与鲜卑多次联兵深入内地袭掠。
每次东汉朝廷出兵讨伐,南匈奴就投降,但没过多久,又再次反叛,如此反复,实在令东汉朝廷头疼之极。
汉灵帝光和二年,朝廷任命张修为使匈奴中郎将,负责监管匈奴,张修见匈奴单于呼徵骁勇,且对大汉常怀有贰心,便设计将呼徵斩杀,另立柔弱的羌渠为南匈奴的单于。
自羌渠担任匈奴单于后,南匈奴总算老实了很多,并事事服从大汉朝廷的管理。
中平四年,幽州张纯造反,朝廷调集匈